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豫西丘陵旱地朝天椒套种油葵的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密度合适,干椒产量不受影响,且可遮阴防病,同时增收油葵,提高土地利用率。套种过密,会影响朝天椒正常生长;套种过稀,不能很好地起到防病增收的效果;油葵最适套种密度为2.0m×0.4m。  相似文献   

2.
针对宁夏压砂西瓜产业发展的需要,探索压砂西瓜高效栽培模式技术(间套)。结果表明:压砂西瓜套种油葵共生期长,前期油葵与西瓜争光和肥水,西瓜坐瓜和大小受限制,影响西瓜产量;压砂西瓜套种马铃薯共生期长,马铃薯与西瓜争光、争肥水不明显,西瓜坐瓜和大小不受限制,西瓜产量不受影响,每667 m2套种马铃薯生产比对照多收入231.2元。  相似文献   

3.
朝天椒与西甜瓜的间作套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柘城县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2.7 万hm2(40.5 万亩)以上,是全国朝天椒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朝天椒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椒农创造出许多间作套种栽培模式。2009 年以来,随着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实施,朝天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特别是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每667 m2 西瓜产量3 000 kg(或甜瓜2 500 kg)、朝天椒产量350 kg,产值近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7,(11):50-52
广西朝天椒栽培历史悠久,特定的土质和气候条件下孕育出优质的朝天椒,其中广西天等县指天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除鲜食以外,朝天椒产业链延长,朝天椒加工品发展迅速,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非洲等地,经济效益显著;加之易种好管、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能贮运,深受农民及种植户欢迎。为提高广西朝天椒栽培品质及产量,促进标准化生产发展,笔者介绍了朝天椒生长习性及标准化栽培的播期选择、育苗、定植、整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为朝天椒的高效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簇生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增加小麦、簇生朝天椒的产量及效益,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能,根据多年栽培和生产经验,通过对小麦、簇生朝天椒品种选择,套种模式,肥水科学调控,优化田间管理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集约化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一套"簇生朝天椒—小麦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体系,以期解决农户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该项栽培技术适用于我国黄淮海小麦、辣椒栽培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耕作制度变革和市场经济发展,传统单一的作物种植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自2003年起,河北省泊头市科技局的技术人员会同当地种植协会,开始进行高效立体复种栽培模式的探索和筛选。几年来,在交河镇、四营乡、西辛店乡等6个乡镇累计推广糯玉米间套朝天椒复种油葵紫菜豆高效种植模式超过1500hm^2。按2006年平均销售价格初步测算,每667m^2糯玉米鲜穗产量730kg,产值1600元;朝天椒干椒产量248kg,产值3000元;油葵产量260kg,产值1170元;紫菜豆产量2800kg,产值2800元;合计每667m^2产值8570元,纯收入达7200元以上。生产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7.
河南扶沟县开展冬小麦—朝天椒套种栽培,选用火焰等优质、抗病、高产的簇生朝天椒品种,播前种子消毒,2月中下旬用小拱棚冷床育苗,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按南北向开厢交错定植并覆盖地膜,及时摘心,施好提苗肥、花蕾肥和花果肥,正确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干椒,可获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柘城县朝天椒常年种植面积2.7万hm2(40.5万亩)以上,是全国朝天椒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朝天椒生产技术的发展,广大椒农创造出许多间作套种栽培模式。2009年以来,随着无公害三樱椒产业化开发的项目实施,朝天椒间作套种栽培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推广,特别是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朝天椒与西瓜甜瓜间作,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临颍县采用小麦套种朝天椒模式,两种作物播种、采收均采用机械化,可节省人工成本500元以上,每667 m2朝天椒(干椒)产量350 kg左右,仅朝天椒收益就能达到6 000元以上。河南是全国朝天椒生产大省,常年栽培面积达18.7万hm2(280万亩)左右,年产销量约60万t。  相似文献   

10.
《中国瓜菜》2019,(8):151-152
河南省是我国种植朝天椒面积最大的省份,种植面积逾13万hm2。随着朝天椒的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种植模式由单一栽培发展为间作套种模式。间作套种模式能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经济效益。笔者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早春大棚西瓜-鲜食朝天椒间作套种模式进行了介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涮辣与辣椒属5 个栽培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金贵  张卿哲  王硕  张应华 《园艺学报》2012,39(8):1589-1595
 利用筛选出的11 对ISSR 引物对涮辣(Capsicum frutescens L. var. shuanlaense)和辣椒属5个栽培种[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灌木状辣椒(C. frutescens)、中国辣椒(C. chinense)、浆果状辣椒(C. baccatum)和绒毛辣椒(C. pubescens)]共计71 份种质的DNA 进行PCR 扩增,共扩增出 112 条谱带,多态性平均为90.17%,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049 ~ 0.875 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31 时,涮辣与C. frutescens 聚在一组,说明涮辣属于C. frutescens。Capsicum frutescens var. shuanlaense 与C.annuum 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C. chinense,与C. baccatum 亲缘关系较远,与C. pubescens 亲缘关系最远。相似系数为0.397 时,供试的66 份C. annuum 材料进一步分为7 个亚组,个旧皱壳辣、建水樱桃椒各自单独聚在一起,其它基本按长角椒(var. longum)、指形椒(var. dactylus)+ 短锥椒(var. breviconoideum)、灯笼椒(var. grossum)、樱桃椒(var. cerasiforme)和簇生椒(var. fascicutatum)聚类,与辣椒植物形态学分类结果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朝天椒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 000、4 000、5 000、6 000倍液4个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分别在朝天椒主要生长节点施药4次,并调查朝天椒的生长和产量指标。结果表明:相比对照,不同浓度处理对朝天椒生长及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T1(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3 000倍液)、T3(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5 000倍液)处理对朝天椒的株高、茎粗、分枝数影响较大,其次为T2处理(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4 000倍液),3个处理均分别与对照差异显著;以T2、T3处理对朝天椒的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叶宽、SPAD值的影响较大,且显著高于T4处理(叶周长除外)和对照;以T2处理对朝天椒单果鲜质量影响最大,与T1和T3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T4处理和对照;以T...  相似文献   

