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杂草密度对蒜薹和蒜头产量的影响,建立了产量损失与杂草密度关系方程:y=0.000 05x2+0.008 3x+0.16。根据防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得出杂草经济危害损失允许水平为0.62%,从而确定蒜田杂草生态经济阈值为43.84株/m2,在此阈值以下,可不施药。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评价了不同类型的套袋对苦瓜上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实蝇对果长为3~4cm的苦瓜为害率最低,约为3%;套袋显著影响苦瓜的好瓜率,果长为3~4cm的苦瓜套袋后好瓜率显著高于果长为7~8cm苦瓜套袋后的好瓜率,且前者经高密度聚乙烯袋、无纺布袋和牛皮纸袋套袋后好瓜率均≥90%;套袋也显著影响苦瓜的发育和色泽,与未套袋的苦瓜相比,经塑料袋和无纺布套袋后苦瓜果长、横径和单瓜重显著增加,颜色之间并无差异。结合本研究,建议苦瓜套袋防治瓜实蝇和南瓜实蝇的适宜时期为苦瓜发育至果长3~4cm时,适合的果袋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和无纺布袋。  相似文献   

3.
棉田黄顶菊的经济阈值及竞争临界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顶菊是近年在我国发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在河北省已进入农田.为明确黄项菊在棉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以及竞争临界期,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黄顶菊不同密度对棉花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顶菊的竞争干扰下,棉花的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均随黄顶菊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黄顶菊密度为5株/m~2时,叶面积指数、田间透光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显著低于无黄顸菊对照;当密度为2株/m~2时,棉花产量显著低于无黄顶菊对照.对数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黄顶菊密度与棉花产量损失间的关系(γ=22.79 lnx十9.0277,R=0.9759).棉田中黄顶菊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0.66%~3.06%,经济阈值为0.69~0.77株/m~2,与棉花的竞争临界期为棉花播种后5.15~83.13天.  相似文献   

4.
旱莲草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防治经济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大田条件下旱莲草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和为其防治提供有效经济参数,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旱莲草密度下水稻田间透光率、水稻株高和产量性状的变化。当旱莲草密度≥2株/m2时,田间透光率显著降低,且随着旱莲草密度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等显著降低,空粒率显著增加,导致产量显著下降。二次曲线模型y=-0.0189x2+2.3546x+2.0819能很好地拟合旱莲草密度与水稻产量损失间的关系。人工拔除方法和10%苄嘧磺隆WP防除旱莲草,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2.22%和4.67%,经济阈值分别为9.3株/m2和1.1株/m2。  相似文献   

5.
瓜实蝇密度和蜂密度对印啮小蜂寄生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内以瓜实蝇幼虫作寄主研究了寄主密度和蜂密度对印啮小蜂寄生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啮小蜂对瓜实蝇的寄生量受寄主密度影响显著。寄主密度为5~20头/管时,寄主密度的增加对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有增强作用,而当寄主密度过高时,寄主密度的增加会使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降低。印啮小蜂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作用。平均每头雌蜂的寄生量和寄生率、每头雌蜂产仔蜂量随蜂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说明蜂密度的增加降低了印啮小蜂的寄生效能。当蜂密度从2头/管增加到15头/管时,平均每头雌蜂寄生的瓜实蝇数量降低了近3/4。蜂虫比例越低,子代的雌性比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瓜实蝇(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也是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严重危害苦瓜等葫芦科作物。该虫目前局部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其适生区北界已至北京北部及河北中北部,但潜在经济损失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瓜实蝇发生为害特点、田间防治情况以及苦瓜产销信息,构建了防治与不防治两种场景下瓜实蝇的潜在经济损失评估模型,并采用@RISK软件和随机模拟方法,预测了瓜实蝇可能给我国苦瓜产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显示,在不防治和防治的场景下,瓜实蝇每年可能给我国苦瓜产业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分别为440 757.51~2 348 173.45万元和133 742.41~1 416 106.91万元;在投入防治时,每年可以挽回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23 259.26~1 067 075.85万元之间。因此,建议我国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针对瓜实蝇的进境检疫、国内发生区瓜果调运管理以及田间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使用产卵驱避剂防治苦瓜上瓜实蝇的可行性,本研究于室内测定了13种杀虫剂对瓜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并对印楝素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杀虫剂对瓜实蝇均具有产卵驱避作用,其中印楝素的驱避效果最好,以有效成分12.5mg/L的剂量喷雾处理苦瓜果实24h后,产卵驱避率达100%;进一步试验表明,印楝素对瓜实蝇的产卵驱避作用具有较长的持效期,以9.375g/ha的剂量喷雾处理苦瓜果实后,至第5天时仍有80%以上的产卵驱避率;田间试验表明,印楝素对苦瓜果实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以9.375g/ha的剂量喷雾3次后,保果率为93.33%。因此,印楝素可作为防治苦瓜瓜实蝇的药剂。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对棉花生长的影响及经济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在棉田中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紫茎泽兰不同密度对棉花的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在紫茎泽兰的竞争干扰下,棉花果枝数和单株铃数均随着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紫茎泽兰密度达到60株/m2时,棉花果枝数和单株铃数较无紫茎泽兰对照分别减少了22.1%和57.2%,同时棉花皮棉产量损失率也达到57.2%.棉田田间透光率也随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紫茎泽兰密度为60株/m2时,其透光率仅为3.5%.幂函数模型y=3.049x1.031能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x)与棉花产量损失率(y)间的关系.棉田采用人工除草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紫茎泽兰进行防除时,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8.42%、1.06%,经济阈值则分别为2.68、0.36株/m2.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对茄子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有效反映大田条件下,紫茎泽兰对茄科植物生长和产量的直接危害和经济危害允许水平,采用添加系列试验和模型拟合的方法观察了不同紫茎泽兰密度下茄子的株高和产量变化,以及茄子田间透光率和紫茎泽兰水肥积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当紫茎泽兰密度为1~2株/m2时,对茄子株高、结果数和产量无影响,当紫茎泽兰密度增加到5株/m2以上时,茄子株高、结果数和产量显著降低。紫茎泽兰的株高、对田间透光率的干扰程度和水肥积累量是茄子减产的重要原因。双曲线模型(1/y=-0.0108+0.2083/x)可以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与茄子产量损失间的关系。茄子田间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为0.192%~1.282%,经济阈值为0.03~0.26株/m2。  相似文献   

10.
瓜实蝇生物学特性观察及其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瓜实蝇犤Dacus(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tt犦属双翅目实蝇科害虫。国内多分布于江苏、福建、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台湾等地。江西省对它的为害少有报道。笔者于2001年首次在抚州发现此虫为害苦瓜、丝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已调查确定局部发生严重的有临川区和黎川县,受害最重的为苦瓜,产量损失平均为50%,重的达100%,轻的也在20%左右,其次是丝瓜和黄瓜,产量损失分别为15%~20%和2%~3%。经过大量的田间调查,室内饲养和剖查,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并提出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