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对虾养殖业迅速增长,随着养虾业的发展,伴随着传染病和非传染的病原体相应发生,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养虾业。现将国外养殖对虾类病害研究的进展,作扼要地概述。  相似文献   

2.
《水产科技》1993,(1):7-7,6
我县1992年养虾面积为13500亩。上半年养虾形势很好,第一造养日木对虾和中国对虾,平均亩产65公斤,总产743吨。每亩获纯利55呒,总获利达740多万元。第二造主养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日本对虾,第三造主养日本对虾和长毛对虾,但第二、三造都发生严重病害,特别是发生细菌性和病毒性病害,是继1989年以来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  相似文献   

3.
对虾养殖周期短 ,养得好 ,效益高 ,市场需求量大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养殖品种。但自1991年对虾病毒性疾病流行以来 ,各地养虾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虾病成为制约养虾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水产科研人员和养虾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艰辛努力 ,对对虾病毒性疾病的研究 ,虽然从生产上未能给予有效的治疗 ,但从控制、预防方面却有了很好的技术经验 ,取得一定的进展。如封闭式养殖、池塘微生态调控、高位池养虾等方式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控制、预防病害发生 ,使对虾养殖取得成功的先进方式。一、封闭式养虾封闭式对虾…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虾养殖遭遇病害危机,白斑综合征(WSSV)、对虾肝胰腺坏死症(HPNS)等疾病频发。2013年全球养殖对虾产量较2012年减少23%,据报道主要养虾大国泰国产量下降约50%,中国下降约17%。探索有效的对虾病害预防措施,成为减少虾病暴发及损失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县养殖斑节对虾的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日渐提高,巳从粗养式向高密度精养式过渡,但由此引起的池塘水质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目前,斑节对虾的各种病害发生尤其突出,使养殖生产受到严重损失。为此,笔者通过几年的养虾实践,对于斑节对虾的病害防治,提出一些建议性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莫佛素  翁雄 《水产科技》1992,(6):15-16,18
白斑病,是斑节对虾养殖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危害性越来越大。今年在我省夏季放养的斑节对虾中,此病大面积发生,给养虾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如汕尾市放养的近700公顷斑节对虾,此病迅速蔓延,发病率高达80%,而且病虾死亡率很高,不少虾池高达100%。为了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认真调查研究了白斑病的症状和病因,  相似文献   

7.
我省的闽东沿海是我省发展的对虾养殖业最早的基地之一,然而,近一二年随着养虾面积的发展,带来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虾农普遍亏本,广大虾农和投资者的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上述被动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与该区域养虾集中在内湾海域有关。观就闽东内湾海域虾池位置、面积与对虾养殖的关系探讨提出如下看法。  相似文献   

8.
当前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出现对虾病害,引起大量死虾现象,由此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着养虾户的利益和对虾养殖业的发展,防治对虾疾病,已成为养虾业中当务之急。在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等单位大力协助下,曾就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种对虾症病,作了各种药物饵料的对比试验。近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市养殖对虾大面积暴发传染性流行病,而且发病率高、病害来得早、范围广、损失大是我市养虾史上所罕见,使我市对虾养殖业又陷入困境,广大虾农因之大伤元气而情绪纸落,对搞好今后的对虾养殖生产信心不足。为了探索养虾防病新技术,为广大虾农提供成功范例,针对虾病主要是由于环境等外界不良因子的诱发,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产》2014,(6):20-20
“虾好不要贪,早卖早安心。”——目前,业界一直在讨论对虾养殖的病害问题,在销售上普遍认为有虾卖就有钱赚。不过,有网友却觉得:“养殖户要会养虾,更要会卖虾,才会赚大钱。”该网友认为,有些养殖户即便养虾的成功率较高也赚不到大钱,是因为太“贪”了,总想着再养大一些,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与渔业》2011,(2):18-18
有研究资料表明.健康虾摄食病死虾是白斑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头死虾就能感染70头健康虾。对虾与鱼类没有共患病,用鱼来控制对虾病害传播是时下学术界研究虾病防治的方向之一。虽然养的产量不如单养的高,但生物防治是一种保险而有效的防病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1994,(3):38-39
在省水产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注下,在全省虾病开始抬头、养虾业形势相当严峻的时刻,省水产局科技办、省水产局对虾养殖办公室、广东水产学会、省海洋湖沼学会、省海洋学会,于4月26日至28日在南海市西樵水产技术培训中心,联合召开了省对虾养殖病害分片地区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市对虾人工养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特别是1993年,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达80%,造成严重的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者的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改革养殖工艺,开展虾池综合利用,利用现有的虾池开展虾、蟹混养,以达到稳定虾池水体生态平衡、降低发病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引导全市养虾业走出低谷。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今年2月-8月底,我们进行了“虾池综合利用”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何幽峰 《现代渔业信息》1995,10(11):21-23,20
养殖对虾的病害,特别是近两年的暴发性虾病的流行,使辽宁省迅速发展的养虾业遭受很大挫折,为恢复和稳步发展养殖业,作者就虾病预防措施作一些粗线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养虾业的不断发展,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集约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虾疾病的危害日趋严重,成为制约对虾养殖业达到高单产、高规格、高效益、低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生产上一些危害比较严重、易发的虾病为例,对虾病的常规检查和防治措施加以介绍,为对虾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虾养殖业从南至北虾病灾情严重。汕头地区是全国虾病的早发区、重灾区,自1990年以来已连续发生对虾暴发性流行疾病,1993年对虾发病面积占放养面积的86.7%。特别是中国对虾的养殖每年发病最早,死亡率最高,1993年我市养至5—6厘米的中国对虾几乎全部绝产。为了探索解决我市对虾暴发性病害的新路子,1994年我们在汕头市达濠区金声水产养殖公司协助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市养是业日益发展,但是虾塘也日渐老化,污染严重,虾病频发,已成为困扰养虾生产者的在一大问题。1991年以来我局承包遂溪县黄略镇三元围虾场养虾,由于采取了不同品种轮养和混养,较好地克服了对虾病害,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86年以来,汕尾市养虾业经历了大面积发展和奋力爬坡的曲折历程,终于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全市放养对虾面积10,368亩,总产1,380.6吨,平均亩产133.16公斤,有81%的虾农盈利,涌现了一大批高产高效益典型。与1988年相比,  相似文献   

19.
张良尧 《内陆水产》2001,26(12):21-22
斑节对虾是合浦乃至广西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1988年开始引进合浦养殖,1999年斑节对虾养殖面积达到3733公顷,发展迅猛。但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病害不断发生,特别是1993年全国普遍出现暴发性虾病后,给对虾养殖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着如何做好虾病的综合防治,实施对虾健康养殖进行不懈努力,虽然仍未能摆脱虾病的困扰,但是探索出许多养虾新技术、新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有效地减少虾病发生。笔者阐述的斑节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是我县1999年对如何进行低产虾塘技术改造,实施对虾健康养殖建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病害,近年来许多地区连续发生鱼虾病害大流行。我国对虾养殖的虾病日益严重,流行的季节越来越早,蔓延速度快,布分面广,而且虾病种类逐年增加,并有新的病症出现,使虾农谈病色变,给变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