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探讨水稻主栽品种病虫侵害风险和综合抗性,采用田间多点自然诱发法对杭州地区11 个水稻主栽品种的主要病虫害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多目标综合评价和决策方法,对田间主要病虫的综合抗性强弱排序为:‘甬优538’>‘甬优12 号’>‘秀水134’>‘甬优15 号’>‘浙优18 号’>‘丰两优香1号’>‘甬优8 号’>‘甬优9 号’>‘中浙优1 号’>‘中浙优8 号’>‘天优华占’,表现为高抗、中抗的品种分别为4 个、5 个,中感、高感各1 个;2 个试验点在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当年田间发生量大的病虫抗性分析结果较一致,而零星发生的病虫上表现的抗感程度有差异。经多目标决策法分辨各目标性质并作相应变换,两地各品种的总体抗性评价排序较一致,父本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根据品种结构与抗性变化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可为不同品种布局下的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柳江县近年引进、推广的中优663等13个主要水稻品种(组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0,1]多目标决策法进行综合评价,按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及稻纹枯病等多种病虫害的综合抗性的强弱排序为:优Ⅰ602>金优602>灵优6602>丰两优1号>金两优2号>优Ⅰ402>T优259>金优463>中优71>中优663>中优207>金优207>金优616。前五个品种(组合)均为中抗,其余品种(组合)均为中感。无高抗品种(组合),说明水稻对多种病虫害的综合抗性的选育工作任重而道远。通过亲缘关系分析发现,亲缘关系相近的水稻品种(组合)具有相近的综合抗性;分析五个中抗品种(组合)的抗性构成,为不同生态环境的品种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8年采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和观察的方法,综合比较和分析了湖北省20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对常见主要病虫害的抗性情况。结果表明,各主栽品种对水稻几种常见病虫害整体抗性不够理想,相对而言,广两优476、鄂中5号、黄华占、天优华占、C两优华占品种对病虫害的抗耐性较好,病虫发生和为害程度相对较轻,适合在湖北省推广种植。而深两优5814品种由于病虫害相对较重,建议尽量减少和控制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采取田间自然诱发的方式,对桂林3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表现为抗病的有淦鑫203、顺优109、株两优4024、T78优2155、岳优9113、中浙优8号、中浙优1号、Y两优302、桂两优2号等14个品种;表现为感病的有陆两优28、EK优18、淦鑫206、五优308、淦鑫699、丰源优299、Q优6号、丰两优4号等20个品种;未发现免疫品种。建议农户选用上述抗性较好的品种,慎用高感品种。同时,在现阶段,"治虱防矮"仍然是防治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最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镉污染农田下不同低吸收水稻Oryza sativa品种对镉的吸收积累差异及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分布特征。  方法  选取5个低镉吸收品种‘中浙优1号’‘ Zhongzheyou 1’、‘中浙优8号’‘ Zhongzheyou 8’、‘华浙优71’‘ Huazheyou 71’、‘甬优17’‘ Yongyou 17’和‘甬优1540’‘ Yongyou 1540’,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某村镉污染农田开展大田试验,探究5种低吸收品种水稻生长情况及对镉的吸收转运特征。  结果  同一水稻品种不同器官中镉的积累存在差异。在拔节期和孕穗期,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穗;在成熟期,除‘中浙优8号’外,其余水稻品种镉质量分数从大到小依次为茎、根、叶、糙米、稻壳;不同水稻品种中,‘华浙优71’水稻品种的根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的茎和糙米镉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同一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的相同器官中镉积累情况不同,根茎叶中镉质量分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中浙优8号’水稻品种产量、千粒重和分蘖数均高于其他品种。在不同水稻品种中,糙米镉与千粒重、水稻产量、土壤全镉和土壤有效镉无显著相关。  结论  筛选出‘中浙优8号’为镉污染稻田的优选品种,后期可进一步对其低吸收积累特征进行探讨。图1表5参32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稻种植的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品种,特收集华中优1号、浙粳优17113、荃优610等14个单季籼粳(偏籼)杂交水稻在嵊州市开展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以甬优1540为对照,考查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米饭食味等性状。结果表明,甬优15、嘉丰优2号、甬优1540、浙杭优K202、浙科优1号5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理想、产量突出、米饭食味口感等较好,综合性状表现优秀,适宜在嵊州市等同生态类型地区作单季水稻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稻鱼共生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引进甬优15、华浙优1号、中浙优8号等共10个杂交水稻品种,并在稻鱼共生系统下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稻曲病抗性及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泰两优217、中浙优8号和嘉丰优2号这3个杂交水稻品种比较符合要求,尤其是泰两优217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稻曲病抗性强、米质优,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抗性表现及双季晚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特点,通过2014—2016年连续三年的田间系统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了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上条斑病的田间发病情况及大田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绘制了条斑病发生动态与进展曲线图。结果表明,12个湖南双季杂交晚稻主栽品种中,仅‘深两优5814’、‘天优3301’、‘欣荣优华占’、‘五优308’等4个品种田间抗性表现较好,其余8个品种包括近年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如‘天优华占’、‘广两优2010’、‘威优227’、‘H优518’等均表现易感条斑病,揭示湖南双季杂交晚稻对条斑病的抗性水平整体较低;湖南双季杂交晚稻条斑病的始发期在8月中旬,约8月11—15日间,流行高峰期在9月上中旬。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湖南双季杂交晚稻生产上适时防治细菌性条斑病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合适福安市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4年选用"两优616"、"甬优9号"、"浙优18号"、"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5个品种进行了中稻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甬优9号"已成为福安市水稻生产上的当家品种;"两优616"、"湘两优396"、"中浙优8号"3个品种建议适度扩大示范规模;"浙优18号"建议进一步示范观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的水稻纹枯病发生情况,探讨其抗性类型,采用田间小区常规种植,对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进行了水稻纹枯病田间调查。结果表明55份水稻品种及种质资源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稻纹枯病发生,平均田间病丛率为58.4%,变幅25.2%~100.0%,平均病情指数52.2,其中仅‘松粘4号’表现为抗性,‘松538’、‘松粳19’、‘松粘1号’、‘松粳28’、‘松粳48’、‘松536’、‘松粳3号’、 ‘松粳15’ 、‘98131’、‘松粳10号’、‘J36’、‘J39’、‘J42’共13份表现为中抗,抗性品种占1.8%,中抗品种占23.6%,总体抗感比14:41。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选择合适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提供生产示范推广,2013年选用甬优9号、两优616、浙优18号、宜优673、中浙优1号5个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产量均较高,且各有特长。  相似文献   

