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饲叶酸是否能通过提高甲基的形成从而影响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和VB12对此代谢过程的影响。给予这种假设,补充提供甲基供体的蛋氨酸应能减少叶酸和VB12的需要。试验选用60头经产的荷斯坦奶牛,根据泌乳量平均分配到10个处理组。在每个处理组中,3头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蛋氨酸量,1.83%的代谢蛋白),另外3头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18g瘤胃保护性蛋氨酸(蛋氨酸量,2.23%的代谢蛋白)。试验期为产犊前3周至产后16周,各蛋氨酸水平组奶牛或不补饲维生素,或周肌肉注射160g叶酸,或周肌肉注射160mg叶酸和补饲VB1210mg。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对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13.4kg/d±0.4kg/d(产前),21.8kg/d±0.4kg/d(产后))。补饲瘤胃保护性蛋氨酸不影响产奶量。叶酸和VB12一起补充有增加产奶量的趋势。这种效应在泌乳的前4周效果更加明显。各处理组对乳脂产量没有影响。在泌乳早期,叶酸和VB12提高了乳糖、粗蛋白质和总固形物产量,但这种效应随着泌乳期的延长逐渐消失。与不补饲维生素组相比,单独补充叶酸或与VB12一起补充降低了血浆中的高半胱氨酸含量。本试验结果表明,叶酸和VB12不能通过提高甲基集团的供给影响泌乳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日粮中适当添加某些水溶性或B族维生素,这在以前的奶牛生产中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奶牛瘤胃微生物能够利用饲草和饲料合成足量的水溶性维生素。然而,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某种或几种B族维生素确实改善了奶牛的生产性能或防治了缺乏症的发生。本人于2006年3月1日到5月29日.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烟酸6克/日,氯化胆碱素4克/日、生物素20毫克/日,收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前60 d的经产荷斯坦干奶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在饲粮中分别添加100和150 g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试验自奶牛预产期前60 d开始,至产后30 d结束,共计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50 g/(头·d)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显著增加了产后30 d的产奶量(P=0.04),有增加产前30 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的趋势(P=0.08),对血清中钙、磷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妊娠时长和犊牛初生重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能有效提升奶牛机体健康和产奶量,每头牛每天补饲150 g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烟酸对夏季泌乳水牛饲粮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健康广西杂交泌乳水牛(广西水牛×尼里-拉菲水牛×摩拉水牛),按产奶量、泌乳期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8、12 g/d烟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56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试验泌乳水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均处于正常生理水平;2)饲粮中添加12 g/d烟酸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4.82% (P<0.05);3)饲粮中添加烟酸能不同程度提高泌乳水牛对饲粮中总能、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其中添加8 g/d烟酸能使粗蛋白质消化率较对照组提高6.36%(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12 g/d烟酸使4%标准乳产量分别提高11.51%、8.09%(P<0.05),饲粮中添加4、8、12 g/d烟酸使乳蛋白率分别提高9.31%、9.31%、4.41% (P<0.05).结果提示,夏季高温条件下,泌乳水牛处于正常生理状态,在饲粮中补饲烟酸有助于改善其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适宜添加水平为8 g/d.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叶酸和维生素B_(12)对产蛋高峰期京红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小肠组织形态、小肠屏障功能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28周龄京红蛋鸡972只,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采用2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_(12),叶酸设0、2和5 mg/kg 3个添加水平,维生素B_(12)设0、25和75μg/kg 3个添加水平。试验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叶酸和维生素B_(12)及其互作效应对京红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 0.05)。2)饲粮添加2 mg/kg叶酸显著提高了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和哈氏单位(P0.05),添加25μg/kg维生素B_(12)显著提高了蛋壳厚度和哈氏单位(P0.05);叶酸和维生素B_(12)互作效应显著提高了哈氏单位(P0.05)。3)饲粮添加2 mg/kg叶酸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P0.05),添加25μg/kg维生素B_(12)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V/C值(P0.05);叶酸和维生素B_(12)互作效应对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和V/C值影响显著(P 0.05),2 mg/kg叶酸和25μg/kg维生素B_(12)添加组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4)饲粮添加叶酸和维生素B_(12)及其互作效应对十二指肠和空肠闭锁蛋白(occludin)和黏蛋白2(MUC2)mRNA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2 mg/kg叶酸和25μg/kg维生素B_(12)添加组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5)饲粮添加2 mg/kg叶酸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白细胞介素-13(IL-13) mRNA相对表达量(P0.05);添加25μg/kg维生素B_(12)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TLR4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白细胞介素-10(IL-10) mRNA相对表达量(P0.05)。叶酸和维生素B_(12)互作效应对十二指肠和空肠TLR4、NF-κB、TNF-α、IL-1β和IL-10 mRNA相对表达量影响显著(P0.05),2 mg/kg叶酸和25μg/kg维生素B_(12)添加组十二指肠和空肠TLR4、NF-κB、TNF-α和IL-1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添加组(P 0.05),十二指肠和空肠IL-10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适宜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_(12)能够提高产蛋高峰期京红蛋鸡鸡蛋哈氏单位,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改善小肠屏障功能及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饲粮(含1.35 mg/kg叶酸和25μg/kg维生素B_(12))中添加2 mg/kg叶酸和25μg/kg维生素B_(1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硫酸钠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纤维物质降解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分4个处理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对照组)、0.4%(试验1组)、0.8%(试验2组)和1.2%硫酸钠(试验3组),试验分为4期,每期18 d(预试期14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DM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高(P<0.05);(2)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后,各试验组玉米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有效降解率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1组和试验2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0.4%和0.8%的硫酸钠可以显著提高玉米秸秆DM、NDF、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  相似文献   

7.
