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登勇 《中国猪业》2007,(11):16-17
从江香猪是贵州省从江县独有的优良地方猪种,其以体型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闻名。1993年,农业部把从江香猪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9年,从江香猪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于是从江香猪的知名度日益提高。为了充分发挥从江香猪的品种资源优势,从江县委、县政府结合从江县的实际情况,作出从江香猪产业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在从江香猪原产区的8个乡镇建立从江香猪保种和生产基地,同时组建从江县香猪开发公司,充分发挥这个龙头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适度规律养殖从江香猪.走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具体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珍稀家畜品种——香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香猪是当今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猪种之一。香猪1980年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有黑香猪和白香猪2个类群。1995年为进一步求证白香猪与黑香猪的亲缘关系,我们从产地引进白香猪33头、花香猪16头和从江黑香猪12头进行了本试验。经2年的测定和研究,结果证明:①同龄体尺、体重差异不显著;②繁殖生理、生殖器官和生产指标差异不显著;③肉质参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牧杂志》1997,33(6):15-16
香猪有黑猪和花猪两个类型——黔东南州第二次香猪品种资源调查贵州省黔东南州香猪调查课题组(凯里市556000)香猪,主产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1977年在全国地方猪种资源普查中被发现,1982年入编《中国猪种》第二集以来,引起大专院校、科...  相似文献   

4.
香猪是小型猪,因其沉脂力强、边长边肥、早熟易肥、肉质优异、双月断奶仔猪宰食无乳腥味、肥猪开膛后腹腔内不臭,被誉名为香猪。在我国地方猪种分类中,属华南型猪种。根据香猪产地及毛、皮颜色不同,已通过鉴定的香猪分为从江香猪、巫不香猪、环江香猪、剑自香猪、贵州白香猪、久仰香猪和巴马香猪等7种类型。香猪也称“珍珠猪”,苗族称“别玉”,壮族叫“牡汗”。  相似文献   

5.
从江香猪的保种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况香猪是我国稀有的地方微型猪种.它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下,长期培育形成的.从江县是香猪的中心产区,香猪主要分布在加鸠、宰便、加榜、秀塘、刚边、加勉、光辉等乡镇及相邻地区.80年代初期,全县香猪年饲量3万余头.自1977年全国地方猪种资源普查发掘以来,香猪以其“体型小、肉味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而引起全国各地有  相似文献   

6.
香猪的特点及其成因(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仁建 《养猪》1994,(4):31-32
香猪的特点及其成因(综述)黄仁建(贵州省黔东南州科委556000)1977年,贵州省猪种资源普查队在黔、桂两省接壤的九万大山地区,发掘、整理并重新评价了一个我国稀有、世界少见的小型猪种——香猪,1980年被列为中国八大地方猪种之一,1982年入编《中...  相似文献   

7.
贵州香猪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微型地方猪种,主产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溶江县境内的月亮山区一带,分布在剑河县的久仰、南加、南寨,荔波县的东南部,以及都柳江上游雷山县的永乐区和丹寨县的排调等地。它是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在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培育形成的。香猪1993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畜种;1995年在北京首届“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会上,香猪主产区贵州省从江县被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1999年,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农业部130号公告列…  相似文献   

8.
榕江县香猪资源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猪。是我省和我国稀有的地方优良猪种,世界上微型猪种之一。近年来全国有20多个省、市的科研机构、珍稀物养殖场以及涉外宾馆到我县引种采购,引起了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的重视,分别召开了“香猪保种开发”和“香猪开发研讨”会。为制定香猪的保种措施,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使香猪生产尽快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成为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开发项目,我县在州香猪品种资源调查课题组专家的指导下,按照《香猪品种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15人的调查队,对我县香猪品种资源进行了一次详实的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 育肥用仔猪的选择 1.1 选择性能优良的杂种猪 仔猪质量对育肥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肉猪生产中,大多利用二元或三元杂种仔猪进行育肥,因为杂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等优点。所用的二元杂种,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为父本杂交产生;三元杂种猪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养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作父本的杂种一代母猪作母本,再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  相似文献   

10.
仔猪质量对肥育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我国的肉猪生产中,大多利用二元或三元杂种仔猪进行肥育,因为杂种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体质健壮等优点。所用的二元杂种,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育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为父本杂交产生;三元杂种猪大多是以我国地方猪种或培养猪种为母本,与引进的国外品种猪作父本的杂种一代母猪作母本,再与引进的国外肉用型品种作终端父本杂交而产生。我国各地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筛选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江香猪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猪种,它以其“体型矮小、肉质香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独特优点而享誉国内外。自1980年以来,全国各地许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对从江香猪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一致认为:从江香猪的肉质品位高,营养价值丰富,1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有利人体脑神经健康的谷氨酸含量较高,是有益于人们健康的时尚食品。同时,从江香猪的生理指标与人体相似。因此,从江香猪不仅是制作高档肉食制品的上乘原料,而且还是医学实验动物的理想猪种。1982年,从江香猪已被编入《贵州省地方畜禽品种志》;…  相似文献   

