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基于辽宁西北部章古台地区31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树高调查数据,通过对14种树高生长模型进行拟合、评价、检验,选出最适合该地区的树高生长模型,运用该模型及受病虫害干扰的解析木资料拟合其树高生长过程,并计算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及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此分析病虫害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是预测沙地樟子松树高生长的最适模型(MAE、SSE、RMSE最小,R~2最大),而且Richards模型拟合受病虫害干扰的樟子松树高生长过程也符合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对比健康和病虫害两种状况下樟子松树高生长预测曲线,表明该地区受病虫害干扰的起始年龄为16 a左右,病虫害使沙地樟子松树高总生长量平均降低了30.57%,使其初始防护成熟龄提前了6 a,同时达到初始防护成熟龄时的树高降低了27.92%,因此,病虫害大大缩短了樟子松的生长过程;但是,该地区16 a左右开始受病虫害干扰的沙地樟子松,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沙地五角枫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五角枫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干解析,分析了各生长指标的生长过程,拟合了生长曲线。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五角枫胸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45a,为0.625cm;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5-10a间,为0.2m;材积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50a,为0.0072m3。科尔沁沙地五角枫的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幼树期(0-10a);2)速生期(11-50a);3)成熟期(大于51a)。科尔沁沙地五角枫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过程模型均表现为三次多项式方程最优。科尔沁沙地五角枫高生长潜力较小,而胸径和材积的生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章古台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以章古台地区林龄为10a、20a、35a、50a和60a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地为对照,利用便携式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分别对0-200cm土层的水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采用SPSS16.0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节,林分密度分别为883、850、400、267、400株/hm2的10a、20a、35a、50a、60a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土壤平均含水量表现为10a生林分的最低,50a生林分的最高;在垂直变化上,浅层土壤水分高,10a、20a和35a的樟子松林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含水量明显下降,50a和60a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幅度小;不同林龄之间的表层土壤含水量除35a与60a生有显著差异外,其余林龄间差异均不显著;根系层土壤含水量,10a与60a生差异性显著,其它差异不显著;土壤底层含水量,除20a和60a樟子松林土壤底层含水量差异不显著,其余林龄的樟子松林底层含水量均两两差异极显著,通过合理的密度调节可以使林地土壤水分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揭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制定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准噶尔盆地防护林树种箭杆杨为研究对象,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19 a生箭杆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箭杆杨的树高速生阶段集中在第3~14 a,胸径速生期为第2~19 a,材积速生期为第2~18 a。树高早期生长缓慢, 其速生期比胸径和材积晚,材积表现为早期速生。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箭杆杨成熟年龄在第27~30 a。建立的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6种模型:幂函数型、二、三次多项式回归型、对数型、Logistic以及Richards方程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P<0.01),Richards方程是模拟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5.
揭示杨树人工林在生长特性方面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挖掘杨树人工林的生产潜力和保证林木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新疆准噶尔盆地农田防护林21a生青杨为研究对象,运用树干解析法对其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杨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0~6a为幼树期,第7~15a为速生期,第16~21a为成熟期。树高速生阶段集中在第3~14a,胸径速生期为第6~16a,材积速生期为第7~15a。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青杨数量成熟年龄约为18a,初始防护成熟龄在第8a。建立的青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六种模型:幂函数型、对数型、指数型、二/三次多项式回归型以及Logistic生长方程均取得较好的模拟效果(R2>0.809),三次多项式方程是模拟青杨树高和胸径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Logistic模型是模拟青杨材积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6.
