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延安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不同类型田块的耕层有效钼及一些重要土壤中有效钼的剖面分布进行了分析,以确定有效钼的水平及垂直分布;与此同时,进行了主要作物的钼肥肥效试验,确定在本地条件下不同作物对钼肥的反应,研究表明,除个别土壤,个别县外,延安地区土壤有效钼含量偏低,变动在0.013~0632mg/kg范围内,就土壤类型来看,黑垆土,河土。红胶土含量较高,黄绵土次之;就土壤分布位置来看,川台地和川地较高,  相似文献   

2.
区域尺度土壤养分的协同克里格与普通克里格估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松嫩平原土壤养分与地理坐标、土壤类型和微量元素等相关性为基础,对土壤养分分别进行协同克里格和普通克里格估值,并对比两种方法的估值精度,为区域尺度土壤属性模拟提供方法参考。结果表明:1)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确定用于协同克里格估值的有机质的辅助变量为土壤类型、经度、pH值;碱解氮、速效钾的辅助变量为土壤类型;速效磷的辅助变量为土壤类型和Zn。2)有机质、碱解氮的块金效应分别为25.17%、72.48%,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速效磷和速效钾块金效应分别达83.06%、88.33%,为较弱空间相关性。3)协同克里格对区域尺度土壤属性空间模拟的效果要优于普通克里格。  相似文献   

3.
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旱地17 a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定位试验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增强了作物对土壤剖面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增加了土壤中相应微量元素的含量,促进了作物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导致其他元素有效态含量有所降低.土壤剖面中,有效锌含量为施Zn>施B>施Cu>CK>施Mn,有效铜含量为施Cu>CK>施B>施Zn.各处理土壤有效铁、锰含量均有所降低,有效铁含量为CK>施Cu>施Mn,B,Zn.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的重要场所,研究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其安全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在土壤中的残留,概述了转基因作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综述了土壤动物对转基因作物的响应,并进一步分析了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客观评价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态系统潜在的环境风险及生物安全问题,为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性评估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丰市地处苏北沿海.耕地面积8万hm^2左右,作物栽培种类:夏熟为麦子、油菜;秋熟为棉花、水稻、玉米以及小杂粮等。棉花是大丰市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撑产业,常年栽培面积4万hm^2左右。随着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氮肥的过量投入(棉田纯氮375kg左右),忽视了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施用,加之本地属潮盐土,土壤pH平均8.0以上。据2004年全市土壤概查,许多作物需要的中微量元素都在作物生长的临界值以下,如硼.土壤检测0.2—0.95mg/kg,平均为0.52mg/kg,一些缺硼地区已明显影响到作物产量的提高。2006年7月笔者在全市14个乡镇棉田考察.几乎没有一块棉田不缺硼,有的严重田块棉花植株l根叶柄有6-7个环节,笔者通过对棉田大面积根外叶面喷硼补救.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了尼雅河下游沙漠沙、土样品的矿生全量及微量元素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矿物全量及微量元素在不同类型的沙、土样品中的分布规律。而且还通过引入一系列的氧化物比值来更进一步提示不同类型样品中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环境特征。同时,本文对沙,土样品中氧化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产生的原因给予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微量营养元素的需求量虽然很少,适宜的浓度范围也很窄,但土壤中缺乏任何一种微量元素或含量过高,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并且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到人类和动物(家畜)的营养需求和健康。  相似文献   