12.
在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余姚(平原)、临海(丘陵)、龙泉(山区盆地)和景宁(山区梯田)进行单季稻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实践。减肥主要包括减少总施氮量、氮肥后移、增施钾肥和优化氮磷钾比例。以浙粳 88、甬优18、甬优1540和中浙优2838为材料,比较减肥和当地习惯施肥对水稻主要病虫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肥可以明显减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稻飞虱密度、稻纵卷叶螟卷叶率、稻曲病和纹枯病病株率分别平均减轻64.79%、30.57%、14.76%和64.82%。余姚、临海和龙泉3地在平均减施氮肥19.31%和减施磷肥31.80%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5.88%,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分别提高50.26%、28.93%和44.29%。在景宁的山区梯田稻田减肥略有减产,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降低2.62%;但当增苗20%时增产16.67%,氮肥偏生产力提高18.05%。试验证明,稻田减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和降低主要病虫发生,同时还能增产。减肥控制病虫害技术在浙江省的各个稻区都较适应,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甬优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引进超级稻品种甬优6号在南宁市进行适应性试验。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甬优6号在南宁市试种表现早熟、大穗、高产、优质、抗倒、抗病等;全生育期115-120d,比对照博优253早熟5d,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10d,试验平均单产8731.5kg/hm^2,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0.2%,增产点比例85%,具有超高产潜力,适宜在南宁市作晚稻栽培种植。甬优6号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是嫩秧抛栽、促根壮蘖、高肥控水等。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优质稻甬优9号在德化县百亩示范片的种植表现,并从播种育秧、大田移栽、田间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基本原理,介绍了湖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现状与背景、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及水稻品种抗逆性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引进7个中稻新品种,以Ⅱ优明86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稳定性和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甬优9号、中浙优8号、浙优18、Y两优096、两优1587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南平市延平区不同海拔区域作中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8.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沿海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品种,近年来,灰飞虱、水稻的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大发生已成为水稻生产获得高产优质的严重障碍,推广和应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技术。通过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保证了水稻的安全生产,保证了农民的丰产丰收,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9.
The introduction and use of foreign germplasm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crop varieties in China. Based on published materials and scientist interviews,we collected data on the sown area,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and pedigree of the popular rice varieties grown in the 15 major rice production provinces and 1 autonomous region in China,from 1982 to 2011.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scientists develop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rice varieties worldwide,and that rice yield potential and grain quality have substantiality improved during the studied period. In contrast,resistance of newly-released varieties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has decreased since the 1990 s. Germplasm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IRRI) and from Japan have contributed 16.4 and 11.2% of genetic materials to China's rice varieties developed between 1982 and 2011,respectively. While IRRI's materials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yield potential,growth duration,and blast and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Japanese materials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quality. Materials from other countries contribu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particularly to rice blast disease,brown planthoppers,white-backed planthoppers,and striped stem bor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