烟酸对高温环境中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酸对高温环境中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泌乳早期的中国荷斯坦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12 g/d烟酸,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添加烟酸对热应激奶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6、12 g/d烟酸可使产奶量分别提高13.20%(P<0.05)、9.39%(P<0.05),而4%标准乳量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不影响乳蛋白和乳脂率(P<0.05)。(3)添加烟酸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添加烟酸6、12 g/d使血糖含量提高37.89%(P<0.05)、51.93%(P<0.05),但两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烟酸12 g/d可显著降低奶牛血清尿素氮含量(P<0.05);添加6、12 g/d烟酸使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23.89%(P<0.01)、10.39%(P<0.01)。综合分析试验奶牛的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变化,夏季给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适宜的添加量为6 g/d。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用3头健康的泌乳后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8、15g/d烟酸,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烟酸对热应激奶牛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部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期为63d。结果表明:(1)添加8、15g/d烟酸分别使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提高12.71%和11.20%(P0.05);(2)添加8g/d烟酸能使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15g/d烟酸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日粮添加烟酸能够维持奶牛血清皮质醇水平的基本恒定、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趋势。综合分析试验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夏季给奶牛补饲烟酸有助于缓解热应激,适宜的添加量为8g/d。  相似文献   

9.
烟酸对奶牛的营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够合成烟酸等B组维生素而满足机体需要,一般不需要另添加。但最新研究表明,奶牛在某些条件下需要补饲烟酸。杨赵军(1997)研究表明,奶牛产奶量的提高、日粮中精料比例增加或亮氨酸、精氨酸过量、饲料加工过程对饲料中烟酸和体内可以合成烟酸的色氨酸的破坏等因素均可导致奶牛缺乏烟酸。生产观察和试验资料证明,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高产乳牛日粮中添加烟酸可提高动物对生物应激和生产技术因素影响的稳定性,促进牲畜高产遗传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0.
选5头经产并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对照组(烟酸和核黄素,0 g/d)、烟酸组(烟酸,3 g/d)、核黄素组(核黄素,0.3 g/d)、烟酸+核黄素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VB混合物组(烟酸3 g/d+核黄素0.3 g/d+硫胺素0.03 g/d+泛酸0.42 g/d+吡哆醇0.03 g/d+生物素0.04 g/d+叶酸0.04 g/d),以研究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参数及牛奶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在烟酸+核黄素组、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组、核黄素组中无显著改变(P>0.05);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在VB混合物组中增加(P<0.05),在烟酸+核黄素组中降低(P<0.05),在烟酸组中无显著变化(P>0.05),核黄素组外周血红细胞数降低(P<0.05),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P>0.05),处理组间其余外周血红细胞参数、血小板参数及牛奶风味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泌乳奶牛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且VB混合物对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具有提高作用,经十二指肠灌注烟酸、核黄素、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对牛奶风味无副作用,且烟酸+核黄素、VB混合物组牛奶风味较对照组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3%/(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共7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正式期第60天通过口腔采集奶牛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样品总DNA,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在OTU水平上可相互分离。试验组奶牛瘤胃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改变奶牛瘤胃中17个细菌菌门相对丰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2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总菌群中占比最高;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瘤胃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 1)。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中的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增加。[结论] 在泌乳期奶牛饲粮中添加0.3%的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复合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菌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类型及水平的过瘤胃脂肪对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和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产奶量及分娩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按随机单位区组法将奶牛分为5组,第1组饲喂以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及精补料组成的基础饲粮;第2组和第3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和5%的过瘤胃不饱和脂肪,第4组和第5组分别在基础饲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烟酸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脂肪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0头体况、胎次、预产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添加20g/(头·d)过瘤胃烟酸。