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白水 《内陆水产》1995,21(8):19-19
山区池塘套养鳜鱼的技术要点鳜鱼素有“淡水石斑”之称,属高档优质鱼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调整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逐步提高名优鱼类的产量,可利用鳜鱼以活鱼、虾为食的特性,在池塘中套养适当数量的鳜鱼,这样,既消除了与养殖鱼类争饵料、争溶氧的野杂鱼,又...  相似文献   

2.
河蟹、鳜鱼在生态与食性上无冲突,互不相残,二者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天然饵料,发挥池塘最大生产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理想效果。池中的野杂鱼摄食河蟹残饵,而鳜鱼又捕食池中的野杂鱼,实现低质鱼向优质鱼的转化,同时又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饵料、争溶氧、争水体等问题,有利于河蟹、鳜鱼的共同生长,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养殖模式。介绍了蟹、鳜池塘生态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蟹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且具有互惠关系:鳜鱼捕食池中野杂鱼,以低价值鱼换来高价值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型水库套养鳜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库野杂鱼资源丰富,套养鳜鱼可将营养价值低的野杂鱼转化为高品质的鳜鱼;清野除杂还有助于养殖鱼类消灭争氧、争饵、争空间的竟争对手,有利于主养鱼类的健康生长,调整了水库的养殖品种和结构,提高了水库渔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县滨湖地区渔民、紧盯级鱼的国内外市场一发挥丰富的野杂鱼、虾资源优势‘摸索出一种池塘套养级鱼的实用技术,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效益显著。实行这种套养方式.不仅可以控制野杂鱼的繁生,避免野杂鱼与主养鱼争饵、争氧、号空间,从而加速主养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而且可以减少一些鱼病的传染,因为有病的鱼活动经馒,易被鲤鱼捕食.从而消灭了传染源,杜绝了疾病的蔓延。现将这种养殖方法简介如下;一、他任要求。套养级鱼的治塘,池底要求淤泥厚度应在20厘米以下、最好是沙质底,还有部分水草。水源方便,水质…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解决鲤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野杂鱼和罗非鱼幼鱼与主养鱼争氧、争食、争空间的问题,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在鲤、罗非鱼池塘套养鳜鱼或加州鲈的试验。结果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163kg,套养加州鲈增产198kg;鲤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57kg,套养加州鲈可增产136kg。由此可见,鲤鱼、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或加州鲈鱼等肉食性鱼类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名贵鱼产量,还可提高主养鱼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鳜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终生以活鱼为饵料,喜水质清新的微流水域,常潜伏于湖泊浅水区的水底石穴或草丛中。在湖泊围网中养殖鳜鱼有很大的优越性。湖泊不仅水质条件好,溶氧量高,而且有着非常丰富的野杂鱼资源。因此,围网养殖鳜鱼,无需套养饵料鱼,只要在围网周围设几道簖,每天将  相似文献   

8.
<正>河蟹、鳜鱼在生态与食性上无冲突,两者互不相残,具有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池中的野杂鱼利用河蟹残饵,而鳜鱼又捕食池中的野杂鱼,实现低质鱼向优质鱼的转化,同时又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争水体等问题,对河蟹、鳜鱼的共同生长极为有利。河蟹、鳜鱼在同一池塘内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天然饵料,发挥池塘最大生产力,在只增加鳜鱼苗种投入,而无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情况下,能达到增加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理想效果,是值得推广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湖泊围网养殖鳜鱼技术湖泊水质条件好,围网养殖鳜鱼无需套养饵料鱼,只要在同周围设几道簖,每天将捕获的小野杂鱼投入围同作活饵料即可。1、围网水域的选择选择水深1.5—3m湖底平,水草茂盛,水流平缓,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2、围网的设置图网养殖鳜鱼的面积...  相似文献   

10.
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实践证明,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可以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湖北洪湖、监利等地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的先进技术,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在巩固河蟹养殖这一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的产出,瞄准鳜鱼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池塘野杂鱼较为丰富的资源,摸索出了一种在成蟹养殖池塘套养鳜鱼,并且使鳜鱼当年上市的实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实行此种套养方式,不仅控制了野杂鱼的繁殖生长,避免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饵、争氧,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节省了养殖生产成本,又因为有病的鱼、蟹活动缓慢而易被鳜鱼捕食,从而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控制了疾病的蔓延。现将这种养殖方式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  相似文献   

