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辛夏青  魏小红  韩厅  岳凯  赵颖 《草业学报》2018,27(10):105-112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用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及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对苜蓿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采用分光光度法和同工酶电泳技术来研究外源NO及反向调控对PEG胁迫下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并探讨NO调控苜蓿种子耐旱性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PEG胁迫下外施0.1 mmol·L-1 SNP,第6天时较PEG处理POD活性降低了32.72%;第4天时SOD、CAT活性较PEG处理升高了10.48%、23.60%,有效缓解了PEG对紫花苜蓿萌发中种子的氧化损伤,提高其抗氧化能力。PEG胁迫下添加 c-PTIO抑制了苜蓿萌发期的抗氧化系统活性。从同工酶的谱带数量和强弱来看,POD同工酶各区带活力均随PEG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第2天酶带只有1条,而第4天酶带呈现9条;S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但酶带强弱有一定变化,S3酶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减弱;CAT同工酶谱带则一直保持2条带,无明显强弱变化。因此,外源NO在PEG胁迫下紫花苜蓿萌发中抗氧化酶快速响应并在维护氧自由基代谢平衡中起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质量分数的PEG-6000对3个品种燕麦幼苗进行干旱胁迫,测定了胁迫后1~5 d内其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研究干旱胁迫对燕麦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质量分数PEG 6000胁迫下,SOD、POD和CAT活性随时间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胁迫水平SOD、POD和CAT活性增加值大于高胁迫水平,受胁迫植株的保护酶系统能够进行自身的调节以抵抗干旱伤害。  相似文献   

4.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6.
在1/2浓度Hoagland营养液中添加终浓度至0、1mmol/L、5mmol/L、10mmol/L、20mmol/L和40mmol/L的SrCl_2处理2叶1心期苜蓿,待其生长至3叶1心期分析6个处理对苜蓿生长、抗氧化酶(POD、SOD和CAT)活性和同工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SrCl_2处理在低浓度对苜蓿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浓度超过5mmol/L后,苜蓿生长受到抑制。当SrCl_2处理浓度在0~40mmol/L范围内,苜蓿POD、SOD和CAT活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其中POD和CAT在10mmol/L、SOD在20mmol/L浓度时活性最高。SOD/POD、SOD/CAT和SOD/(POD+CAT)比值先降低后升高,10mmol/L SrCl_2处理比值最小,说明POD和CAT活性在锶胁迫时降低更快,限制了锶胁迫的缓解。锶处理导致POD同工酶谱带减少,20mmol/L SrCl_2可诱导产生2条新的SOD谱带,同时导致SOD-3不表达,10mmol/L SrCl_2诱导1条新的CAT谱带;但随浓度增加,新产生的酶不表达,没有相应谱带。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对马蹄金草坪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发生明显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胁迫下,马蹄金叶片中还原糖含量均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在-5℃时最大,在其他温度下均低于对照,随温度处理时间的延长MDA含量逐渐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在温度胁迫下均下降,但在0℃时SOD和POD活性上升。  相似文献   

8.
SO_2胁迫对桑树部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桑树对SO2污染的抗逆机制,以盆栽实生桑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密闭箱静态熏气法研究不同浓度SO2胁迫对桑树主要逆境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桑树叶片中的含硫量随SO2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SO2胁迫的加强,桑树叶片逐渐出现坏死,甚至萎蔫。桑树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处理前期随SO2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处理后期当SO2质量浓度达到50 mg/m3之后,又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桑树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随SO2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在较低质量浓度(10、30 mg/m3)SO2胁迫下,桑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出较大幅度的升高,而较高质量浓度(50 mg/m3)SO2胁迫下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桑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随着SO2胁迫处理浓度的提高表现出减小趋势,脯氨酸、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则随SO2胁迫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大。试验结果表明,SO2胁迫抑制了桑树保护酶活性,导致植株逆境伤害加剧,叶片产生坏死,降低了光合能力,对桑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野牛草细胞膜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坪一号"野牛草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幼苗叶片细胞膜透性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叶片细胞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胁迫时间越长细胞膜受到的伤害越大,但在一定限度的胁强下,叶片细胞膜不会造成永久性伤害。随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但三种酶的变化有所不同。POD活性表现为波动较大,当胁迫持续到24h时,POD活性明显降低,几乎与对照持平,说明POD对低温更敏感;SOD活性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CAT活性与SOD活性变化保持一致,这两种酶在低温适应性调节过程中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梅  刘君  杨志民  刘信宝  李志华 《草地学报》2014,22(6):1308-1317
