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板栗贮藏加工的现状分析与生产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我国板栗贮藏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板栗贮藏的实用技术以及板栗加工开发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一、板栗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板栗的生产有赖于市场的需求,也有赖于以板栗为原料的食品加工。目前我国板栗多以生栗原料销售为主,板栗加工主要属于初加工,板栗制品的花色品种不多,科技含量不高,加工技术比较落后。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板栗的加工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以板栗为主要原料开发出的品种较多,目前市场上的板栗制品主要有下列几种。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我国的一种特产优良干果,经济价值很高。近几年板栗被大量推广种植,产量逐年增加,为板栗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创造了条件。然而,板栗脱壳难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板栗的规模化加工。由浙江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承担研制并开发成功的新型板栗脱壳机,在综合国内外板栗脱壳的先进技术基础上,采用双排双向高速刀辊对板栗进行高速切削和高速击打外壳的新技术,使壳、仁得以分离而达到脱壳的目的。采用此机脱壳,大大减少栗仁损伤,提高脱壳率,降低破  相似文献   

4.
<正> (三)低糖板栗脯 传统的板栗加工,含糖量高,在加工时易造成板栗淀粉回生和老化。在板栗脯的加工过程中采用生化技术,使板栗部分淀粉经过淀粉酶的作用转化为糖,解决板栗加工产品中淀粉回生和老化等问题,保留了板栗特有的风味,避免了高糖果脯的甜腻味,口感好,开发前景广阔。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板栗是迁安市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为构建开发板栗出口创汇基地,目前,迁安市板栗面积已超过13 000hm2,成为迁安市果树生产的主导树种之一.但是板栗空蓬一直是影响迁安市板栗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省果树研究所与迁安市林业局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探讨其产生原因,研究解决办法,通过几年努力,基本掌握了板栗空蓬的产生原因,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丹东地区板栗品种的更新与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山地面积广阔,气候湿润,雨量充足,是我国板栗生产的重点区域,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为板栗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丹东板栗的生产与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1,2]。丹东板栗生产,其资源和产量均占辽宁省的首位,占全国的第三位和第六位,是辽宁省唯一适合板栗生长的栽培区域。全市现有板栗15万hm2,年产板栗5万t,产值4.2亿元,主要分布在东港、凤城、宽甸等地。全市从事板栗产业的农户15万户,45  相似文献   

7.
针对燕山板栗密植栽培造成树势减弱、产量和质量下降、板栗品种混杂、配套栽培技术缺乏、板栗深加工品种少及综合开发不足、栗农科技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的问题。通过选育出燕昌早生等早熟新品种、改接以燕红为主的良种、开展有机栽培、采取高效复合种养模式提高板栗园的空间利用,深加工开发板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等措施提升板栗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1999,(8)
常山县白石镇江家坝村农民甘礼仁,开发荒山,发展板栗生产,1998年板栗产量达5000多千克,收入3万多元,成了常山县的板栗生产大户。甘礼仁家住江家坝村中坞自然村,全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加上妻子行动不便,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他肩上,家境十分贫困。为摆脱困境,他从1990年开始开发荒山,发展板栗生产。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到1995年已建成高标  相似文献   

9.
板栗是太行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多年来,太行山区大量开发板栗种植,给广大农民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太行山区板栗生产中存在品质差、产量低、产量不稳等问题,为彻底解决以上难题,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旱坡板栗优质高产综合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板栗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干果,也是重要的木本粮食。其营养丰富,经济用途广泛,综合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板栗生产是农民开发山区、振兴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镇安县是陕西省板栗主产地之一。近几年我们对板栗进行高产栽培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板栗为原料,提取蛋白质并水解制备多肽。通过SDS-PAGE测定板栗蛋白质的分子量,以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筛选制备板栗多肽的最佳水解条件,旨在为板栗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板栗蛋白质的等电点为4.5;分子量约为25 000 Da;植物蛋白水解专用酶最佳的水解条件:底物浓度2.5 g.L-1,酶添加量0.3%,pH 8.5,水解度是20.13%。得到板栗蛋白并制备出板栗多肽。  相似文献   

