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合仪对木薯酒成份的分析, 讨论了木薯酒产生异味的原因, 并提出改善木薯酒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木薯粉与玉米粉混合发酵工艺,提高最终出酒率.[方法]研究了添加少量玉米粉以及木薯与玉米粉大比例配合对产生乙醇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添加1.0%玉米粉时效果最优,出酒提高率最大,由此说明将玉米作为助剂添加时,有利于提高木薯乙醇出酒率;当木薯与玉米粉的质量比为9∶1时,出酒率最高,同时出酒率提高最大,即木薯与玉米粉最佳配比为9∶1.[结论]研究结果对于木薯、玉米产量都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发展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16个木薯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发酵工艺生产酒精,研究木薯中单宁含量对液化率、糖化率及原料出酒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中淀粉含量与出酒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单宁含量与液化率、糖化率及原料出酒率之间没有相关性.说明本研究中木薯的单宁含量对液化酶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可以忽略,对酵母菌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木薯制成的“高棉酒”将从2011年9月起正式在柬埔寨市场销售,尤其是在金边市、马德望省和暹粒省的市场。这是柬埔寨首次生产的“高棉牌”木薯酒。  相似文献   

5.
<正>木薯为大戟科木薯属植物,是世界六大农作物之一,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生产淀粉和酒精的重要原料。我国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广西,近年来,随着木薯加工企业的建厂投产进行淀粉和酒精加工,木薯与其他农作物套种成了新形势下种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木薯酒精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包括出酒率低,甲醇、氧化值偏高,木薯原料浪费严重等现象,引入HACCP法,对木薯酒精生产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确立关键控制点,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木薯发酵生产酒精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到一种木薯的资源化利用途径。[方法]通过优化现有工艺,提高木薯乙醇的出酒率;同时对酒精废醪液进行沼气发酵,达到资源化利用的效果。[结果]通过添加复合酶制剂以及对各工段进行优化,最终出酒率比现有工艺提高约2个百分点。酒精废醪液发酵产生的沼气能替代酒精生产中的一部分煤,产生的沼液、沼渣可做有机肥,节约成本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结论]木薯通过发酵产乙醇,产生的废醪液再进行沼气发酵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用技术》2013,(6):27-28
木薯具有广泛的用途,除食用和饲用外,还是生产淀粉、变性淀粉、酒粮、葡萄糖、果糖、山梨醇、赖氨酸、柠檬酸、染料、涂料、化妆品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产品价值高且供不应求。木薯粗生易栽,适应性强,肥沃,瘦瘠的土地及山坡地也可种植。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可达2t左右,如果能加强管理,亩产可达  相似文献   

9.
木薯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木薯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料水比、淀粉酶、糖化酶用量等几个基本因素对木薯发酵酒精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淀粉酶用量为10U/g,糖化酶用量为80U/g,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1‰,采用100℃蒸煮温度或者发酵84h,均可获得较高酒精度;当糊化、糖化和发酵阶段的最佳pH分别为5.8、4.5、4.2时,馏酒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低温双酶法糖化发酵带皮木薯淀粉来生产燃料酒精,分别比较了As2.399、As2.109、 R12 、高酒酵母以及安琪酿酒高活性干酵母5种酵母的产酒能力,得出较优菌种为高活性干酵母,并对该菌进行了利用木薯淀粉生产酒精的实验室发酵条件研究,初步得出较优条件为接种量0.5‰,培养温度为34℃,培养时间为96h.  相似文献   

11.
木薯间套作栽培研究概况及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薯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作物,其已开发的衍生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文章系统介绍了木薯间套作栽培模式、效益和优势以及我国木薯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对木薯产业的政策、资金、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木薯新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推动木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延长木薯产业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克隆木薯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为木薯高淀粉品种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已知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木薯根、茎、叶为材料,利用PCR及RACE克隆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氨基酸的理化性质、蛋白质三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克隆获得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cDNA全长1566 bp,其中包括1566 bp的完整ORF,编码一个含521个氨基酸的多肽.其理论蛋白质分子量57.01 kDa,等电点6.1,呈酸性.多重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核苷酸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87%、87%和86%.结合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推测,木薯淀粉合成关键酶AGPase小亚基在不同物种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的保守性.蛋白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木薯AGPase小亚基蛋白具有15个α-螺旋、24个β-折叠和多个转角.[结论]木薯AGPase小亚基基因cDNA全长序列与蓖麻、麻风树和杨树等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的木薯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木薯淀粉的理化特性。[方法]以大叶白皮面包木薯(DB)、小叶白皮面包木薯(XB)、大叶红皮面包木薯(DH)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透光率、冷冻稳定性、凝沉稳定性及颗粒形态等理化特性。[结果]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为:XB>DH>DB;透光率的大小为:DB>XB>DH;冷冻稳定性及凝沉稳定性差异不大;淀粉的颗粒形态有差异。[结论]试验为木薯的深加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阳  张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91-8393,8398
介绍了现有木薯收获机械,包括普通挖掘犁、挖掘分离收获一体式木薯收获机械、挖掘式木薯收获机。同时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挖拔式木薯收获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与特点。展望了木薯收获机械的研究发展方向。认为在研发木薯收获机械时应考虑(1)由于木薯种植的地理条件多样,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能够更换的深松部件,并且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以适应尽量多的地形条件;(2)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能够收获多行木薯的能力以提高收获效率;(3)木薯收获机械应该具有调节功率输出的能力,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粘度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减少功率损耗;(4)木薯收获机械最好同时具备松土、挖掘木薯、拔起木薯、分离土块、切割木薯秸秆、集中木薯等功能,使得收获过程更加简单易行,实现较高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5.
福建木薯新品种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南引进5个木薯新品种,在漳州市龙文区进行区试.结果表明:5个木薯新品种的综合性状都优于对照种,华南5号产量突出,比对照高出144.4 96,而华南6号的出粉率最高,比对照高出了156.3%.引进的5个新品种显示了极强的适应性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木薯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品种选育、培育龙头企业及打造区域优势产区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为促进广西木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多渠道调查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分布区域、主栽品种、种植模式、产量、种植收益、加工和销售情况,结合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及文献查阅结果,对广西木薯产业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建议。【结果】广西是我国的木薯主产区,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但2017—2019年期间广西木薯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广西木薯产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市、梧州市、钦州市、玉林市和贵港市,目前推广的间作套种栽培模式主要有木薯+西瓜、木薯+花生、木薯+辣椒及木薯+穿心莲等,主栽品种有南植199、SC205、SC5号和新选048。广西工业木薯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崇左市和河池市,共有24家初具规模的工业木薯加工企业,其加工产品以淀粉为主。广西木薯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种植经济效益偏低,种植面积逐年下滑;本地原料供应不足,加工企业对外依存度增大;木薯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缺乏专用型品种;木薯淀粉生产环保压力大,循环利用技术有待加强;木薯加工产品形式单一,深加工技术落后。【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桂字号品牌建设、木薯基础研究及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研发,全方位提升木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广西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海南木薯生产效益偏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比较分析法着重分析海南木薯生产效益低下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探讨提高海南木薯生产效益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木薯品种辐选01和利达生物有机肥为材料,对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施用生物有机肥能促进茎叶生长,促进木薯体内生理代谢,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增强植株抗衰老生理机能,促进同化物向地下部运输和积累,提高块根产量和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水量对木薯需水量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灌水量下木薯的需水量以及产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木薯的株高和径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木薯的需水量在9~10月达到最大值,这是由于受植株本身生物量和气候条件影响;木薯需水量在1 969.88~2 160.74 mm范围内产量表现最佳,但需水量过高或过低,都影响列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