13.
四川辣椒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产椒大省——四川,常年种椒约7万hm^2,产椒100万t,产值10亿元左右。菜椒、线椒、朝天椒是主栽种类。四川是我国辣椒消费大省,常年消费鲜椒70—80万t,干椒20-30万t,人均年消费干椒3kg以上。四川是我国加工辣椒豆瓣酱和泡辣椒的大省,常年加工鲜椒40-50万t,产辣椒豆瓣酱60-70万t,产泡辣椒数千吨,产值20亿元以上。四川有辣椒深加工企业一家,年提取辣椒红色素250t,辣椒素120t,产值8100万元。四川辣椒产业将在加工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所扩大。但四川还存在整体布署上未将辣椒种植业作为产业来抓,传统加工分散落后、精深加工不发达、综合利用未起步,加工、种植与育种科研沟通不够等诸多问题。现根据上述问题和产业发展态势特提出系列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 ITS 区)作为DNA 条形码 对辣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收集的17 份辣椒资源,提取总DNA,进行PCR 扩增和测序,并从GenBank 下载辣椒属的主要栽培种浆果状椒(Capsicum baccatum)、茸毛椒(C. pubescens)、灌木状辣椒(C. frutescens)和野生种(C. eximium)、野生种(C. lycianthoides)的ITS 序列,进行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分 析。结果表明,以野生种(C. eximium)的ITS 序列为参考序列,利用Clustalx 2.1 软件进行比对,发现3 个中华辣椒、茸毛椒和灌木状辣椒在ITS1 区有15 个碱基缺失。以茄科番茄属(lycopersicon)栽培种‘上 海906’作为外类群,在进化树标尺约0.11 处,22 个辣椒属ITS 序列可分为6 个分支。全部一年生辣椒 (14 个)聚在一支。中华辣椒(3 个)和灌木状辣椒聚在一支,表明中华辣椒与灌木状辣椒亲缘关系相 对较近。野生种(C. eximium)、浆果状椒、茸毛椒和野生种(C. lycianthoides)分别单独为一支。  相似文献   

15.
弱光对甜椒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以4个对光照强度敏感性不同的甜椒品种为试材,分别给予100%、70%和35%光强处理。结果表明:70%光强下甜椒产量显著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最高,夜间呼吸速率最低。随光强的减弱,甜椒的光补偿点降低,而叶片叶绿素含量、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LHCP)含量增加。叶片低温荧光发射光谱显示,反映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分配情况的F686/F740比值先下降后又升高。对弱光适应性强的品种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朝天椒生长的抗旱能力,筛选出适合朝天椒的抗旱剂及其最佳施用浓度.选择不同浓度的富里酸、多效唑和烯效唑3种抗旱剂,分别采用叶面喷洒方式,设置了土壤含水量正常组、干旱组以及抗旱剂处理的干旱组,共11组.检测了朝天椒17项生理生长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分析.与干旱组比较,使用不同浓度的3种抗旱剂,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宝鸡线椒套种模式、技术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宝鸡市线椒套种的4种主要模式及栽培技术,表明线椒套种的优点及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辣椒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陇椒2号为对照,喜悦2314、陇上椒王、金元8号和酒椒3号为材料,比较了各品种的维生素C、可溶性有机酸、可溶性糖含量,产量等。试验结果表明,陇上椒王、酒椒3号、喜悦2314、金元8号4个品种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陇椒2号,酒椒3号可溶性有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陇上椒王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荆州市调查了不同蔬菜上甜菜夜蛾幼虫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甜菜夜蛾发生初期主要在豇豆上发生较多,随着发生量的增大,寄主种类逐渐扩展,在荆州蔬菜寄主主要包括白菜、花椰菜、辣椒、雪里蕻及大葱等。2009年甜菜夜蛾幼虫在辣椒上的密度最大,其次是豇豆。  相似文献   

20.
朝天椒苗期对水涝胁迫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涝性不同的朝天椒品系‘ZHC1’‘ZHC2’和‘ZHS2’为试材,采用模拟短期水涝胁迫方法,研究了水涝胁迫对朝天椒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探讨辣椒的耐涝机制。结果表明:在淹水24h(W24h),供试辣椒茎粗比对照显著增加;‘ZHC2’(耐涝)植株的鲜、干质量大于对照。在恢复24h(R24h)时,‘ZHC2’和‘ZHS2’(中等耐涝)株高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水涝胁迫促进‘ZHC2’和‘ZHS2’根系浅层分布及不定根形成。‘ZHC2’叶绿素受水涝胁迫的伤害较小,淹水时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水涝胁迫下3个辣椒品系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上升。每个时期‘ZHC2’叶片和根系中丙二醛(MDA)含量最低,‘ZHC1’则最高。总之,茎增粗,根系浅层分布及不定根形成,叶绿素受伤害较小,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上升可能有助于提高‘ZHC2’的耐涝性及淹水后的生长恢复。不定根形成、类胡萝卜素及丙二醛含量是朝天椒耐涝性鉴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