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糖醋液和活雌蛾的方法诱集回收野蚕雄蛾,研究辐射不育野蚕雄蛾的田间扩散能力。试验表明,该回收方法可以使田间释放的野蚕雄蛾的回收率达12.6%-13.5%,不育野蚕雄蛾在24h内,90.8%扩散在距释放中心半径内15m的圆周内,覆盖面积达700m^2。据此,在用辐射不育法田间防治野蚕时,1hm^2桑地只需设立30个释放点就可满足防治的需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辐照处理大豆食心虫不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辐射不育技术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1.人工饲养:改变光周期,打破滞育,每天光照18h处理,羽化率最高,滞育期由原来10个月之久,降低到1个月左右,由1年只发生1代,到可以连续多代饲养,繁殖1代只需40~42d;并筛选出较好的人工饲料配方,采用黄豆芽饲养初孵幼虫,成活率较高,发育正常。2.确立了辐照时期以羽化前2天的老熟蛹期为宜,辐照剂量以120Gy为宜,处理后羽化的成虫,活动正常,所产的卵不孵化,可达到绝育。3.田间防治试验:用上述剂量辐照处理老熟蛹,羽化出的成虫释放到种有大豆的纱笼里,防治效果可达88.1%~99.0%,虫食率由10.1%下降到0.1%~1.3%;释放于田间,防治效呆为86.56%,虫食率由11.42%下降到1.55%。由此证明,辐射不育技术为防治大豆食心虫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花生施用复合微生物肥的作用和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花生线虫病害的均沙质壤土地和线虫病害高发区的沙质潮土地,用复合微生物肥对花生进行了拌种、浇灌及浇灌加喷施的作用和效果试验,有促进花生生长,防治花生线虫病害及显著增产的作用,在均沙质壤土不施基肥和追肥的条件下,花生增产9.5% ̄18.1%,其中浇灌方法增产17.6%,在花生线虫病害高发区,对花生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34.4% ̄56.8%,增产23.4%,投入产出比为1:12.4 ̄1:16.9。  相似文献   

4.
晋中东山地区褐土土壤水分特征的测定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压力膜方法测定晋中东山地区褐土的土壤水分,并分析了土壤水分及其能态特征。结果表明:本区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模拟;土壤的当量孔径分布大致随土壤水吸力的增加而减小;土壤的结构性能良好,通气孔隙、毛管孔隙、无效孔隙的当量孔径分布分别占土壤总孔隙度的18.3%、51.2%和30.5%,尤其是毛管孔隙的分布占土壤总孔隙度的一半以上;土壤的比水容量随吸力的增大而迅速减小.当吸力为0.1×10 ̄5~0.3×10 ̄5pa时,其比水容量的量级为10 ̄(-1)[m1/(10 ̄5pa·g)],而当吸力达3×10 ̄5~15×10 ̄5pa时,其比水容量的量级下降了100倍,为10 ̄(-3)[ml/(10 ̄5Pa·g)]。表层土壤水分对于作物吸收利用比心土层和底土层更为有效,但深层土壤的持水性能比表层士壤要好。为此,必须提高作物对土壤深层储水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辐射不育技术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贵州省惠水县中联桔园(500亩)中,1987年和1989年分别释放56272头和95320头辐射不育柑桔大实蝇,释放比分别为12.5:1和45:1,使柑桔大实蝇虫果率由常年的5—8%下降到0.005%,防治效果十分显著。测得柑桔大实蝇可飞翔扩散1500米远。  相似文献   

6.
坡耕地果粮间作聚流与覆盖相结合改造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干旱问题和粮食产量效益低等现状,提出了聚流与覆盖相结合、治理和开发并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的坡改技术。明确了果粮间作冠下区、近冠区、远冠区的合理立体植被覆盖结构和不同坡度隔坡水平沟聚流工程模式。果粮间作结合隔坡水平沟技术降低坡耕地径流量98.6% ̄99.1%,土壤侵蚀模数减少93.1% ̄95.8%;亩纯收益比单种粮食提高31.3% ̄64.2%,比果树提高81.0%。在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北方主要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连续流动交换技术研究了我国北方25个供试土壤非交换性钾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土壤晨交换性钾释放缓慢,而持续时间长;最大释放速率变幅为0.195 ̄2.30mg/(kg·min),600分钟平均释放速率变幅为0.066 ̄1.121mg(kg·min),释放持续时间一般在600分种以上。在600分种释放时间内非交换性钾释放百分率变幅在5.4% ̄39.6%之间。土壤非交换性钾释放速率与盆栽耗钾试验中玉  相似文献   

8.
中国野蚕辐射不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染色体结构变异角度探讨了6 0 Coγ射线照射野蚕蛹造成其后代不育的机理。野蚕的亚不育剂量为 2 50Gy ,在此剂量照射下 ,当代雌虫完全不育 ,雄虫亚不育 ,幼虫生殖细胞染色体产生明显的结构变异 (缺失、倒位等 )。带有此类异常染色体的生殖细胞大多表现为不育 ,这是造成中国野蚕 (BombyxmandarinaMoore)辐射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几蔬菜的养分需求与钾素增产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9种蔬菜研究表明,蔬菜各器官养分含量高而转移率低,属营养非完全转移型作物;蔬菜需肥量大,比谷类作物约高出1/3;蔬菜的钾氮吸收比高(大于1 ̄1.5),而磷氮吸收比低(小于0.3);每公顷产45 ̄75t蔬菜,约需N300 ̄450kg,P2O5 105 ̄225kg,K2O105 ̄210kg,1kgK2O可增产番茄26.1 ̄141.3kg,甘蓝11.2 ̄53.1kg,黄瓜5.8 ̄86.9kg,甜菜  相似文献   

