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早优49辐是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优质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与温恢49辐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经1993~1997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和中抗稻瘟病,米质明显优于推广的汕优482等组合。1998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 1993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早稻试验,产量为53430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65%,列参试组合第1位。1995年参加浙江省区试,产量为66081kg/hm2,比对照汕优482增产106%,达显著水平;比对照浙…  相似文献   

2.
早优49辐是台州市农科所用优质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与温恢49辐配组选育而成的早杂新组合,1998年通过浙江省审定,是浙江省目前早杂的较理想组合之一,但制种难度较大。根据几年的观察实践,要使早优49辐早夏季制种获得3t/hm2以上的产量,必须抓好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3.
杂交早稻组合早优49辐制种技术吴传根,郑韶平(浙江省庆元县种子公司323800)薛石玉,吴跃(丽水地区农科所323000早优49辐系浙江省台州市农科所以早籼不育系早红突A和测49辐配组而成的早杂新组合,属穗粒兼顾型,具有株形好,起苗早,分孽力强,成穗...  相似文献   

4.
株两优02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和株州市农科所合作用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优质早稻父本ZR02选配而成的两系杂交早稻组合,2002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2000-2001年湖南省早稻区试每公顷平均产量7647kg,比金优402增产165kg,日产量69kg,比金优402高1.8kg。2001年南方稻区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384.5kg/hm2,比金优402增产338.2kg,达极显著水平。2001-2002年在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示范栽培0.75万hm2,据各地测产验收平均单…  相似文献   

5.
正中嘉早17系中国水稻所和嘉兴市农科院合作用中选181与嘉育253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早籼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1.产量表现2 0 0 6~2 0 0 7年参加浙江省早稻区试,平均产量7 524kg/hm2,比对照嘉育293增产6.2%;生产试验平均  相似文献   

6.
汕优48—2系浙江省武义县农业局利用引进的测早2—2与珍汕97A配制而成,1992年通过浙江省审定。同年全省种植面积达35.14万亩,占杂交早稻总面积的40%以上,1993年将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高。浙江省1989~1990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分别为404.25公斤和447.05公斤,比常规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制种的高效途径浙江省温州市种子公司(325005)叶曙光温州市是浙江省杂交水稻主产区之一,年种植杂交早稻2万公顷,杂交晚稻11.5万公顷,确保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事关重大。然而,由于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受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频繁,长期以来杂交水稻制种...  相似文献   

8.
中二软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粳籼21作母本,以长丝占作父本杂交育成的常规优质稻品种,2001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华南双季稻区可早、晚季兼用,长江流域作单季稻种植。特征特性丰产性1999年早季参加本所品种比较试验,产量566.0kg/667m2,比对照种粤香占增产5.50%,增产不显著;1999年晚季参加广东省常规稻优质组区试,产量395.65kg/667m2,比对照种粳籼89减产0.64%,减产不显著;2000年复试,产量417.36kg/667m2,比对照种增产2.47…  相似文献   

9.
《种子世界》2005,(9):56-56
“中早22”示范片平均产量达9265.5kg/hm^2。其中最高产量达到10405.7kg/hm^2,超过了农业部超级稻计划早稻平均产的指标,标志着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超级早稻育种和高产技术集成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早22”不仅突破了浙江省早稻单产的最高记录,同时也创造了我国早稻单产的最高记录。2005年,江山市种植早稻其中超级早稻新品种——“中早22”种植面积约占50%,2006年将把“中早22”作为江山市早稻主推品种,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的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相似文献   

10.
山溪占11是用山溪占175/籼黄占8杂交育成的感温型早、晚兼用高产、抗病、优质籼稻新品种。1999年5月与9月通过广东省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1997-1998两年参加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两年平均每667m2产量为422.42kg,比对照粳籼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选育出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优良、高产广适的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15,2004年参加湖南怀化、常德等地“四所一校”早稻联合品比平均产量7901kg/hm2,比湘早籼13号(对照)增产7.65%,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参加南方稻区早籼早中熟组国家区试初试平均产量7422kg/hm2,比浙733(对照)增产4.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为70.6%,各区试点最高产量为9585kg/hm2;该组合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早稻平均全生育期109.9d,株高91.7cm,株型较紧凑,茎秆矮壮,坚韧抗倒,剑叶窄长挺直,分蘖力较强,生长稳健,后期成熟落色好,于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7005),适于长江流域杂交早稻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黑河八号大豆新品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研究所1977年用快中子2.27×16(11)/厘米2照射的黑河54为母本,黑河103为父本杂交的杂种后代的风干种子、经系谱法选育成原编号黑辐80-123,1989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  相似文献   

13.
徐金仁  范燕波 《种子》2017,(7):118-119
仁两优26是江西省天仁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仁S与公司自选恢复系R26杂交而成的早稻早中熟新组合.该组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早熟.2015年12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赣审稻2015025).  相似文献   

14.
杨卓飞 《种子科技》2012,30(2):41-42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佳早1号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用佳辐占与外引8号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籼稻品种,表现产量较高,农艺性状优良,适应性较广,熟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水稻Ⅱ优6216     
水稻Ⅱ优6216Ⅱ优6216是浙江省丽水地区农科所利用恢复系丽恢6216与Ⅱ32A配组后育成的中籼型杂交组合,199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6年在浙江、福建、湖南、湖北、江西等省推广面积达2.3万hm2。1991~1993年大田...  相似文献   

17.
农花22号花生1品种来源:1980年以辐50为母本,花3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4年5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产量表现:1991~1993年参加北京市联合区试,三年平均每667m ̄2产荚果281.3kg,比对照增产15...  相似文献   

18.
中嘉早17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联合选育的超级早稻新品种,2009年5月通过国家农业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1月通过农业部超级早稻品种认定。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籼新品种鄂中三号鄂中三号(原代号8471)系宜昌市农科所用密阳49与桂朝二号杂交,经过连续定向多代选育而成。1995年2月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2~1993年参加湖北省常规中稻区域试验,两年12点次平均亩产545.37kg,...  相似文献   

20.
鄂大麦7号是我所以克利普瓦拉为母本,W71-11MEDA为父本杂交育成的。1997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1995年湖北省大麦区试,平均产量7174.5kg/hm2,比对照鄂皮2号增产24.22%,达极显著水平。1996年省大麦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