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武当黄姜1号是从武当山地域内诸多野生黄姜种质资源中选育而成的优势品种.该品种产量高,每公顷产量在21000~22500 kg,比对照品种增产25%左右;皂甙含量高,鲜姜皂甙含量平均在1.0%~1.2%;抗逆性强,对茎腐病、炭疽病、重茬等具有较高的抗性.  相似文献   

2.
罗平小黄姜是当地一大优势产业,对罗平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罗平县小黄姜发展的基础上,从选种及种子处理、栽培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探讨罗平小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促进罗平小黄姜产业的发展和其他地区小黄姜的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 黄姜又名火头根,它的根状茎(即黄姜)含薯芋皂甙(俗称皂素),是生产皮质激素、性激素和孕激素三大类近两百个医药品种的主要原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被称为“药物黄金”。但由于过度采挖,野生黄姜资源目前正处于枯竭状态。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据有关权威部门介绍,目前薯芋皂甙生产大国主要是中国和墨西哥。国际市场皂素飞向中国的订单每年超过3000t,但中国每年出口不到1000t,国内市场的缺口也在60%左右。因此,黄姜生产市场前景广阔。同时,黄姜人工栽培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两年产鲜黄姜2000kg左右/667m~2,产值3200元以上,平均年纯收入1300元,是麦苞两熟纯收入的4倍,因此不少  相似文献   

4.
正秦皇岛市是河北省生姜生产基地,生姜种植面积2.5万亩,主产区抚宁区是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为山东大姜。近年来,为充实市场花色品种,提高种植效益,本市生姜种植不断寻求突破,在种植模式、种植品种上进行改革探索,其中,大棚小黄姜栽培试验获得成功,效益显著,一般亩产小黄姜4 t,亩收入15 000元左右。现将秦皇岛市大棚小黄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小黄姜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药用植物,主要是利用其根壮茎提取皂素,双烯,以及合成多种激素药物。黄姜多年来供不应求,种植黄姜效益很好,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现将黄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平小黄姜种植历史悠久,据《罗平县志》记载,罗平小黄姜栽培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罗平小黄姜是罗平县的优势产业,全县常年种植面积16万亩左右,是罗平农户重要的经济来源。云南罗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罗平小黄姜独特的品质。罗平小黄姜具有鲜姜色泽鲜黄,纤维细少,肉质脆嫩,香辣味浓烈醇正;干姜肉厚粉多,姜油含量高,药用价值好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随着市场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上升,生姜产业从满足简单消费需求的数量型增长向需求细化、精深加工、用途精准的质量型增长转变,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成为生姜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课题。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近几年我地大力推广种植黄姜,我想种但心里没底,特地写信向贵刊请教几个问题:①黄姜的适应范围;②黄姜的用途及发展前景;③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蔡小金蔡小金读者:黄姜,别名为盾叶薯蓣,又名火藤根,是薯蓣科植物盾叶薯蓣的根茎。黄姜内含皂素,是甾体激素类药物起始原料。黄姜系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是我国独有的药用植物。用它能合成生产具有抗炎、镇痛、麻醉、避孕等功能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蛋白同化激素3大类6级甾体激素类药物60余种,可广泛用于治疗临床上的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以及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  相似文献   

8.
<正>罗平小黄姜具有悠久的历史,以色泽清新、辣味足、风味独特著称,加之近两年来价格较好,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项目。其栽培技术如下:1姜种选择姜种是罗平小黄姜高产的关键。需要选择健康无病变的种快,每一块都要仔细鉴别,剔除有病姜快。每亩需要姜种300kg,单块重40g为宜。2种姜地选择及整地2.1选种选择二年内未种植过生姜,地势排水良好,无污染,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呈微酸性壤土。销售以  相似文献   

