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茶叶品质的形成与立地环境、茶树品种、种植和加工技术等密不可分,不同产地的茶叶品质差异较大。我国茶的生产、消费特征和资源禀赋为"小产区"品牌茶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茶文化的特征为"小产区"品牌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小产区"品牌茶是这个多元又充满个性时代的产物,也是对我国茶叶品牌发展思路的丰富和发展。集约化、工厂化和标准化并非中国茶业未来发展唯一的道路,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小而高效同样是中国茶叶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一、浉河区茶产业现状狮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享有"豫南明珠"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目前,狮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可采摘面积近3.3万公顷,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涉茶产值达51.5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狮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信阳红、信阳观音茶等新茶类;以信阳毛尖茶  相似文献   

3.
豫南是我国著名的名优绿茶产区,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茶的原产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截至2010年底,豫南茶叶生产面积已达10万公顷,年产干茶4万吨,茶叶年产值36亿元,综合产值近50亿  相似文献   

4.
信阳是我国茶叶的重要产地之一,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是信阳的象征,也是信阳对外的一张名片,茶叶经济对于信阳来讲,其意义十分重大,围绕茶叶产业经济的发展,利用茶叶经济与助推信阳经济建设,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本文结合信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赵华 《福建茶叶》2016,(8):123-124
中国物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一直以文明古国示人,而中国的茶叶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产品之一。中国茶叶的种类很多,位于河南信阳的毛尖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毛尖也是河南省的文化招牌,代表着河南的饮茶文化以及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信阳毛尖茶叶本身是一块金字招牌,如果开发利用信阳毛尖茶叶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茶产于河南信阳,以“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精美外形和“滋味醇和、香高持久、汤色碧绿”的独特内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社会需求量不断扩大。近几年,信阳毛尖茶产区不断扩大,产量逐渐提高,但传统的信阳毛尖茶均为手工炒制,存在制茶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标准化等问题,扩大生产受到了限制,较难适应现代生产和消费的需要。鉴于此,信阳市茶叶试验站和蚕业试验站于1995年进行了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的研究。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信阳毛尖茶机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信阳毛尖是中国传统历史名茶,近十年来其销售规模扩大了3倍、公用品牌价值增长了66.37%,是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较快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基于AHP法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因素的准则层、指标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信阳毛尖茶内销影响的主次因素分别是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茶叶原产地与口感、信阳毛尖茶品牌及企业品牌知名度、政府政策、茶叶品质、价格等因素,并从产品品质、品牌宣传、营销渠道、政府扶持四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信阳毛尖茶拓展内销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但是,在河南地域茶市场并不占据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信阳毛尖企业以中小茶企业为主、对市场的定位不明、缺乏统一标准所致。河南的茶叶市场消费潜力较大、区位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信阳毛尖自身的茶叶品质较高。所以,只要对新产品的加大开发、实施茶文化发展战略并适当地加强营销策略,信阳毛尖就可以实现品牌形象的塑造。这样以来,信阳毛尖的品牌便可以在河南地域茶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并且走出河南,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台湾的地理、气候及环境非常适合茶树生长,是世界有名的茶叶产区。相对大陆茶叶生产历史而言,台湾发展茶叶生产历史较短。1980年,台湾政府推出“还茶于农”的政策,茶叶加工由过去大型茶厂转为茶农自产自制方式,推行茶庄园、茶旅游等休闲式茶叶生产,提供游客休闲游憩。同时台湾利用发达的食品工业优势,对茶叶副产品及提取物等茶叶深加工产品进行开发应用,开发出一系列茶食品、茶用品,大大提高了茶资源利用率和茶叶附加值。  相似文献   

