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索生防菌株CAB-1的最优培养条件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稳定性。[方法]以黄瓜灰霉菌为靶标,分别采用改进牛津杯法和含药平板法测定抑菌物质活性,并对菌株CAB-1产生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及抑菌物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菌株CAB-1产生抑菌物质的最适培养基为4号培养基,最佳发酵温度为31℃,最佳发酵时间为48h。菌株CAB-1所产的抑菌物质在60℃及其以下具有热稳定性;超声波(100W)处理20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影响,处理30min以上抑菌物质的活性显著下降;紫外线照射20、30、40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照射50min后其活性显著降低;pH值为6、10、11时,抑菌物质的活性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生防菌株CAB-1开发新型微生物杀菌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分离得到1株抑制烟草青枯病菌的内生拮抗菌B-001菌株.为确定其抗菌蛋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用硫酸铵沉淀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抗菌蛋白质,测定其对烟草青枯病菌抗菌活性,确定产生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为BPY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pH7.0,30℃,装液量100 mL,200 r/min振荡培养96 h;抗菌蛋白在pH5.0,pH8.0时抑菌活性仍分别保持90%,96%;pH6.0,pH7.0时抑菌活性仍保持不变;对酸、碱稳定;经40~100℃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有一定的耐受性.在温室内,抗菌蛋白粗提液对烟草青枯病可取得83.8%的防效.  相似文献   

3.
枯草芽孢杆菌D-29是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生防菌株。对D-29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初始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10 g,麦芽糖30 g,碳酸钙1.5 g,豆粉30 g,水1 000 mL;最佳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100 mL,初始pH值为7,接菌量1%,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 h,转速170190 r/min。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GSBM05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菌体及次级代谢物质产量,以菌体生物量和发酵液对葡萄白腐病病菌的抑菌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抗菌活性物质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菌株GSBM05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2. 0%可溶性淀粉,2. 0%豆粕,3. 0%酵母粉,0. 3%NaCl,0. 3%CaCO_3;最佳发酵条件:初始pH值为7. 0,装液量为9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为6%,摇床转速为150 r/min,培养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72 h。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GSBM05的抑菌能力提高66. 9%; GSBM05菌株发酵液在pH值为3. 0~11. 0之间抑菌活性较稳定,经40~100℃处理后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当温度为120℃时抑菌活性丧失。经不同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后,发酵液抑菌活性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高效饲用益生菌,采用体外筛选培养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三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其中1#菌株对动物肠道中有害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其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30℃,pH7.0,150 r/min的条件下,恒温振荡培养24 h,测其发酵滤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价分别为2 000 IU/mL1、500 IU/mL、1 500 IU/mL。在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的条件下,该菌株发酵滤液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60℃放置1 h,抑菌活性下降了29%;100℃放置30 min,抑菌活性下降了45%,放置1 h,抑菌活性下降了48%;121℃放置1 h,抑菌活性仍能保持40%;该发酵滤液抑菌作用的最适pH值为7.0,在pH3.0时能保持71%的抑菌活性,在pH11.0时,仍能维持67%的抑菌活性,此发酵滤液对蛋白酶K不敏感,并且蛋白酶K对该发酵滤液的抑菌活性也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番茄灰霉病生防细菌BAB-1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菌株BAB-1是从土壤中分离出的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拮抗细菌。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16S rDNA序列分析和API 50CHB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确定菌株BAB 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采用16种培养基对菌株BAB-1进行了发酵培养,结果表明,3号培养基最适合该菌株菌体生长和抑菌物质的产生。进一步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发现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pm,初始pH 7.24,接种量3%,装样量为70 mL/250 mL时菌体生产量最高,菌量达到1.63×109 cfu/mL;而在培养温度30℃,转速210 rpm,初始pH 7.24,接种量2%,装样量为100 mL/250 mL时最适合抑菌物质的产生,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1 cm。  相似文献   

7.
蜡样芽孢杆菌B-02菌株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培养条件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02菌株生长和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抑菌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琼脂孔扩散法和杯碟法进行Bacillus cereusB-02菌株的菌体量和抑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B-02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5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1%(V/V),转速140 r/min,温度32℃,初始pH值为9.0的NB培养基中培养36 h;在此条件下B-02菌株抑菌活性比初始条件提高16.22%。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1株高效拮抗辣椒疫病的真菌ASD菌株,采用含毒介质菌碟法进行抑菌试验,优化不同培养基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及发酵条件(包括发酵时间、温度、pH、转数、装液量),并利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以得到最佳抑菌效果的优组合。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营养成分为葡萄糖、甘氨酸、0.1 g/L KCl及MgSO4.7H2O、0.05 g/L FeSO4,最佳培养条件为pH 6、25℃、220 r/min、30 mL/100mL;正交试验结果表明,pH影响最大、氮源影响最小,根据K值得出发酵最优组合为葡萄糖、甘氨酸、0.03 g/L FeSO4、pH 6、于30℃180 r/min摇床培养5 d。  相似文献   