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树高生长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塔里木河下游4个典型断面作为野外调查靶区,根据3a来对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恢复状况的实地监测数据,分析了影响胡杨树高生长量的因素,并得出中龄段胡杨树高生长量和地下水埋深的回归模型:y=-0.1286x+1.0097。结果显示:在塔里木河下游影响胡杨生长的主要因子是地下水,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当地下水埋深<4.5m时,中龄胡杨树高生长是显著的;地下水埋深在4.5~6.5 m时,胡杨树高生长受到抑制;而当地下水埋深>6.5 m时,胡杨树高生长非常缓慢;地下水埋深>8m时,胡杨树高生长基本停止。此外,聚丛的群生株无论在树高还是在高生长量上都比散生的单生株显现优势。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樟子松在该地区的适应性强 ,生长快 ,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速生期分别在 4— 1 5年、6— 1 5年及 9— 2 1年。根据樟子松的生长特性 ,通过浇水灌溉等抚育措施 ,提高樟子松的成活率和发挥早期快速生长潜力更为重要 ,同时樟子松的生长比油松好 ,在该地区防风固沙林建设中樟子松值得大力推广 ,逐渐替换油松和杨树  相似文献   

8.
竞争对辽宁西北部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树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固沙林为研究对象,依据立地一致性原则,从未经抚育的樟子松人工固沙幼龄林(10 a)和成熟林(40 a)中各选出4块林分密度不同的标准地[A代表幼龄林,林分密度分别为975(A1)、1 175(A2)、1 425(A3)、1 625(A4)株·hm-2;B代表成熟林,林分密度分别为350(B1)、750(B2)、1 200(B3)、2 975(B4)株·hm-2],采用正态分布检验和方差分析法评估竞争对樟子松固沙林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 a和40 a林龄的樟子松固沙林个体树高均服从正态分布,其中10 a林分林木个体树高分布均为左偏,  相似文献   

9.
以地处陇东黄土丘陵区的华家岭防护林带不同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树种、不同密度、不同林龄防护林的生长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属幼龄林的22a生云杉纯林和20a生油松纯林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蓄积量现已超过或接近了平均林龄37.5a的成(过)熟杨树纯林;2)华家岭防护林带中各类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均与林分密度呈负相关性.受林分密度的影响,区域内云杉×杨树混交林的生长状况略好于杨树纯林,云杉纯林和油松纯林的生长状况优于云杉×油松、云杉×落叶松混交林;3)华家岭云杉林在10a~15a、25a ~ 30a期间的胸径生长较为显著,20a~ 25a期间的树高生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在新疆艾比湖自然保护区阿奇克苏河沿岸设立的三块胡杨监测样地,根据4a来的实地观测数据对该区胡杨的年龄结构以及生长量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胡杨年龄分布结构呈倒金字塔型,部分样地的Ⅰ~Ⅴ龄级胡杨甚至有缺失现象。在各龄级胡杨四年的生长量比较中,胡杨胸径和树高生长均随龄级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冠幅生长则呈递增趋势。而在各样地胡杨的年平均生长量比较中,样地A1胡杨的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好于另两块样地,且差异比较结果显著(P<0.05),但各样地树高生长差异并不显著;结合各样地未缺失龄级(Ⅵ~Ⅺ)胡杨年平均生长量与林分密度、地下水位、土壤总盐含量、土壤pH值以及土壤有机物含量等生境因子进行相关性比较显示,胡杨胸径和冠幅生长量均与土壤总盐含量有高度相关性,地下水位则次之,而树高生长量与各生境因子相关性均不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荞麦品种生长模型和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Logistic、Gompertz、Richards、Mitscherlich和Korf等5种理论生长方程对榆荞2号、九江苦荞和西农9920荞麦品种的植株生长发育变化进行模拟,并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Mitscherlich对榆荞2号和西农9920地上部干重变化的拟合精度较低以外,其它模型拟合各品种地上部干重变化的精度都在0.90~0.94之间,拟合株高变化的精度都在0.96~0.992之间。其中Logistic模型的拟合精确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向沙地加入由牛粪分别与棉秆、玉米秆和麦糠发酵而成的肥料,然后种植梭梭与白梭梭,研究发酵肥料对土壤水分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仅施加1.6%的发酵肥料,不能明显提高土壤含水率;发酵肥料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梭梭的存活率平均比对照高28.1%,白梭梭平均比对照高3.6%;发酵肥料能提高梭梭、白梭梭株高生长量,梭梭、白梭梭肥料处理的累积株高生长量平均比对照高20.3 cm、18.8 cm,两种植物的月生长量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P<0.01);发酵肥料能够明显提高两种植物的单枝生长量,肥料处理的月生长量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P<0.01),两种植物肥料处理的累积单枝生长量平均比对照高30.4 cm、25.0 cm。  相似文献   

13.
