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茶叶标准化是指国家、行业、地区和企业为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活动,对茶叶质量形成过程和质量评判的有关技术问题提出要求,形成可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并予发布和实施的各项活动.几十年来,经过我国各部门茶叶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已发布、实施了百余项国家和行业的茶叶标准和大量的茶叶实物标准样,对我国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实施茶叶标准化战略,已日益成为我国茶叶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茶叶标准化是指国家、行业、地区和企业为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活动,对茶叶质量形成过程和质量评判的有关技术问题提出要求,形成可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并予发布和实施的各项活动。几十年来,经过我国各部门茶叶标准化工作者的努力,已发布、实施了百余项国家和行业的茶叶标准和大量的茶叶实物标准样,对我国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今,实施茶叶标准化战略,已日益成为我国茶叶行业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茶叶标准的主要作用1.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支撑,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了市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茶叶标准化工作是组织茶叶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茶叶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茶叶标准化,就没有茶叶生产的专业化,也就没有茶叶的高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颁布和施行,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已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也将实施茶叶标准,稳定茶叶产品质量,提高到法制观念的高度上来。 1、我国茶叶标准对茶叶质量要求的回顾 我国茶叶标准对茶叶质量的要求,早在  相似文献   

4.
欧盟发布茶叶GAP标准初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强 《中国茶叶》2006,28(6):31-31
2006年3月31日,欧盟EurepGAP组织发布了新的茶叶GAP标准初稿。这一标准为全球范围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提供了茶叶良好农业操作准则。新标准遵循了EurepGAP的基本原则,涵盖了茶叶生产从种植到消费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是生产管理中的记录保存、作物保护、工人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等关键因素,适合于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等茶类。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对茶叶等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对规范我国茶叶市场,稳定和提高茶叶质量,全面提升茶叶产业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无疑是提高了进入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门槛,广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叶标准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定焕 《茶叶》1992,18(2):13-17
1931年颁布的《出口茶叶标准》是我国第一部茶叶标准。新中国成立后,制订了茶叶标准,规定了红茶、绿茶、乌龙茶、及花茶的出口检验标准。同时制订毛茶收购标准样、精制茶验收标准样、茶叶贸易样和出口检验最低标准样。1981年颁布了《茶叶卫生标准分析方法》,此后,还先后制订《茶叶理化检验方法》系列标准13项,7种紧压茶标准等。最后对当前我国茶叶标准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抓工作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茶叶实施标准化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茶叶标准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应加强茶叶标准的试验验证与对比分析研究,完善茶叶标准体系;推进茶叶产业化经营;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与监督体系,以保障茶叶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从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悉,《茶叶分类》国家标准将于10月27日实施。该项标准是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标准各起草单位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公开征求意见、修改和定稿,最后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发布和实施。该标准首次将我国的茶叶以标准的形式进行分类,适用于我国茶叶的生产、科研、教学、贸易、检验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是茶叶行业的重要基础标准。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根据我国茶叶的特点,分别规定了"鲜叶"、"茶叶"、"萎凋"、"杀青"、"做青"、"闷黄"、"发酵"、"渥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和"再加工  相似文献   

