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猪场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猪头数需采取下列措施。 一、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 为了保证猪场的最大生产能力,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结构,使母猪群保持在1胎占整个猪群的20%,2~3胎占猪群的35%,4~6胎占猪群的35%,7~8胎占猪群的10%,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病的猪只。  相似文献   

2.
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是衡量养猪者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想提高母猪年育活仔数需采取下列技术措施。1 保持合理的母猪群的年龄结构为了保证猪群的最大生产能力 ,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种猪群年龄结构 ,使母猪群保持在一胎占整个猪群的 2 0 % ,2~ 3胎占猪群的 35 % ,4~ 6胎占猪群的 35 % ,7~ 8胎占猪群的 10 % ,及时淘汰生产能力低和有潜在疫病的猪只。2 加强纯种猪的选育提高和后备猪的培育加强纯种猪的选育 ,提高纯种猪的质量 ,为杂交改良提供优秀父母本 ,使杂种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所选后备猪按照选种标准严格选择 ,同时加强后备…  相似文献   

3.
母猪的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能力,实际工作中以猪场每头经产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的平均头数来计算。这是衡量猪场母猪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母猪生产性能的最终指标。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染色体畸变研究证实,猪染色体的畸变与胚胎死亡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生产中需对窝产仔猪少的公猪和母猪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染色体畸形者应立即淘汰。  相似文献   

4.
后备母猪饲养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较合理的母猪群体的胎龄结构为1~2胎母猪占生产母猪数量的30~35%,3~6胎母猪占60%,7胎以上母猪占5~10%。一个新建猪场从第三年开始每年母猪淘汰更新比例为25~33%,繁殖母猪群中应经常保持17%的青年母猪。一般来说猪群平均产次不超过4产才能使猪场保持高水平的繁殖成绩。  相似文献   

5.
提高集约化猪场繁殖效率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场的繁殖效率是指每头母猪年育成仔猪头数,这是猪场盈利的基础。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提高繁殖效率,猪场除要有好种及好猪群外,还要做好后备猪的选留与培育,严密配种工作组织与关键技术的运用,加强妊娠母猪的保胎管理,特别是繁殖疾患的预防,加强母猪的临产监护与仔猪的初生护理,提高母猪年产仔胎数等配套技术管理工作。1好种及好猪群有些猪场认为有了外种就是好种,其实目前已不是按品种来看性能,而是以什么品系来衡量,同品种中有的已选育分化为适于作父本的父系(背膘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体质…  相似文献   

6.
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母猪群体结构是规模猪场的经常性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规模猪场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合理的母猪群体结构是1-2胎母猪占整个生产母猪的30%~35%,3-7胎母猪占60%,7胎以卜母猪占5%~10%。同时要有计划的不断选育优良的后备母猪,逐渐更新猪群,建立母猪生产性能档案,使猪群的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力 《猪业科学》2012,(1):112-113
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年产窝数和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本  相似文献   

8.
正猪场要赚钱,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成本,二是生猪出售时的价格。第一个因素又包括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和育肥猪的料肉比。第二个因素受市场的影响,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我们只能从提高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和料肉比入手,今天我们先谈一下如何提高母猪的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9.
养猪生产中,母猪年生产力(Sow Productivity)作为衡量猪场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关系母猪群繁殖性能、仔猪生产性能以及整个猪场经济效益的指标,是猪场养猪生产的核心内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是目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核心问题,通过选择性能优良的母猪,制定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饲喂高营养的饲料,精细化管理猪场,可以使母猪年生产力得到提高。目前,母猪年生产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养猪业生产发展的瓶颈,因此,提高母猪年生产力在我国养猪业发展中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0.
猪场要赚钱,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生产成本,二是生猪出售时的价格。第一个因素又包括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和育肥猪的料肉比。第二个因素受市场的影响,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所以只能从提高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和料肉比入手,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1.
母猪年生产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涉及到种猪的繁殖性能、仔猪的生长性能以及整个繁殖猪群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包括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年产窝数和1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本人根据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几点提高母猪年牛产力的关键技术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增加其年育活仔猪头数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14.
母猪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增加其年育活仔猪头数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母猪的主要生产任务是繁殖仔猪,提供猪源.母猪年生产力是指每头母猪每年生产断奶仔猪头数.改善和提高母猪管理水平,增加其年育活仔猪头数是饲养母猪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年提供仔猪头数或母猪年出栏育肥猪头数,是衡量一个猪场经营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母猪正常发情和适时配种是饲养母猪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求母猪发情及时,多产仔、产好仔,以提高仔猪存活率。但是养猪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母猪繁殖障碍问题,母猪的繁殖障碍症已经成为养猪企业最大的发展瓶颈。本文就造成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进行剖析。1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的原因(1)遗传基因问题。选择母猪必须利用母猪良好  相似文献   

17.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母猪群理想的胎龄结构为:1胎母猪占20%,2胎18%,3胎17%,4胎16%,5胎14%,6胎10%,7胎5%。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母猪繁殖力,一是提高母猪每胎产仔头数,二是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目前,我国大多数饲养母猪户多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若采取措施将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2.5窝,则每头母猪一年可多产仔5~10头。现将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母猪年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母猪利用强度(增加年产胎数和使用年限);提高窝产仔数;降低哺乳期仔猪死亡率。1保持母猪群合理的年(胎)龄结构年龄结构对母猪群体繁殖力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0.
合理及时地补充后备母猪是一个猪场保持持续性高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有计划地补充繁殖性能较好的后备母猪,可保持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为保持基础种猪群优秀的生产成绩,每年应淘汰老龄、发情配种异常以及泌乳和护仔性能差的母猪.按计划选留后备母猪补充到生产猪群中.种母猪补充以自繁自养选留和外购选留两种方式来满足。选留数量:生产母猪数×母猪年更替率,即生产母猪×30%;如果自繁自养选留,初选数量为:生产母猪×30÷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