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东省乳山市境内山区面积达到4.8万公顷(其中可开发的宜林地面积4.3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近三分之一。面对潜在的巨大山区资源优势,乳山市大力实施“山上乳山”战略,把加快山区开发,发展林果业生产放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位置来抓,使4.33万公顷光秃秃的荒山披上绿装,成为群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财富”,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8.1亿元,被群众誉为“绿色银行”。 一个步调搞开发 山区开发是一项富民工程溉可以绿化荒山,改良生态环境,又可以直接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蒙阴县杏山子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耕地只占全部土地的1/6,林果业是传统产业,效益一直不理想。后来,全村果农自发成立10个果业生产销售合作社,发挥了较好作用。但是通过运作也发现了一些弊端:社多、分散、力量薄弱,规模效益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村“两委”以10个合作社为依托,于2002年10月引导成立了杏山子果业生产总社,吸收农户268户,社员人数达822个,拥有固定资产总值93.6万元,无公害蜜桃基地达到167公顷。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缺水已成为各地特别是山区发展农业的共性难题。在这方面,地处胶东半岛的山东省乳山市崖子镇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近年来,该镇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积极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极大地改善了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果业优质高效,收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起因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崖子镇地处乳山市北部山区,共有山峦面积2800公顷,近年来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果业这一优势产业得到了迅速膨胀,成为胶东地区小有名气的果业大镇。去年,  相似文献   

4.
“七五”以来,庆阳市委、市政府把林果业作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常抓不懈,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果业的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加工、贮藏业开始兴起,销售及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林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用层次分析法就泾川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经济开发措施与农业生产结构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六项措施的优先次序为:果业工程(0.279)>经济开发(0.190)>坡改梯工程(0.171)>牧草工程(0.140)>防护林工程(0.124)>拦蓄工程(0.096).农、林、牧、果用地比例从1990年前的4.9:3.4:0.8:0.9发展到1995年的3.3:4.2:0.9:1.6,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合理化。果树业收入由1990年的0.53亿元发展到期末的3.3亿元,林果业已经发展成为泾川县的一大支柱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0年的509.50元增加到1995年的914.00元。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乳山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大姜业发展。目前,全市大姜已发展到1333公顷,其中仅白沙滩镇种植面积就达1000公顷,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胶东大姜第一镇。全镇已有28个大姜生产专业村,8000多个种植专业户。2001年,全镇大姜经营增加农民收入64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185元,占全镇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1%。大姜已成为白沙滩镇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乳山种植大姜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具有适宜的土壤条件。乳山市属丘陵地区,而白沙滩镇依山傍海,有充足的平原面积,土地比较肥沃,土壤多为沙壤土,氮、磷、钾等多种元素含量丰富,水浇条件好,非常适宜大姜的生长发育。二是具有良好的贮藏条件。全  相似文献   

7.
几年来,临朐县大关镇立足山区实际,把发展果业生产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措施来抓,走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1993年,全镇果业收入105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23.3%,预计到1995年,全镇果业收入可达3000万元,可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从而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 一张蓝图一支笔,一个规划搞到底 大关镇几届党委、政府坚持“一张蓝图一支笔,一个规划搞到底”,科学规划,高标准起步,基本上建立  相似文献   

8.
陆房过去穷,穷在山区。陆房今天富,也富在山区。 金秋十月,漫山遍野的林果,遍地生金的生姜,鱼跃鸭鸣的库区,昭示着这个穷乡正走向富裕。群众形象地说:土里“刨金”,水里“捞银”,山上“摘富”,俺们都是沾了山区的光。该乡党委书记明德勇颇为自豪:这是我们大搞综合开发的结果,去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山区开发占了90%多,农民人均纯收入2870元,八成来自于山区开发,今年,山区开发又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栖霞市立足当地实际,坚持稳定完善林业生产责任制,大力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了一条大办乡村林场、促进山区林业发展的新路子。到目前,全市乡村林场达208处,营林面积24.5万亩,占全市防护用材林总面积的45.1%,去年总收入达732万元。乡村林场的发展,在山区林业生产中起到了骨干示范作用,加快了全市林业生产的发展步伐。1993年底,全市消灭了荒山,1994年,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八五”绿化达标。目前,全市  相似文献   

10.
<正>发展现代化的果业生产,推广机械化是与之匹配的主要技术环节。凌源市是辽宁省果业大市,林果业生产品位不高、先进技术应用不全面,果树管理存在着掠夺粗放的方式,如此种种,都与林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落后休戚相关,科学分析凌源市果业机械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克服对策,将林果业机械化新技术全面应用到林果业管理环节中去,以此带动凌源市林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使林果业的发展与机械应用同步提高,才能使凌源市  相似文献   

11.
渭南市果品生产市场走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渭南市辖临渭区1区、韩城、华阴2市,富平、白水、蒲城、合阳、大荔、华县、潼关、澄城8县,是全省果业大市之一。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经过“七五”打基础、“八五”大发展和“九五”以来的调整提高,已成为渭南市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效益最好的农村特色产业。2001年全市果品总产值15.6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2%。  相似文献   

