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微波消解-碰撞/反应池(OR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方法,测定南极磷虾不同部位中Na,K,Mg,Ca,Fe,Se,Mo等20种元素的含量,并分析静水解冻和空气解冻的南极磷虾中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南极磷虾不同部位同一种元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解冻方式对南极磷虾中元素含量有明显影响,不同解冻方式处理的南极磷虾中同一元素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南极磷虾中Na,K,Ca和Mg的含量均比较高,空气解冻的南极磷虾中Na和K含量高于静水解冻的南极磷虾,而Ca和Mg的含量低于静水解冻的南极磷虾。B,Mn,Fe,Cu,Zn和Se的含量较高,且不同部位、不同解冻方式这6种元素含量差别较大,V,Co,Ni,Mo和Sb元素的含量差别不大,Cr,Cd和Pb的含量均很低。  相似文献   

2.
将南极磷虾蛋白与大众消费品冰激凌相结合,同时对影响冰激凌品质的一系列因素进行优化,成功研发出一种以南极磷虾为原料的冰激凌产品。南极磷虾冰激凌在传统冰激凌营养基础上,富含优质动物蛋白与功能性成分,是一种新型动物蛋白保健冰激凌。经优化试验得出最适添加量为南极磷虾虾浆45.0%,脱脂奶粉10.0%,稀奶油25.0%,蔗糖15.0%,食盐0.45%,黄原胶0.04%,瓜尔豆胶0.09%,CMC 0.15%,单硬脂酸甘油酯0.1%,脂肪酸蔗糖酯0.1%,其余为水。使用该配方制作的冰激凌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滑润、风味平和清新。  相似文献   

3.
谈佳玉  倪锦  沈建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31-135
通过研究影响南极磷虾虾肉质量的主要形态特性,丰富南极磷虾生物学资料,同时为南极磷虾脱壳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随机选取南极磷虾100尾,测定体长(X1)、头胸甲长(X2)、腹部长(X3)、尾扇长(X4)、头胸甲宽(X5)、腹部宽(X6)及虾肉质量(Y)7个形态特征,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形态特征对虾肉质量的影响效应。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的形态特征与虾肉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和回归显著性检验,建立腹部长(X3)、腹部宽(X6)对虾肉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Y=-0.187+0.008X3+0.032X6,回归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腹部长与腹部宽对虾肉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是影响虾肉质量的重要形态特征指标,其中腹部长对虾肉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头胸甲长和头胸甲宽通过间接作用影响虾肉质量。  相似文献   

4.
茶叶中氟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国内外测定氟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建立了茶叶中水溶性氟及酸溶性氟测定方法。通过精密度及回收率试验,酸溶性氟回收率范围在96.6%~110.9%,平均为102.9%,标准差为5.6%,氟值变异系数为3.7%;水溶性氟回收率范围在93.3%~115.6%,平均为100.6%,标准差为7.4%,氟值变异系数为7.4%,说明本方法测定氟稳定性好,精密度高,且方法简便,快速。通过大量的茶叶中氟的测定,认为茶叶中酸溶性氟含量要比水溶性氟高,酸溶性氟含量更接近茶叶全氟含量。模拟茶叶冲泡恒温法测定水溶性氟是一种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前沿     
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考队抵达中山站冷清了9个月的中国南极中山站12月1日上午开始热闹起来,第28次南极科考队在中山站越冬的17名队员架起鼓,挂起锣,早早列队在中山站的主楼前迎接先期抵达的第29次南极科考队部分队员。据第29次南极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1,(12):31
在冰天雪地、离家9000英里远、温度零下50摄氏度的南极荒原当电工,很难想像这会是一份令人抢破头的"最爽工作"然而事实上,当英国南极科考站发布广告招聘一名水电工时,竟有成千上万人纷纷抢着报名,电视台公布的招聘电话简直快给打爆了。毕竟,对于正遭遇经济危机冲击的英国人来说,南极水电工23000英镑的年薪,以及免费食宿的待遇的确有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垦科技》2012,(8):56-56
氟中毒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地方病。其特点是在高氟地区的环境中,人或动物长期摄入过量的氟化物,蓄积体内而发病,是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并波及到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全身性疾病。儿童氟中毒主要表现为氟斑牙;成人主要表现为氟骨症。  相似文献   

