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赤小豆和红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赤小豆和红豆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赤小豆和红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耐盐指数均显著降低,等浓度NaCl处理下,红豆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耐盐指数均较赤小豆高,且萌发抑制率相对较低。赤小豆与红豆幼苗根长、芽长和鲜重均显著降低,等浓度NaCl处理下,红豆幼苗的根长、芽长和鲜重指标均较赤小豆高。研究表明红豆比赤小豆耐盐性更强,更能在盐胁迫环境下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豆农家品种资源芽期耐盐性鉴定及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大豆属于中度耐盐植物,盐胁迫导致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受到抑制。本研究测定了NaCl处理下,18份大豆农家品种资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胚轴长、根长、侧根数、干物质积累等指标。明确了NaCl胁迫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株高、胚轴长、根长、侧根数、干物质积累等指标均呈降低趋势。筛选出耐盐品种G08,盐害指数18.00%。证明了发芽势、发芽率、株高、胚轴长、根长与品种间耐盐性呈显著相关关系,能更好的反应大豆的耐盐性。为大豆耐盐种质创制提供丰富的数据参考和亲本材料,为完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研究和提高盐渍土壤利用效率提供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玉米萌发期耐盐性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对玉米品种耐盐性筛选、盐碱地玉米栽培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以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和苗长等作为指标,用不同浓度的NaCl对9份不同玉米品种进行苗期耐盐性筛选的鉴定,分析盐胁迫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mol/L NaCl处理下‘吉单519’和‘平全9’的根长比对照增加了31.17%和14.17%,与对照处理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低浓度的NaCl(≤30 mmol/L)溶液对玉米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和根、芽的伸长,并且不同品种间表现出耐盐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及其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阐明盐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性状表现和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能强弱,同时为改良盐碱化土壤提供更加耐盐碱的植物品种,提高盐碱化土地资源利用率,本试验以5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处理(0、0.4%、0.8%、1.2%),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苜蓿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苗高、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均有较大影响,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苗长和根长明显缩短,而且,高质量浓度盐胁迫对苜蓿种子发芽性状的影响尤为显著。不同苜蓿品种在不同盐浓度间的差异显著;品种间各指标的表现不尽相同,发芽势与发芽率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显著,苗高和幼根长指标在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单项指标耐盐系数和品种综合耐盐指数来看,5个苜蓿品种的耐盐性能强弱顺序为‘Magnum salt’>‘中苜1号’>‘维多利亚’>‘巨人201T’>‘皇冠’。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粱地方种质芽期苗期耐盐性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益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对现代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高粱既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耐盐性很强的抗逆作物。开展高粱耐盐性研究、筛选出一批综合耐盐能力优良的高粱品种对开发利用盐渍化土地、增加粮食产量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110份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分别进行了芽期200 mmol L~(-1)和苗期100 mmol L~(-1)的NaCl胁迫试验,测定芽期发芽势、发芽率以及苗期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苗长、根长、苗鲜重、根鲜重、苗干重、根干重等指标。计算芽期、苗期盐胁迫下性状值占对照性状值的百分比表明,参试品种芽期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范围分别为0~98.89%、23.65%~101.79%,盐胁迫下相对发芽势变化差异显著。苗期相对叶绿素含量、相对苗长、相对根长、相对苗鲜重、相对苗干重、相对根鲜重、相对根干重变化范围分别为59.53%~99.91%、52.47%~95.23%、47.87%~100.14%、27.43%~95.28%、30.48%~98.26%、21.62%~100.34%、31.46%~102.13%。采用隶属函数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对参试高粱芽期和苗期的耐盐能力综合评定,鉴定出芽期高度耐盐材料22份,耐盐材料32份;苗期高度耐盐材料37份,耐盐材料41份;其中,来自内蒙古的朝阳棒槌(00003011)和来自北京的白鞑子帽(00001081)等10个品种在芽期和苗期均表现高度耐盐,可作为后续全生育期耐盐鉴定和耐盐育种的优异资源。对芽期隶属函数值排名以及苗期F值排名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生物量的指标如苗干重、根鲜重可作为苗期大量材料耐盐鉴定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鉴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 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Cl 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 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Cl 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 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 份,苗期筛选出3 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 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 类。