12.
正果业是汉中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果园面积58.12万亩,产量49.04万吨,产值13.79万元,在农业总收入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切实应对果业灾害,做好防灾减灾,减轻果业损失,确保果业健康发展,对全市果业面临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应对措施。一、汉中果业发展中的主要灾害经深入调研,结合汉中果业实际,我们认为,汉中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灾害为冻害、旱灾及病虫害威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青州市从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大局出发,认真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发展,共同富裕,同奔小康”的发展战略,以奔小康为目标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使全市广大农民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1995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93.7亿元,农业总产值17.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 一、实施“六龙”腾飞战略,提高农业整体水平 青州市实施“六龙”腾飞战略,即在全市范围内重点培育和发展花卉、果品、蔬菜、牛羊肉、生猪、肉蛋鸡等六个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1995年,农业“六条龙”产值已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一半,辐射带动了全市6.1万个农户进行生产和经营。花卉生产销售一条龙,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乳山市立足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大力组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使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9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评比验收中,我市以山东省43个申报单位总分第一的成绩顺利过关,并在全国首届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活动中,跻身于“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行列.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乳山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注入了源源活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199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2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695万元,农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1977元,分别是“七五”末的2.7倍、4.5倍、2.5倍和1.6倍.  相似文献   

15.
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一直是各级领导非常关心的问题 ,如何改变山区贫穷落后面貌 ,实现经济平衡持续发展和群众共同富裕也一直是各级党政致力研究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 ,淄川区立足实际 ,开拓思路 ,突破常规 ,多措并举 ,山区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2 0 0 0年山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 195 0元 ,比“八五”末增加近千元。山区生产生活条件得以较大改善 ,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村村通广播电视 ,80 %以上的村通了电话。一、山区建设的成功做法(一 )推进四荒改革 ,调动农民开发积极性。多少年来 ,由于受机制制约 ,四荒资源一直被视为“包袱”而闲置。据…  相似文献   

16.
丹东地区柞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基地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情况 丹东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生产基地,素有“柞蚕之乡”的美誉。柞蚕生产是丹东的传统支柱产业,全市3县(市)、3区中有47个乡镇、297个行政村、3476个村民组放养柞蚕,分别占乡镇、村、组总数的60%、45%和51%。全市现有柞蚕场200万亩,占全市有林面积的18%,是东部山区的重要绿色屏障。全市有3万农户从事柞蚕生产,年产柞蚕茧1.8万吨,年养蚕收入2亿元左右,养蚕户平均收入约6000元。  相似文献   

17.
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不沿边、不沿海、没有铁路和国道线的典型山区。20世纪80年代初,恭城县委、政府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坚持走“养殖+沼气+种果”三位一体生态果业发展路子,水果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先后荣获了“中国桠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等多项桂冠,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实现了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恭城水果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生产、加工、销售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关系到恭城县水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疆果业集团从原来单一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型企业,逐步发展成为集林果示范种植、生产加工、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终端销售、连锁经营和市场管理为一体的大型农业全产业链企业,营业额从2014年的14.7亿元攀升到2018年超50亿元,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业最大的联合体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首席战略抓手。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未来,新疆果业集团将走向何处?  相似文献   

19.
韩兆国 《新农业》2006,(12):34-35
凤城市位于辽东半岛,自然状况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占有林面积的29%。全市有40万农户,其中2万户从事柞蚕放养,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柞蚕茧产量占全国的20%,占辽宁省的30%,是全国最大的柞蚕饲养市(县),年农民养蚕收入超亿元,蚕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17%。山区农民“吃粮靠种田,花钱靠养蚕”。全市22家缫丝加工企业,年工业产值3亿多元,创利税800多万元。在养蚕农民和加工企业之间活跃着1000余名蚕茧经纪人。2003年以前,全市的柞蚕生产、流通、加工三个领域间泾渭分明,各自为战。尤其是养蚕农民,由于缺少新技术、新品种、信息、交通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收入很不稳定,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广大蚕民迫切需要联合起来,组建蚕业协会并通过协会得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实惠。2003年12月,凤城市鸡冠山镇四台子村农民高庆年牵头组建了凤城市蚕业协会。运行2年来,协会得到市县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养蚕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带动了近2万养蚕农民共同致富。经纪人增加了收入,加工企业增加了效益,真正形成了蚕业协会带动蚕业产业化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快果业发展步伐,结合崇仁县的实际,我认为应正确处理以下三个关系: 一、正践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努力做大果业规模“蛋糕” 崇仁县现有坡度在十二度以上的山地69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3%,发展果业潜力很大。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果业生产作为一项兴县富民的战略举措,大力进行果业开发,开发果业面积已达3·8万亩,并形成了果业专业户、乡村集体、县直机关共同开发的新格局。最近,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到1995年全县果业面积发展到7万亩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