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型紫薯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丛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90-7992
[目的]优化新型紫薯酸奶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紫薯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制得一种新型的紫薯酸奶。[结果]试验表明,新型紫薯酸奶制作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紫薯浆比例为1∶4 g/ml、紫薯奶的比例为1∶1.5、白砂糖添加量7 g、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5 h、菌种添加量0.095 6 g(均以100 ml紫薯奶计)。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的凝固型紫薯酸奶。[结论]该研究制得的紫薯酸奶强化了硒元素与花青素营养元素的保健功能,并具有紫薯特有的紫色,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的奶制品。  相似文献   

2.
紫薯试管苗热处理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紫薯栽培中出现退化的问题,以美国紫薯的嫩芽为材料,进行了试管苗培养、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以及对试管苗进行2次15d38℃热处理、经热处理后试管苗移栽和定植的研究。结果表明:1/2MS+IAA0.2mg.L-1+蔗糖15g.L-1是美国紫薯嫩芽试管苗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对试管苗进行2次热处理,部分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薯色素的最佳提取方法以及紫薯色素的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紫薯色素最大吸收波长、最佳提取溶剂、浸提时间及温度进行探讨,并对紫薯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紫薯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最大吸收波长530 nm、最佳提取溶剂为5.0%柠檬酸、料液比1:10、浸提时间1 h、浸提温度60℃。稳定性研究表明:色素的颜色和稳定性易受pH值的影响,酸性时较稳定;有较强的耐光性,耐还原能力比耐氧化能力强。[结论]紫薯天然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为紫薯天色色素的工业化提取及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紫薯色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兹  李进伟  范柳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664-18666
分析6种紫薯的主要组成成分,确定紫薯王作为提取紫薯色素的最佳原料,并研究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和紫薯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紫薯色素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50 W,微波功率135 W,微波时间7.5 min,料液比1∶20(g/ml);紫薯色素在pH值〈3和温度〈60℃的条件下较稳定。  相似文献   

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探索了茯苓紫薯发糕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茯苓紫薯发糕的最佳工艺为小麦粉与茯苓粉的比例为8:2,紫薯粉用量为10%,白砂糖用量为25%,酵母粉用量为1.5%。得到具有茯苓紫薯风味、口感优良的茯苓紫薯发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实验探索了茯苓紫薯发糕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茯苓紫薯发糕的最佳工艺为小麦粉与茯苓粉的比例为8∶2,紫薯粉用量为10%,白砂糖用量为25%,酵母粉用量为1.5%.得到具有茯苓紫薯风味、口感优良的茯苓紫薯发糕.  相似文献   

7.
以低筋面粉、紫薯粉、黄油、糖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紫薯曲奇,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紫薯曲奇的最佳工艺配方:紫薯粉按照20%的比例加入低筋小麦粉中制成紫薯低筋面粉200 g、全蛋液50 g、黄油120 g、糖粉90 g、奶粉13 g。在160℃/150℃、10 min焙烤条件下得到的紫薯曲奇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
以紫薯粉和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紫薯酥性饼干,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紫薯酥性饼干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低筋面粉100%、紫薯粉40%、白糖25%、黄油40%、全蛋液10%、食盐0.5%、泡打粉1%、柠檬酸0.4%、水适量、在180℃/170℃条件下,焙烤10 min得到的紫薯酥性饼干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9.
以紫薯粉、低筋面粉和鸡蛋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紫薯海绵蛋糕,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紫薯海绵蛋糕的配方优化。得出的最佳配方为:紫薯粉按照40%的比例加入低筋小麦粉中制成紫薯低筋面粉100 g、鸡蛋150 g、白糖100 g、蛋糕油3 g、植物油15 g、泡打粉2 g、柠檬酸0.4 g。在200/190℃条件下,焙烤15 min得到的产品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魔芋粉、紫薯粉为辅料,研究了魔芋紫薯海绵蛋糕工艺及品质控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分析,确定魔芋紫薯海绵蛋糕最佳工艺参数为:白砂糖63%、魔芋粉1.3%、紫薯粉24%,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蛋糕品质最佳,色泽均匀,孔泡细密,甜味适中,口感柔软。  相似文献   