确定150 mmol/L Na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筛选耐盐绿豆种质资源对于盐渍化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346份国内外绿豆种质苗期用150 mmol L–1 NaCl进行胁迫处理,测定了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鲜重、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等12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耐盐性综合评价分析及聚类分析对各样本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归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耐盐性预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处理组与对照组各性状评价指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12个指标的耐盐系数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合盐害症状等级划分与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到苗期高耐盐(1级)绿豆26份,耐盐(3级)绿豆65份,对盐分敏感(7级)绿豆74份,对盐分极敏感(9级)绿豆18份。其中来自江西的C04125、菲律宾的C06310等10份耐盐能力最强,可作为绿豆耐盐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地上部鲜重、根鲜重、根干重、根长、根体积和根分枝数可以作为绿豆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aCl胁迫与种子大小对玉米种子发芽及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影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当NaCl浓度≤50 mmol/L时发芽率的抑制程度不显著,而当NaCl浓度>50 mmol/L时,盐分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就非常明显,NaCl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发芽率降低幅度达60%左右.幼苗的根长和芽长在所有的NaCl浓度下都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而幼苗的鲜重只是在NaCl浓度>50 mmol/L时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果.种子大小的差异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幼苗的根长及芽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幼苗的鲜重表现出显著的作用.NaCl胁迫和种子大小的互作在发芽率、幼苗根长、芽长及鲜重等4个指标中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复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NaCl和Na2SO4复盐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利用不同浓度(0.00%、0.10%、0.40%、0.70%、1.00%)的复盐溶液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供试的3个水稻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以及幼苗的根长、芽长、总鲜重、根鲜重、芽鲜重均与盐浓度呈负相关;幼苗的丙二醛、脯氨酸等生理指标则与之呈正相关;较对照组而言,盐胁迫下的3个水稻品种各项指标均发生显著的下降或上升。结果初步表明,3个水稻品种的耐盐能力大小为内5优306内5优39内7优39。  相似文献   

10.
旨在加强玉米耐盐性的研究和利用,本研究采用水培法,以NaCl胁迫拟田间盐生条件,在适宜的盐胁迫处理浓度的基础上,以耐盐系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42 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发芽率、根干重、苗干重、根鲜重、根长和苗鲜重可作为玉米自交系的苗期耐盐性筛选和鉴定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42 份玉米自交系苗期的耐盐性划分为5 类,其中B红-2 等12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较强,NC320 等42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中等,50K-4-1 等58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一般,H070480 等77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敏感,甘1 号等53 份玉米自交系的耐盐性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蔬菜种子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瓜、生菜、茄子种子为受试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玉米、小麦秸秆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作物秸秆对蔬菜种子的影响有抑制、促进、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和无显著作用等多种形式.玉米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根长和鲜质量显著抑制,对苗高和干质量表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生菜、茄子种子的发芽和根系生长显著抑制,对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小麦秸秆水浸提液对黄瓜苗高、鲜质量表现促进作用;对生菜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根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其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促进/抑制双重作用;对茄子发芽率显著抑制作用,对其根长、苗高和鲜质量均表现双重作用.根据化感敏感指数,玉米秸秆水浸提液对受体蔬菜的化感作用强于小麦;生菜对秸秆浸提液最敏感,茄子次之,黄瓜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大蒜素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浸种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蒜素200 mg/L浸种12 h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但可延缓白菜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400和800 mg/L浸种12 h可延缓白菜、萝卜种子发芽和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活力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萝卜的最终发芽率显著降低,而对莴笋最终发芽率无影响。200 mg/L浸种对白菜苗鲜重、根鲜重、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00和8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幼苗主根和下胚轴长度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缩短。