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用乙腈提取土壤中的磺酰脲类除草剂,经弗罗里硅土柱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同时测定土壤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结果表明,测定定量限可达1.0 ng/m L以下,回收率范围为84.2%~95.0%,RSD为2.9%~6.7%,符合中国农药残留检测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大豆中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大豆样品先后经过乙腈提取、正己烷去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50~300μg·L-1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71.2%~91.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可以满足大豆中多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3.
李辉  李娜  张玉婷  郭永泽  邵辉  刘磊  宋淑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143-7144,7282
[目的]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小麦中11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液-液分配,用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采用UPLC-MS/MS(ESI+)测定。[结果]在2~200μg/L浓度范围内方法中各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8和0.999 9之间。在5,25和50μg/kg 3个添加浓度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6.2%和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满足小麦中多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4.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一种能有效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它具有低毒和高选择性的优点。但残留药害十分突出,较易影响地表水的水质,所以,其在生态方面、尤其是土壤中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简况、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以及影响其降解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采用微生物降解磺酰脲类除草剂和通过转基因技术解决除草剂的残留药害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转归和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中的主要理化性质 ,及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对环境的影响 ;提出要解决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环境尤其是对植物的药害问题 ,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残留测定技术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研发出来的一种除草剂,其具有高效、广谱、低毒、高选择性等优点,因此,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其引起的土壤、地下水污染问题而饱受诟病。有些磺酰脲除草剂难以降解,可对环境造成持续的污染,更有甚者,农作物也会因此而造成农残超标。因此,磺酰脲类除草剂在环境、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及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浅谈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除草剂。本文主要介绍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发展现状和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8.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全球最常用除草剂之一,但长期使用会影响农作物生长,为了在使用此类除草剂的同时减少对农作物的影响,达到安全有效使用除草剂的目的,本文介绍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以及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性,并展望了磺酰脲类除草剂今后研制与开发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磺酰脲类除草剂的2条重要合成路线:异氰酸酯法和氨基甲酸酯法。  相似文献   

10.
磺酰脲类除草剂水化学降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类作用独特的除草剂,可用于防除多种作物和蔬菜地各种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科杂草,同时因其用量低(10~40g·hm^-2)、对哺乳动物低毒以及独特的除草活性等特点而受到普遍应用,因此了解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体中的环境行为及归趋对于其科学合理使用、防止作物药害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几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水体中的水化学降解机理进行了简单评述,并根据水解机理的不同将分为不带吡啶和三嗪环、带三嗪环和带吡啶环等3大类磺酰脲类除草剂,讨论了在水体中的转化以及黏土矿物的催化水解途径,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效薄层析技术测定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方法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和苯磺隆残留的高效薄层析(HPTLC)测定方法;2种展剂为A:氯仿 丙酮 乙酸(90/10/0.75,V/V/V),B:甲苯 乙酸已酯(50/50,V/V),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确证试验,其中降解试验表明试验过程标准品及展开薄板不受酸、碱、氧化剂、热和光的影响,稳定性达到了ICH的要求,在测定中不需要做其他处理.试验对HPTLC检测5种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展剂饱和与否,展开方式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同时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土壤中氯磺隆、苄嘧磺隆、氯嘧磺隆,样品可以不净化,测定的水平为0.05、0.1和0.5 mg·kg-1,回收率为55%~112 %,偏离系数为4.01%~12.86%,方法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2.
信息文摘     
天津研制出 新型除草剂 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杨华铮教授课题组研制的“新型水旱两用除草剂H—9201”,前不久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产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可用于水稻、大豆、玉米、蔬菜以及小麦田。毒性低,用量少,杀草谱广,可与多种除草剂混用,如与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混用,可降低彼此用药量,扩大杀草谱,可克服磺酰脲类  相似文献   

13.
抛秧灵     
10%抛秧灵可湿性粉剂,是湖南省娄底市农科所在国内首家研制开发的一种由高活性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和两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甲黄隆科学组配的新型抛秧田除草剂。产品兼容酰胺类除草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除草特点,是一种全新的乙苄甲结合物。它既保留了该类组合物对稻田杂  相似文献   

14.
碘酰脲类除草剂稻田化学除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除草剂丁草胺、2甲4氯、恶草灵等在杀草谱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当今世界先进的除草剂,具有活性高、杀草谱广、持效期长、选择性强等优点。我省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试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农得时和新得力。近年,辽宁、江苏、浙江等地的农药厂先后研制出磺酰脲类除草剂单剂及复配剂,成为新型高效的除草剂换代产品,较具代表性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稻无草、稻草畏、稻黄隆、抛秧净、丁苄、苄黄隆、除草王、田草净、稻草一次净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我省应用推广起步相对较晚,1996年前省内尚未有正式产品,在外省厂家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做好磺酰脲类除草剂应用技术试验,从1992年起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推广的药剂,并对多种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生物测定,制定了提高该类除草剂药效的技术措施,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除草剂丁草胺、2甲4氯、恶草灵等在杀草谱及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当今世界先进的除草剂,具有活性高、杀草谱广、持效期长、选择性强等优点。我省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试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农得时和新得力。近年,辽宁、江苏、浙江等地的农药厂先后研制出磺酰脲类除草剂单剂及复配剂,成为新型高效的除草剂换代产品,较具代表性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有稻无草、稻草畏、稻黄隆、抛秧净、丁苄、苄黄隆、除草王、田草净、稻草一次净等。磺酰脲类除草剂在我省应用推广起步相对较晚,1996年前省内尚未有正式产品,在外省厂家的支持下,我们积极做好磺酰脲类除草剂应用技术试验,从1992年起进行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推广的药剂,并对多种除草剂的安全性进行生物测定,制定了提高该类除草剂药效的技术措施,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推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草剂施入土壤后会有一部分残留在土壤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关于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降解土壤中除草剂的主要途径是微生物降解。主要综述了4类常见除草剂(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恶啉酮类、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的残留危害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微生物的降解途径以及微生物在降解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研究动态和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降解机理、抽提净化和残留分析、半衰期、在土壤中的残留危害及解决残留危害方法等的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因高活性、高选择性以及对人畜安全,磺酰脲类除草剂仍将是全球除草剂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也是各国研发的重要方向之一。国外权威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磺酰脲类除草剂将以年均2%的速度增长.不断涌现的高端新品将是拉动市场的主要动力。这是年前从2009中国磺酰脲类除草剂产业论坛上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作物保护剂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解毒效应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国内外学者以及作者自己对作物保护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研究,概述了保护剂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解毒作用。不同环境条件对保护剂的解毒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并从理论上证明保护剂通过抑制核苷二磷酸(RDP),并间接抑制乙酰乳酸合成酶(ALS)的活性,从而对磺酰脲类除草剂进行解毒效应.  相似文献   

20.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及植物中行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磺酰脲除草剂是一类超高效除草剂,其单位面积用量极低,每公顷仅以克计,生物活性高,除草效果好,而且对环境十分友好,从而发展迅速,给杂草防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我国广泛应用的品种有绿磺隆、甲磺隆、苯磺隆、氯嘧磺隆、苄醚磺隆、吡嘧磺隆。其中,绿磺隆目前的应用面积已达200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6%,甲磺隆占播种面积的4%,磺酰脲类除草剂的应用面积仍呈扩大的趋势,而且新的品种将不断产生。因此,磺酰脲除草剂应用后在土壤中及植物中的行为,受到普通关注,只有科学认识它们的行为,才能安全、准确地使用该类除草剂。本文旨在将国内外学者对磺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