为阐明冷季型草坪草抗氧化酶对高温的胁迫响应,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耐热品种‘热力’(Thermal Blue)、中耐热品种‘大师’(Utmost)和热敏感品种‘长征’ (Excursion)为试验材料,动态研究45℃/40℃(昼/夜)高温胁迫下叶片中5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45℃/40℃高温胁迫使得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耐热品种‘热力’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师’和‘长征’ POD活性变化不显著;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降低;‘热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在胁迫第1 d和第1.5 d出现显著降低,‘大师’ APX活性胁迫第0.5 d显著降低,而第1 d显著增加,‘长征’胁迫1.5 d出现显著升高,且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在胁迫第2 d时APX活性均恢复到胁迫前的水平,与胁迫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同工酶表达上,3个草地早熟禾品种的SOD, POD和CAT同工酶表达量变化不显著,GR同工酶表达量减弱,APX同工酶表达量在耐热品种‘热力’中增加,在不耐热品种‘长征’中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徐威  王瑜  袁庆华 《草地学报》2011,19(3):492-496
利用盆栽试验,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2份耐盐品种1212和83-160以及2份敏盐品种83-159和81-1进行苗期耐盐性研究,通过对存活率、株高、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探讨盐胁迫下白三叶生长情况及保护酶活性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升高,4个品种的存活率和相对株高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耐盐品种1212和83-160的存活率和相对株高均显著高于敏盐品种81-1和83-159,电导率则显著低于敏盐品种,说明敏盐品种在盐胁迫下细胞受损更严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SOD,P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先急剧上升后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耐盐品种和敏盐品种变化差异显著,在盐胁迫后5 d和10 d时,耐盐品种的3种酶活性低于敏盐品种,而盐胁迫后20 d时,耐盐品种酶活性和敏盐品种趋于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盐胁迫前期敏盐品种比耐盐品种中积累了更多的活性氧而使诱导酶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匍匐翦股颖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匍匐翦股颖在盐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机制,模拟盐胁迫条件,用0 mol/L(CK),0.2 mol/L的NaCl溶液对两种不同耐盐性的匍匐翦股颖Penncross和SeasideⅡ进行处理,测定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克隆了匍匐翦股颖CytSOD,FeSOD,CAT,APX,POD的部分片段,并设计了5个基因的qRT-PC引物,对5个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进行了荧光实时定量测定,分析了两种不同耐盐性的匍匐翦股颖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氧化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对两种不同耐盐性的匍匐翦股颖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同,在盐胁迫初期,盐敏感的Penncross SOD活性比耐盐的SeasideⅡ高,盐处理中、后期Penncross SOD活性快速下降,SeasideⅡSOD活性下降慢而且能保持相对稳定,在这一阶段SeasideⅡSOD活性显著高于Penncross;CAT,APX和POD活性随着盐处理的延长,酶活性增加,Penncross CAT和APX活性低于SeasideⅡ,POD活性两者差异不大。盐胁迫下,Penncross CytCu/ZnSOD,CAT、APX 和POD表达量上调,而FeSOD下调;SeasideⅡ5种抗氧化酶基因表达量上调,CytCu/ZnSOD,FeSOD,CAT和APX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enncross,而POD表达量差异不大。两种匍匐翦股颖CytCu/ZnSOD、CAT、APX和POD表达量变化与酶的活性变化较一致,而盐敏感的FeSOD的表达量变化与SOD活性变化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NaCl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品种金皇后(Medicago sativa L.‘Golden Empress’)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NaCl(0,40,80,120和160mmol·L-1)对其幼苗进行胁迫处理,分别对叶片和根部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Vc)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等指标进行测定,旨在揭示紫花苜蓿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对盐胁迫的反应及抗氧化防御机制,为苜蓿耐盐性评价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NaCl盐浓度增加,苜蓿根中O2·-和Vc先增加后减少,MDA含量和POD活性增加,SOD,CAT和T-AOC活性减少;苜蓿叶片中O2·-先增加后减少,MDA,Vc含量和SOD活性增加,POD,CAT和T-AOC活性减少。综合表明,相对于地上部分来说,盐对苜蓿幼苗根系的伤害更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浓度硅肥对3个草坪草品种狗牙根(Gynodon dactylon)品种百慕大(Bermudgras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的优美(Euromyth)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猎狗5号(Houndog 5)的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影响。按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0%(FWC100),75%(FWC 75)和50%(FWC 50)进行灌水处理,同时对不同灌水处理下3个草种均进行不施硅肥,施28,56,112 mg/L硅肥。结果显示:随着灌水量的减少,3个草坪草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下降,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施硅肥后,随着硅肥浓度的增加,FWC100灌水条件下3个草种的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FWC75和FWC50灌水条件下3个草种的SOD,CAT活性出现了明显上升,MDA含量出现了明显下降。尤其FWC50灌水处理下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更为明显。比较不同浓度硅肥产生的效应,56 mg/L硅肥处理下3个草种的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Cl浓度为0(对照),10,50,100,200,300 mmol/L分别处理金盏菊,对不同盐浓度下金盏菊生长、抗氧化能力和盐胁迫蛋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与对照相比,金盏菊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MD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Na+含量、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而根系脱氢酶活性、K+含量、CAT活性则呈下降趋势。电泳结果显示,POD有8个谱带;10 mmol/L NaCl处理诱导盐胁迫蛋白产生,而其他浓度盐胁迫均无盐胁迫蛋白诱导产生。因此,10 mmol/L NaCl处理对金盏菊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而随着NaCl浓度逐渐增加,其生长受抑制程度也逐渐加重。综合分析表明,金盏菊耐盐阈值为100 mmol/L。  相似文献   

16.