200和400 mg/L处理能促进萝卜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和下胚轴生长均有抑制作用,800 mg/L处理对萝卜种子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浸种能促进莴笋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及下胚轴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长、下胚轴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叶面喷施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鲜重和根鲜重提高、株高和下胚轴宽增加,而对主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肌苷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肌苷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应用于植物生长调节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水培试验,分别设定100~500mg/L五组不同浓度的肌苷处理,测定绿豆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的相关指标。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肌苷浸种均促进了绿豆种子的萌发和生长,绿豆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叶长、叶宽、鲜重和干重有不同程度提高,根冠比降低。不同浓度处理中,以400mg/L处理的幼苗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95.8%和97.9%;以300mg/L处理鲜重、总干重和根干重最高,播种8、10天后以200mg/L和400mg/L处理的幼苗根长、叶长、叶宽最高。利用肌苷浸种可促进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且浓度为200~400mg/L肌苷更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有益于苗期生长并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盐胁迫对藜麦种质材料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40份来自不同省份的耐盐性藜麦种质为材料,设置0、100、200、300、400和500 mmol/L NaCl处理,测定种子萌发期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和鲜重,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隶属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耐盐性较强的材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盐浓度升高,40份藜麦种质发芽率、发芽势、胚轴长、胚根长和鲜重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鲜重与发芽势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对40份藜麦种质进行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后,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即强耐盐、中度耐盐和敏盐材料,筛选出强耐盐材料4份,分别为‘JSS L-2’、‘HJL34-1’、‘HJL-33-2’和‘白藜’;敏盐材料4份,分别为‘HZL-1-3’、‘HZLM 5-3’、‘HZLM11-2’和‘MLL-3’。本研究结果可为藜麦耐盐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6.
郭宇琦  王财金  王洋 《作物杂志》2021,37(5):211-788
对104个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的苗鲜重、苗高、下胚轴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等10个活力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地方品种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在17.65%~35.42%之间,其中发芽势变异系数最大,为35.42%,下胚轴长变异系数最小,为17.6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下胚轴长与根体积、根表面积、总根长呈显著负相关外,其余各性状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4个大豆地方品种分为4个类群,类群Ⅲ的苗鲜重、苗高、下胚轴长、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主根长的均值最大,类群Ⅳ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的均值最大。主成分分析中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87.854%。第1主成分反映的是大豆根系粗壮程度;第2主成分反映的是发芽速度;第3主成分反映地上部分伸长能力;第4主成分反映地下部分伸长能力。隶属函数值将104份材料按活力高低分为3类,并筛选出8个高活力地方品种(保险豆、汤原秃荚子、黄豆、宝清小金黄、和龙油太、富锦四粒黄、牛毛黄和汪清神仙洞),可作为培育高活力大豆品种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A_3和6-BA处理美女樱种子,研究其对美女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生理生化活性、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幼苗干鲜重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女樱种子经过GA_3和6-B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提高,种子TTC还原力增强,POD酶活性提高,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降低,根系长度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多,种子活力高于对照.各指标提高的效果均表现为6-BA好于GA_3,6-BA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1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9.6%,GA_3的处理最佳使用浓度为300 mg/L,种子的发芽率为87.5%.  相似文献   

18.
晚稻品种种子萌发期耐酸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酸化稻田适宜晚稻品种选择提供参考,通过室内发芽试验考察了25个晚稻品种(品系)在6个pH梯度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单苗鲜重,比较研究了其种子萌发期耐酸性差异。结果表明:(1)品种间发芽率、发芽势、单苗鲜重差异很大,其中3号、7号、10号、15号品种较高,18号、19号、21号、22号品种较低;(2)6号、11号、12号、13号、14号、16号、19号、21号、23号、24号、25号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单苗鲜重在6个pH梯度处理下变化幅度较大,被初步判定为酸性敏感型品种;(3)2号、3号、5号、10号、15号、17号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单苗鲜重在6个pH梯度处理下变化幅度较小,被初步判定为酸性迟钝型品种。种子萌发期耐酸性比较,可为初步筛选酸化稻田适宜水稻品种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20.
棉花根系分泌物对棉苗生长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棉所35为材料,研究了棉花根系分泌物水收集液对棉苗生长及生理活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低浓度时对棉花种子萌发,棉花幼苗植株的根长、株高、地下部分鲜重及地上部分鲜重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时有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根系分泌物均有使棉苗根系活力减弱、叶绿素含量降低的趋势;根系分泌物低浓度时能促进酶SOD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