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以体温降低、食欲不振、精神忧郁、四肢麻痹、卧地不起,并伴有咽、舌以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病。阐述了奶牛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及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在分娩后发生的急性低血钙症。近年来,奶牛产后瘫痪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奶牛产后3天内发病,病牛精神沉郁,四肢肌肉震颤,站立不稳或瘫痪。重症者,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倒卧,多呈“S”型,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至35℃左右,血钙含量7.0毫克以下,知觉丧失,卧地难起。现就建水县2010~2012年某两个奶牛场发生的6起10头病例为据分析和论述于后。  相似文献   

3.
高产奶牛产后瘫痪的中西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症状的代谢疾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一种常见病。介绍了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和中西医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患牛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和低血钙为特征。多发生在产后 1 2— 72小时。1 临床症状发病初期 ,患牛不安 ,乱动 ,吃食、排尿、排粪停止 ,口流清涎 ,对刺激敏感 ,头和四肢震颤。经 1— 2小时患牛表现四肢瘫痪症状 ,步幅不均 ,共济失调 ,站立困难 ,最后卧倒。卧地后 ,由头部至肩峰呈轻度的“S”状弯曲或后转并置于胸部一侧 ,呈“胸卧式”姿势。可强行将其头颈拉直 ,但松手后又重新弯向胸部。不久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性症状。病牛伏卧于地 ,脉…  相似文献   

5.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本文从产后瘫痪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面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奶牛生产实际中。由于多种原因、奶牛产后出现四肢无力.卧地不起。但经常认为只要产后发生此病就是缺钙所致的生产瘫痪。有时治疗非但没有效果、而且易使牛死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经过10余年的观察实践。现就奶牛产卧地不起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1钙的缺乏由于突然间产生大量乳汁、血钙下降、使牛发生生产瘫痪。此种情况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体温下降、出汗、头歪向一侧.脊柱呈S型.针刺无反应.严重时昏迷.麻痹.心功能衰弱。可应用钙制剂静注治疗,此病多发生高产牛.因此应注意这类牛在产前和产后进行适当补钙.产后头几天奶只…  相似文献   

7.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2007年3月作者在榆中县畜牧中心实习期间收治2例奶牛的产后瘫痪,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目前在兰州市红古区奶牛养殖场时有发生,也是兽医临床上较难治疗的一种常见病,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养殖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是奶牛饲养中的一种常见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产后瘫痪综合症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就本病在本地区的治疗和防治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供参考。1症状产后奶牛出现四肢肌肉震颤,感觉过敏,不愿走动,摇头、磨牙或空嚼,体温正常或稍升高,后肢强拘,步态不稳、僵硬这是产后瘫痪的早期症状。这一时期治疗效果较好。当病牛卧地不起,头偏于一侧,颈部弯曲,鼻镜干燥,四肢末端皮肤冰凉,体温降低  相似文献   

11.
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的代谢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而且出现于产奶量最高之时,呈散在形式发病,某些牧场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治愈的奶牛于下次分娩时可以再次发病;某些品种的奶牛或在某些牧场,本病的复发率特别高,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以血钙含量急剧下降、血磷浓度降低或钙磷比例失调、知觉消失、肌肉松弛、四肢麻痹、卧地瘫痪为特征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本文主要阐述该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李飞 《兽医导刊》2016,(16):180-180
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某奶牛养殖户发生了高产奶牛瘫痪,造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四肢卧地不起,呈S状,经笔者诊断,确诊为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为奶牛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选用10%的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奶牛产后大补液(钙磷镁钾糖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等以及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产后瘫痪又称生产瘫痪(parturient paresis),是母畜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疾病,通常由钙、磷含量不足,生产过程中肌肉神经损伤等原因引起。其特征是全身肌肉无力、低血钙及四肢瘫痪、体温下降、四肢麻痹、卧地不起、知觉丧失并伴有咽、舌及肠道麻痹等为特征症状。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目前奶牛业发展迅速,但奶牛产后瘫痪严重影响了高产奶牛产量的提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奶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产后3天内发病病牛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倒卧,多呈“S”型,知觉丧失,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血钙含量7.0毫克以下。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后瘫痪的治疗1临床症状产后瘫痪多见于早春分娩后20~60天的哺乳母猪,发病的早晚可能与缺钙的程度有关。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消瘦快、泌乳量高的母猪。病猪表现为食欲减退,粪便干燥,泌乳量减少,四肢疼痛,走路摇摆,全身肌肉震颤,起立困难。重症者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17.
奶牛产后瘫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以全身肌肉无力、站立不稳、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知觉减退或消失及四肢瘫痪、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如果不注意平时的饲养管理或发生产后瘫痪后不及时治疗,将会使一批高产奶牛遭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热症又称生产瘫痪,是以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昏迷、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钙症。若不及时治疗常可致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症状前期表现为兴奋不安,紧张乱动,对刺激敏感,采食、排尿及粪便停止,头和四肢震颤,很快表现四肢发僵,站立困难。卧地后,头颈常稍扭曲成“S”状,或头后转置于肩胛上呈胸卧式;鼻镜干燥,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眼迟钝及凝视;肛门松弛,胃肠蠕动消失;心音减弱,脉搏微弱,呼吸深后缓慢,最后侧卧于地,脉搏弱触不应手,心跳微弱而增数达到120次/min,压迫静脉不易膨胀,瞳孔散大,易继发瘤胃胀气。2防治2.1预防在分娩前4~5周内…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后瘫痪在奶牛饲养管理不当时经常出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奶牛产后瘫痪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低血钙症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四肢肌肉震颤、无力,行走不稳,卧地不起,瘫痪,患病严重的还会丧失知觉,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就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症状1.1兴奋期(初期)发生产后瘫痪在产后12~72小时,常表现食欲不振或减退,磨牙空嚼,瘤胃蠕动音减弱,粪便干燥而少,前胃迟缓。站立时后肢交替负重,后驱摇摆,肌肉震颤。继而发生摇头、伸舌、不安或过敏现象。头和四肢肌群发生痉挛性震颤,站立不稳,走动时后肢僵硬,步态踉跄,共济失调。被迫躺卧地上,有时呈犬坐姿势。转身时易摔倒,倒下后有时能起来,有时站不起来转为瘫痪。卧地不起的病牛表现为:伏卧,四肢屈于腹下,头向后弯到胸部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