8.
电解铝厂周边农作物氟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电解铝厂氟污染对周边农作物的影响,通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对凯里某电解铝厂周边农作物的氟含量及污染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铝厂周边农作物中氟含量最高为163.33 mg/kg,最低为16.73 mg/kg,平均含量为51.09 mg/kg,都已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农作物中氟污染物最大容许含量,农作物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氟污染。不同农作物对氟的吸收、积累能力不同;农作物不同器官对氟的积累不同,对氟的吸收主要集中于叶片。铝厂周边不同区域的农作物都受到严重程度的氟污染,主要与铝厂的距离有关,距离铝厂越近,农作物受到氟污染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 研究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应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的残留量。本方法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03%-94.39%;土壤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8.72%-91.70%。结果表明,高效氯氟氰菊酯在小白菜和土壤中消解较快, 其半衰期分别为5.53d -7.37d和3.09d -7.15d。在小白菜上使用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按照推荐使用剂量(有效成分7.5g/hm2 )最多施药3次, 最后一次施药7d后,采收的小白菜中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小于0.2 mg/kg。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通过室内生物测定研究了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田间试验测定了二者混配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分蘖数的影响。室内水培法测定结果表明,氟噻草胺、氟唑磺隆对多花黑麦草有效抑制中剂量(ED50值)分别为0.37mg/L和105.91mg/L,氟噻草胺与氟唑磺隆混配比例为8∶2、12∶2、16∶2、20∶2时,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海洋渔业增殖保护费的经济杠杆作用,对于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历次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办法调整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山东省和浙江省普通海洋渔业资源费征收标准和相关管理启示,同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其应收标准进行了测算,发现实际征收标准远低于测算结果,进一步对海洋渔业资源费征收办法调整修订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发现减轻农业生产者负担和油价补助政策调整是主要挑战,并提出继续执行海洋渔业资源费制度、细化海洋渔业资源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海洋渔业资源费标准、适当提高资源破坏型作业类型征收标准和探索实施征收渔业资源税等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林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1):109-113
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渔业经济,促进渔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解决渔业贷款问题是尤为重要的一方面。基于VAR模型,利用2004—2013年间关于渔业贷款及渔业经济的数据,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Grange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中国渔业贷款与渔业经济增长之间非因果关系的Grange原因,渔业贷款对渔业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供给支持作用。因此,促进渔业贷款的投入以及制定合理化的渔业贷款政策,成为推进中国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渔业生产大数据是在养殖、捕捞、加工、流通、管理等活动中产生的原始性数据,对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和使用价值。本研究以中国渔业高质量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分析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的特点与应用需求,提出涵盖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应用全链条的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体系架构,围绕渔业生产大数据采集监测网、资源调度分中心和数据主中心制定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并基于大数据应用视角,明确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标准体系、规划布局与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建设由水产养殖监测网、海洋捕捞监测网、加工流通监测网、水产养殖分中心、海洋捕捞分中心、加工流通分中心、市场监测分中心、管理服务分中心及渔业生产大数据主中心构成的分布式工程体系,形成渔业生产过程动态监测与态势感知能力,对提升我国渔业生产与管理水平、加快数据融合应用、实现渔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进一步具体开展渔业生产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设计蓝图。  相似文献   