11.
缩节胺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马铃薯试管苗为材料,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缩节胺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为缩节胺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缩节胺能增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节数,缩短节间距,使试管苗健壮,其适宜使用浓度为5.0~10.0mg/L。较低浓度的缩节胺(2.5~5.0 mg/L)对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10.0 mg/L)的缩节胺可诱导马铃薯试管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诱导法与营养液配方对马铃薯试管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含有不同蔗糖,6-BA,B9,NAA,GA3与ABA的培养基配方以及不同的诱导方法对马铃薯试管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10%蔗糖 2mg·L-16-BA 10mg·L-1B9 1mg·L-1NAA的组合处理有利于试管薯的发生与膨大;而高浓度的GA和IAA则抑制块茎的形成。分步诱导结薯法优于直接诱导结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中薯3号参加福建省区域和生产试验,以及在惠安县黄塘三增农场连续2年示范种植表现,提出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BA和IBA对"Cupid"白鹤芋试管苗增殖和发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Cupid”白鹤芋外植体分别接种在含BA 0~4.0mg/L的MS培养基中.结果表明BA3.0mg/L处理可获得3.4个生长良好的丛生苗,优于其它BA处理;IBA对根的诱导和生长有显著效果,IBA3.0mg/L处理不仅根生长良好,且地上部小植物体生长旺盛,是白鹤芋组织培养中发根的理想浓度;白鹤芋试管苗经过驯化,在田间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The common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tbr,2 n=4 x=4 8) ,is a tetrasomic tetroploidwith a very narrow genetic base( Howard,1 970 ) h,to a large extent,limits the progress innew cultivar development.Fortunately,there are still rich germplasm in South America,theorigin center of potato.Potato has approximately 2 2 6 related tuber- bearing species( Harwkes,1 990 ) ,which constitute important reservoirs of genes for resistance to adverse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es.Most of th…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邓肯葡萄柚上胚轴遗传转化再生体系,为葡萄柚基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邓肯葡萄柚上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上胚轴不定芽和生根诱导、遗传转化的影响因子。【结果】在添加TDZ0.50~1.00mg/L的培养基上,上胚轴不定芽诱导率为72.7%~81.6%;无菌枝条的最适生根条件为1/2MT添加ABT6号1.0mg/L,生根率可达81.3%。不同抗菌素中,以替门汀杀菌效果较好,且对外植体出芽无明显抑制作用。转化芽选择初期,5~7d的暗培养有利于卡那霉素抗性芽的诱导发生。PCR检测结果显示,7株抗性植株中有6株呈阳性。【结论】建立了邓肯葡萄柚上胚轴植株再生繁殖体系,为其基因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山葡萄绿枝扦插育苗,经大面积多点生产试验表明,在一般条件下,只要管理得当,生根率就可达90%左右,较之硬枝扦插育苗要求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生根率高,成苗快。成本低廉,经济效益高,生产上完全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8.
以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腋芽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光照时间、光照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不同浓度配比以及MS、1/2 MS、1/4 MS培养基分别进行初代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增殖培养、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丛生芽生根培养,并炼苗移栽。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1/2 MS+1.0 mg/L 6-BA+0.3 mg/L NAA的愈伤组织形成率为97.2%;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MS+1.5 mg/L 6-BA+1.0 mg/L NAA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为9.5倍;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培养基1/2MS+1.7 mg/L 6-BA+0.2 mg/L NAA的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倍数为4.5倍;生根培养基1/4 MS+0.75mg/L NAA的生根率为96.7%,生根平均数为8.2条/芽,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1.5%~93.0%。通过该方法进行白术种苗繁殖,有利于向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输送优质种质资源材料,丰富白术基因库,便于白术优质种质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从而提高育种水平与药材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山东省广泛栽培的马铃薯品种为材料 ,对影响马铃薯叶圆片植株再生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附加 4mg/LAgNO3 可使鲁马一号叶圆片再生率由对照的 40 %提高到 81 % ,培养基中加入 0 2mg/L的ABA也能提高植株再生频率 ,但影响幅度不大 ,且高浓度ABA (>1mg/L)抑制再生。不同品种 (基因型 )、不同苗龄以及外植体类型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马铃薯叶圆片外植体的再生  相似文献   

20.
北美海棠微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北美海棠组培苗单株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材料、不同基质及不同生根促进剂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材料选择在瓶内经过炼苗的壮苗平均生根率可达91.7%,明显高于普通苗及细弱苗;微扦插基质以蛭石最好;微扦插的生根处理以800mg·L-1NAA及500mg·L-1IBA为好,平均生根率分别为93.6%及92.4%,微扦插是简化北美海棠组培繁殖程序,提高其繁殖系数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