9.
《广东茶业》2007,(5):37-37
"中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都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茶叶产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喝茶是安全的,茶叶产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陈萌山是在福建省安溪县出席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时作此表示的。他说,"十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已制定的茶叶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有关我国茶叶标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从50年代起,逐步设立了各主要茶类的茶叶实物标准样,近年来又规定了茶叶卫生标准和部分茶叶理化指标,这对稳定茶叶品质,促进茶叶生产、贸易、流通等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有关我国茶叶标准的若干问题作一讨论.一、茶叶标准包含的内容茶叶标准是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它包含茶叶标准样、卫生标准和部分理化指标.正规的商品茶都应有茶叶标准样,并符合卫生标准和理化指标.1.茶叶标准样茶叶标准样包括茶叶实物标准样及其品质文字记载,其中实物样是主体,文字记载只作描述茶叶品质的说明.一个完整的商品茶,应具备实物样和品质文字记载,若只有文字记载标准而无实物标准样,就不能适应茶叶生产、贸易、流通的需要.例如红碎茶的一、二、三、四套标准样及杭炒青、遂炒青、舒绿、屯绿等都设置了茶叶级别标准样,这些标准样贯穿于生产、贸易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周继法  谢继金  廖天宝 《茶叶》2002,28(1):17-18
农业标推化是指运用“统一、简化、选优”的原则 ,通过制订标准和实施标准 ,使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过程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茶叶标准化是农业标准化的有机组成部份。开展茶叶标准化工作将对于建立茶叶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特别是有效应对我国加入 WTO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进而实现茶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是茶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临海市羊岩茶场从 1 974年建场以来 ,茶叶产销处于稳健发展态势 ,茶园面积逐步扩大 ,茶叶产量、产值和利税同步增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形势下 ,…  相似文献   

12.
浅谈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汪庆华  刘新 《茶叶》2006,32(2):66-69
茶叶是我国的国饮,茶叶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几年来,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加大力度禁止在茶叶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扶持龙头企业加速茶叶加工厂的改造,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已大大提高。茶叶质量安全主要包括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非茶异物和粉尘污染等因素,涉及茶叶的原料生产和加工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标准化性质、作用和意义的论述,说明茶叶标准化是将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加强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保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认真贯彻进行ISO 9000—GB/T 19000和ISO 1400—GB/T2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工作,必将提高我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国际茶叶标准化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和广东省茶叶标准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深入开展茶叶标准化工作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临沂市现有生产茶园2300多hm^2,主要分布在莒南县和临沐县,是我国北方茶叶主产区,年产茶近900t。随着国家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实行绿色食品茶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阐述了临沂市A级绿色食品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期对绿食品茶叶生产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对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茶世界》2009,(10)
本刊讯随着16日黄山市质监局和国家农业标准化与监测中心正式签订备忘录,黄山茶叶实物标准项目实施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黄山名茶生产将从此告别纸上谈兵。  相似文献   

17.
茶叶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贵生 《茶叶通讯》2009,36(4):32-37
本文简明回顾了有关国内外茶叶标准制定的时代背景,重点介绍了有关国内茶叶标准制定的进展情况,扼要分析了各种有关茶叶标准的适用范围,指出不同的茶叶标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贸易环境、茶叶生产水平相一致。建议国家尽快制定既符合目前国外对茶叶产品安全限量指标,又符合我国茶叶生产水平,可有效控制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新的国家《茶叶卫生标准》,以尽快使我国茶叶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食品的要求,并向着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叶》2006,28(2):1-1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我国已成为世界茶叶生产第一大国和出口第二大国。为加快推广茶叶标准化:生产和清洁化加工技术,及时交流各地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动应对茶叶出口的技术壁垒,进一步提高我国茶产业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扩大出口,促进茶区的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定于今年6月25-29日在荣叶基地县——成都市蒲江县举办“全国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培训暨产业发展论坛”。热诚欢迎相关各界人士参加。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讯     
《中国茶叶》2015,(4):25-29
<正>《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发布实施3月15日,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省农委联合发布的《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标志着贵州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等10种名茶的生产加工标准升级为省级标准。新《标准》不仅规范了产地范围,还调整了鲜叶等级要求,改变了以前"特级"就是单芽,致使一芽二三叶等大宗茶青下树率低的局面。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食品安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茶叶安全卫生标准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要地分析了日本、欧盟等主要贸易国家对茶叶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和重金属限量的法律法规规定,并从近年来主要贸易国通报茶叶情况,分析了关注的安全卫生项目,以全面了解贸易国进口茶叶产品规定。建议出口茶叶企业跟踪了解进口国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进口国标准组织生产并标识,及时关注农残、微生物、重金属等安全卫生项目的标准更新情况,做好产品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