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监利县柘木乡赵显富2002年5月在1.3亩水稻田中放养黄鳝苗375千克(每条10~30克),经过精心饲养管理,到9月底,已捕获成鳝1180干克,收获稻谷692千克,稻谷比没有养鳝时增收了26%.稻田养鳝,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稻田水的深度也正好适合黄鳝的生长;黄鳝在田间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利于水稻的生长,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种养结合较好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 ,因为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 ,水稻又是很好的遮阳物 ,水田的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 ;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 ,捕食害虫 ,既利于水稻生长 ,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1 稻田耕整每块养鳝稻田最好是 2亩以内 ,且水源充足。养殖关键是  相似文献   

3.
用稻田养鳝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饲养技术,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水田的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的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 捕食害虫,既有利于水稻生长, 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利用水稻田种养相结合的具体做法如下: 1稻田耕整 每块养鳝稻田最好是1 334平方米以内,且水源充  相似文献   

4.
曹国良 《农家致富》2005,(11):36-36
稻田养鳝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阳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的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利丁水稻生长,义可减少水稻病虫害。一般每亩稻田可收黄鳝500公斤以上,增收稻谷30多公斤,经济和社会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 稻田养黄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中有丰富的天然饲料,水稻又是很好的遮阳物,水田深度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捕食害虫,既利于水稻生长,又可减少水稻病虫害。一般每亩稻田收获黄鳝500~800公斤,增收稻谷30~50公斤,经济和社会效益均极为显著。 1 稻田管理 每块养鳝稻田最好在1亩以内,且水源充足。养殖关键是防逃设施的建造。可将田埂加宽到1~1.5米,在田埂壁及与田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殖小龙虾和黄鳝,可充分利用稻田空间资源,清除稻田害虫,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健康,且可每667 m~2稻田年产商品小龙虾100 kg和黄鳝25 kg,仅小龙虾和黄鳝每667 m~2稻田的利润可达4 000元以上。现从稻田准备、水稻栽培、苗种投放、水体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等环节,对稻田虾、鳝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介绍,并分析该养殖技术的效益,以期为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鳝新技术刘淑新稻田养鳝是一种对稻田充分利用的种养结合的生产新方式,一般以选择单季晚稻田为佳。稻田中黄鳝的天然饲料比较丰富,盛夏时水稻又是良好的遮荫物,水深也正好符合黄鳝生长、生活的需要。同时黄鳝在稻田中钻洞栖息,疏通土壤,捕食水生昆虫,有利于水...  相似文献   

8.
<正> 稻田养蚓育鳝是一种充分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即通过在稻田建池制作培养基,接种水蚯蚓,让蚓不断繁殖,供黄鳝自行取食;加上水稻又是很好的遮荫物,黄鳝在田中钻洞松土,疏通田泥又利于水稻生长。  相似文献   

9.
在稻田中设置网箱养殖黄鳝,稻田为黄鳝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黄鳝为水稻疏松土壤,吞食害虫,稻鳝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稻谷高产鳝丰收,是低投入、快致富的有效途径。其种养技术简述如下: 一、稻田选择用于养鳝的稻田应水质良好,水量充沛,进排水便利,不旱不涝,泥土较肥,光照充足,无冷浸,环境安静。栽植早、中、晚稻田均可(若早稻田网箱养鳝,应选再生稻为宜)。 二、网箱设置设置在稻田中的网箱一般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10米2~25米2,高度1米~1.2米。根据本地经验,制作网箱的网片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牢固耐用,能抗炎热高温…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五汛镇东港村农民王励之靠稻田养鳝走上了致富路。王励之共有0.67公顷(10亩)水稻闭,1987年初,他发现稻田里的黄鳝繁殖生长特别快,于是萌生了征稻田养黄鳝的念头。1988年初春,他在市场上以每公斤8.4元的价格购买了100公斤每条50克重的黄鳝苗投放在0.13公顷稻田内,秋后,他将每条重最在0.25公斤以上的黄鳝留下繁殖,捞出180多公斤小的黄鳝运到市场去卖,由于黄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公斤售价达24元,仅此一项,当年净赚了4320元。初尝甜头的王励之开阔了视野,将稻田全部放养了黄鳝,一次性投入700公斤种苗。经过他的精心照料…  相似文献   

11.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肖桥渔场养殖户杨建华,去年承包一口1.2hm~2精养池,他采用网箱有土养殖黄鳝,设置网箱72口,净面积3658m~2,投放鳝种5230kg,饲养6个月,起捕黄鳝4600多kg,销售收入23万元,实现纯利润10万元。他的黄鳝养殖基地2002年被县水产局定为科技兴渔样板点。他的操作方法是: 1 网箱建造:每口网箱面积在100~200m~2,池深1.2~1.5m左右,中央平台上种植水生植  相似文献   