沙棘林能源价值及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棘作为鄂尔多斯地区一种生态经济树种,但是生长到一定年龄就会出现"老化"现象,挂果量明显下降,病虫害严重,使得经济收入严重受损。通过现地平茬试验,基于平茬前沙棘的树高、冠幅、地径的调查以及平茬后的树高、冠幅、分枝数以及生物量测定数据为依据,研究发现沙棘最佳平茬树龄为8龄,留茬高度在距地表10cm为佳,茬口进行涂漆处理后萌芽生长状况较好;采用WZR-1TCⅡ型电脑自动热量计测定不同林龄沙棘植株以及各器官的热值研究结果表明:沙棘是一种高热值能源树种,去灰分热值大致在19-20KJ.g-1。沙棘各器官平均去灰分热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根﹥枝﹥叶﹥皮。最后对2010年鄂尔多斯地区营造的7118.27hm2沙棘生态经济林在生长8龄平茬后地上部分的能源价值进行估算,其能源价值相当于3.995×106t原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模拟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的通用模型——Richards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Richards生长函数及其在植物病害流行时间动态模拟中的应用。该函数的微分形式为(dx)/(dt)=rx((1/x)1-m-1)/(1-m),式中r为病害发展的速率,x表t日期的病情值率(0 < x < 1),m为流行曲线的形状参数。当m=0,m→1,m=2和m→∞时,从理论上证明Richards函数成为单分子、Compertz、Logistic和指数函数模型。以水稻纹枯病和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进展曲线进行摸拟分析发现,当m取值适当时还可获得较Gompertz或Logistic更逼真的Richards病害曲线拟合模型,而适当m取值的Richards模型比小分子模型对玉米粗缩病的拟合性也更好。因此认为,Richards函数是植病流行时间动态的通用模型。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的绿化是为当地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的重要工作,该地区造林树种生长规律更是植被恢复中树种选择和抚育管理的依据。以2005年在兰州市甲子坪1号和2号试验地以及2006年在皋兰山试验地栽植的侧柏和山杏为对象,通过树高和胸径调查以及树干解析,对其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014年调查时,甲子坪1号和2号试验地以及皋兰山试验地的侧柏平均树高分别为3.0 m、3.7 m和3.0 m,平均胸径分别为3.5 cm、5.2 cm和3.0 cm,侧柏的存活率为80%~88%,山杏的存活率达到80%以上。2008—2014年的3次调查结果表明,侧柏的树高平均增长量为0.15~0.18 m·a~(-1),山杏的树高平均增长量为0.17~0.20 m·a~(-1)。对侧柏优势木(树高4.5 m)、平均木(树高3.5 m)和劣势木(树高2.8 m)的树干解析得出,侧柏苗期(栽植后3 a)的高生长速率为0.3~0.4 m·a~(-1),个体间没有显著差异,但造林3 a后优势木的高生长速率为0.2~0.4 m·a~(-1)、平均木为0.2 m·a~(-1)、劣势木为0.1~0.2 m·a~(-1),个体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6.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冠幅——胸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章古台地区22块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纯林标准地的702棵樟子松立木数据,构建了樟子松固沙林冠幅—胸径关系的基础模型、广义模型及基于混合效应的基础模型和广义模型;比较了随机选择样本木、选择平均胸径树、选胸径较小树和选胸径较大树4种方案,计算混合模型随机参数时的混合模型预测精度;最后分析了不同林木因子和林分变量对冠幅—胸径关系的影响。模型评价指标包括决定系数(R~2)、平均绝对误差(MAE)以及均方根误差(RMSE)。结果表明:枝下高(HCB)、相对植距(RS)和林龄(A)对冠幅—胸径关系影响最为显著;混合模型拟合精度(基础混合模型R~2、MAE和RMSE分别是0.703 0、0.386 6和0.515 4;广义混合模型R~2、MAE和RMSE为0.705 1、0.382 2和0.513 6)高于最小二乘法回归(OLS)模型(基础模型R~2、MAE和RMSE分别为0.587 5、0.469 6、0.607 5;广义模型R~2、MAE和RMSE分别为0.661 8、0.415 5和0.550 0)。基础混合模型和广义混合模型差异较小(2模型R~2、MAE和RMSE均相差1%左右)。冠幅随HCB和A的增大而减小,随RS的增大而增大。进行冠幅预测时,推荐使用基础混合模型并从每块标准地选择2棵平均木冠幅计算其随机参数,或使用方法较为简单的OLS广义模型预测单木冠幅大小。  相似文献   

17.
