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孵化生产中,不管孵化条件多好,总会有一部分弱雏,即使在接雏时把明显的弱雏剔除了,但由于育雏过程中管理不善等原因,也会出现一定数量发育不良的弱雏。有病症的弱雏理所当然要淘汰,剩下的发育不良和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后,大部分是可以赶上健雏的。具体措施如下。1隔  相似文献   

2.
李伟立 《水禽世界》2004,(11):21-23
在孵化生产中,不管孵化条件多好,总会有一部分弱雏,即使在接雏时把明显的弱雏剔除了,但由于遗传、育雏过程中管理不善等原因,也总会出现一定数量发育迟缓的弱雏。有病症的弱雏理所当然要淘汰掉,而对于发育不良、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后,大部分是可以赶上健雏的。具体措施如下:1隔离饲养弱雏鸡常见行动迟滞,脐部吸收不良,腹大,个体小,瘦弱,手抓无力挣扎。由于弱雏体质差,反应迟钝,故应在开食前与壮雏隔离分群,单独饲养。否则,鸡群中就会出现以强欺弱现象,造成弱雏采食、饮水及活动受到限制,甚至被壮雏挤压、踩踏而引起大量死亡。分…  相似文献   

3.
《水禽世界》2008,(2):58
雏鹅的质量受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影响。先天的影响来自其父母种鹅的品种、品质受精率等遗传因素及种鹅饲养者饲料品种、饲养方法和管理方法方面,后天的影响主要是来自孵化季节、孵化设备、孵化率、出壳率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方面,故而雏鹅的质量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每批孵化,每次出雏都不可避免地出现大小强弱不同的情况,也总会有一些弱雏、病雏、畸形雏,而且孵化率愈差,弱雏、病雏、畸形雏就愈多。  相似文献   

4.
正在养鹅生产中,不管种鹅与孵化条件多好,总会出现弱雏,在接雏时把明显的弱雏挑出去,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弱雏。对于患病没有治疗价值的要淘汰,剩下营养不良、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治疗后,大部分可以赶上或达到健康鹅生长水平。产生弱雏的原因有很多因素,但主要是种鹅饲养不当,病原菌感染,孵化时温度、湿度、密度不达标以及育雏条件差、雏鹅出壳季节所致。  相似文献   

5.
在养鹅生产中,不管种鹅与孵化条件多好,总会出现弱雏,在接雏时把明显的弱雏挑出去,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弱雏.对于患病没有治疗价值的要淘汰,剩下营养不良、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治疗后,大部分可以赶上或达到健康雏鹅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养鹅生产中,不管种鹅饲养与孵化条件多好,总会出现弱雏,且在接雏时把明显的弱雏挑出去,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还会出现一定数量的弱雏。对于有病没有治疗价值的要淘汰,剩下营养不良、体质较差的弱雏,在加强饲养管理、适当的治疗后,大部分可以赶上或达到健雏生长水平。1小群饲养弱雏行动迟缓,脐部吸收不良,腹部大,个体小,瘦弱等。将挑出的弱雏以50~100只组成一小群,在20只/平方米的地面上铺上垫料平养或离地60~80厘米做成架,在网上饲养,以防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小,采食拥挤,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2控制温、湿度弱雏鹅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育雏过程中,弱雏的死亡率高往往是影响育雏总体成活率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养鸡工作者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任何一家孵化单位所生产的雏鸡中,总会有一定数量弱雏,这些弱雏有的蛋黄吸收不良(大肚脐)、有的脐环闭合不全,这为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的入侵和生长繁殖成为容易的事,所以往往在育雏早期感染  相似文献   

8.
孵化后期抽风供氧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孙福胜,李金森(山东省潍坊市肉鸡集团公司孵化厂261041)在孵化过程中,常遇种蛋入孵后1~18天过程中胚胎发育正常,但在落盘至出雏阶段,则有大批胚胎死亡的现象。通过解剖健雏、弱雏、毛蛋,初步断定为孵化后期供氧不足造成...  相似文献   

