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原料的选择。利用鲜食和制汁兼用美国提子系列品种。葡萄,加工前选择完全成熟,色泽鲜艳,无腐烂及无药残留的新鲜果实作原料。 二、冲洗与除梗。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除去果梗。 三、破碎与压榨。用粉碎机将果粒挤压破碎,装入不锈钢容器内加热,温度在60~70℃,10~15分钟使果皮色素浸出而溶于果汁中。制白葡萄汁不经过加热处理,把果浆直接装入过滤白布(或2层白纱布)袋中压榨,使果汁全部流出。 四、过滤与澄清。榨出的汁液用粗白布过滤,除去汁液中的果皮、种子和果肉块等,然后将汁液装入经消毒杀菌的玻璃瓶或瓷缸中,再  相似文献   

2.
一、生产工艺挑选→清洗→破碎→除梗→加热→压榨→杀菌→冷却→酶处理→过滤→调配→过滤→灌装→杀菌→冷却→成品。二、操作要点1.挑选、清洗 果汁加工用葡萄要求八成熟左右。成熟度过低没有葡萄的风味,过高贮藏加工过程易出现腐烂,加工时要及时挑去腐烂果、不成熟果等。葡萄清洗一般先采用0.03%的高锰酸钾,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2.破碎、除梗 葡萄清洗之后,立即进行破碎与除梗,便于榨汁,减少果梗带来的异味。 3.加热 将破碎后的葡萄浆加热至60℃,维持1h,软化果肉,有利于果皮与果肉中的色素的溶出和榨汁4…  相似文献   

3.
红蜜香是以夕阳红为母本,以蜜汁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优质浓香型鲜食葡萄新品种,四倍体,欧美杂种。平均穗重509.8 g,果穗长14~23 cm,宽13~15 cm,圆锥形,果穗较紧,穗梗平均长4.67 cm。平均单粒重7.8 g,果粒圆形,果皮紫红色,厚度中等,无涩味;果肉质地中等,具有浓郁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含量18.5%,可滴定酸平均含量0.68%,每果粒含种子1~2粒。红蜜香长势较强,抗旱性中等。对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白粉病等抗性较强。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红蜜香4月25日前后萌芽,9月上旬浆果成熟,从萌芽到浆果成熟需133 d左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冰温结合SO_2两段释放对‘玫瑰香’葡萄贮后品质及贮藏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冰温(-1.0、-1.5℃)结合SO_2两段释放避免了果梗褐枯和果粒漂白问题,腐烂减轻,贮藏120 d腐烂率分别为1.5%、0.9%,果粒SO_2残留不超过3.2 mg/kg,糖、酸含量接近于葡萄采收值。与-1.0℃相比,-1.5℃贮藏葡萄穗梗冷害率30%,表现为穗梗鲜绿色转暗并呈现水渍状,而前者未发生冷害,因此,-1.0℃结合SO_2两段释放处理更适合‘玫瑰香’葡萄低硫贮藏。  相似文献   

5.
1 生产工艺 挑选葡萄→清洗→破碎→除梗→加热→压榨→杀菌→冷却→酶处理→过滤→调配→过滤→灌装→杀菌→冷却→成品。2 操作要点2.1 挑选、清洗 果汁加工用葡萄要求八成熟左右。成熟度过低没有葡萄的风味,过高则贮藏加工过程中易出现腐烂。加工时要及时拣去腐烂果、不成熟果等。葡萄清洗一般先采用0.03%的高锰酸钾,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2.2 破碎、除梗 葡萄清洗之后,立即进行破碎与除梗,便于榨汁,并可减少果梗带来的异味。2.3 加热 将破碎后的葡萄浆加热至60℃左右,维持1小时(h),软化果肉,以利果皮与果肉中色素的溶出和榨…  相似文献   

