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给雏鸡喂蛋鸡全价饲料,不利于雏鸡的健壮生长。其原因: 1、鸡蛋全价饲料含钙较高,不利于雏鸡的健康。蛋鸡全价饲料含钙量一般为2.7—3.75%,而雏鸡喂含钙量超过0.9%的饲料,易患肾炎、痛风、尿结石等疾病,且死亡率增加。 2、蛋白质含量较低,不能满足雏鸡迅速生长的营养需要。雏鸡2—3日龄后,日龄越小对饲料中粗蛋白质的需要量越高,在5周龄内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在20%,6—  相似文献   

2.
1 发病情况 我市某专业户,1995年3月份从本地孵化厂购入500羽938雏鸡,饲喂全价配合饲料,17周龄前按我局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预防,鸡群生长正常。18周龄用左旋咪唑驱虫,20周龄开产至35周龄产蛋率只达30%。日耗料不少,但鸡体消瘦,用抗菌药,补充多维素均不见效。  相似文献   

3.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2.控制温湿度。雏鸡所需的温度1周龄内为30~31℃,2~3周龄为25~30℃,4周龄以后为20~25℃;室内相对湿度以55%~65%为宜。并还要保持通风换气。 3.保持密度。每平方米放养雏鸡的适宜密度量为:10日龄内为40~50只,20日龄内为40只,30日龄内…  相似文献   

4.
草鸡又称地方土种鸡,适应性较强,饲养比较容易。下面将草鸡不同时期饲养管理要点予以介绍。1雏鸡雏鸡初饮时,可在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电解多维。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16~20℃)。雏鸡一般在出壳24小时后开食,初时可喂给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价颗粒料。舍内温度的控制,在育雏期最为重要。具体要求是:0~1周龄为33~31℃,2~3周龄为30~25℃,4周龄后25~20℃。舍内相对湿度以55%  相似文献   

5.
提高鸡成败的重育雏成活要因素之一。率,是关系到养为此介绍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创造条件是基础:1.温度。育雏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平稳,控制在20~24℃内,不可忽高忽低。育雏器(保温伞等)中的温度在1~2日龄时为35℃;3~7天龄时为35~32℃;2周龄内为32~29℃;3周龄内为29~27℃;4周龄内为27~21℃。2.湿度。育雏室内空间相对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内为65%,10日龄以后60%,20日龄以后55%,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季节、饲养情况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3.通风。舍内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生  相似文献   

6.
三黄鸡,黄毛、黄嘴、黄脚、肉厚皮薄、骨细肉嫩、肉味鲜美,是两广及港澳人们的喜食之佳品.其饲养技术如下: (一)做好雏鸡的管理和喂养1.注意雏鸡的保温.一般出壳时为32~34℃,以后每周下降3℃,降至21~24℃. 2.适时喂料喂水.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料喂水.最初喂小鸡全价料,每天喂5~6餐.保持清洁饮水.  相似文献   

7.
一、雏鸡的生理基础 1.2 周龄以内的雏鸡的体温较青年或成年鸡低3℃左右, 约39℃~40℃(成年鸡正常为40.0℃~42.0℃)。因雏鸡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不全,加之雏鸡绒毛稀短,皮肤薄,保温御寒机能弱,因此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雏鸡体温时,必须依靠人工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2.1~2日龄的幼雏,由于体内存在卵黄,能暂时提供所需的营养,因而在2日龄以内的雏鸡可不给予全价料。以后由于卵黄逐渐被吸收,加之雏鸡的迅速生长发育(每周增重2倍左右),因此在这期间应提供充足的适  相似文献   

8.
我场1991年3月28日进养商品代迪卡蛋鸡7000羽。自1日龄至5日龄,喂含8%的国产鱼粉配合饲料,其间死亡雏鸡691羽,死亡率为9.87%。6日龄改换饲料,雏鸡死亡明显减少,至6周龄共死亡雏鸡111羽,死亡率为1.59%。经诊断和防治,确诊为食盐中毒,原因是配料人员误把咸鱼粉当作淡鱼粉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育雏期育雏成败的关键之一,即是否有适宜的温度。1周龄内幼雏应保持温度35~36℃,相对湿度60%~65%,以后每周降1.5℃,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平面育雏和网上育雏最好用红外线灯保温。育雏室内保温,一般为25~50天,育雏室要保持空气新鲜、清洁、干燥。最初几天,将小鸡料撒在清洁的软布上,让雏鸡自由采食,以后改用饲料槽。雏鸡每日喂料次数,一般是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喂水量则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多。缺水是雏鸡致病的重要因素,故供水不能  相似文献   

10.
一、育雏、育成期(一) 饲养:雏鸡入舍后要先饮水;饮水后要尽早开食,每日喂6次,逐渐减至4次;要喂全价配合饲料。随日龄而增加料量;7周后营养水平要适当降低;每隔两周要监测体重一次。(二) 管理:雏鸡第一周保温伞(炕温)应达32—30℃,40—50日龄离温;相对湿度保持在55%—70%;光照在0—3日龄每日为23小时,3—19周为9小时;收容密度平养每平方米30—10只;出壳24小对内要进行雏鸡雌雄鉴别;7—8日龄断喙;按免疫程序进行防疫、按种;18—20周转群上笼。  相似文献   