14.
西藏渔业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西藏渔业资源现状,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的冷水鱼资源,正确认识西藏渔业资源在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本研究对西藏渔业资源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系统的归纳与分析,指出西藏有着丰富的水资源,但西藏水产产业发展滞后;资源利用极不充分;濒危物种未得到及时保护及利用,调查研究基础欠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推广普及难度大,相关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整个西藏水产产业基本处于空白。为此需要建立基于高原水系资源系统的渔业资源监测网络,并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进一步调查研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选取《中国科学引文索引(CSCI)》2011—2015年的水产资源学(分类号为S931)论文及其在2016年的被引数据,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 从高被引论文、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机构、高被引期刊等多种角度, 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 探究中国渔业资源学研究现状。研究表明, 2011—2015年研究文献数量及被引频次年际间变化不大, 呈平稳态势, 渔业资源类文献影响力较高。高被引论文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显示热点研究领域为增殖放流、渔情预报、渔业生物多样性、渔业生物种群生态学与摄食生态学等领域。核心作者的研究主题与当前的热门主题词切合度较高。基于作者合著形成了以程家骅、袁兴伟、刘尊雷等作者为核心的网络和以杨胜龙和樊伟为核心的网络; 基于作者共被引形成了以杨胜龙为核心的网络和以张波为核心的网络。机构合作方面较为突出的是以上海海洋大学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节点构成的网络。从论文期刊分布来看,学科影响力较高的期刊为《中国水产科学》、《水产学报》、《南方水产科学》和《应用生态学报》等,学科影响力排名前10位的期刊所刊发论文数量占所有发表论文数的35.8%,被引用次数占所有论文被引次数的61.5%,各期刊水产资源学文章的研究主题分布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渔业产业现状,分析国内外在大型渔业平台、深海网箱和养殖工船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游弋式”养殖工船及深远海渔业的基本概念。受限于投资成本、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中国深远海养殖发展速度缓慢,但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笔者针对现阶段渔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现状,从国家战略、渔业改革和产业需求等角度分析深远海渔业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以养殖工船为代表的深远海大型渔业平台是实现渔业强国之路的有效途径之一,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深远海渔业平台的开发之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新的启示与思路,并为科研究管理人员在制订科技政策时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科技论文数据信息为依据,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研究客体,通过对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分析,试图从计量学角度对水产科技论文产出信息进行分类总结与归纳,探讨科技论文产出与科技竞争力的关系。【结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总体科技竞争力有一定潜力,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科技竞争力,表现在国内核期刊论文数量排名列国内研究机构中第4位;与水产领域其他学科相比,渔业环境与生态、种质资源等学科竞争力较强。在国际方面,个别关键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看,国际科技竞争力较弱。【结论】在重视优势学科的同时,还应关注各学科的平衡发展,关注基础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磷肥产量增加,磷石膏产排量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愈加突出。为解决磷石膏堆放对环境造成的威胁和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磷矿资源主要集中地磷石膏堆场的实地调查、采样并结合模拟试验、建立预测模型等方法,明确磷石膏对区域水体环境介质存在的影响。结论如下:(1)不同堆存点磷石膏均呈酸性。滇池流域的磷石膏含磷量较高、抚仙湖流域的磷石膏含氟量较高。(2)通过地表径流试验,地表水总磷和氟化物的含量基本呈现随迁移距离增加而不断下降的趋势。并建立地表水污染物沿程迁移变化回归模型。地表径流中总磷和氟化物分别迁移至距堆场186.45 m和167.30 m外,可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3)通过土柱淋溶试验,淋出液中总磷含量随淋溶次数的增加整体呈下降的趋势。不同土柱淋出液中氟含量呈现正相关的变化趋势,除个别土柱淋出液外,其他深度的淋出液氟含量在0.15~0.45 mg/L范围之内,可达到地下水的Ⅰ类至Ⅲ类标准。本研究为解决磷矿区乃至流域内磷石膏对水环境等造成的污染负荷问题,提供定量化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似鮈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文献资料和相关研发单位提供的材料,综述介绍了似鮈分类与地理分化、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特性、营养价值、人工驯养与繁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养殖开发的应用前景。似鮈市场基础好,具有较强的渔业开发利用潜力,是山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一个潜力品种,建议加快似鮈养殖品种的选育和全价配合饲料的研发,为似鮈的推广养殖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渔业智库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渔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峻,转方式调结构成为渔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充分发挥渔业智库的战略咨询作用不可或缺。梳理了国内渔业战略咨询机构的组成,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委员会和社会组织;简述了中国工程院专家组有关海洋渔业的战略咨询案例;渔业科学专家委员会是主要渔业国家或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决策参考的重要咨询主体,分析了欧盟渔业科学技术和经济委员会(STECF)的咨询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建设中国新型渔业智库的必要性和启示,探讨了其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最后提出保障措施建议以助其有效实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