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根据保护区类型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以生物多样性、森林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旅游价值、森林生态教育科研价值作为准则层,选择多样性、稀有性、脆弱性、自然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作为评价层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进行生态质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指数为0.9442,说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片区整体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极高,属于优先保护区域.该评价结果为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管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河南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CEI),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422,表明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 保护价值较高.此外,还就保护区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生态稳定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7项指标建立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鸡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很高,综合评价指数为0.895 3。最后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天山中部沙湾林场为研究区,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景观生态结构与功能、立地环境、生理生态状况等方面,从遥感数据提取有关衡量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指标因子,对沙湾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建立一套适合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为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健康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方法】利用遥感数据和新疆森林资源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各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作用和影响程度,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估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结果】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数在0.12~0.59,分析得出指数大于0.4的为健康,其中针叶林景观、阔叶林景观、疏林地景观、灌木林景观、苗圃景观、宜林荒山荒地、非林地平均指数分别为0.59、0.56、0.36、0.41、0.12、0.53、0.48,5个森林景观为健康。【结论】研究结果建立了一套适合该区域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方法,为新疆天山中部林区森林健康维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淳安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划是指导现代林业建设的基础性研究课题。选择对区域森林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有决定性影响的因子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多边形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单元森林生态环境敏感性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性的综合指数,采用SPSS进行Q型聚类分析,依据空间分异规律,将浙江省淳安县划分为4个功能区,实行分区施策。在区域林业发展空间布局上强化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地位,实现森林资源的最优组合,功能结构的最佳布局和功能价值的最大发挥。对构建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应对生态威胁,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2参11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发挥乡村的生态环境保健效益,特对乡村生态保健空间的建设适宜性进行评价,以确保乡村康养旅游的有序发展。在梳理乡村生态保健空间评价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由35项具体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划定评价标准与等级。以杭州“龙门秘境”村落景区为例,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乡村生态保健空间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美景度、环境清洁度、舒适度、自然度、活动开展适宜度5个方面,其中,环境与气候条件是乡村生态保健空间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案例地的综合评价分数为4.162,属于优等级,说明其生态保健空间建设适宜性很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便于优化森林乡村的空间布局。正确认识森林乡村的形成因素,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  方法  以浙江省447个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空间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分布的自然及人文因素。  结果  ① 从整体空间上看,浙江省森林乡村呈现集聚型的分布状态,具有“小范围聚集,大范围分散”的多中心组团分布特点。②从区域空间上看,在五大分区及市域层面上分布不均衡,整体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格局。③从整体空间密度上看,形成了双核心集聚区和双核心连绵区。④从空间分布关联上看,呈现西南部热,东北部冷的空间关联特征,次冷点区域变化较小,热点区域呈现条带状分布向条状及零星分布状转变。⑤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受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河流水系、森林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经济基础、交通通达性的综合影响。  结论  由于自然及人文的综合影响,浙江省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森林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中,地形、气候及河流孕育其生态环境,而交通、文化资源及社会经济基础关乎其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及经济支撑。今后浙江省在森林乡村建设中,要基于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及本地发展政策,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协同布局等举措以实现全域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浙江样板。图4表2参32  相似文献   

8.
张琰  张淼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145-148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生态稳定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程度等7项指标,建立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各单项指标赋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得出综合评价指数为0.8523,表明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较好,保护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保护区目前所处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择森林承载力评价进行研究,借鉴相关领域土地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2003年漳平市林业连续清查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获得的数据,对综合指数法进行了运用,分析了该市的森林承载力,其综合指数可达到1.232 1,可承载的级别为强。分析了该市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条件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该市森林承载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以促进漳平市的森林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0.
论森林经营和森林结构调整的生态经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现代社会对森林的全面需求出发,根据生态经济原理,提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经营模式,认为森林经营应把森林生态环境资源作为要素之一,森林经营过程中生产经营者应获得森林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森林经营应以取得最佳生态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南阳市兰营水库生态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树种的适生性、景观特性和防护功能作为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依据,确定了树种保存率、生长速度、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性等10个树种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5种绿化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为研究区的生态防护林树种选择提出了1个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量化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论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森林旅游环境资源在发展森林旅游业中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森林生态环境的多种功能以及木材生产、开发建设、游人活动对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影响,提出了营造风景林为主体的森林旅游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山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农村64%的人口居住在山区。非木质林产品的生产与农村(山区)的发展及基于林分的生态环境紧密相关。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是基于市场机制的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工具,森林认证工作的开展在国际上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及社会效益良好的林产品的认同。经营良好的林分往往能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达到标准,而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林分的可持续经营。森林认证(含非木质林产品认证)就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操作的。从森林认证中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及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非木质林产品生产、农村发展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我国在森林认证尤其是在林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恢复,森林认证相关知识的普及,社会影响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任重而道远。参11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为总体目标,具有生态、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多目标性。在对这次改革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价时,从森林资源保护和增长绩效、林业经济效益和投资绩效以及林区社会和谐绩效三个方面,分别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运用林业统计数据,对陕西省林改初期成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抚育,促进了林业投资、林业产值和林产品产量的增加,增加了林农的经济收入,增进了林区农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西庄河山地流域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具体情况,指出在转型期,流域森林资源管理分类经营是有效方法之一,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具体措施为手段,吸纳社区共管的模式来扎扎实实推进流域森林资源持续管理水平,维持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目前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中,运用水分、土壤、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等指标对生态效益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多;在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时,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户均收入、贫困人口数量、农民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农产品商品率、农民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等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对比增量法得出评价结论.同时,指出了目前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的特点和不足,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湖南省慈利县二类调查数据,根据森林主导功能的差异、森林林种种类和坡度的不同,将慈利县森林划分成不同的森林功能区,并基于森林功能区按照树种的不同将其进一步划分成不同的经营小班。最后,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绘制出森林功能分区图和经营小班划分图。结果表明,公益林的面积多于商品林的面积,其中特殊公益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面积为1 290 hm2,限制性商品林和一般性商品林面积为1 144 hm2,马尾松和杉木是主要的经济树种。划分经营小班有利于森林的分类经营,为实现林业从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发挥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的经营方式转变提供条件,进而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并为促进森林经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浙江 省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查清了林场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林木和林 地资源,分析了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根据森林资源动态和特点,遂昌县湖山林场编制了森林 经营方案,提出实施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营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及指标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公益林资源现状,遵循统一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原则,参考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建立了北京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及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资源的保持、对碳循环的贡献、社会效益的保持和加强、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等7个标准和37个指标。该标准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北京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参11  相似文献   

20.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层次分析法(AHP)结合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遥感影像图、地形图以及DEM数据,选取相对坡度、相对视距、视觉机率和醒目程度4个分量,基于景观视觉敏感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对洪田村森林景观进行了视觉敏感度定量评价,敏感度分为高、较高、中和低4个等级。结果表明:1)高敏感区和较高敏感区的面积总和比为66.07%,中敏感区面积占比为25.15%,低敏感区域面积占比为8.78%;2)景观视觉敏感度与相对视距和坡度有较强的相关性;3)醒目程度为一级敏感区的特殊景观的敏感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根据评价结果建议:高敏感区与较高敏感区的森林景观应以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不宜进行视觉上明显的森林经营活动;中敏感区在不影响整体风貌和视觉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景观建设;低敏感区可根据需要进行合理的森林经营活动。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结果为乡村森林景观保护和未来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