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猪育种的新范例——苏太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志廉 《养猪》2002,(1):27-28
1 前言育种的范围很广 ,从日常的选种选配、杂交利用、直到培育新的种群 (品系、品种 ) ,都是育种工作。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的育种工作 ,即培育新的种群。建国以来 ,国内在猪育种方面做过大量工作 ,五六十年代曾经“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种 ,育成了哈白猪、上海白猪、新淮猪、汉中白猪、温州白猪等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大多以苏联大白猪为改良原种 ,以改良我国地方品种为目的 ,旨在增多优良种母猪数量 ;育种方法大多是外来品种与地方品种级进杂交两代 (新淮猪例外 ) ,然后横交固定。70年代开始培育瘦肉型猪 ,育成了以三江白猪和…  相似文献   

2.
龙宝1号猪品种(配套系)培育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清森 《猪业科学》2014,(5):130-131,135
<正>1来源龙宝1号猪配套系是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等单位经过13年时间培育完成的。通过陆川猪、隆林猪、大白、长白、杜洛克等品种间的6种不同杂交组合试验,确定大长陆三元杂交为最优配套组合。在专门化品系培育过程中,运用现代猪育种原理与方法,以广西名优地方猪种陆川猪为育种素材培育了母系母本(LB33),重点对繁殖性能、肉品质和适应性进行选育;利用公司庞大的瘦肉型猪育种体系,以长白猪  相似文献   

3.
湖北白猪是湖北省正在育成的瘦肉型猪新品种,在杂交育成过程中选用了英国大白猪与长白猪两个瘦肉型猪品种及本地中小型早熟品种通城猪,并规定品种育成后通城猪“血液”不低于20%。根据“白猪”育种和关于制订我国“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与典型日粮配方”攻关要求,结合盛产棉花的湖北省猪蛋白质饲料不足问题,特提出此课题。本试验采用窝组分组,两次共80头猪饲养试验。试验Ⅰ中蛋白质水平饲粮以不同赖氨酸梯度即(%):0.92、0.81、0.69和0.58的含量设计4个试验组,另以高蛋白质水平饲粮  相似文献   

4.
《畜牧市场》2004,(2):28-28
由江苏省苏州市苏太猪育种中心以世界著名的“太湖猪”为基础,采取导入外血、横交固定、继代选育、性能测定、综合评定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措施,经过“七五”、“八五”、“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8个世代的选育,经江苏省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和农业部专家组的验收,及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国瘦肉型新猪种,正式命名为“苏太猪”。 苏太猪的优良特性有: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叫瘦肉型猪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  相似文献   

6.
软膘猪是指酮体脂肪较软,特别是在颈部、奶脯等部位蓄积大量软脂的商品肉猪。 软膘猪主要是由于猪采食了大量合不饱和脂肪酸多的饲料致使猪胴体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而引起的。在生产中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有效地预防。 一、选用瘦肉型猪种,或利用瘦肉型猪种与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来生产商品肉猪。猪沉积脂肪的能力和胴体脂肪的含量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国外引进的和我国培育的瘦肉型品种沉积脂肪能力低,体脂含量少,瘦肉率高,不易形成软膘猪。而我国的地方品种则相反,饲养不当极易形成软膘猪。用瘦肉型猪种与地方品种杂交,后代体…  相似文献   

7.
应用遗传标记选育瘦肉型猪的肉质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 近二十年来,人们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通过有效的育种措施育成了许多具有很高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的猪种。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某些瘦肉型猪的肉质严重下降,表现为所谓的PSE肉(即灰白肉)。此外,瘦肉猪品种对于各种负荷与刺激十分敏感,应激反应(Stress)发生率很高。目前猪育种中肉质低劣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瘦肉型猪肉越来越受市民的欢迎。大约克夏、长白、杜洛克瘦肉型猪等品种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养猪户和养猪场引进瘦肉型猪种,进行经济杂交发展瘦肉型猪生产,成为养猪业的新举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猪育种工作现状的回顾,讨论当前我国育种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联合育种.现代分子育种、网络信息技术育种一些新的育种方法以及未来猪育种的发展趋势,为建立我国瘦肉型猪改良繁育体系育种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1 瘦肉型猪品种 近年来,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一些瘦肉型猪种,利用这些猪种可以直接生产商品瘦肉猪.数量较多,生产性能好,适应性较强的有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杜洛克猪和汉普猪.①长白猪,产于丹麦.全身白色,头长直,耳长向前倾,颈长,体躯长,后躯发达.成年公猪体重400~500千克,母猪300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猪技术不断提高,猪品种选育不断进步,我国现代瘦肉型品种猪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肉脂型品种,而瘦肉型优良品种对营养的要求更加敏感.本文将现代瘦肉型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特点及饲料配制方法作以阐述.  相似文献   