12.
据对国内外市场调查显示,我国特产之一的板栗,从2000年至今连续五年旺销不衰,价格连年攀升,居高不下,开发前景诱人。全球板栗年总产量为70万 ̄80万吨,我国约占60%,但国内外市场每年需求在200万 ̄220万吨以上,市场缺口大,供需矛盾尖锐。日本、美国、俄罗斯以及东欧等国家对我国板栗需求逐年上升。其中脱皮板栗每公斤出口价已涨至6 ̄8美元,较往年上涨1美元。同时,港、澳、台市场的要货量在逐年增加,而国内市场板栗销量也连年攀升,板栗价格呈逐年上升之势。必须大力开发培育优良品种,以保持我国板栗畅销不衰。板栗价格连年走高!河北@吴运来…  相似文献   

13.
板栗被誉为果中珍品,号称"东方黑珍珠",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推广和应用板栗加工技术与装备,对于提高板栗产品的商品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避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一、板栗加工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生产中收集、剥苞两步人力劳动大、生产效率低、传统机械落后等问题,设计了由树莓派3B+主控板为控制核心,Arduino为开发平台,蓄电池和电机为动力,实现板栗自动收获和剥苞的板栗自动收获剥苞机。板栗自动收获剥苞机由控制系统实现在板栗园内的自动循迹行走;经鬃毛刷转动可实现板栗的捡拾收集,捡拾精度高;板栗经由双辊轮转动所带动的其上以聚四氟软管刀片的挤压实现剥苞,板栗受损率低、剥苞效率高。该整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板栗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板栗栽培发展迅猛,目前开始出现季节性过剩,但是各地新上板栗栽培项目方兴未艾。一些农业专家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在我国板栗的贮藏保鲜与深加工技术尚未取得突破之前,盲目从事新的板栗基地开发,风险正日益凸现。  相似文献   

16.
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发酵工程研究所叶兴乾教授主持的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不久前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在板栗初加工过程中护色技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还开发出了糖水板栗、速冻板栗、板栗粉等一系列产品,对板栗的种植和产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先进水平。 ——本刊编辑室  相似文献   

17.
在对易门县板栗生产现状、发展空间及发展潜力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加快林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易门县"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从易门发展板栗的基础与条件,板栗发展的具体措施,板栗后续产业的发展及市场开发等几方面,提出易门县板栗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正>项目简介通过对板栗果实品质特性及果实褐变机制的研究,应用无硫护色技术成功解决了板栗褐变问题,并成功开发出软包装甘栗仁、冻干板栗、"开口笑"板栗、板栗超微粉、板栗膨化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板栗是我国传统的特色坚果,素有″木本粮食″和″铁秆庄稼″之称。板栗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性味甘温,入脾、胃、肾三经,吃食栗子可以益气血、养胃、补肾、健肝脾;生食还有治疗腰腿酸疼、舒筋活络的功效。随着人们对食品营养保健功能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板栗被誉为果中珍品,号称"东方黑珍珠",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价廉物美、富有营养的滋补品。推广和应用板栗加工技术与装备,对于提高板栗产品的商品率,减少资源浪费和避免加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山区资源开发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迁西县板栗气象干旱指数保险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一种补充形式,开发板栗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产品,为开展迁西板栗农业保险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唐山市迁西站1965—2015年逐年8月(果实膨大期)降水资料、1998—2015年逐年板栗产量资料,分析板栗减产率与8月降水量的关系,建立了降雨量干旱天气指数模型。通过盈亏测算确定了板栗干旱气象理赔的标准,设定了理赔触发值,即当迁西地区8月的累积降雨量120 mm,保险公司启动赔付。利用保证率方法对设计的理赔标准进行了风险评估,为保险公司客观、合理制定保险相关条款及快捷支付经济补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