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蕊兰Diplandrorchis sinica为兰科原始孑遗植物,是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物种,研究双蕊兰对了解植物地理、兰科家族进化、亲缘关系都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分布、物候期、生境条件、繁殖等方面综合分析双蕊兰的研究现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其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蕊兰是兰科最原始的孑遗植物,是世界上唯辽宁老秃顶子独有物种。腐生习性,终生不具绿叶,腐生小草本,与真菌共生,它的分布区域极其狭窄,种群数量出现逐年减少现象,对其特殊生境应采取保护措施。双蕊兰的发现,对于双蕊兰进行生物习性观测、调查,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扩大种群数量有重要意义,对开展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对老秃顶子地区水、气候变化影响,以及对第四纪冰缘气候和燕山运动期间植物消长有着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兰科植物是一个在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重点保护类群,具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报道了在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虾脊兰属Calanthe一广西新分布记录种——贵州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Tang et F.T.Wang var.guizhouensis Z.H.Tsi,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唯一的以兰科植物命名并作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区内已查明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49属136种。  相似文献   

4.
以岷江上游杓兰属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测法、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研究杓兰属植物的种类及其海拔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岷江上游分布有17种杓兰属植物,分别占全国和全省杓兰属植物资源的47.22%、73.91%。该区的杓兰属植物资源特有性较高,紫点杓兰、对叶杓兰、离萼杓兰、山西杓兰和西藏杓兰为世界广布种,其他12种杓兰均为中国特有种(占本区杓兰属植物资源的70.59%),特有种中,小花杓兰、巴郎山杓兰、四川杓兰为四川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2)岷江上游杓兰微生境较为多样,有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等生境,巴朗山杓兰既分布于阳坡多石生境,也分布于针叶林下苔藓层较厚的半阴湿生境,无苞杓兰表现出明显的喜阳特征,而小花杓兰则生于密闭阔叶林下,其他杓兰大都喜生于半阴湿、地被苔藓层厚、腐殖质丰富的钙化土壤。(3)本区杓兰属植物分布于海拔1 700~4 150 m之间,海拔2 000~4 000 m是其主要分布区;广布性种类分布点位多、海拔跨度大,中国特有种类的海拔分布范围相对较窄。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杓兰属植物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走访调查,分大区、以海拔分层设标准地,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发现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27属45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有兰属中的春兰和惠兰及独蒜兰属的独蒜兰,安康野生兰科植物总体资源量大,但近年来盗挖烂采现象较为严重,建议加强保护,建立野生兰科植物基因库,并加强人工栽培进行开发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1987年以来,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致力于收集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建立野生兰科植物资源库,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资源的大面积培育繁殖,通过收集、保护、培育、繁殖、回归,走濒危兰科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成果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该场对独蒜兰、杓兰、槽舌兰等属的兰科植物资源进行收集迁地保护繁育,其中收集槽舌兰20种,并对其生长繁育、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而且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深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已收集兰科植物400多种,涵盖了我国兰科植物的主要属种,所收集迁地保护的兰科植物,绝大多数种类均能开花结实,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湖南兰科4新记录种,分别为采自汝城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的多枝拟兰Apostasia ramifera S.C.Chen et K.Y.Lang、小毛兰Eria sinica(Lindl.)Lindl.、拟白赤箭Gastrodia albidoides Y.H.TanT.C.Hsu和采自浏阳大围山的山珊瑚Galeola faberi Roife,其中拟兰属为湖南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CSFI)。湖南省新发现的4种兰科植物,分布区域跨度均较大,在兰科植物区系研究上,有较大价值。兰科植物是森林中的精华,种类虽多,但很多种居群极小,对生态环境要求高,基本上都生长于未受干扰的原生林下或石壁上,因此兰科植物的生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湖南兰科植物的调查和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该项研究通过引用标本记录、参考公开出版物建立了兰属植物数据库。兰属植物的分布模型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兰属分布区域得到的。分析结果发现兰属植物的分布集中在贵州、广西、四川、云南。分布有10种以上兰属植物的县有8个,因此这些地区应为优先保护区域。把兰属植物分布图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重叠,就得到了兰属植物保护空缺区域图。此项研究将用于解决兰科植物分布模式的数据处理机制和兰属植物优先保护策略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浑河源林区的不同植被区,对大花杓兰进行野外资源调查,了解了大花杓兰在浑河源的分布状况和物候特征以及大花杓兰生物学特征及生长发育规律,提出了大花杓兰的经营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0.
福建虎伯寮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伯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兰科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兰科植物共计27属47种,约占福建省兰科植物65属152种的41.5%和31%;兰科植物在保护区内3种生活型都有分布;47种兰科植物以地生兰为主,占59.6%,其次是附生兰,占34%,腐生兰分布较少,占7.4%;保护区兰科植物地理分布以热带成分为主,热带属占88.9%,温带属占11.1%。并分析了保护区兰科植物致濒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在对太子山林科所地理种源试验林生长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生长优良的31个种 源,通过钻取锥芯条取样,测定各样品的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间材性表现差异性显著,其中安徽潜山、湖北远安、广东乳源、福建古田、 广东信宜等几个种源材性表现较好,容积密度、管胞长度等指标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Ohne Zusammenfassung
Dr. L. L. J. Ossowsk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