9.
从培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培养基等6个方面对4株石油降解细菌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每100 mL培养液中接种0.5 mL种液时,Y-4菌株在30~35℃、pH值7.0~7.5、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18 h时产菌量最多,6~24 h为对数生长期;Y-5菌株在35℃、pH值7.3~7.5、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24 h时产菌量最多,10~24 h为对数生长期;Y-7菌株在35~37℃、pH值7.0~7.2、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30 h时产菌量最多,12~30 h为对数生长期;每100 mL培养液中接种1 mL种子液时,Y-12菌株在35℃、pH值7.9~8.1、150 r/min转速条件下培养36 h时产菌量最多,18~30 h为对数生长期;同时采用4个培养基进行培养,结果表明4个菌株在4种培养基中都能生长,但在营养条件比较丰富的1#培养基中生长较好,在2#、3#、4#培养基中生长较差,4个菌株中Y-7的产菌量最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枯草芽孢杆菌CCTCC M207209抗扩展青霉活性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评价其对苹果扩展青霉污染的抑制作用,为该菌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确定出最佳硫酸铵饱和度的基础上,用50%的硫酸铵饱和度沉淀发酵液中的活性蛋白,将所得粗蛋白用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溶解,用截留分子质量为8.0~10.0 ku的透析袋透析后,分别在121℃下处理30 min、经不同pH及0.05 mol/L不同金属离子处理8 h和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后,用杯碟法测定其对扩展青霉的抑菌活性;在接种有15μL扩展青霉孢子悬液的苹果上分别接种30μL蛋白提取物、混合液体发酵物、无菌体发酵液和121℃灭菌30 min的带菌体发酵液,28℃培养7 d后,观察各孔处的发病率,并测量接种处病斑直径。【结果】提取发酵液中抗扩展青霉活性蛋白的最适硫酸铵饱和度为50%;粗蛋白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在121℃处理30 min后无减小;pH为7时蛋白稳定性最高,处理8 h后抑菌活性无降低;紫外线照射前3 h,蛋白活性迅速降低,此后变化较小;不同pH和紫外线照射8 h后,蛋白的活性保持率均大于50%;0.05mol/L的Na+和Mg2+对抑菌活性有促进作用,Ca2+、Zn2+和Fe3+则使其完全失活。含菌体(1×108/mL)发酵物能够完全抑制低含量扩展青霉(1.5×105/mL)对苹果的侵染,活性蛋白可将其在苹果上的侵染率降低至55.6%,并可有效抑制其在苹果中的生长。【结论】枯草芽孢杆菌CCTCC M207209所产抗扩展青霉活性蛋白在广泛的pH、紫外线、温度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抑制扩展青霉对苹果的侵染,在防治大田及采后苹果贮藏过程中扩展青霉的污染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芽孢杆菌BJ-6的抗菌物质及其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芽孢杆菌(Bacillussp.)BJ-6菌株分离自北京市门头沟区杏树根际土壤,室内抑菌测定发现BJ-6菌株对苹果轮纹病(Physalospora piricola)、苹果斑点落叶病(Alternaria mali)和苹果树皮腐烂病(Valsa mali)、白菜黑斑病(A.brassicae)、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茄子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的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其代谢产生的抗菌物质的稳定性测定表明:抗菌物质在偏酸性和中性条件下能够耐受121℃高温处理20 min;但在偏碱性条件下不具备热稳定性,热处理后失去原来的抑菌活性。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得到抗菌粗蛋白,其中饱和度在30%~40%之间沉淀的蛋白抗菌活性最强。紫外吸收测定显示只有具有274 nm附近吸收峰的蛋白液有抑菌活性,且抗菌粗蛋白可引起白菜黑斑病菌菌丝畸形。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21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Per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是抗菌蛋白.为明确该抗菌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得到拮抗粗提蛋白,所获粗提蛋白不耐高温,对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部分敏感,对链霉蛋白酶不敏感而对氯仿敏感,作...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花椒内生细菌Y-6抗菌物质种类与特性,丰富生物农药开发源,采用生长速率法、硫酸铵沉淀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方法对其抗菌物质种类、抑菌活性、最佳硫酸铵沉淀饱和度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6代谢物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梨黑斑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分别为90.4%、95.2%和90.1%。抗菌物质为蛋白质,在70%硫酸铵饱和度下可完全沉淀,其对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 mm和26 mm。抗菌物质在p H值4~11、温度低于80℃和紫外照射12 h后仍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综上说明,花椒内生细菌Y-6抗菌蛋白具有一定的生物农药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毕亚玲  王渡  黄保宏  张文同  张轶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309-15310,15313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在供试提取物质量吸度为10 mg/ml时,72 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抑制率为71.36%,且提取物的抗菌活性随着吸度的增大而增强,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2.93 mg/ml,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为5.31 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枯草芽孢杆菌BAB-1脂肽类化合物的分离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是一株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防细菌。通过盐酸沉淀、甲醇萃取的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中提取出一种脂肽类化合物。该物质能够显著抑制番茄灰霉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的萌发,孢子萌发抑制率为83.02%。抑菌谱试验表明该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该抑菌物质对热稳定,能耐受较广的pH范围,对多种蛋白酶不敏感,在几种常用有机溶剂中保持抑菌活性基本不变。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B-1产生的脂肽类物质性质稳定,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艾蒿提取物对草莓灰霉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艾蒿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液-液分部萃取,并测定了甲醇提取物及其分部萃取物在不同浓度下,对草莓灰霉菌的离体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甲醇对艾蒿的提取率为5.687%,其石油醚部、乙酸乙酯部、正丁醇部和水溶物分别占0.600%、1.139%、1.060%和2.942%。在艾蒿甲醇提取物及其石油醚分部萃取物、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和水分部剩余物中,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抑菌作用最强,对草莓灰霉菌的EC50为261.85ug/m l。复配艾蒿的甲醇提取物,制成浓度为5%和2%的溶液处理草莓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采后病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生拮抗放线菌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番茄植物组织内分离到一株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株No.37,此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能显著抑制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对盆栽番茄幼苗的预防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分别达到89.7%和80.3%,10倍稀释液的田间防治效果达到84.1%。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白术和白头翁2种中药提取物的杀菌活性,为其在植物源农药上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白术和白头翁2种植物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抗菌活性。[结果]供试2种中药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白头翁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最好,72h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达80.25%;白术石油醚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抗菌活性较好,EC50为5.31mg/ml,白头翁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菌活性较强,EC50为2.93mg/ml。[结论]白头翁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