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烟酸可以提高奶牛产奶量,对乳蛋白率和乳脂率无显著影响。产后14d时,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全期平均来看,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高3.64kg/(头·d)。(2)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烟酸可以降低奶牛血清非脂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的浓度,对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水平无显著影响。试验组产前10d、产犊当日、产后10d血清NE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10d血清BHB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添加20g/(头·d)过瘤胃烟酸可以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缓解能量负平衡,减少脂质动员,降低酮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对50头泌乳中期的奶牛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研究高粗料高脂肪日粮对奶牛血液代谢产物、瘤胃发酵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有10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奶牛,每头奶牛给定一种日粮。试验用日粮为:对照日粮(日粮1)和试验日粮(高粗料75%高脂肪7.5%,日粮2;高粗料,中等水平脂肪5.0%,日粮3;中等水平粗料65%,高水平脂肪,日粮4;中等水平粗料和脂肪,日粮5;或者对照日粮中含有50%粗料和2.0%脂肪)。这些日粮含氮量相同(CP17.7%)。粗饲料由20苜蓿干草、40%苜蓿半干青贮和40%青贮玉米组成。所用脂肪由80%瘤胃 保护脂肪和20%黄色油脂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差异不显著;试验组的血浆非酯化脂肪酸(NEFA)高于对照组。而奶牛采食日粮的粗饲料和脂肪水平不同,其NEFA差异不显著;对照组、试验组与粗饲料和脂肪水平不同的日粮的瘤胃PH、瘤胃VFA浓度和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泌乳早期产生的蛋白负平衡现象,向泌乳牛日粮中补饲过瘤胃蛋氨酸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但过瘤胃蛋氨酸的实际使用效果存在差异。近年的氨基酸平衡理论中,认为奶牛代谢氨基酸若过量供给,会抑制其乳蛋白的产生,但该理念目前尚存争议。本试验通过在生产实践环境下,对大样本泌乳牛开展过瘤胃蛋氨酸的补饲试验。试验发现每头牛每天补饲12g过瘤胃蛋氨酸,新产期(产后1~30d)的泌乳牛产奶量会出现显著的下降(P=0.011),而同一牛群在高产期时,补饲过瘤胃蛋氨酸对产奶量无显著影响。本试验结果与近年奶牛氨基酸营养研究中总结的代谢蛋白供给-乳蛋白产量模型的设想相符合。基于新理念,奶牛的蛋白营养调控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添加过瘤胃氨基酸,寻找最适合的添加量。同时,旧模型中保持一定赖蛋比的理念依然是奶牛氨基酸平衡的重要参考。若需要进一步验证新奶牛氨基酸平衡模型,应设计自身对比的饲养试验继续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烟酸对水牛瘤胃发酵指标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36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接近的杂交泌乳水牛,随机分为4个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4、8、12 g/d烟酸,烟酸与精料混合饲喂,进行预试期14 d,正试期42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胃管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指标,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250高通量测序平台分别测序瘤胃细菌和甲烷菌16S rRNA基因以确定二者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2 g/d烟酸提高了水牛日均采食量(P0.05)和瘤胃液氨态氮浓度(P0.05),烟酸各组均显著降低了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TVFA)浓度(P0.05),但未显著影响瘤胃液p H(P0.05)。2)水牛瘤胃内细菌在门水平上主要以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为主,科水平上为普雷沃氏菌科和黄杆菌科;甲烷菌以甲烷短杆菌属为主,占90%以上,其次为甲烷球菌属和热原体属,水牛瘤胃微生物区系总体上与奶牛等其他利用植物纤维的反刍动物相似。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烟酸显著降低了瘤胃内厚壁菌门的比例(P0.05),显著提高了黄杆菌科细菌的比例(P0.05),但对瘤胃甲烷菌区系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烟酸改变了水牛瘤胃发酵指标和微生物区系组成,瘤胃发酵指标的变化除了与烟酸对水牛热应激的缓解和消化吸收的影响有关,还与烟酸添加对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 12头体重、胎次、泌乳月、产奶量相近 ,处于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 ,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 1组、试验 2组 ,每组 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试验 1组、试验 2组每日每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3g和 6g烟酸 ,经 4 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对照组和试验组间的产奶量、乳脂率及奶料比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相似文献   

18.
根据胎次、产奶量、泌乳时间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奶牛20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头,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试验组饲喂常规日粮+40 g/d过瘤胃蛋氨酸(RPM,有效成分:HMBi,2-羟基-4-甲硫基丁酸异丙酯)。探讨日粮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添加过瘤胃蛋氨酸的试验组产奶量较对照组提高了1.3 kg/d(P>0.05);试验组的乳蛋白、乳脂率和体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经济效益方面,试验组每头牛每天比对照组多盈利2.49元。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有助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过瘤胃胆碱添加量对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胎次、预产期、体重、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每头牛的饲粮中每天添加0、30、60或90 g过瘤胃胆碱(氯化胆碱含量分别为0、7.5、15.0、22.5 g).试验共分为4期,每期15 d.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甘蔗糖蜜酵母发酵浓缩液(CMS)对泌乳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60头体况、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在基础饲粮干物质基础上,遵循等能等氮原则配制分别添加1%、3%和5%CMS(CMS1组、CMS2组和CMS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