12.
<正>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稻田养殖黄鳝、泥鳅,是发展生态农业、渔业的一条有效途径。稻田主体种养模式为"稻—鳝—鳅",其中鳝、鳅可摄食水生昆虫及幼虫,既有利于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一定数量的鳝、鳅,从而提高了稻田的产出率和综合经济效益。入冬除留幼鳝越冬到次年春季继续养殖外,一般每亩成鳝、鳅产量达100千克以上,稻、鳝、鳅每亩总收入可达2000元左右,是一举两得,繁荣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首选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3.
鳝鱼又称黄鳝,是一种适应性广、耐饥力强,又喜欢生活于荫闭湿泥环境、主食昆虫的淡水鱼.利用稻田养鳝,即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充足的水源、生息的泥地、荫闭的水面,促其速生快长,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在水面捕虫、排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的目的.据养殖户刘钦梁养殖资金收支账记,从1998年至2000年,三年平均,每年每667m2共捕捉鳝鱼845kg,增产稻谷54kg,折合产值16960元,扣除成本费用,净赚10790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江苏盐都县义丰镇双官村农民张志华,采用小麦田养鳝,一般在每年6月上旬突击收割小麦后,此时利用黄鳝上市旺季价格低廉,大量收购野生黄鳝,进行沟系放养;然后在水田畦面栽植水稻,模拟黄鳝生态  相似文献   

15.
正(续第9期第24页)稻-虾-鳝综合种养模式,是利用稻田网箱养殖黄鳝和田沟养殖小龙虾的高产高效的种养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混养模式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大幅度增加了稻田的单位效益;二是有效改善养殖的水质条件,大大降低了虾、鳝疾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虾、鳝养殖产量和效益;三是充分利用饵料资源,有效减少了换水、调水次数,降低了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16.
鳝鱼,又称黄鳝,是一种适应性广、耐饥饿力强,又喜生活于荫闭湿泥环境的淡水鱼.利用稻田养鳝,既可发挥稻田的生态优势条件,为鳝鱼提供天然的饵料、充足的水源、生息的泥地、荫闭的水面,促其速生快长,又可利用鳝鱼在泥中钻洞、窜行,大水面捕虫、排粪的生活习性,为稻田松土、除虫、增肥,促进水稻生长,以达到一地两用,优势互补,种养结合,稻鱼双增,一举两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稻-鳝种养结合和非种养结合(水稻单一种植)模式下,设置不同氮肥减量梯度试验,研究稻田土壤对典型重金属镉吸附和解吸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稻-鳝种养具有降低稻田土壤p H、增加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作用;减氮处理组中,稻-鳝种养结合模式下的稻田土壤Cu、Zn、Pb、Cd及Cr含量有高于非种养结合模式的趋势,两种模式下的As和Hg差异不显著;稻田土壤对Cd~(2+)的吸附热力学曲线均可用Langmiur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但Freundlich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表明稻田土壤对Cd~(2+)的吸附更可能是一个不均一的多相界面,吸附的Cd~(2+)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Langmuir模型得到的稻田土壤Cd~(2+)最大吸附量为986—1 081 mg/kg,种养结合模式下稻田土壤Cd~(2+)的最大吸附量高于非种养结合模式;稻田土壤对Cd~(2+)的解吸量与吸附量成显著正相关。稻-鳝种养结合模式可通过改变稻田土壤的有机质、CEC等理化性质,影响稻田土壤对Cd~(2+)的吸附过程,增大土壤Cd~(2+)的最大吸附量。  相似文献   

18.
稻田养殖黄鳝是利用一季中稻田实行种稻与养殖黄鳝相结合.稻田养殖黄鳝,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空间,稻鳝共生相得益彰,大大提高稻田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667米2(1亩)可产商品鳝鱼68.7公斤,产值增加1000多元,稻谷产量则可增加30公斤.35克左右的良种黄鳝饲养4~6个月,即可长至100~150克.一方面,稻田为黄鳝的摄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黄鳝在稻田中生活,能充分利用稻田中的多种生物饵料,包括水蚯蚓以及部分稻田害虫.另一方面,黄鳝的排泄物对水稻的生长起追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发展稻田养虾,不仅可以扩大淡水养殖生产领域,增加水产品产量,而且能促进水稻增产,是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只要稻田选择得当,管理得好,每667m~2可产罗氏沼虾10~75kg,产值可增加400~3000元以上。因此,稻田养虾是一项成本低,收效  相似文献   

20.
正1.稻田高效综合种养模式该模式是以水田为基础,种植水稻为核心,在不减少粮食产量的前提下,稻田既种稻,又养水产品,发挥水稻和水产品共生互利作用,从而获得水稻和水产品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稻鱼(虾、鳅)共生、连作、轮作等方式较为常见。从生态效益上看:既对水稻种植起到保肥增肥、恢复地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