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科鸡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草科鸡原产地选择草科鸡种鸡,建立30个家系,进行了3个世代的选育研究.通过选育和提纯,形成了外貌特征明显、优质性状突出、遗传稳定和生产性能良好的草科鸡种群;在选育过程中,进行了草科鸡体形体貌、种用性能、肉用性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营养成分的基础性测定,各种性能和指标呈世代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品系采用家系选育和个体选育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六个世代选育,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蛋量提高15.7枚,蛋重提高1.6g,种蛋受精率93.5%,受精蛋孵化率88.4%,每只种母鸡提供雏鸡140.6只;56日龄体重公母鸡分别提高113.6g和105.4g.同时加强了早熟性的选择,这是优质黄羽肉鸡生产中的特殊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连城白鸭的产蛋性能,从连城白鸭原种场核心群选择具有高产性能的60羽公鸭、900羽母鸭按1:15组成60个家系基础群,采用家系闭锁群继代选育法选育。结果表明:连城白鸭产蛋数经过5个世代选育后由255.7枚提高到275.0枚,蛋重、授精率、孵化率和料蛋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选育进展显著,选育技术路线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矮小蛋鸡经选育后对禽流感的抗性及培育高抗病品系,试验采用测定抗体效价的方法,比较了矮小蛋鸡和普通蛋鸡及同品种内不同家系对禽流感H5N1的抗病力。结果表明:矮小蛋鸡和普通蛋鸡对禽流感的抗病力无显著差异,而在同一品种内,矮小鸡的43家系和普通鸡的61家系对禽流感的抗病力最强,且产蛋数和蛋重未下降。说明矮小蛋鸡经选育后,并未造成其对禽流感抗病力的降低,同时还可以不断选育高抗病力的家系来提高群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5.
绍兴鸭保种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绍兴市绍鸭原种场创建于 1976年 ,是全国 73家重点种畜禽场中唯一的绍兴鸭原种场。原种场一直来承担着绍兴鸭的保种任务 ,进行绍鸭的选育提高工作 ,经 2 0多年精心选育 ,核心群绍兴鸭已达 7个纯系 ,4 9个家系 ,6 5 0 0多羽种鸭 ,年生产优良苗鸭 2 0 0万羽。1 加强科技投入 ,切实保护绍兴鸭种质资源1.1 健全绍兴鸭保种选育技术网络 绍鸭保种选育机构与各单位及专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 ,开展了绍兴鸭原种保护、选育工作和保种技术研究。目前 ,原种场作为主要保种参加单位正在实施农业部“绍兴鸭中试示范”项目 ,科技部“绍兴鸭种群扩繁和商业…  相似文献   

