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分析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中的基本经验和教训,从今后发展的战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重视。旱区农业综合发展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生存,生产,生态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做到三者的统一是旱区农业综合发展追求的目标。为此,必须规划和组织区域性开发,粮食生产稳定增长,所形成的丰富多彩的结构模式应因地制宜,不可简单照般,一成不变;加强生产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综合发展生产条件,与此同时不必须强调,旱区农业综  相似文献   

2.
用耗水系数作为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以耗水系数作为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的重要指标。经分析表明,耗水系数与产量,地力和农业技术水平关系密切,趋势一致,用于旱区农业生产力水平区划方法简便,有助于地区间旱作技术的相互借鉴,开发旱区降资源,提高旱区农业生产整体水平,针对耗水系数的特点,建议在应用时须考虑其水资源的生产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取向与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川试区为例,分析了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的基本条件和特点,评价了其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与经验,并据此提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基本目标、技术取向、选择及实施要点,为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人口耕地粮食系统分析与前景预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建立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旱地农业区人口增长对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压力,对人口、耕地、粮食系统的发展趋势和人口、耕地、粮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而对系统进行前景预测,提出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促进系统良性循环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根据宁夏高寒易旱区农业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提出了本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初步研究结果认为 :该区人口严重超载 ,自我投入能力差 ,农业发展限制因子多。农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移民和投入 ,在移民的基础上增加外部投入 ;首先利用一部分水肥条件较好的河川滩地建成人均 1— 2亩的基本农田 ,解决粮食自给 ;增施化肥 ,以无机促有机 ,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条件较差的旱坡地、塬地坚决退耕还林还草 ,恢复植被 ,改善生态。同时积极引进外部资金与技术 ,开发本区农副土特产品 (如蚕豆、沙棘、蕨菜、山楂、矿泉水等 )以及中药材等深加工 ,形成规模生产 ,最终使本区粮食自给、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和农业持续稳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大量研究工作基础上,运用人工智能原理与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研制出“研制出黄土高原降水生产潜力开发专家咨询系统”。该系统汇集了本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用知识基的形式存入计算机,能按给定的条件进行自动推理和判断,通过人机对诱的形式,迅速得出某地某作物的降水生产潜力值及其开发程序,提供开发潜力的技术途径,为旱区农业生产提供战略咨询。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旱区农业发展的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我国北方旱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总结和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和区域开好取得的主要成就,对面向21世纪旱区农林牧综合持续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便为我国北方旱区持续快速发展和突破性发展的技术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是中国创办最早的旱农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农业干旱研究实际,刊登最新原创性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旱农研究动态。《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刊登的主要内容有:作物抗旱生理及调控,作物抗旱育种,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早作节水耕作与栽培技术,作物与土壤水分动态,旱区土壤与作物营养,旱区农业生态与资源利用,干旱监测预报,旱区气候对作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跃先村农业生态系统调控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跃先村农业生产系统的原有状况,按照生态和经济学原理,提出以种草养畜为突破口,对立“林草-家畜-粮食”,生产系统,推生科学种田和科学养畜,进而完整了系统结构,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广大渭北旱塬及类似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宁南旱区农业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基于旱区范围趋于扩大、干旱程度趋于严重等的干旱发展趋势,以及农业有限水量应能实现的生产能力,尚远示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分析了节水型农牧生产结构、耐旱型的种植业结构、径流农业技术、蓄水保墒技术改进、灌溉农田效益增进、抗旱化学制剂应用,以及宁南地域资源优势等有关整体技术宏观块择和单一旱作技术的结合,在宁南旱农生产中的作用及进一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函数研究与前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农业系统工程理论,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内蒙古自治区粮食生产函数模型预测模型。从而对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研究,预测粮食产量的发展趋势,并进行前景分析。  相似文献   

12.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是中国创办最早的旱农学术期刊。本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农业干旱研究实际,刊登最新原创性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以及国内外旱农研究动态。《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刊登的主要内容有:作物抗旱生理及调控,作物抗旱育种,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旱作节水耕作与栽培技术,作物与土壤水分动态,旱区土壤与作物营养,旱区农业生态与资源利用,干旱监测预报,旱区气候对作物的影响,旱作农业机械等;设有"专家论坛",约请国内外旱农研究专家做专题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  相似文献   

14.
新疆耕地和粮食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收集整理1949—2003年新疆耕地、人口与粮食等资料,定量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质量状况。用线性回归法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对粮食生产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表明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农业现代化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对粮食生产不会有更大的影响。提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发展节水农业等挖掘耕地潜力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为新疆今后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主要刊登抗旱(逆)遗传育种、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作物与土壤水分调控、植物抗旱(逆)生理、旱作栽培、土壤与作物营  相似文献   

16.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主要刊登抗旱(逆)遗传育种、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作物与土壤水分调控、植物抗旱(逆)生理、旱作栽培、土壤与作物营  相似文献   

17.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  相似文献   

18.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立足于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介绍国外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以旱作农业为重点,重视水资源合理利用及灌溉农业的发展。主要刊登抗旱(逆)遗传育种、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作物与土壤水分调控、植物抗旱(逆)生理、旱作栽培、土壤与作物营养、旱情监测预报、旱区生态及水资源管理利用、旱作农业机械等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研究论文、简报、文献综述以及最新动态快报。本刊设有"专家论坛"栏目,约请国内外旱农研究专家进行专题论述。欢迎国内外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吝赐稿(投稿网址:http://ghdqnyyj.ijournal.cn)。  相似文献   

19.
正《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创刊于1983年,是国内旱农领域创办最早的学术类中文核心期刊。期刊立足十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农业科学研究前沿,兼顾湿润地区季节性干旱农业实际和国外旱区农业研究动态,全面反映我国干旱、半干旱及湿润易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  相似文献   

20.
正东阿县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大县,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近年来,东阿县以"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稳步增收"为目标,以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田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打造粮食高产创建的"东阿特色",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1粮食生产优势1.1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县农业、财政部门确保小麦综合性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保险等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