11.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羽,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龄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与体重的比值大致不变,羽毛中角蛋白约占82%,其蛋白含量是肉、蛋的4~5倍.  相似文献   

12.
一、育雏 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必须准备好饲料、药物、育雏笼(箱)、保温伞或灯泡等,并做好清洁消毒和试温工作。 2.饲养:先饮水。后开食,雏鸡转入育雏室或笼(箱)后,先喂以0.1%的高锰酸钾水,2~3小时后再以少量饲料撒于垫布上,一周后用料槽采用自由采食,日夜照明。第1~2天用小鸡料,第3天起用熟鸡蛋和小鸡料,现拌现喂,每100只雏雉用1个熟鸡蛋,2周龄后用优质淡鱼粉加小鸡料。20天龄前日喂6次,20天龄后日喂5次。  相似文献   

13.
<正> 1983年6月2日,本县坝头公社芹溪大队某一饲养户将500只三日龄的希塞斯雏鸡每日用含量0.1克痢特灵〈剂量按每片喂20羽〉研粉拌料饲喂、连喂二天,由于拌药不均匀引起  相似文献   

14.
岭南黄鸡快,慢羽品系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岭南黄鸡快、慢羽新品系雏鸡在出壳后24小时内利用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达94.1%,快羽C系和慢羽D系0,4,8,12周龄的平均体重及12周龄的料肉比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12周龄存活率快羽C系为95.03%,明显高于慢羽D系的88.76%。  相似文献   

15.
1保温 雏鸡对温度要求严格,温度低会引起雏鸡冻死、压死、感冒、白痢、蛋黄吸收不良及生长迟缓。因此,确保冬、春季鸡群所需的温度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养户在保温时要注意鸡群正常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第一星期1-3天龄不低于33℃,以后每2天下降1℃一星期时温度要在31℃以上;以后每星期降2-3℃,30日龄时不低于20℃。中大鸡(30日龄以上鸡),应在18℃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5℃。  相似文献   

16.
1发病经过 2005年3月柘荣县城郊乡陈山村养鸡大户赵某从省内一个种鸡场调入肉用仔鸡1500羽,一星期后又从该种鸡场调入1000羽,放在同一栋育雏舍内地面平养,用保温灯保温。2批雏鸡分别于调入7d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因育雏室不够和气温低,为达到32℃以上的保温目的,育雏室四周采用塑料薄膜包围,上面加盖塑料布.室内温度33.1℃,相对湿度95%,塑料薄膜上挂满水珠,氨气、霉味重。雏鸡从5日龄时开始发病,到15日龄左右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最多时在120多羽。至15日龄以后发病死亡数开始下降,每天死亡10-15羽。2批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完全相同,共死亡1137羽,死亡率达45.5%。  相似文献   

17.
1.控制温度: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是1周龄内33~35℃;1~2刷龄30~33℃:2~3周龄27~30℃:3~4周龄24~27℃:4~5周龄21~24℃;6周龄以后直至出栏保持在20~25℃即可。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造成雏鸡大量失水.食欲减弱,代谢受  相似文献   

18.
初生大雁苗1~7日龄的育雏温度为28~30℃,每周可递减2~4℃,具体视外界温度确定,育雏的头3天要全天保持24小时光照,4~14天全天保持16小时光照,2周龄以后,可完全采用自然光照。雁苗出壳后24~36小时即可开食,1~3日龄的幼稚消化机能尚不健全,尽量少喂或不喂含脂肪较多的饲料,4日龄以后可适当在料中添加一些熟蛋黄或优质的鱼粉等,在育雏的头15天,精料可完全使用碎米或全价配合饲料,并掺少量青绿饲料。15日龄以后可完全采用全价料,青料的搭配比例也可适当增加至15%左右。通常育雏期每天饲喂4~6次,每次饲喂时间最好不超过30分钟,全天保证饮水…  相似文献   

19.
宁明县科协购进160只法国番鸭苗进行试验饲养。采用网上育雏,25日龄前喂全价小鸭颗粒饲料。鸭群从1周龄开始出现啄羽现象,2周龄后逐渐严重,鸭子互相啄食尾羽和翅羽,有的鸭子被啄得鲜血淋漓,严重影响鸭的  相似文献   

20.
从羽毛变换纵观鸡的生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生雏鸡,全身着生绒毛,绒羽稀薄,保温性能差。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绒羽逐渐脱换为青年羽,保温性能较绒羽好。雏鸡的羽毛生长迅速,3周龄羽毛重为体重的4%,4周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的重量大致保持不变,羽毛主要由角质蛋白组成,约占羽毛的82%,其蛋白质含量是肉、蛋的4~5倍。雏鸡绒羽的脱换有一定的规律,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生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青年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