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鹅的饲养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五岳 《畜禽业》2003,(10):11-11
我国至今尚未有自己鹅的饲养标准,多年来养鹅的饲养标准主要参照美国、法国、前苏联等国家鹅的饲养标准。而三个国家鹅的饲养标准差距又较大,主要表现蛋白质水平问题。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三个饲养标准中只有种鹅期间蛋白质含量接近。按我国的饲料情况及养鹅生产使用看,在尚未制定出鹅的饲养标准之前,推荐鹅的饲养标准见下表:鹅的饲养标准参照表0~6周龄生长阶段种鹅美国饲养标准CP(%)2215150~3周龄4~8周龄9~26周龄种鹅前苏联饲养标准CP(%)201814140~3周龄4~6周龄7~12周龄种鹅法国饲养标准CP(%)15.8~1711.6~12.51113~14.8营养成…  相似文献   

2.
叶茂 《畜禽业》2011,(12):16-17
<正>养鹅具有投资低、耗粮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农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特色产业。但在发展养鹅业过程中,因品种、饲养技术、设施、放牧地域、管理及防疫治病等综合技术的滞后,整体效益不理想。如何才能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呢?现就农村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如下:1选适宜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良品种鹅改良本地鹅品种是决定养殖效益的内因,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鹅品种。饲养一只良种鹅要比"土鹅"收益高40%~60%。农村养鹅长期大都自然  相似文献   

3.
张健 《畜禽业》1999,(5):38-38
<正> 养鹅业作为一种较理想的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深受广大养鹅户的欢迎。近年来,随着鹅品种的改良和大量优良鹅种的引进,各地养鹅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养鹅生产的实践证明,大多数养鹅户无法摆脱鹅病的困扰,特别是缺乏兽医技术人员的贫困山区对鹅病的防治更显得无能为力。为了让养鹅业深得人心,解决养鹅户的后顾之忧,真正体现出养鹅带来的高经济效益,关键要做好鹅病防治及免疫程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鹅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养鹅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农业正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我国畜牧业正逐渐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这两大背景入手,提出了大力开发玉米秸秆养鹅。鹅属于草食性动物,以食草为主,发展养鹅业符合国家主导的"粮改饲""种养结合"的方针和政策。由于玉米秸秆产量高、品质好,玉米秸秆的饲料化既能解决鹅冬季青粗饲料的短缺问题,又能解决饲料粮短缺、人畜争粮问题,还可节约部分精料,极大地降低饲料成本,为养鹅户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农业逐渐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全株青贮玉米养鹅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史乐雷 《畜禽业》2001,(11):67-67
农村养鹅投资少、收效快、经济效益高,眼下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据调查,每养一套种鹅(1公5母),一年内可繁殖苗鹅130只左右,纯收入1000元以上.饲养种鹅能否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除抓好防病驱虫,科学的饲养管理外,掌握种鹅选留技术也很重要.我区通过对规模饲养种鹅户技术指导和选留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罗文华  刘文 《畜禽业》2001,(6):64-65
鹅是一种体型较大,抗病力强的草食型节粮家禽,我国西南地区河流、湖泊、池塘密布,水草茂盛,适宜鹅群饲养.由于鹅生长快、耗料少,适应性强、管理方便,鹅产品价值高、销路广,农户养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1.加强雏鹅的饲养管理 雏鹅一般是指4周龄前的小鹅.雏鹅被毛稀薄,对外界温度调节能力差,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都不完善,所以体质娇弱,抗病力差.往往会因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雏鹅大批死亡.因此,雏鹅培养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也是养鹅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01,(8):55
深圳康达尔集团家禽育种中心毛国祥等用隆昌鹅、太湖鹅和新太湖鹅(隆昌鹅作父本,太湖鹅作母本所培育的后代)各60只,在粗放条件下饲养到70日龄,测定了三种鹅各周龄的体重及双周体尺,并用Richards生长曲线方程拟合了鹅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太湖鹅4周左右为生长高峰,而隆昌鹅和新太湖鹅生长高峰分别在6周龄和7周龄.新太湖鹅生长速度已基本接近隆昌鹅.Richards生长曲线方程能很好地拟合鹅的生长发育规律,拟合精度(R2)均大于0 9988.6周龄是新太湖鹅骨骼、胸宽、胸深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应在饲粮中注意矿物质的含量,特别是钙、磷含量及比例,以满足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并预防腿病的发生.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1(2):11~13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7)
搞好鹅育雏是养鹅成败的关键,总结了鹅育雏饲养管理的11个关键环节,提高了鹅雏成活率,成活率达96%,增加了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肖智远  林敏 《畜禽业》2002,(6):44-45
1 鹅饲料配制的目的 目前有的家庭饲养少量鹅时,所用饲料还是以青菜、米饭构成,结果,鹅生长发育慢;而在农村,小型养鹅场还有采用舍养结合放牧的方法,让鹅在鹅舍附近放牧,利用天然饲料、水稻田的遗谷、鱼塘中的水生物等,造成营养不足;不少地方饲料品种极不稳定,有啥吃啥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或者饲料品质较差,即使是商品性的混合料,营养也差.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随着法库县养鹅业的发展,在该县养鹅户的鹅群中发生了一种以消瘦、粪带白色的腹泻为主要特征,幼鹅死亡率较高,成鹅生产性能下降的一种疾病,给鹅业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经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等诊断方法诊断为鹅球虫病。经过有效药物的投服,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诊疗体会介绍如下:1病原与流行鹅的球虫病分为肾球虫病和肠球  相似文献   