10.
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蓥山低效防护林改造试验研究及水文效益观测分析得出: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明显。实施改造5年后,各种改造方式的土壤有效水贮存能力较无林地提高14.0% ̄38.0%。在年降雨量消耗分配中,土壤贮水量占55.5%,地表径流仅占1.8%,渗透径流占8.7%,壤中径流占23.7%。全林年径流系数为0.3415,比北碚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减少12.48%,丰水期径流系数比北碚站减少22.52  相似文献   

11.
杨梅硝酸还原酶活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改进的活体法测定了杨梅幼树体内硝酸还原酶(NR)的分布状况。杨梅叶片,枝条、根和根瘤的NR活力分别为404.59,226.40,135.87和45.05 n mol NO_2/30min/gFW。品种、枝梢种类及叶片成熟度不同,其NR活力也不同。介质中氮源的种类和浓度对杨梅叶片的NR活力也有明显影响。对未结瘤的幼苗和离体幼树枝条,硝态氮能提高叶片的NR活力和叶片中的硝态氮含量,两者随硝酸盐浓度的增高而提高;铵态氮抑制叶片的NR活力,浓度愈高,抑制作用愈强。  相似文献   

12.
柑桔大实蝇Dacus citri (Chen)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大实蝇的辐照适期为羽化前1—2天的末期蛹,即黑复眼黑翅期。9krad的辐照剂量对柑桔大实蝇的羽化率、寿命和交尾时间无影响,而卵的孵化率为零,是适宜的辐射不育剂量。  相似文献   

13.
黄世乐  成冰  戎耀方 《核农学报》1993,7(4):218-222
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鉴定了肝片形吸虫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5-HT)的定位。在中枢,脑神经节内胞体、突起、连合和发出的纵神经干均呈现免疫反应;在外周,皮肌层、肠管壁、睾丸和卵巢上皮周围、子宫和卵模肌内层等的神经丛也有免疫反应。用电镜技术进一步研究色胺能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发现其胞体集中于神经节,其终末纤维有经典的突触结构,内含5-HT颗粒.因此,5-HT作为肝片形吸虫的神经递质有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4.
固氮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的混合增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苏  李法峰  陈明  林敏 《核农学报》2000,14(6):337-341
球形芽孢杆菌Bs7与巨大芽孢杆菌Bm1 0 1混合培养时具有固氮增效作用。稀释 40 0倍的巨大芽孢杆菌的无菌上清液与球形芽孢杆菌共培养 ,同样能增强后者的固氮活性。Bs7(pAB5 76 )在纯培养时的nifA表达活性为 6 849 5Miller单位 ,与巨大芽孢杆菌上清培养液进行混合培养时的表达活性为 75 0 0 4Miller单位。上述结果表明 :某些微量非碳源的活性分泌物和某些固氮调节基因可能在固氮增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与水稻联合培养条件下 ,混合接种球形芽孢杆菌与巨大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固氮菌在水稻根表的定殖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分配与籽粒充实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放射性(^14CO2)示踪技术对两系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分配与籽粒充实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30d测定,2892S/Msinchu53(F1)^14C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分配的比率较亲本Msinchu53(♂)低11.99%;滞留于茎鞘、叶和枝梗的比率较亲本高4倍左右,是该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原因之一。库源比高结实率低,源的供应不足,是该杂交组合籽粒充实度差的另一原因。在源库之间  相似文献   

16.
栽培大麦辐射敏感性与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幼苗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有3个酶带区,8条酶带。辐照后,在偏负极端出现一个新的酶带区,增加1—3条酶带。辐射剂量效应可用线性回归方程Y=A+BX拟合。大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变化与辐射敏感性有关,与进化类型直接相关。协方差分析表明,裸大麦对辐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皮大麦,四棱和六棱大麦则显著高于二棱大麦。据此可以认为,在进化上属原始类型的品种,辐射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17.
应用(125)~I-A蛋白与兔抗血清免疫球蛋白IgG非特异性结合原理,建立了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的免疫放射分析法。经反复检验表明:检测灵敏度约为10~3菌/ml,批内和批间变异参数(CV)均<15%,兔抗血清对其它病原细菌基本上无交叉反应。通过对我国南方6省部分水稻病区的331个品种稻种样品鉴定表明,水稻病区稻种自然带菌非常普遍,其阳性率高达81.3%。采用浓缩接种试验证明,免疫放射分析法应用于自然带菌稻种的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γ射线辐照处理对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光肩星天牛雄虫的繁殖生物学特征和田间纱笼释放交尾竞争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10Gy辐照处理的野生和实验室饲养的雄虫与野生雌虫交尾后所产卵的孵化率分别平均降低到3.4%和0;野生和试验室饲养雄虫适宜的辐照剂量率分别为1.75Gy/min和1.40Gy/min;在释放比为5∶1的田间纱笼实验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卵的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对红壤中N、P的吸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志坚  王德先 《核农学报》1992,6(4):214-218
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增施磷、钾肥,氮肥利用率和水稻的产量都有显著的增加。谷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29.78g/盆和44.37%,分别比对照(单施氮肥)提高22.75%和9.62%。合理施用氮、钾肥,磷肥的利用率也有显著增加(为29.10%),比单施磷肥利用率提高6.8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