8.
新疆土壤的微量元素分布情况,一直是个空白。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1979——1984年进行了此项研究工作。这对开发利用新疆的肥力资源、合理利用土壤微量元素、有的放矢的改良土壤、促进农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微量元素分布的研究工作,是建立在土壤调查和荒地资源考察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布点法收集全新疆各山地、平地、盆地的不同土壤类型的土样,计七百多个剖面、两千多个样品,浸提土壤溶液,进行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将获得的数据用电算机处理。经过多年的工作,完成了1:400万新疆土壤微量元素分布图。该图包括了铜、锌、铁、锰四种微量元素。1985年4月底这项成果通过了鉴定。鉴定的专家们认为该图反映的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递减的规律是合理的。该图将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9.
直立作物残茬和整株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湿度及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河北黑龙港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上进行了连续4年的耕作与秸杆还田配合的小麦田间试验,试图探讨一种适当地自然特点的节水管理模式,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保水性没有实质性影响,与秸秆直接翻入土壤和无秸秆还田者相比,(1)整株秸秆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缩短了出苗时间;(2)直立作物残茬和整株秸秆覆盖均能显著增加土壤的含水量,进而提高了小麦对干热风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
长期施肥对石灰性土壤生物及养分因子影响的后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连续9a不同施肥停肥2a的土壤为材料,分析了6种不同土壤微生物类群、4种土壤酶及4种生化作用强度和5项养分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上,停肥2a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硝化菌、氨化菌数量及硝化、氨化和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影响后效较对土壤酶大;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养分影响不大,而对土壤磷素特别是速效磷有明显增加作用;对作物产量亦有显著后效,而且这种后效与土壤硝化菌数量的影响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作物生态与全蚀病的发生 小麦全蚀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对寄主植物有强烈的依赖性,种植制度和作物序列对这一病害的影响至关重要。 耕作制度和作物序列与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现根据自然条件和小麦区划,将小麦全蚀病发生分布分为三种类型地区,从中可看出其发生危害与作物生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缺素症的原因氮、磷、钾、钙、镁是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此外,有一些元素虽然需要量少,但缺之不可,称之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有铁、锰、锌、铜、钼等金属元素,以及非金属元素硼。铁在土壤中的含量仅次于硅和铝,占第三位,但作物的需要量少,故亦为微量元素。钼、硼也是含量少的。作物吸收微量元素是通过矿物和腐殖质的分解。微量元素不足会产生缺素症,但过量也会引起生理障碍。如缺硼时易产生缺硼症,但因之而每亩施用1—2公斤硼酸,却又会引起硼过剩症。可见微量元素的缺乏与过量之间的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新疆荒漠与半荒漠土壤微量元素的土类分异、地域分异及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并对土壤样品的误差分布进行了估计。研究表明,除风沙土外,各土类间微量元素含量差异不大;北疆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含量高于南疆;山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01 Q5免耕智能肥以花粉多糖融合多种生物刺激剂形成的生物刺激剂组合物为核心材料,同时融入土壤免耕(201410776102.2)和促根壮苗(202010065033.x)专利技术;基于多年全国各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丰缺的研究,结合作物不同生育期养分需求规律,科学添加有机矿源大量元素、氨基酸鳌合中微量元素、速效有机营养,经低温分段式组合造粒加工而成;能够快速刺激作物根系生长,补充土壤有机质,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有助于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5.
宁南干旱偏旱区作物专用肥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小区试验与大面积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对针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土壤养分特点研制的小麦,马铃薯,糜谷和甜菜专用肥的增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作物专用肥中含有各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6.
旱地农业三种耕作措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在4年多的玉米传统耕作,深公覆盖和免耕覆盖耕作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3种耕作措施下的土壤物理性状,作物产量,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作物产量,减少作业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地表  相似文献   

17.
以徐水县土壤有效态铜(Cu)、锌(Zn)、铁(Fe)、锰(Mn)为研究对象,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4种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4种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在空间上都属于中等程度变异;4种微量元素的块金效应值在12.21%~49.97%之间,其中Cu和Fe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Zn和Mn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u和Mn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连续性,而Zn和Fe大体呈现岛状分布;除有效铜平均含量处于高含量水平,其它微量元素平均值均处于中含量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除Fe对部分养分的正相关性不强外,Cu、Zn、Mn均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土壤p H值与4种微量元素均呈负相关性,其中Fe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了尼雅河下游沙漠沙、土样品的矿物全量及微量元素分析资料,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得出了矿物全量及微量元素在不同类型的沙、土样品中的分布规律。而且还通过引入一系列的氧化物比值来更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样品中氧化物含量的变化及其反映的环境特征。同时,本文对沙、土样品中氧化物、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特征产生的原因给予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呋喃丹是一种内吸广谱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线虫剂,在我国水稻棉花等作物上已获得登记。由于毒性较高,对该药剂在不同类型土壤中旱渍两种条件下的消解动态进行研究,找出影响该药在土壤中消解、残留的主要因素,为呋喃丹的残留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前几年,我们进行并完成了呋喃丹颗粒剂在水稻田间状况下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已获得在两个不同地区两种不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结果。为了研究土壤因子本身对呋喃丹消  相似文献   

20.
内蒙河套灌区盐碱低产田建立有机质富积层改土培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四年在内蒙古河套灌区低产盐碱地定点、定位试验与定时测土分析,明确了土壤耕层增施有机物料建立有机质富积层,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尤其是能降低土壤表层含盐量,提高作物保苗率和显著增加作物产出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