6.
<正> 葡萄果实含水量大,在贮藏过程中极易感染灰霉病。为解决这一问题,1984年开始试验S-M保鲜片对葡葡贮藏的效果,1985年在巨峰、玫瑰香葡葡上重复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供试巨峰、玫瑰香葡葡分别采自天津郊区杨柳青农场和韩家墅果园,样品充分成熟,采后4~5小时即行处理,贮藏温度为-1~1℃,每箱装葡萄7.5公斤,箱内  相似文献   

7.
《北方园艺》2015,(3):5
<正>一、葡萄汁1.原料处理。选用粒大色浓、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葡萄,用清水洗净,摘除果梗,置于干净铝锅中,用手逐个捏破或用平底茶缸压碎。2.果汁制取:将装有原料的铝锅放在炉火上加热,温度控制在70℃左右,5min后将锅内的碎果肉倒入铺成4层的纱布中过滤,并用手挤压,以增加出汁率。3.果汁后处理。将制出的葡萄汁每1kg加入白糖200~  相似文献   

8.
酿造方法:去杂:腐烂的葡萄和一些杂物都影响酒味,在酿造之前必须剔除。破碎:破碎就是将果肉破裂,便于取汁,增加酵母与果汁接触的机会。破碎时必须把每个果粒都挤破,破碎后将果梗杂质去掉。装桶:葡萄果粒破碎后,装入容器内,  相似文献   

9.
国外试制了一种水果蔬菜的防腐保鲜剂。其配方是:97%的焦亚硫酸钾、1%硬脂酸钙、1%淀粉(或明胶)。将其配比物溶解后制成颗粒或片状物质。用此防腐保鲜剂贮藏保鲜葡萄有很好的效果。如贮藏8公斤葡萄,放入此保鲜剂5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灰霉病俗称"烂花穗",也称灰腐病,是目前葡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发生比较严重的一大病害,生长期间主要危害葡萄的花序、幼小或成熟期的花穗以及果梗、新梢、叶片等,贮藏期间该病对葡萄造成的损失也最为严重。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结合修剪搞好冬季清园,消灭越冬菌源。幼芽萌动前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1%过氧乙酸水剂300倍液。棚室栽培的,扣棚前结合整地用50%异菌脲悬浮  相似文献   

11.
"葡萄三高素"在葡萄上的应用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葡萄三高素”75 0倍液于花后 3~ 5d(天 )及花后 1 0~ 1 5d(天 )浸蘸果穗 ,可显著提高巨峰、先锋、奥林匹亚、玫瑰香、黎明无核、红宝石无核等品种的坐果率及果穗重量 ,在盛花前 3~ 5d(天 )及谢花后 5~ 1 0d(天 )用“葡萄三高素”75 0倍水溶液浸蘸果穗 ,能促进巨峰系等有核葡萄品种无核化及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12.
张军  秦培鹏 《北方园艺》2012,(8):163-165
以"红地球"葡萄果梗为试材,研究了SO2处理浓度和时间、贮藏温度和湿度对"红地球"葡萄果梗新鲜度的影响,以确定在贮藏过程中对葡萄果梗新鲜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红地球"葡萄在0℃贮藏第50天时果梗有明显呼吸峰。使用SO24 800μL/L×0.5h和2 400μL/L×2.5h剂量在0和25℃贮藏30d后果梗萎蔫明显,果梗新鲜度为4级;当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高于5℃时"红地球"葡萄有明显的干枯衰亡,果梗新鲜度降至4级。  相似文献   

13.
果树设施栽培,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是葡萄的设施栽培,以果品的高质量、高产出、高效益而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2016年在实施财政部科技推广项目“设施果树新技术及配套技术推广”过程中发现,辽宁省凌海市三台子、白台子等乡镇设施促成栽培的‘着色香’葡萄果穗霜霉病发生较普遍且严重,果实开始着色时果梗干枯,果粒大量脱落。白台子镇回兰村张家4栋(各占地666.7 m^2)温室促成栽培的4年生‘着色香’葡萄果穗发病率达32.5%。  相似文献   