9.
<正>黄姜学名为盾叶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藤本植物,是工业上提炼皂素和提制淀粉的重要化工原料,可合成50多种激素类药物。作为起始原料,其需求量愈来愈大,市场发展前景较好。洋县是秦巴山区黄姜种植适生区和重点县,常年种植黄姜1.6万亩。黄姜生产是我县浅山丘陵区农户勤劳致富的支柱产业,也是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的一项短、平、块项目。现将黄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合理选地,精细整地洋县浅山丘陵区土壤以黄褐土和水稻土为主,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10.
<正>该模式于早春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5月上旬套种黄姜,6月上旬在黄姜行内插种葱为黄姜遮阳。一般每667m2可产马铃薯2150kg左右,黄姜2800kg左右,大葱3000kg左右,每667m2总效益可达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黄姜中富含皂素,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农作物,人工种植黄姜己是带动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黄姜规模化经营管理是推进现代农业的需要,常规的无性繁殖,需种量大,成本高,且种子品种混杂,产量下降,采用有性繁殖是解决优质品种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笔者从良种培育、黄姜建园及其管理三个方面,总结了在陕南山区种植黄姜的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2.
安黄姜3号是湖南省安化县农业局选育的一个高无性繁殖系数的黄姜新品种,它具有种性纯、茎蔓短、产量高、抗性强、无性繁殖系数高、种植成本低等特点,并且较耐湿,耐连作。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淅川县黄姜种植情况,按照黄姜的生产习性和栽培环境,分析了淅川县黄姜各生育期的光、热、水等农业气象条件及影响黄姜产量的常见的气象灾害,并提出防御对策,为淅川县黄姜稳产、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黄姜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平常的膳食、药材还是养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及药材等。目前小黄姜种植在十八连山镇己成为百姓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该镇近年来小黄姜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浅谈黄姜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姜学名为盾叶薯蓣,属薯蓣科,为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黄姜用途甚广,其根茎含有丰富的甾体皂甙和淀粉,是工业上提炼皂素和提制淀粉的重要化工原料,薯蓣提取的皂素作为甾体原料,可合成50多种激素类药物.作为起始原料,其需求量愈来愈大,具有广阔的种植前景.自1999年引种以来,汉中市黄姜种植面积已达4 666.6hm2,其中留坝县种植2 000hm2,随之而来的栽培、防病等方面问题也暴露出来,其配套的技术措施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1.栽培措施不到位;2.局部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达18%~71%.针对上述问题,经调查分析,现将黄姜在汉中市的规范栽培等高产技术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华迪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48-48,61
介绍了黄姜的品质及特征,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深翻整地、选种催芽、适时播种、化学除草、科学施肥、适当浇水、及时培土、搭棚遮阴、防治病虫害、采收留种等。  相似文献   

17.
黄姜资源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云 《特产研究》2002,24(2):53-55
分析了黄姜资源现状、开发利用前景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加速黄姜综合利用和立体开发的建议对策,加快人工培植黄姜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8.
黄姜,学名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lberensis c.H.Wright),又名火头根,为草质缠绕藤本。黄姜内含的皂素是合成多种激素的重要原料.同时还含有淀粉、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黄姜适宵在坡地种植,1~2年即可收益,技术简便.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富地利牌黄姜专用复混(合)肥,是由湖南岳阳大兴化工有限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和植物营养学专家根据黄姜生长发育的特点与需肥规律,按照GB15063——2001国家标准,采用先进的造粒工艺技术生产的专用肥新产品。 该产品以尿素、磷酸铵、硫酸钾为主要原料,添加了有利于促进黄姜生长发育的微量元素及壳聚糖类物质。不仅增产效果显著,而且能明显改善黄姜品质,  相似文献   

20.
黄姜属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植物,它是化工、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目前无替代原料,所以长期以来,一直利用野生资源进行生产。近年来,由于野生资源被长期无计划地乱采滥挖,造成资源严重减少,即将枯竭,已满足不了工业生产的需要,在这一环境下,必须走人工栽培黄姜的道路,变野生为家种,才能使资源永续利用,长久不衰。人工栽培2年为一个周期。按照技术要求栽培黄姜,亩产可达2000~35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