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于 《中国种业》2014,(11):36-37
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与商品率达到了全国之最,推动黑龙江省种业发展,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黑龙江省种业的发展概况,指出了在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省农业发展实际,分析与讨论了推动黑龙江省种业发展的几点建议,旨在提高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房丽萍  孟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7):156-160
施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施用化肥对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是投入其他生产要素所不能替代的,掌握化肥的增产效应从指导农业生产及确定科学有效的施肥方案方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分析了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之间的关系,选取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农业从业人员为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回归C-D生产函数模型,计算了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弹性及贡献率。结果表明:化肥施用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1978—2010年间化肥投入对粮食产量增长的弹性值为0.18,贡献率达20.79%,化肥对粮食增产的弹性和贡献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比略有下降,单位质量化肥投入带来的实际粮食产量增加量有所减少,但化肥投入仍是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旨在维护国家稳定,为预判粮食生产前景、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湖南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筛选关联性较强的影响因素,并建立GM(1,N)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产量。2008—2017年与湖南省粮食产量关联度最大的影响因素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科技因素是影响2008—2017年湖南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018—2027年湖南省粮食产量有较小波动,且农业机械总动力和财政农业支出影响较大;农业机械总动力在前后十年对粮食产量都有较重要的影响,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粮食产量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受农业机械总动力影响最大,维持产量水平需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4.
龙小豆 5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 26-81 为母本、京农 7 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统选育而成。在 2012年品种比较试验中,每hm2平均产量 2369.4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6.9%,, ;2013-2014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10 点次试验,10 点次增产,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 2080.2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0.8% ;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5点次增产,平均产量2055.8 kg,较对照品种龙小豆 2号增产 12.1%。  相似文献   

5.
龙育168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2008年用自交系M504作母本、自交系T418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3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0877.3kg,比对照品种兴垦3号增产12.0%;2014年续试,平均产量11910.9kg,比对照品种誉成1号增产9.6%。2015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1702.3kg,较对照誉成1号增产7.6%。201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6016。该品种具有高产、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粮食产量和商品率第一的农业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作物种业发展,为促进全省粮食实现“十连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国家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中,黑龙江省种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业集中度低、商业化育种科研体制不畅、种质资源利用不利、基础设施差等问题限制和影响了种业的发展,亟需进行改善与破解,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龙芸豆 17 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以龙芸豆 4 号为母本、龙芸豆 5 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2017 年参加国家芸豆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每 hm2 平均产量为 2454.15kg,较对照品种增产 37.50%,2018 年进行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 1968.19kg,较对照品种增产 32.57%。2020 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10,(4):53-54
<正>龙园锦春登记编号:黑登记2009034原代号:20-9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特征特性:腌渍型黄瓜品种。产量表现: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9524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21.9%;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7147kg/hm2,较对照品种叶三旱黄瓜增产13.2%。适应区域:黑龙江省各地。  相似文献   

9.
<正>"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农产品保障供给与质量安全是农业部门法定职责,农作物要增产增效,科技是先导,良种是科技中最活跃的部分,起到先行作用。按照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意见,现代种业应该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显著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方面提供引领作用和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10,(2):54-54
<正>芸豆恩威登记编号:黑登记2009011原代号:龙引23-003NV引进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特征特性:早熟芸豆品种。产量表现:2005~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917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增产18.1%;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12kg/hm~2,较对照品种龙芸豆3号增产17.8%。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三至第五积温带。  相似文献   

11.
正9月2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秋冬种工作视频会议,分析2018年秋冬种生产形势,安排部署秋冬种和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批示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首要任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乡村振兴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抓好粮食生产意义重大。秋冬种是保障2019年粮食产量、夺取工作主动权的关键一仗。要高标准、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龙粳 1 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1 989年以龙花 84-1 0 6为母本 ,以藤系1 38为父本 ,进行第一次人工杂交 ,1 990年又以其F1 为母本 ,以雪光为父本 ,进行第二次人工杂交 ,1 991年接种其三交F1 花药 ,进行离体培养选育而成。 2 0 0 0年 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同年获得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后补助一等奖。1 产量表现1 995年经所内产量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75 0 0kg/hm2 ,比对照增产 8.7% ,1 996年平均产量 7888.9kg/hm2 ,比对照增产 1 2 .9%。同年异地鉴定平均产量 7784.5kg/hm2 ,比对照增产 1 …  相似文献   

13.
克春120444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九三DI-42为母本、克02-85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91 d左右,熟期适宜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115.3 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3.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664.2 kg/hm2,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7.9%;产量突出,品质优良,较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袁小珍  杨波  刘洁  付唯  付强  付雄  刘兴义  李耘 《中国种业》2024,(6):176-178,182
玉龙优 1611 是用香型优质不育系玉龙 1A 与香型抗稻瘟病恢复系泸恢 1611 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在3 年试验中产量表现稳定,所有试验点 100% 增产。该组合米质优,抗性中,适宜绿色轻简化栽培;因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生活力强、授粉姿态好等特点,在杂交制种中易取得丰收,产量在 3000.00~3750.00kg/hm2。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 20210038)。2022 年获得四川省“稻香杯”食用稻米品质特等奖,同年被中国农学会评选为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2023 年入选四川省农业主导名录和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相似文献   

15.
<正>齐农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2年以嫩950127-4×东农42的F_1为母本,以嫩丰1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0点次试验全部增产,每hm~2平均产量2656.0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4.1%;1年生产试验,5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281.9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2.4%。蛋白质含量为40.46%,脂肪含量为21.53%,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  相似文献   

16.
对加强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基本情况2013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达到600.41亿kg,比2012年增收24.25亿kg,增量占全国的1/5。粮食增产,优良品种是根本保障。黑龙江省以维护品种选育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围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坚持原则,严守标准,品种管理工作日益加强,新品种推广步伐逐步加快,全省良种覆盖率多年稳定在98%以上。品  相似文献   

17.
袁明 《中国种业》2018,(2):84-85
齐农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大豆研究室于2003年以哈4475为母本、嫩丰1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666.9kg,比对照品种抗线6号增产12.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415.4kg,比对照品种嫩丰18号增产11.6%。蛋白质含量为38.23%,脂肪含量为21.48%。中抗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201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应用种植,是一个稳产、抗线性状较为突出的高油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粮食安全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焦点多集中在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安全的威胁方面,而忽视了复种指数的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多熟制种植制度是该区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定性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对国家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取得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研究表明:1979-200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粮食和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与农作物播种面积比、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下降7.0、7.2个百分点,通过对耕地复种指数变化与国家粮食产量变异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较为明显。研究认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粮食信息预警系统等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近20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影响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因素,探索黑龙江省粮食持续增长的方法,使用有关黑龙江省粮食生产近20年的相关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取得相应结果。研究表明,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产量与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呈正相关,与化肥施用量呈负相关。最后,提出增加黑龙江省粮食产量需要合理施用化肥,保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重视农业科技的运用及对新型农业人才培育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郑伟 《中国种业》2016,(9):67-6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和黑龙江省合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国外资源swsi为母本、rocki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于F_2辐射育成大豆品种合农71。该品种株型收敛,抗倒伏能力强;高产稳产,区域试验点点增产,每hm~2平均产量3187.5kg,较对照吉育86平均增产9.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570.0kg,较对照平均增产9.6%,大面积生产上具有3750kg的产量潜力;品质优良,粗脂肪含量21.00%,粗蛋白含量38.74%;抗病能力强,中抗灰斑病,中感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感3号株系,中感胞囊线虫病3号生理小种,深受广大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