11.
肉用仔鹅能量、蛋白及粗纤维的营养需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妍 《畜禽业》2004,(9):56-58
近年来,各地养鹅业发展很快,在不少主要产区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并开始走上产业化道路。很多贫困地区把发展养鹅当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首选项目。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6,(10)
正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俗称"蛋子瘟"。临床上常见的有卵黄性腹膜炎、急性败血症、心包炎、脐炎、气囊炎、胚胎病及全眼球炎等类型。随着养鹅数量的增加,密度上的增大,本病不断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同时,本病易与鹅的其它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混合感染,给养鹅业带  相似文献   

13.
我国鹅营养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焕江 《畜禽业》2003,(10):10-11
养鹅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养殖业,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鹅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鹅的养殖也逐渐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现将我国近十年来鹅营养研究现状做一分析,浅述如下。1鹅营养研究现状1.1鹅营养研究的领域及方法目前鹅营养研究主要在雏鹅、肉用仔鹅、生长鹅,对种鹅的研究未见报导。研究项目仅限在能量与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研究的项目种类较窄,内容不完善,有关报导极少。1.2能量蛋白质的研究王阳铭等(1999)对四川白鹅肉用鹅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的能量、蛋白质需要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在不同年份重复进行4…  相似文献   

14.
鹅自然交配繁殖力低且具有季节性,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对养鹅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实践从种鹅的选择、采精训练、精液质量检测、精液保存和输精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鹅的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1 目的与意义 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由于养鹅设备简单,饲养技术容易掌握,而且投入少、成本低,效益较高,其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汤春华 《畜禽业》2002,(1):49-4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种草养鹅以其周期短、生长快、成本低、效益高、饲养操作简单的优势,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近郊农民纷纷效仿种草养鹅,鹅源来自四面八方.今春以来,某地雏鹅出现了一种以拉白色稀粪为主要症状、死亡率高的传染病,农民损失惨重.经诊断该病由鹅副粘病毒病引起,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养鹅生产中,养殖场(户)的饲养方式、技术水平、饲养管理条件、饲料来源等情况,都直接关系着养殖效益。阐述了保障鹅生产效益的几点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养殖生产效益为养殖户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张玉前  李留霞  代明  李平 《畜禽业》2006,(24):33-35
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推广普及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20),使公鹅饲养量减少75%左右,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受精率,防止疫病传播,克服公母鹅固定配偶交配的习惯,特别是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体形大小悬殊自然交配困难或习性不同引起的品种间杂交的困难。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谈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1设备与材料准备配备显微镜、干燥箱、计数器、计数板、输精器、集精杯、医用镊子、医用剪刀、器械盘、药棉、纱布及精液稀释、保存药品。…  相似文献   

19.
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前  李留霞  代明  李平 《畜禽业》2006,(12):33-35
随着养鹅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推广普及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在养鹅生产中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不但可使公母比例提高到1:(15-20),使公鹅饲养量减少75%左右。降低了饲养成本,同时还可提高受精率,防止疫病传播,克服公母鹅固定配偶交配的习惯,特别是可以克服因公母鹅体形大小悬殊自然交配困难或习性不同引起的品种间杂交的困难。现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实践,谈谈鹅的人工授精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鹅并发李氏杆菌与链球菌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3月27日,安徽淮南上窑某养鹅户饲喂的270只,8日龄的雏鹅,发生一种急性传染病,2 d后,死亡20多只,家中尚有40余只雏鹅发病.病鹅表现为结膜炎症状,精神沉郁,粪便稀薄呈灰绿色,肛门附着粪便,主要病理变化为肝脏颜色变淡,布满针尖状坏死灶,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输尿管内有白色尿酸盐沉积.该养鹅户饲养的前4批雏鹅均发生此病,多次到兽医院诊治,均未见效,故前来求治.为查明病因,减少养鹅户的损失,特对该病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