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次、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福建省某猪场3 972窝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记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阶段长大二元母猪508头测定其背膘厚度并记录产仔情况,按胎次、产仔月份及背膘厚度分别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大二元母猪3~6胎的产仔性能较好,第1胎总产仔数、初生均重较低,显著低于2~7胎(P<0.05),产活仔数显著低于2~6胎(P<0.05);总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在2,3,5月份较高,在1,11,12月份较低,产死胎窝数母猪最多在7,8月份;配种背膘厚18~20 mm组的总产仔数、活仔数显著高于背膘厚度≥21 mm组(P<0.05);断奶背膘厚16~20 mm组产仔性能较好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前背膘厚度为20~23 mm组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显著高于10~15 mm组(P<0.05),背膘厚度≥24 mm的母猪产死胎窝数比例最高为58%;泌乳阶段母猪背膘损失4~6 mm之间母猪断奶至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最短,显著少于背膘损失>6 mm组及<0 mm组(P<0.05)。表明胎次、产仔月份、背膘厚度对母猪繁殖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母牛繁殖率,推动“同期发情+人工授精”繁殖新技术在广西大石山区的推广应用。该试验选择186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在2-8月进行“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处理,探讨月份对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对西门塔尔能繁母牛进行“前列腺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处理,诱发发情率达95%,对同期发情母牛进行1次人工授精,平均情期受胎率达52.8%。但不同月份受胎率有所差异,其中,在2-5月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牛受胎率为62%~63.6%,这4个月份之间的母牛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6-8月同期发情处理的母牛受胎率为36.4%~36.9%,这3个月份母牛之间的受胎率也差异不显著(P>0.05);但2-5月与6-8月这两个时段的母牛同期发情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说明“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对不同月份母牛受胎率有显著影响,南方适合在气温较适宜的春季或冬季开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伊拉兔工厂化生产的繁殖效率,随机选取某兔场2 334只母兔,分为3组,带仔数分别设定7、8、9,测定受胎率;同时对该场15 000只母兔不同月份和季节的受胎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带仔数7和8的母兔受胎率分别为74.48%和73.36%,差异不显著,而带仔数9的母兔受胎率为52.56%,显著低于带仔数7、8的母兔;冬、春季母兔受胎率分别为74.39%和74.49%,均略高于夏秋季(72.63%,72.10%),但差异不显著;在各月份中,每年4月是母兔受胎率最高的季节,达76.63%,显著高于10月的69.11%。综上,为保证集约化养殖中伊拉兔受胎率,建议母兔的适宜带仔数为8,同时要加强夏、秋季配种管理。  相似文献   

4.
胎次、配种及分娩月份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福建某种猪场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14 466窝二元母猪,分析其繁殖性能,研究不同胎次、选配月份、分娩月份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配种分娩率显著高于1胎(P0.05);5月份配种、9月份分娩的母猪生产性能最低;6~8月份因高温应激导致正常发情率比较低、返情率比较高,11~12月份配种的母猪繁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5.
一是巧选季节。应让繁殖母猪在每年春、秋两季气温较适宜的时间里产仔。即在11月初至12月初配种,次年3月份产仔;5月初至6月初配种,9月产仔。这两个产仔月份都是培育仔猪的最好季节,也是母猪断奶后较好的配种季节,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仔猪生长发育好。当然,具有良好产房设  相似文献   

6.
不同气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2004—2006年经产母猪的生产数据,研究不同气温对母猪的受胎率、流产率、早产率及平均窝产仔数、平均窝产活仔数、初生均重、断奶重、断奶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气温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其中在3,4,5月份,母猪繁殖性能较高,在7,8,9月份则较低,最适宜温度16~20℃;哺乳仔猪在18~27℃时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7.
产犊月份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草滩第二牛场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选择2~4胎产奶量记录完整的健康母牛共587头,其中2胎217头,3胎196头,4胎174头,主要探讨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将所有产奶数据校正到305d产奶量,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做出全年产奶量的整体分布曲线。对12个月份和4个季节的产奶量分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各月份和不同季节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冬季12、1、2月份和早春的3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属高产奶量月份;夏季6、7、8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最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月份,属低产奶量月份;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11月份产犊的母牛305d产奶量处于中等水平,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冬季和早春,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夏季,属中等产奶量月份。产犊月份对产奶量的影响效果表明,在保证全年牛奶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在高产月份产犊,对提高奶牛群体产奶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方法对母猪的诱导发情及排卵效果的影响。采用3种处理方法对母猪进行了诱导发情及排卵研究。结果表明,PMSG HCG组的诱导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三合激素组、显著(P﹤0.05)高于PMSG组,且PMSG组的诱导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均显著(P﹤0.05)高于三合激素组;经PMSG HCG方法诱导发情处理的母猪,其发情高峰发生在注药后48~96h,母猪发情呈现明显的同期化;PMSG HCG方法处理母猪后,可以提高母猪的产仔数及活仔数,且对受胎率无影响;进一步观察母猪排卵及胚胎发育状况表明,PMSG HCG方法对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及排卵并没有影响胚胎的质量,胚胎开始进入子宫的时间发生在母猪配种后60h以前,此时,胚胎处于4细胞期。说明采用促性腺激素对母猪的诱导发情效果要明显好于性腺激素,且采用适宜剂量的PMSG与HCG混合注射来诱导母猪发情及排卵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三种稀释液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的影响。选用三种不同稀释液对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进行稀释,并为母猪进行配种,比较不同稀释液的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结果表明,(1)2号稀释液的保存效果较好,存活时间、生存指数与1号稀释液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3号稀释液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2号稀释液与1、3号稀释液相比也有较高的受胎率;(3)1、2、3号稀释液保存精子的畸形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苏靖  宣文良  王希春 《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49-250,253
为探讨不同输精持续时间对长白后备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影响,选择大白后备母猪75头,根据发情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头。每组母猪的输精持续时间分别为23、33、34、44、45、55、56、66、6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7 min,每头母猪输精3次。配种后统一管理,统计每组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结果显示,输精持续时间在45 min以上(含45 min以上(含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长白后备母猪C组、D组和E组3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均差异不明显,并且C组、D组、E组之间的受胎率和产仔数明显高于输精持续时间低于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的A组和B组。试验表明,输精持续时间控制在45 min时,后备母猪能够获得较高的受胎率和产仔率,为最佳的输精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