从北京大兴县引种的W46杨是欧美杨良种无性系,在包头地区经4年的育苗、造林引种试验,表现出生长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特点。在含盐量0.43%,有机质0.48%的造林地上能够正常生长,与当地主栽的杨树小美旱、新疆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对6龄的树木调查,W46比同龄的小美旱树高高出26.6%,地径大61.3%,胸径大75.9%。经检验,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造林后调查,造林成活率达88%。与原产地W46的生长量比较,高、径生长及单株材积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18.
厘清区域风沙运动环境和沉积物粒度特征是研究风沙流的关键,对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乌珠穆沁沙地的风况数据,研究沙地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变化特征,同时结合沉积物粒径数据,揭示该地区风沙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乌珠穆沁沙地年均起沙风频率为33.8%,平均风速介于3.34~5.40 m·s-1之间,平均起沙风速介于6.46~8.49 m·s-1之间,沙地起沙风频率和风速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2)沙地整体年内起沙风频率和风速春季最高,起沙风向以西南方向为主,WSW风向频率最高。(3)沙地输沙势为19.2~193.7 VU,整体属低风能环境,风况多为锐双峰风况,沙地输沙势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全年沙物质整体向东、东北方向输移,春季是最主要的风沙活动期。(4)沙地整体以粗沙和中沙组分为主,南部和西部土壤粒径偏粗,东部偏细。沙地北部和东部沉积物分选性较差,粒径组分受外来影响较大。总体而言,沙地北部风沙活动最强,适宜人工建植或铺设沙障固沙。沙地东部栽植防护林,避免沙物质持续东移。  相似文献   

19.
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入渗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双环入渗试验和室内土壤物理性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植物群落(乔木林地、灌木林地、人工草地、荒草地)土壤入渗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初始入渗率、16min入渗率、稳定入渗率和累计入渗量等土壤入渗特征值均表现为荒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土壤入渗特征值与毛管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与饱和含水量、粉粒含量呈负相关,与土壤初始含水率、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砂粒、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入渗过程的拟合优度存在差异,Horton模型、G-P综合模型、Philip模型、Kastiakov模型的平均拟合优度依次为0.948、0.896、0.893、0.868,Horton模型相对误差为15.71%~68.61%,可作为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入渗过程的预测模型;主成分分析评价的土壤入渗能力排序为荒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初始入渗率、稳定入渗率、16 min入渗率和累积入渗量的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为99.628%,较好地表达了土壤入渗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烟富8号苹果在郓城县广泛栽植,该品种高桩、果大、味甜、色艳、品质优、产量高,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矮化密植,生长季节果树生长量大、透光性差,病虫害发生也相对严重,因此,这个阶段的果树管理工作尤为重要。笔者根据生产实践经验,总结烟富8号苹果生长季节管理技术,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