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对饲料原料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采用3种单一酶制剂(木聚糖酶):酶制剂1号、2、3号;5种复合酶制剂:酶制剂3、4、5、6、7、8号。预试验显示上述酶有基本相似的最适水解反应参数:料水比为1:10、p H5.5、温度37℃和时间5小时。在此参数下,研究添加木聚糖添加量为10U/g饲料原料浓度梯度进行体外酶解。实验结果显示:以还原糖增长率为指标,不同来源的酶,酶解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对饲料原料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采用2种单一酶制剂(木聚糖酶):酶制剂1、3号;4种复合酶制剂:酶制剂2、4、5、6号;1个固体发酵木聚糖酶(8号)和1个液体发酵木聚糖酶(7号)。预试验显示上述酶有基本相似的最适水解反应参数:料水比为1∶10、p H 5.5、温度37℃和时间5小时。在此参数下,研究木聚糖添加量为10U/g饲料原料浓度梯度进行体外酶解。实验结果显示:以还原糖增长率为指标,不同来源的酶,酶解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对饲料原料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采用2种单一酶制剂(木聚糖酶):酶制剂1号、2号;4种复合酶制剂:酶制剂3、4、5、6号。预试验显示上述酶有基本相似的最适水解反应参数:料水比为1:10、pH 5.5、温度37℃和时间5小时。在此参数下,研究添加木聚糖添加量为10U/g饲料原料、50U/g饲料原料、100U/g饲料原料三个浓度梯度进行体外酶解。实验结果显示:以还原糖增长率为指标,复合酶酶解效果比单一酶制剂好;复合酶中酶制剂5号酶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2种来源的植酸酶对5种常用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体外降解效果,试验采用体外试验方法,在温度37℃和p H值5.5条件下,在5种原料中分别添加相同剂量不同来源的植酸酶。结果表明:不同饲料原料中植酸磷含量差异较大,2种植酸酶水解玉米、豆粕、棉粕和麸皮240 min降解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植酸酶Ⅰ水解菜籽粕240 min降解率极显著高于植酸酶Ⅱ(P0.01)。说明毕赤酵母源植酸酶降解5种饲料原料中植酸磷的总体效果优于大肠杆菌源植酸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米糠粕中植酸体外降解的最适酶解条件,本试验以植酸降解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米糠粕中植酸降解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3种植酸酶中,植酸酶3对米糠粕中植酸的降解效果最好,酶解pH、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均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极显著因素,酶添加量是影响植酸降解率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单一酶制剂和复合酶制剂对小鸡粉料分解能力,选取4种酶制剂进行体外酶解,酶制剂分别以编号1、2、3、4表示,以木聚糖酶为基准,添加量为50U/g底物.体外酶解的条件:料水比为1:10、体系pH为5.5、温度为40℃、时间为3h.结果表明:复合酶制剂的体外酶解小鸡粉料的效果明显比单一酶制剂的酶解效果要好,复合酶制剂中1号比4号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鱼体成分和磷利用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500尾体重为(12.0±0.3)g的吉富罗非鱼,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试验期为60 d。以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等主要植物性蛋白质为原料设计配方,Ⅰ、Ⅱ、Ⅲ组分别在投喂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基础上添加0%、0.6%、1.2%的Ca(H2PO4)2(MCP);Ⅳ组为体内水解对照组、Ⅴ组作为空白对照组投喂未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和1.2%MCP,Ⅳ组在此基础上添加1280 U/kg植酸酶。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以使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提高3.6%~9.7%,Ⅰ组粗灰分提高率高达32.8%,钙含量由1.58%提高到2.31%,粪磷降低在50%以上;与体内水解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总磷的储积量分别提高22.7%、22.2%、16.1%。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水产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体外预处理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可替代MCP的添加。  相似文献   