14.
陕西榆林地处长城沿线风沙区,葡萄病害主要有葡萄黑痘病、葡萄褐斑病和葡萄霜霉病。 1)病害特点。①葡萄黑痘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蔓溃疡中越冬。菌丝生活力很强,在病组织中可存活3-5年。4-5月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到新梢和嫩叶上。其后对新梢、嫩叶、卷须及幼果等多次再侵染。②葡萄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5-6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梗和孢子,经风雨传播,并多从叶背气孔入侵。  相似文献   

15.
助壮素是沈阳化工所研制,青岛农药厂生产的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农作物有较强的内吸输导作用。 自1982年我们在杨树沟农场,应用含量为25%的助壮素,在玫瑰香葡萄上,进行四年增产试验,看出对提高玫瑰香葡萄座果率。增产都有明显效果。250~5 00bbm的助壮素可提高座果率16.1-119.1%,可增产15—62.8%,但助壮素对玫瑰香葡萄生态有一定影响,且对品质有下降趋势。 施药时间以初花期为好,喷药时先把药液用少量水稀释做成原液,再慢慢加足水量,搅拌均匀后立即进行叶面喷布。玫瑰香葡萄应用助壮素能增产@林钩利$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6.
《果农之友》2012,(1):44-44
葡萄白腐病是真菌性病害.7—9月份高温多雨期最易发生,主要危害葡萄的果实、新梢和叶片。发病先从离地面较近的果梗或小果梗开始,出现枯黄色斑点,而后变为浅褐色,边缘为不明显、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逐渐蔓延到果粒。有时先从一个小穗或果穗下端梗烂掉后.连同果粒脱落。  相似文献   

17.
选择鲜嫩的青萝卜洗干净,切成1厘米厚,10厘米长的块,按每5公斤萝卜块,加入0.2公厅盐的比例,分层装入缸内。装缸的当天倒缸一次,倒缸时要用勺子把腌出来的水扬一扬,以散发热气和萝卜气,促进盐粒溶化。第二天早上再倒缸一次,然后出缸把水控净,将萝卜倒在盖帘或凉席上晾晒,等到每5公斤萝卜块晾晒至1.5公斤时即可堆积,堆后每天倒一次堆,以便散发萝卜气。堆积15天后,每5公斤腌青萝卜块加入脆胡萝卜条1公斤,掺入半两五香粉,拌匀倒入缸或坛内压实封严。成品萝卜干色泽红绿鲜明,味香柔脆。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检测‘亚历山大'葡萄果实中萜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分析果实发育过程中单萜类物质的积累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为揭示玫瑰香型葡萄香气物质的积累规律和香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从果实转色后至成熟期,每周取样一次,每次随机取样80~100粒,去籽去梗后榨汁,离心取上清液用于香气物质测定,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方法萃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对采集到的质谱图用NIST05谱库检  相似文献   

19.
葡萄灰霉病识别与安全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灰霉病是一种影响葡萄生长和贮藏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葡萄花序、幼果和转色上浆期果实,也可危害枝叶。该病1年中有2次发病高峰:开花前后和果实着色至成熟期,在不同部位症状表现不同,果实发病后迅速腐烂、长出灰色霉层,无食用或酿造价值,对葡萄生产威胁极大。1发病症状1.1花序症状发病初期被害部位花梗呈现淡褐色、水浸状病斑,似被热水烫状,迅速变成暗褐色,致使整个花序软腐。1.2幼果症状被侵染后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病斑变褐色,呈现软腐。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对‘晚红’葡萄采后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红’葡萄含糖量高,水分多.皮薄,易受病原菌侵染,在贮藏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失水、干梗、落粒、腐烂等,导致商品品质下降。‘晚红’葡萄对SO2极为敏感,少量的SO2能使其受到伤害并出现漂白现象,加重果实的腐烂。此外,葡萄果梗和穗轴的蒸腾失水量是整个果穗蒸腾失水量的50%以上,极易导致干枝、干梗。壳聚糖是四壳素脱乙酰基的产物,无毒副作用,无异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