李州  彭燕  苏星源 《草业学报》2013,22(2):257-263
以大叶型和小叶型白三叶为研究对象,在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通过测定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鸟氨酸转氨酶(OAT)和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甜菜碱)等的生理变化,来探讨2种叶型白三叶耐旱机制之间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2种叶型白三叶叶片相对含水量都呈下降趋势,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鸟氨酸转氨酶活性急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不断积累。但抗旱性较强的小叶型白三叶维持了显著低的膜脂过氧化,显著高的相对含水量、细胞膜稳定性、鸟氨酸转氨酶活性、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也显著高于大叶型白三叶。复水之后2种叶型白三叶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小叶型白三叶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控水法,对达乌里胡枝子进行不同梯度干旱胁迫(适宜水分,CK;中度干旱,DR1;重度干旱,DR2)和复水处理,研究其在胁迫过程中的抗氧化保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 在整个胁迫过程中,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干旱胁迫使SOD、POD、CAT、APX活性高于对照,且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SOD活性为DR12,CAT、APX活性为DR1>DR2,而POD活性在胁迫开始后前6 d内为DR1>DR2,之后则为DR2>DR1;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AsA含量变化不明显,Car含量则高于对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ar则呈上升趋势;干旱胁迫下O2·-含量高于对照,膜脂过氧化导致MDA含量升高,细胞膜相对透性改变,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MDA含量在胁迫开始后前6 d为DR2>DR1,之后各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O2·-含量为DR1>DR2。2) 复水后,APX、CAT、Car、O2·-均呈上升趋势,其他指标则呈下降趋势。3)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该种的抗旱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达乌里胡枝子抗旱能力较高,且中度胁迫下该种的抗氧化能力高于重度胁迫,中度胁迫可能更适合于该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SNP处理100 mmol/L NaCl胁迫下一年生燕麦草幼苗,研究了外源NO对NaCl胁迫下燕麦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可缓解NaCl胁迫造成的燕麦幼苗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促进脯氨酸(Pro)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能缓解叶绿素含量的降解,提高可溶性糖的含量.而且NO的这种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其中以0.2 mmol/L SNP处理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1%、0.2%、0.3%、0.4%、0.5%、0.6%)的NaCl、Na_2SO_4、Na_2CO_3对蓟(Cirsium japonicum)幼苗苗高、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抗氧化酶(POD、SOD、CAT)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1%NaCl处理蓟苗高和叶片相对含水量高于无盐胁迫(CK)外,其余处理均低于CK,且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其中,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处理下苗高依次为CK的62.15%、58.00%和45.77%,而0.5%Na_2CO_3处理幼苗死亡;随盐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POD、SOD、CAT活性随盐浓度、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尽一致,3种酶活性均出现了阈值,POD出现在0.3%NaCl、0.3%Na_2SO_4、0.4%Na_2CO_3胁迫5d,SOD出现在0.3%NaCl处理3d、0.5%Na_2SO_4处理1d、0.4%Na_2CO_3处理3d,CAT出现在0.3%NaCl、0.2%Na_2SO_4、0.1%Na_2CO_3胁迫3d;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盐浓度的增加,除NaCl胁迫下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先增后减外,Na_2SO_4和Na_2CO_3胁迫下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3种盐胁迫下可溶性糖(SS)含量均逐渐增加。综上认为,蓟对NaCl、Na_2SO_4、Na2CO4这3种盐均具有一定的耐性,可以在低于0.3%NaCl、0.4%Na_2SO_4和0.1%Na_2CO_3条件下生存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