10.
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而著称.其优异品质的形成除与生态条件、精细采摘幼嫩的鲜叶原料、独特的炒制工艺有关外,优质的茶树品种也是信阳毛尖茶优异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笔者论述了信阳毛尖茶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并介绍了4个适宜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的茶树良种的特征、特性,供信阳毛尖茶区推广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阳位于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是传统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和红茶新贵"信阳红"的故乡;由于冬春气温较低、多为高山茶园、茶农习惯只采制春茶一季,历史上信阳茶的安全不容置疑。随着近年信阳茶产业的发展,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夏秋茶利用率提升,信阳茶出口内销均迅速增长,茶产业成为信阳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但茶叶作为一种食品饮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敖存  龚淑英 《茶叶》2009,35(4):224-226,230
信阳毛尖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驰名中外。信阳毛尖茶产业的发展,对于绿茶产业乃至整个茶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了信阳毛尖茶的发展,本文在对信阳市浉河区茶农、茶企等的状况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调查的基础上,对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杨转  莫海珍  郭桂义 《茶叶通讯》2021,48(2):306-310
为探讨信阳毛尖茶中氨基酸含量与茶叶品质和茶叶产地的关系,通过检测不同产地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和含量,结果发现:茶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与鲜叶嫩度有显著关系(相关系数0.8922),而与产地差别不大(P>0.05),不能作为茶叶产地识别的一个依据.氨基酸组分检测表明,茶氨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呈味氨基酸的含量与茶叶的产地有密切联系,以甲硫氨酸(Met)为参照,建立不同产地信阳毛尖茶游离氨基酸指纹图谱,可以作为茶叶产地识别的一个依据,为信阳毛尖茶的产地识别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域旅游提出后,被作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导。重点通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运作,着力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信阳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产地,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茶观景。通过对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现象进行总结归纳,现状描述,结合全域旅游视角,提出了加强政府规划引领,推动信阳市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区域旅游资源,推动信阳市茶旅有机融合发展;激活社会资本,讲好信阳茶故事,做好茶文章,实现共建共享;加大媒体推介力度;加强信阳市茶旅相关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信阳市茶旅融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写在信阳市茶叶流通协会成立暨茶叶产销形势报告会召开之际九月二十三日,对信阳茶界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信阳茶产业发展史的日子。由市供销社发起成立,旨在服务茶产业、搞活茶  相似文献   

16.
千年名茶,孕育了信阳的茶文化,尤其信阳的歌舞更是与茶叶水乳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阳茶舞。著名的信阳民间茶舞有固始花挑、花扇、商城花伞等。信阳茶舞,不仅蕴藏着信阳茶的内秀,还散发着信阳茶的芳香。信阳茶舞舞姿优美、轻盈、明快、以秀丽见长,具有浓郁的南方特点,又兼有北方粗犷、刚健的风格,表现得比较外向,气氛非常欢乐,它是信阳人民讴歌采茶劳动、赞美生活、抒发情感的最直接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17.
乔亮  辜静静 《福建茶叶》2016,(12):105-106
信阳是我国重要的名茶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蕴意深刻,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风光,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本文首先介绍了信阳茶文化旅游的资源现状,而后分析了其开发的优势与挑战,最后从茶俗文化、茶馆建设、禅茶文化和茶道茶艺四个方面提出了信阳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5,(11)
<正>喜看丰收成果,展望美好未来。10月20日下午,"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举办了全国重点产茶县政府工作会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信阳市政府副市长郑志强及来自全国十四个省六十余个重点产茶县的领导、代表嘉宾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茶协全国重点产茶县工委会承办。在欢迎辞中,郑市长满怀深情地说:信阳是茶的故乡,茶是信阳的象征。近年来,信阳市狠抓茶叶生产、茶叶开发加工、茶企发展、茶叶品  相似文献   

19.
任慧 《福建茶叶》2023,(4):42-44
中国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流域等地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保持着较高占比。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茶产量较低、国际品牌地不高,且我国的茶产业链发展较为低端,盈利手段较为单一,茶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要让茶产业在中国有所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合理规划发展方案,逐步提升茶产业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加快品牌的建设以及投资,建设优质的茶叶产区,打造我国优质的茶文化。信阳作为河南省的茶叶主产区,肩负着河南省茶文化以及茶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对当前茶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特色,找到其发展分优势和机遇,从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梅华 《福建茶叶》2016,(7):149-150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它是现代旅游产业与茶资源的有机融合体。河南信阳市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独特的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茶文化旅游,既能有效整合信阳旅游资源,又能提升旅游品位,促进经济发展。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信阳目前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然后根据信阳目前的茶文化旅游现状,提出了一些对开发适时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