6.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牧区牧民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类群。麦洼牦牛是川西北牧区特有的一个地方牦牛类群,为当地牧民的衣食住行提供了物资来源。近年来,麦洼牦牛因近亲交配、超载放牧及群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引起其品种退化、生产性能降低和出栏时间延长,因此,麦洼牦牛的选育迫在眉睫。四川省龙日种畜场有麦洼牦牛核心育种场,在场内采用开放式群体继代选育法,按照性能特征组建了3个麦洼牦牛家系,家系内严格选留优秀的种公牛和种母牛,利用冻精和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严格的选种选配,建立完善的系谱档案,导入优秀个体的优良基因,逐步构建适用于麦洼牦牛的选育方案,提高麦洼牦牛的种群生产性能,形成以四川省龙日种畜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以提高红原县及周边麦洼牦牛饲养区域的良种覆盖率,探索麦洼牦牛人工授精配种取代自然交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陶志伦  戴旭明 《猪业科学》2022,39(6):109-112
种猪场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选育优良性状提高整个猪群的生产性能。文章通过金华家农两头乌种猪场经历几十年选育的成功经验,论证以个体选择为主,保持较高公母比例,而不拘泥于“家系”的选育是可行、有效的。提出在种猪场的行政许可考核指标中废除“家系”数这一指标,取代为种猪场当年纯繁配种的公猪数达要求“家系”数的2~2.5倍。以期我国种猪选育工作的蓬勃开展,扭转外国猪种“引进——退化——再引进”的被动局面。为此建议召开有关方面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狮头鹅产蛋性状遗传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持原有品种特征的基础上,改善狮头鹅繁殖力低的缺点,一直是狮头鹅本品种选育的重要内容,而对产蛋量性状的选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现代动物遗传育种学和生物统计学,对狮头鹅产蛋量性状的遗传进行初步分析,为狮头鹅产蛋量性状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随机抽取狮头鹅个体育种群中的9个家系的资料作为研究分析材料,采用同胞相关法估测狮头鹅产蛋量的遗传力,得到其结果为0.6;进而用F检验法对估测出遗传力进行检验,达到5%的显著水平;并用SSR法对各家系的产蛋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存在相对高产和低产家系,家系1、7、5、3、9、8、2与家系6相比,以及家系1、7与家系4相比,都达到1%的差异显著水平,而家系5、3、9、8、2与家系4相比,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闽农白羽蛋鸭是本所从莆田黑鸭中以0.3%的比率分离的全白羽蛋鸭.该鸭体型小、紧凑、颈细长、前躯稍窄、后躯宽厚、形态与莆田黑鸭基本一致,所不同的为全身白羽、喙黄色、胫蹼桔红色.为了丰富蛋鸭品种的基因库,经繁殖扩群,建立育种群,1995~2000年以父系家系选择法,在限定蛋粒重下限(72g)基础上,以300日龄家系平均数为选择指标,进行家系选育,形成高产蛋(HL)系.并对第三世代选育群繁殖的种鸭进行生产性能观察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可导致凡纳滨对虾罹患慢性矮小残缺综合征,引起对虾的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对对虾的养殖业危害严重。本试验通过于第3腹节肌肉注射100μL/g IHHNV的方法对不同家系的对虾攻毒,联合应用PCR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鉴定病毒。结果发现14个家系的对虾未感染IHHNV的比率79.3%~96.7%;联合两种方法可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出对虾感染IHHNV的状况。试验结果为对虾流行病调查、健康养殖及无特定病原(SPF)种群选育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辽宁绒山羊"绒肉兼用型"新品系的选育目标、选育方法和选育结果等,历经9年的群体继代选育,"绒肉兼用型"辽宁绒山羊新品系已经选育到G3世代,并拥有6个家系,核心群基础母羊达3 580只,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该品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选育而成。中国对虾"黄海2号"是采用群体、家系与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经10代连续选育获得的品种。该品种生长速度快,收获体重比未经选育的野生种提高30%以上,适合大规格商品虾的养殖;具有明显的抗病性,表现为不发病、染病后死亡慢等特点,染病死亡时间延长10%以上;驯化特征明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新桃源猪选育基础群组先对各世代后代猪的贡献率分别。结果表明:选育到五世代,有6个家系的6头公猪,占公猪祖先总贡献率的99.82%,有6个家系11头母猪,占母猪祖先贡献率的89.76%,与新桃源猪保证了6个家系的选育嫩体相吻合,育的效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4.
粤黄鸡102家系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岐杂商品鸡于1979年从香港大量引进深圳饲养。次年,经过体型选择,作为初步种群引进广州。从1980年开始,华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与广东省家禽研究所合作,进行过“石岐杂鸡的系统观察与分析”以及“粤黄鸡选育”的研究工作,并于1986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进一步提高粤黄鸡经济性状,以适应我省养鸡生产的发展和出口港澳的需要,我们进一步开展了粤黄鸡家系选育的研究,1986年9月,在两千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中白猪是我省八十年代初育成的一个瘦肉型猪种,具有较好的遗传特性。1986年以来,我们利用多仔家系通过相应的选择及扩群繁育,在本所浙江中白猪繁育场内已形成300米以上规模的繁殖母猪群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门化配套母系育种群和130头母猪规模的核心繁育群开展选育工作。现将五年来对其繁殖性能及有关繁殖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为专门化配套母系选育提供科学的依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上海腾达兔业专业合作社根据数十年的新西兰白兔养殖经验,结合新西兰白兔的生理特点,在对种兔场饲养设施、环控设备和管理能力进行大幅改造和提升的同时,从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引进了20♂、80♀纯种新西兰白兔种群,并采用自由交配形式与本场自留种群进行纯繁扩群,筛选后裔优秀个体组建20个家系、160头规模的0世代核心群;然后采用家系轮配和家系内交配等方法开展新西兰白兔提纯复壮,测定后裔增重、屠宰、耗料、外貌等性状,筛选组建相同规模的子代核心群;经连续4个世代高强度选育,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生产性状和品种特色的新西兰白兔(腾达系),暂名"腾达肉兔",并根据相关试验结果,制定了新西兰白兔(腾达系)饲养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家系和个体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黑番鸭高产专门化品系进行世代选育,以期选育出黑羽率高、产蛋性能好、群体整齐一致且后代生长速度较快的黑番鸭高产优质专门化品系。结果表明:(1)经过4个世代选育,群体1~2级黑羽率从42.23%提高到98.46%,群体呈现出以黑羽色为主基调。(2)经过3个世代选育,公母鸭70日龄群体体重变异系数分别从12.37%和14.52%下降到6.54%和7.49%,群体趋于整齐一致;70日龄与180日龄F3代公母鸭的体重均极显著高于F1代(P0.01)。(3)经过3个世代的家系选育,300日龄产蛋量F3代极显著高于F1代(P0.01),提高幅度为13.98%,选育进展显著;(4)F3代黑番鸭的开产日龄极显著早于F1代(P0.01),平均提早了7.53d;300日龄蛋重由原来的79.23g至80.05g,提高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8.
撒坝猪是云南省分布面广、数量较多的猪种遗传资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猪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撒坝猪于1993年立项开展组群选育,经过13年,于2006年成功选育出撒坝猪专门化母系(S1)滇撒猪配套系。由于以选育专门化母系培育配套系为目的选育开发利用,随着世代进展,撤坝猪种群内面临家系血缘交叉与集中、遗传差异越来越窄的趋势。为了较完善地保护好撤坝猪遗传资源和养猪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昆明市东川区民营养猪企业家张荣魁在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相关专家的鼓励与启示下,于2006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遍了撒坝猪主要产地(楚雄州姚安、武定和昆明市禄劝的撤营盘),均未发现血缘较纯正、品种特征典型的撤坝猪的规模种群。  相似文献   

19.
<正>津新鲤是2006年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业部批准的重点推广养殖品种,是采用家系选育、系间杂交等选育技术,经18年6代  相似文献   

20.
<正>西夏杂交肉牛协作育种的目的是扩大优良种群数量,提高肉牛质量。1标准化选育管理根据西夏杂交肉牛品种特点和性能指标,规范品种特征、生产性能指标、等级评定标准及良种登记的基本要求等技术内容,为品种选育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