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盐碱地造林是一个现实难题,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造林绿化成活率和绿化实际效果,如何通过工程措施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提高工程造林绿化效果,已成为盐碱地造林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结合鲁北地区盐碱地造林工作实践经验,分析了盐碱地造林改良利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具体的工程造林常用技术措施,具体分析了盐碱地上造林的土壤处理、树种选择、抚育管护措施取得的绿化效果,对指导盐碱地造林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乡村造林质量不高的问题,分析了现有常规生态造林管理模式机制,提出了落实土地使用权和林产品收益权,关心未来投资收益,是私营造林成功的主要原因。从连续5年外援项目的实践和造林效果来看,参与式造林方法是乡村群众造林管理机制的创新,符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造林质量有显著作用,是适合甘肃农村情况,值得大力推广的先进的造林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毛乌素沙地沙柳不同季节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论述了沙柳不同季节的造林方式,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和沙柳推迟造林及。次生长的性。试验研究表明,毛乌素沙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沙柳,雨季造林较春季造林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承德市在荒山绿化美化中采用黄栌造林,不仅加速了荒山绿化步伐,而且由于黄栌秋季叶色红艳,起到了美化效果。按照传统的造林方法,黄栌采用春季和夏季截干造林。但由于承德市范围内春季雨水较少,天气干旱影响造林成活率。而夏季造林必须采用2年生苗,造林后生长量小,成活率低,同时育苗时间长,加大了育苗和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5.
秃杉林冠下造林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不同造林方法对秃杉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分析了秃杉在湿地松林冠下造林和迹地更新造林两种不同方法造林后产生的不同效果,为残次林分改造选择造林树种,寻找最佳造林方法,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营造生物多样性,达到秃杉速生丰产目的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当前我国造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树种,相较于其他树种而言,杨树的造林存活率高、造林方法简单且生长迅速。但是在既往的工作之中,针对干旱地区通常采取常规带根植苗造林法,整体成活率较低,不利于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果。杨树截干埋干造林法则可以有效地提升造林的存活率,促进造林效果的提升。分析了截干埋干造林法促进杨树成活率提升的原因,并探讨了其对造林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造林工程中实行监理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造林质量及绿化速度。如造林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规范化不强,栽后管理跟不上,造林成活率低,使造林任务难以完成。 为了有效地实行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加强培育管理,更快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应在造林工程中引进工程监理制,强化造林工程中的质量监督与规范管理。 一、造林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的意义 造林工程中实施监理制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 实行造林工程中监理制,能够进一步促…  相似文献   

8.
池杉是平原林网的主要造林树种,为了提高池杉造林的成活率,我们开展了成活率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池杉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时间和保湿措施直接有关。我们把试验成果应用于实践,使池杉造林成活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造林的目的在于绿化,绿化进程的快慢,取决于各造林单位造林面积的大小和造林效果的高低。如何评定各个单位造林的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沿用造林面积核实率和成活率这两个指标作为评定指标,这种以最终结果评定整个造林活动的方法,忽视了造林过程其内部复杂的关系,不...  相似文献   

10.
ABT生根粉在马尾松造林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皖东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多年来主要是利用马尾松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一直偏低;利用马尾松容器苗造林,大幅度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但造林成本也随之增加,不利于大面积施工。为了既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使用ABT生根粉不同浓度进行马尾松裸根苗造林的对比实验研究,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油松是洛南县的乡土树种,也是洛南县荒山造林、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分析了飞播油松造林的成效,评价了飞播油松林在发挥森林三大效益,解决边远地区立地条件差、造林难问题上的优势,以及油松飞播造林的优点。实践证明,油松飞播造林是加快造林速度、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国土绿化、实施天保工程的主要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少雨多干风,10年有9年春季干旱,土壤含水量较少,因此植树成活率较低,甚至有的造林失败,直接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林业生产的发展。近两年将以往春季造林改为秋季或冬季造林,并认真抓好苗木出圃到栽植中间环节的保湿工作。通过采取以上几项措施,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实现了一次造林成功,调动了造林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针对滕州荒山造林工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结合实际,提出通过人工直播造林方法克服当前荒山造林所面临的问题,并就人工直播造林的优点及技术做出浅析,为立地条件相似的地区荒山造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风沙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岭县在风沙干旱区栽培樟子松的多年实践,总结了“一保、四改”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一保即保护好苗根,四改是: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改小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或带土坨大苗造林;改密植为大株行距造林;改人工栽植为机械造林。  相似文献   

15.
木荷容器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荷是本地的乡土树种。也是当前营建森林防火林带的主要造林树种。目前上山造林的苗木都是大田裸根苗,在造林和防火林带工程建设中,受自然条件和季节的限制,除了春季造林外,其他造林季节营造的木荷林都很难得到理想的造林效果。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很不稳定,有的甚至造林失败。对此,我们利用当前大面积推广的容器育苗技术,解决种子处理、容器营养土配制、育苗技术等技术关键,及时总结推广到大面积防火林带建设中,培育了几十万株的木荷容器苗,秋季营造了78.9公里的木荷防火林带,面积为126.06hm^2,解决了木荷四季造林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6.
营林造林是我们林区的一项首要任务,如何去搞好这项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森林调查与营林造林的关系,阐述了森林调查对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搞好造林调查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容器苗造林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常见的造林树种油松、侧柏为主,采用容器苗造林。并在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初期幼树的生长和缓苗,容器苗与裸根苗的实际造林成全3个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了容器苗造林的效果,提出了容器苗造林中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雨季造林具有诸多优势,如苗木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但同时也面临着较多难题,如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时间性强、造林的难度较高等。结合兰坪县的雨季造林实例,分析了雨季造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期为同类造林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容器苗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器苗造林与裸根苗造林相比,具有造林成活率高、造林后缓苗期短、幼林生长快、造林不爱季节限制等优点。1989年咀来,我省迅速应用和推广了这项适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20.
红松苗分级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红松Ⅰ、Ⅱ、Ⅲ级及混合苗的造林成活率、幼林保存率及幼林的高径生长进行了系统分析,找出了不同级苗木造林后幼林的生长差异,提出了红松造林苗木的分级标准,并指出红松Ⅰ、Ⅱ级苗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是最适宜的造林用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