9.
种鸡场的主要产品是鸡苗,作好售后服务工作是种鸡场营销工作的必要手段,售后服务的基本原则就是:提供给客户健康无病的鸡苗和指导客户用科学的方法养好鸡群。下面就售后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分述于后。 一.一周龄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1因孵化条件不当造成弱雏 在孵化过程中因机械原因、水电原因和人员不尽心 常常会影响鸡胚的正常发育。发育不良的鸡胚可能死亡,也可能孵出后变为弱雏。一般某批次孵化率高弱雏就少,某一批次孵化率低弱雏就多。弱雏表现为:体格小、无精神、腹大、脐部收缩不良、粘壳、畸形等等。弱雏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养鸡业的发展,安徽省贵池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于1995年建起了电动自控孵化室,并购进了3套自控电孵机和出雏机.4年来,共孵禽苗60多万羽.据调查统计,雏鸡成活率达98%,获得了广大养鸡户的好评.这其中主要经验之一就是加强了孵化室的兽医卫生管理工作。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多种病原微生物,极易随空气、用具及人员等载体传播,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迅速大量的繁殖.在孵化室里,由于有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病原微生物一旦污染了种蛋,感染了胚胎和雏鸡,就会引起胚胎的早期死亡或弱雏、病雏增多.既影响了孵化的经济效益,也降低了雏…  相似文献   

11.
因为孵化技术等因素,孵化中每批都有弱雏产生,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去,则极易发生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和畜产资源的浪费.如能在饲养初期对弱雏进行复壮处理,则有可能减少这方面的损失.笔者3次,每次15只对弱鸡雏进行了复壮的尝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鸡在弱雏阶段有着病症表现与体质弱的现象,这会降低鸡苗的质量,并且也对养鸡效益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对鸡弱雏发病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对鸡弱雏的早期饲养观察与疾病诊断进行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1出现鸡弱雏的原因鸡弱雏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最突显的问题就是孵化雏鸡的鸡蛋较差,同时在孵化时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1.1种蛋质量差种蛋是雏鸡出生的基础,母鸡在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鸡胚孵化后期死因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杜森有 《中国家禽》1998,20(9):14-15
通过剖检对孵化后期死胚蛋和出雏的健雏、弱雏比较、观察及分析结果表明:孵化后期的死胚常见心脏充血和淤血,肝脏呈土黄色,胆囊肿大,肺发育不完整,鸡胚残余卵黄平均重只有2.5~3.5g,个别死胚卵囊呈黄绿色。孵化后期的局部高温和缺氧可致鸡胚代谢失常。因此,孵化后期严防机内局部高温,注意通风是降低死亡,提高孵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鹅的孵化过程中,高温使胚胎死亡率上升,孵化率降低,雏鹅弱,出雏时间提前,胚龄越大受高温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5.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6.
家禽孵化控温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孵化时温度的控制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在家禽孵化中,种蛋的质量是内因,孵化的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化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孵化控温技术。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之内,都会有一部分种蛋出雏,但是温度稍高于40.5℃或稍低于35℃时,且超过3h后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17.
鸡胚孵化后期死亡及弱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胚孵化到约19日龄时开始移盘并进入出雏期,在此期中如果出雏正常则雏鸡破壳时间集中,鸡胚死亡率在5%~7%以下,健雏率在98%以上。但生产中常出现孵化后期死亡率偏高或弱雏较多的现象,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土法孵鸡是农户广泛采用的人工孵化方法,其孵化设备简单,孵化规模小,数量可几十枚至几百枚种蛋,经济实用。土法人工孵鸡的方法很多,有火炕孵化法、热水袋孵化法、电褥孵化法等。在孵化过程中,若某些技术环节掌握不当,很容易造成死胚、导致出雏率低,出现弱雏,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19.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病,经卵传递是本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在孵化和出壳期问可以出现死胚、死雏和弱雏。  相似文献   

20.
照蛋是养禽场孵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照蛋我们可以观察胚胎发育情况.给“看胎施温”提供依据;可以捡出孵化中的无精蛋和死胚蛋,减少落盘后出雏筐内的胚蛋密度;可以透视检查死胚蛋的死亡时期,分析孵化效果,即做好照蛋工作是提高孵化成绩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孵化过程中正常胚胎、弱胚、死胚等各类蛋在几个关键时期照蛋时的透视特征。 我们在肉鸡孵化过程中对各类蛋的透视特征做了如下总结。 一.正常胚蛋 一般气室界线比较明显,有时可以看到胎动。 1.5天:蛋的颜色暗红,沿气室边缘向下看,可见鲜红色的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