12.
漫谈香猪与烤乳猪张仲葛(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00094)香猪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地方猪种。中心产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的明伦、东兴乡和贵州省从江县、三都县等地。历史上,环江县的东兴,从江县的宰便是较大的猪只集散地,邻县和外省客商常到此购买仔猪...  相似文献   

13.
巴马香猪是目前世界上原始品种中最小的猪种之一。中国特产,现已列为国家78个保护品种之一。其原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的巴马镇、那桃乡、百林乡和燕洞乡,其他乡(镇)也有零星分布。这四个乡解放前属于百色地区思隆县的七里区,故巴马香猪又称“七里香猪”。其主要特征是体形矮小短圆,性野早熟,近亲交配,遗传稳定,粗放易养,生产周期短。抗病力强,肉用猪重量30公斤左右,且皮薄柔软,低脂多肉,肉质脆嫩,味甘微香。用作烤全猪的乳猪和双月龄断奶仔猪,其肉均无奶腥味或其他腥臊味,因而,被人们称为香猪。  相似文献   

14.
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小型地方优良品种,产于黔桂交界的山区,香猪经过长期的自然、人工选择及高度的近亲繁殖而造就了“体型小”、“肉味香”、“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1993年,国家农业部又把香猪定为国家二级稀有动物,进一步加强了对香猪的保护及管理。  相似文献   

15.
香猪是中国特有的小型地方优良品种,产于黔桂交界的山区,香猪经过长期的自然、人工选择及高度的近亲繁殖而造就了“体型小”、“肉味香”、“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特点。1993年,国家农业部又把香猪定为国家二级稀有动物,进一步加强了对香猪的保护及管理。  相似文献   

16.
香猪简介     
香猪是世界上稀有微型猪种,以其“小、香、纯、净”而独具特色。具有耐粗、抗逆性强,体格短小、皮薄肉嫩、肉质鲜美,且具有近交不退化的特点。目前,港、澳及东南亚等市场对乳猪需求量很旺,作为烤乳猪消费,香猪是无与伦比的上乘原料。香猪自双月龄断奶到成年有多种食用方法。其中双月龄仔猪,其肉无奶腥味,且味道清甜。香猪食用方法很多,常有:烤乳猪、腊小猪、腊肉、腌肉、“煮白扎”等。尤其“烤香猪”、“腊香猪”历史悠久,加工工艺十分考究。另外,香猪还是一种理  相似文献   

17.
香猪原产地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山区,属微型猪种,是我国特有的优良地方品种。香猪皮薄骨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非常适合于加工烤乳猪。香猪肉中膳食纤维高、脂肪颗粒小,肌肉不膻不腥,又加上肉中含有大量的赖氨酸、谷氨酸,所以香味浓郁,有“一家煮肉四邻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从江香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江香猪产于贵州省从江县 ,是我国稀有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 1 982年编入《中国猪种》第二集 ,1 993年被农业部列为二级保护畜种 ,1 999年荣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特优产品”称号 ,2 0 0 0年农业部 1 3 0号公告将其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它以其体型矮小、肉质细嫩、基因纯合、纯净无污染等独特的优点而著称 ,并具有适应性好、抗病力强、饲养管理粗放等优点。它是在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中通过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特殊的饲养管理方式 ,经过长期的选种、选育而逐渐形成的优良地方微型猪种。1 自然生态概况及品种形…  相似文献   

19.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是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MUC13基因被认为是控制仔猪ETEC易感或抗性的候选基因。本文通过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ific PCR)方法对4个贵州地方猪种MUC13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并与两个欧洲猪群相比较。结果显示:贵州地方猪群中MUC13基因的G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特别是香猪和黔北黑猪群体分别达到了95.21%和96.43%,与贵州地方猪品种优良的抗腹泻表现相符。提示贵州地方猪品种MUC13基因的G119A位点可以作为抗腹泻筛选的SNP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0.
猪渗出性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渗出性皮炎(Swine exudative epidermitis;SEE),又称“猪油皮病”、“铀猪病”或“仔猪烟煤疹”,主要是由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引起的以急性全身性渗出性皮炎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它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本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所以常又称为仔猪渗出性皮炎。但也常见于断奶后的仔猪,偶而见于成年猪。遭受全身性皮肤感染的猪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少数存活者常导致发育障碍形成,“僵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