8.
在体外环境下,应用酶解法评价了来源不同的饲用木聚糖酶对不同饲料原料的作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酶中酶Ⅱ的作用效果最好。结果表明,体外酶解试验可以有效的评价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效果,为针对不同饲料配方合理选择饲用酶制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DNS法快速评定非淀粉多糖酶体外酶解饲料原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淀粉多糖(NSP,non-starchpolvsaccharides)是植物组织中除淀粉以外.所有多糖类的总称。目前各种饲料原料,尤其是非常规饲料原料中NSP含量很高(表1),NSP的抗营养机理为增加食糜黏度。阻碍营养物质释放,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和降低饲料能值.从而使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有所降低。最终影响动物生长。目前评定各种酶针对不同饲料原料酶解效果的试验方法不多,本文介绍一种简单、快速、重现性好的DNS法.快速评定非淀粉多糖酶体外酶解饲料原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酶制剂对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释放效率的影响。选取玉米、小麦、大麦、高粱、麸皮、次粉、豆粕、棉粕、DDGS等9种常用饲料原料,利用体外消化模型模拟动物胃肠道消化过程,研究植酸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及三种复合酶处理对原料中Fe、Cu、Zn和Mn元素的释放效率。结果表明:植酸、木聚糖和β-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对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应的酶制剂处理,可改善饲料原料中微量元素释放效率,其中植酸酶在饼粕类饲料原料中表现的较为明显,木聚糖酶在能量饲料原料中对Fe、Zn元素的释放有较好的效果,β-葡聚糖酶可提高谷物类饲料中Zn、Fe、Cu元素的释放,且对棉粕中Fe、Cu、Mn的有效利用有较大促进作用。复合酶处理在数值可改善各种原料的微量元素释放效率,但对各种元素的影响未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体外酶解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拟体内消化过程,考察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对各种饲料原料的降解效果,建立常用饲料原料的酶解数据库。实验在体外条件下,通过胃蛋白酶、胰酶和饲用酶三步消化结合透析法研究了外源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对各种饲料原料的酶解情况。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和甘露聚糖酶对各种饲料原料的降解有明显的差异性。甘露聚糖酶对豆粕的降解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原料,对棉粕的降解效果差。木聚糖酶对玉米、小麦和麦麸的酶解效果显著,对大豆和DDGS的酶解效果差。通过建立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与各种能量饲料间的酶解数据库,为针对不同饲料配方合理选择饲用酶制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养兔配合饲料一般都添加骨粉或磷酸氢钙等含磷矿物原料,笔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其原因:一是兔用饲料原料一般都含有1%~3%的植酸。特别是常用的麸皮、菜籽粕含植酸达4%~8%。植酸不能被兔直接吸收,但经植酸酶水解后生成肌醇和磷酸被吸收利用。这部分水解磷酸和饲料中原有的无机磷可满足兔的营养需求。二是养兔最重要的饲料原料麸皮等本身含有较多的植酸酶。这些酶在兔胃中发挥一定作用,水解少部分植酸。兔胃内酸度较低,对植酸酶不能显著灭活。三是兔有发达的盲肠,盲肠内微生物能够产生较多植酸酶,可使盲肠内容物所含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本试验研究了猪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 H值、水和猪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猪油摩尔比为60∶1,加入4%的脂肪酶,在55℃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84.21%。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由于具有水解饲料中富磷及抗营养物质的植酸的独特功能而倍受瞩目。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研制并投入商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植酸即肌醇六磷酸是植物中磷的主要储存形式,植物饲料原料中(谷物籽实及其副产品)的60% ̄80%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家禽消化道缺乏水解植酸的酶,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很低,不能被利用的植酸中的磷被直接排出体外,造成了土壤及水域的磷污染。另外,饲料中还必须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而增加饲料成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植酸酶能将植酸水解为肌醇和磷酸,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磷…  相似文献   

15.
蝇蛆生物活性肽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蝇蛆为试验材料,设酶解温度、复合酶量、酶配比、酶解时间和Ph值5个因素,每个因素4个水平进行L16(45)正交试验设计,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筛选脱脂蝇蛆粉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脱脂蝇蛆粉的最优酶解条件为A183C3D4E3,即温度(A)45℃,酶量(B)8000U/g,风味酶:木瓜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配比(C)是35%:50%:5%:10%,酶水解时间(D)为7 h,Ph(E)为7.5.脱脂蝇蛆粉溶液水解度的最大影响因素为酶解温度.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模拟饲料制粒过程及动物胃环境,对不同来源的植酸酶在经过高温和酸处理后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植酸酶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到11种市售的植酸酶产品,编号为1~11采用湿热法,温度分别设置为75℃、80℃和85℃,处理时间为2.5min,p H处理值设定为4.0、3.0和2.5,处理时间为2h。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植酸酶耐温性和耐酸性存在很大差异,从耐温性看,温度在75℃~80℃时,1号样相对酶活最高,而继续升至85℃时,11号样稳定性最好,10号样次之;从耐酸性看,p H值从4.0降至3.0时,10号样相对酶活最高,11号样次之,其他稳定性均比较差。因此,综合考虑,在模拟饲料制粒条件和动物胃环境下评定酶的作用效果,以10、11号样耐受性最好,4、5号样酶活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测定酶解羽毛粉的体外蛋白质消化率,同时研究酶解羽毛粉替代日粮中鱼粉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体外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酶水解法对水解羽毛粉和酶解羽毛粉进行消化测定其蛋白质消化率。饲养试验选用135头体重相近的杜×长×大生长猪,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对照组(3%秘鲁鱼粉组),处理Ⅰ和Ⅱ(酶解羽毛粉50%和100%替代秘鲁鱼粉)。结果表明:酶解羽毛粉体外蛋白质消化率比水解羽毛粉提高了15.38%(P<0.05)。处理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增重比及蛋白质消化率也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生产性能试验与经济效益分析,酶解羽毛粉100%等蛋白替代秘鲁鱼粉组为最佳,在生产实践中具备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研究了大豆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H值、水和大豆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和大豆油摩尔比为40∶1,加入4%的脂肪酶,在40℃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96.02%,水解较彻底。  相似文献   

19.
利用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成脂肪酸和甘油,从而得到脂肪酸产品是一种温和的油脂水解方法。为了提高脂肪酶酶解效率,研究了棕榈油酶解时反应温度、p H值、水和棕榈油摩尔比及脂肪酶用量对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缓冲液/棕榈油摩尔比为40︰1,加入4%的脂肪酶,在40℃下水解7h,水解率可达98.29%,水解较彻底。  相似文献   

20.
试验首先筛选了黑曲霉来源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的适宜p H值、温度和脂肪酶添加剂量等关键参数,然后代谢试验评定体外酶解猪油代谢能值的变化,最后选取700只42日龄黄羽肉鸡开展饲养试验研究使用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或直接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脂肪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1本试验条件下,脂肪酶体外水解猪油较适宜的p H值和温度、酶添加剂量参数值分别为8.0、40℃、64 U/g猪油;在此条件下酶解处理后猪油代谢能值提高了4.81%。2降低肉鸡日粮能量水平导致其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降低,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均改善了采食低能量日粮肉鸡生长性能,其生长性能可达到甚至数值上超过采食正常能量日粮肉鸡的生长性能。3使用酶解处理油脂或直接添加脂肪酶对肉鸡屠宰性能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