12.
信息撷采     
“湘虹”、“湘益”瘦肉型猪配套系通过审定2006年6月26日湖南省首次审定“湘虹”、“湘益”两个瘦肉型猪配套系。审定专家称:湘虹猪和湘益猪两个配套系的育成,结束了湖南省没有优质猪种配套系的历史,对于推动品牌湘猪的多子优生、高产优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湖南省是养猪大省。但各地先后从国外引进一批批高产瘦肉型猪品种,由于长期重引进轻选育,出现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启顺、柳小春联合湖南正虹原种猪场和湖南益阳农科所经过8年多的刻苦攻关,采用常规与分子育种相结合等技术路线和高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苏淮猪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品种,是经12年选育而成的江苏省第一个国家级瘦肉型猪种,是继苏太猪之后江苏省经过统筹规划、精心设计的第二个国家级培育猪种。淮安市淮阴种猪场为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王林云教授为首席专家。一、苏淮猪良种优势苏淮猪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级瘦肉型猪种,是因为其既具独有的品种特征,也拥有独特的市场优势:1.遗传优势。无论是新淮猪还是苏淮猪,在选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选择肉质优良地方品种金华猪、金华猪与引进瘦肉型猪杂交品种以及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等,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中肌苷酸、肌内脂肪以及氨基酸含量,探讨不同品种对肌肉风味物质以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金华猪背最长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国外瘦肉型品种和杂交品种(P0.05),肌内脂肪酸含量则是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在测定7个猪品种背最长肌的16种氨基酸中除亮氨酸外,品种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金华猪背最长肌中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均高于国外瘦肉型品种大约克;杜洛克×金华和长白×金华的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均高于金华猪,但是3个品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7个品种中杜金×长大猪的谷氨酸含量为最高,显著高于长×大猪(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  相似文献   

15.
研究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胴体组成变化的特点,对于揭示猪的品种特性和判断猪的经济利用时期极为重要,并能为育种、杂交利用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982年利用东北民猪、哈白猪及其正、反交一代杂种猪,在同一饲养条件下,通过二个纯种及其正、反一代杂种的对比试验,研究民猪的品种特性,探索民猪的经济利用时期,为瘦肉型猪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琪  于永生  张树敏  李娜 《猪业科学》2022,39(1):103-105
作为世界上人口大国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地方猪种曾占据主导位置,但国外瘦肉型猪的引进,造成地方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甚至很多品种濒临灭绝.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引进部分种猪,伴随着国际间的贸易战及新冠、非洲猪瘟双疫情的发生,猪种源受到一定的限制,可能会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生猪育种,对引进...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快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的研究进展,制定出符合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现状的经济权重。本研究依据中国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育种现状,选择了适合中国当前杜长大三元杂交体系的目标性状;以生物经济模型为基础模拟猪的生产流程,计算生产周期各阶段成本和收入;先采用差额法计算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再通过各性状的遗传标准差校正得到各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瘦肉型猪育种的繁殖、生长和胴体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窝产活仔数、母猪断配间隔、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在我国现有生产水平和市场条件下,上述各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9.52、-1.07、-286.95、-8.41、-13.20元。通过计算不同品种的经济权重,得到杜洛克的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相对经济权重分别为:50.42%、34.50%、15.08%;长白和大白群体窝产活仔数、母猪断配间隔、饲料转化率、达100 kg体重日龄、达100 kg体重背膘厚的相对经济权重分别为:16.82%、0.22%、39.56%、31.42%、11.98%和32.77%、0.41%、33.22%、24.43%、9.17%。结果显示,目前,在中国瘦肉型猪育种过程中,饲料利用效率应作为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对于不同品种应选择最适合的性状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18.
洪学 《湖南饲料》2009,(5):45-46
瘦肉型猪是指屠宰后胴体膘薄、瘦肉率高的品种猪。这些品种猪是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培育并在一定的饲养条件下,保持稳定的瘦肉生产能力的优良猪种。这类猪生长瘦肉的能力强,胴体瘦肉多,脂肪少,瘦肉占胴体重的60%以上。由于瘦肉型猪产肉多,经济效益高,是当前和今后饲养商品猪的发展方向。做繁殖用的瘦肉型公猪和母猪,称为瘦肉型种猪。用瘦肉型种公猪与瘦肉率低的本地土种或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可以提高杂种后代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9.
五、瘦肉型猪品种比较 我国引进的主要的瘦肉型猪种在我国的表现情况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20.
猪可分为瘦肉型、脂肪型和兼用型三大类。而瘦肉型猪以其瘦肉率较高而深受市场欢迎。从国外引进的丹麦长白、大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猪都属于瘦肉型品种。这些猪在90kg时屠宰,胴体瘦肉率一股在63%~68%。目前,我国主要靠引进上述瘦肉型种公猪与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