12.
鳜(Siniperca chuatsi)属鲈形目,脂科、鳜亚科,俗称鳜鱼、桂鱼等,是我国名贵鱼类。近年来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各水产养殖基地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喜欢清新水质,而亲鱼池水深,透明度大。每年清除野杂鱼非常麻烦,所以鳜鱼适合在亲鱼池套养。1 基本条件1.1 亲鱼池四个,面积17亩,平均水深2.5米,池底淤泥30cm,有较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水源  相似文献   

13.
1.套养“吃鱼的鱼”。在池塘中套养加州鲈、鳜鱼、乌鳢、月鳢等肉食性鱼类。既利用其食性清除了池塘中的野杂小鱼,又将小杂鱼转化成了高档鱼,同时也净化了水体,提高池塘生态效益。一般套养量以实现商品鱼15~20千克/亩,增加收入400元左右为宜。但要注意:投放鱼种时,肉食性鱼类的规格必须小于其它投放的主养鱼种规格,以确保主养鱼种的安全。2.混养“长脚的鱼”。在池塘中套养甲鱼、蛙类等。采取以利用池内野生小杂鱼为主,并辅以人工投饵的方式。如套养甲鱼,每亩池可产商品甲鱼10千克以上,增获经济价值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蟹塘适量套养鳜鱼,可以解决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只需增加鳜鱼苗种的投入,而不需增加饲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并且还有利于净化水质,是一种良好的养殖模式。据初步测算,按现在的市场行情,每1/15公顷蟹塘套养20尾鳜鱼,收入可增加3004350元。是值得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16.
曾国清 《内陆水产》2000,25(7):24-25
3.2鱼种培育1龄鳜鱼种的培育可以用专池 ,也可以套养 ,专池培育一般成活率较高 ,但技术要求也高。而套养虽然成活率低些 ,但由于放养量较少 ,因而生长速度也较快 ,因此 ,生产者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方法。3.2.1专池培育专池培育以小型池子为好 ,面积1000m2左右 ,水深1.5m以上 ,夏花放养密度3000~4500尾/1000 。在鳜鱼下塘前10d左右先用药物清一次塘 ,再用鱼种网把塘内较大的凶猛鱼类清除 ,然后将麦穗鱼、虎鱼、鱼等野杂鱼引进鱼塘中 ,也可放养罗非鱼、鲫鱼或家鱼夏花 ,以便鳜鱼下塘有足够的饵料鱼…  相似文献   

17.
肖龙海 《内陆水产》2003,28(11):23-23
近年来,许多养殖户蟹池套养鳜鱼取得较好效益,但也有不少养殖户盲目效仿,导致失败。笔者认为,蟹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应注意以下事项。1 注意蟹池条件 蟹池要严格清塘消毒,特别是上1年蟹病发生较重的塘口,除用生石灰消毒外,还要用杀虫药物消毒。蟹池内种水草,水草覆盖面积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水草对河蟹有保护作用,并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05,26(1):45-46
套养吃鱼的品种。在同一口池塘中,适当套养一些肉食性鱼类,如鳜鱼、乌鳢、黑鱼、加州鲈鱼、鲇鱼等,既可以清除池塘里经济价值低的小型野杂鱼类,又可为放养鱼类减少争食、争氧对象,提高养殖鱼类的产量。要注意肉食性鱼类投放时规格要小于主养鱼类,以保主养鱼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刘勃 《水产养殖》2005,26(3):43-44
河蟹以底栖为主,多在夜间摄食附生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人工沉性饲料;铂鱼活动于上层水体,一般于白天摄食适口野杂鱼类、人工浮性饲料。鲌鱼、河蟹对池塘水体生态环境要求基本一致,均需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池塘条件。河蟹生态养殖的水草种植、螺蛳放养能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增加溶氧,有利于鲌鱼正常生长的作用:鲌鱼能够捕食池塘中野杂鱼和过度繁殖的青虾,避免野杂鱼、青虾与河蟹争食,提高河蟹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2007,32(1):22-23
福建水口电站建成后,闽江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水质变肥、小型野杂鱼、虾增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库区群众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利用丰富的饵料鱼资源,在3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