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国外农民培养的历史经验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突现农民现代化,如何培养和塑造新型农民,国外很多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比较研究国外农民教育,归纳国外农民教育特点,总结国外农民教育经验,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有借鉴意义.国外农民培养具有立法推动、政府重视、科学管理、规范认证、注重实用、方法多样等特点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形势下的农民教育,必须发挥学校和社会的积极性,送知识下乡和为农民提供系统的免费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从而开创一个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局面。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瑞航  高正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6-12467
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从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3个方面论证了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关联。首先,新型农民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动机强烈,是建设新农村的合格主体。其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最基本要素:新型农民与其他要素的结合十分密切,明显具有不可分性;新型农民对其他要素的替代性较强,在一定限度内,新型农民能够突破资金"瓶颈"和政策限制,促进农村迅速发展;新型农民流动性较强,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城乡之间、不同职业之间发生空间流动或职业转换,这就突破了要素地域上的限制;我国农民数量众多,而且通过培育,很多传统农民完全可以嬗变为新型农民,这就突破了要素数量上的限制,能够保证新农村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要素供给。再次,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动力,他们长期生活于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农民群体中的优秀分子;深刻了解农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浓厚、动机强烈、能力较强;既热情关注新农村建设,又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侠  鲍亚宁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62-163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各地新型农民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新型农民培训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韩国新村建设运动中主体培养的成功经验,摸索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领军人物的培养方案。首先阐述新农村建设农村领军人物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韩国新村建设运动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新农村建设农村领军人物培养方案,最后得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新型农民培养同时培养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领军人物的紧迫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培养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浅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 《福建农业》2006,(12):28-29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迈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部确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型农民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为此党中央提出了新农村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现在的农民存在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经营管理能力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主要从教育、经营方式、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主体缺位和政府越位的问题十分普遍;我国提出的“政府主导”建设口号具有“越俎代庖”的嫌疑,压制了“农民主体”的真正发挥。韩国的经验告知我们,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主体地位才能使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当前,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坚持教育农民、发展农民组织,来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农民主体;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民培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培养新型农民,关键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动力。通过对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呈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东农民科学素质及新型农民培养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民教育是针对成年农民实施的基础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农民教育关系到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大力加强农民教育,而农民教育能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有法制作保障,这就迫切需要对农民教育进行专项立法,它既是我国当前农民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他国经验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需要良好的文化阅读环境,倡导农民阅读,分析农村阅读现状,实施农村书屋工程,加强农村书屋的管理,出版发行单位要注重农村的需求,全社会都应关注我国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低,民主参与的渠道不够畅通,基层党员干部对民主认识不到位,封建家长式作风盛行,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是当前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应端正思想认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健全民主管理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农民数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为农民做好“松绑”、减负、扶持三件事情;大力培育农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农民养老金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就如何破解“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本文通过对我们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素质状况分析,提出了新时期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三农"问题的大背景入手,通过介绍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旧村改造要强调农民主体的参与、要保留旧村的地域特色、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树立示范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对甘肃新农村建设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明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220-1221
比较分析甘肃、韩国基本情况,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提出促进甘肃新农村建设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农业清洁生产作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已被全世界所认同,并且在各国得到广泛推广。但这一理念在中国的深入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田污染日益严重;农业清洁生产立法缺乏;政府鼓励性政策不足;农民认识不深等,试从农业清洁生产定义入手,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并针对中国农业清洁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其关键在于完善农业法规政策,建立评价体系,加强宣传与科研并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姚祎  赵蕊 《农学学报》2015,5(2):118-123
为明确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目标、实现途径及农村科技创业人才困境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农村创业不仅可以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能够通过服务三农,促进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笔者结合安徽省大学生村官农村基层创业的实证调研,发现当前大学生农村创业工作中存在政府规划缺乏、服务平台不完善、创业经验不足、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示范效应不强等问题,提出制定大学生农村创业规划、完善农村创业服务平台、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是农民的现状,决定了我国现在的小康社会是不全面的、低水平的。农村富才称得上国家富,农民富才称得上国民富。然而,目前农村内部的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当前农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贫富差距现象,引领人们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容整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之一。村容整洁,既是新农村的外观表现,也是新农村的内容所在。实现村容整洁,就是通过稳步扎实的村庄整治,创造适于人居环境,保障农民的生存,促进农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