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病毒感染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类型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胶州湾大规模死亡栉孔扇贝体内分离出来的球状病毒注射感染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分别于病毒感染后8h、24h、48h、72h和128h取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研究了病毒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类型及死亡率的影响,采用荧光显微技术研究了病毒感染的栉孔扇贝血细胞的体外吞噬和包囊化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的扇贝血细胞各类型的比例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在24h、48h和72h,实验组透明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呈逐渐升高趋势,在8h、24h、48h、72h,实验组大颗粒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在24h、48h、72h和128h,实验组血细胞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感染后,实验组扇贝血细胞的体外吞噬率和包囊化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类群百分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贝类免疫防御影响的规律。体内注射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96 h和144 h测定其血细胞各类群的比例的变化。根据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栉孔扇贝血细胞可明显地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类群。注射酵母聚糖后,在6 h、12 h、24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在6 h、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甘氨酸锌后,在12 h、24 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分群有明显的影响,可显著刺激透明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颗粒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细胞类群百分比的变化进行了研究,以探讨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贝类免疫防御影响的规律。体内注射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后,分别于6 h、12 h、24 h、48 h、96 h和144 h测定其血细胞各类群的比例的变化。根据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栉孔扇贝血细胞可明显地分为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3个类群。注射酵母聚糖后,在6 h、12 h、24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占总血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在6 h、12 h和24 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注射甘氨酸锌后,在12 h、24 h和48 h时,实验组透明细胞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酵母聚糖和甘氨酸锌对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分群有明显的影响,可显著刺激透明细胞的数量增多,同时颗粒细胞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亮氨酸脑啡肽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血淋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L-ENK),研究其对栉孔扇贝血细胞吞噬杆菌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细胞的吞噬能力随L-ENK浓度的升高而增强,L-ENK能增强栉孔扇贝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可作为一种较好的免疫刺激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金属对栉孔扇贝的毒理效应。[方法]在DMEM培养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10、0.20、0.40 mg/L的Cu2+,以细胞迁出时间和组织块增殖状况为评价指标,研究Cu2+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栉孔扇贝外套膜在DMEM培养液中贴壁良好。培养至72 h时,Cu2+质量浓度为0.05 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良好。培养至89 h时,Cu2+质量浓度为0.10 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较差。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大,细胞迁出所需的时间越长,组织块增殖情况越差。Cu2+质量浓度为0.40 mg/L的实验组,培养96 h时并没有游离细胞迁出。[结论]Cu2+质量浓度大于0.10 mg/L时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的组织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河水注入养殖海域对栉孔扇贝的影响,挑选山东省荣成市爱莲湾海域的养殖扇贝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毗邻河水(0、10%、20%、30%、50%)添加后存活率、耗氧率、排氨率、SOD活性及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在试验过程中,0、10%、20%河水添加组存活率均≥95%,30%河水添加组存活率为91%,50%河水添加组栉孔扇贝于120 h时全部死亡;在1~48 h间,10%、20%、30%河水添加组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闭壳肌SOD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120 h后逐渐趋于稳定.50%河水添加组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和闭壳肌SOD活性持续最低(P<0.05).在试验结束(336 h)时,10%河水添加组耗氧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排氨率和闭壳肌SOD活性略高于0、20%河水添加组(P>0.05).30%河水添加组耗氧率、排氨率和闭壳肌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栉孔扇贝体内的Pb、Cr、Hg、As含量均有提高,显著高于无(0)河水添加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金属对栉孔扇贝的毒理效应。[方法]在DMEM培养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10、0.20、0.40mg/L的Cu^2+。以细胞迁出时间和组织块增殖状况为评价指标,研究Cu^2+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栉孔扇贝外套膜在DMEM培养液中贴壁良好。培养至72h时,Cu^2+质量浓度为0.05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良好。培养至89h时,Cu^2+质量浓度为0.10mg/L的实验组有游离细胞迁出,且组织块增殖情况较差。随着Cu^2+质量浓度的增大,细胞迁出所需的时间越长,组织块增殖情况越差。Cu^2+质量浓度为0.40mg/L的实验组,培养96h时并没有游离细胞迁出。[结论]Cu^2+质量浓度大于0.10mg/L时对栉孔扇贝外套膜的组织培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培养液中分别添加H2O2和GSH,观察重组胚体外发育情况,探究二者对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间添加H2O2时0~24 h组卵裂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48 ~72 h组16细胞以上发育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不同时间不添加H2O2时48~72 h组16细胞期以上发育率显著高于0~24 h组和24~ 48 h组(P<0.05),24~48 h组显著高于0 ~24 h组(P<0.05).不同时间添加GSH时0~24 h组和24 ~ 48 h组卵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8 ~72 h组和72~96 h组(P<0.05),对照组16细胞以上发育率显著低于48 ~72 h组和72 ~96 h组(P<0.05).结论:H2O2对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发育前期的氧化损伤较大,特别是在48 ~72 h.培养前期添加1 mmol/L的GSH能够有效提高延边黄牛体细胞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缓解有害应激带来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栉孔扇贝是我国北方扇贝养殖的主要品种,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栉孔扇贝陆续出现死亡现象,1997年、1998年死亡率曾高达90%,部分海区甚至绝产,给渔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改进和提高养殖技术已成为栉孔扇贝养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作者大胆探索出了一条栉孔扇贝养殖新技术--"秋放春收",即改变栉孔扇贝"春放秋收"的传统养殖方式,以避开夏季栉孔扇贝死亡高峰期,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急性毒性作用和不同农药浓度对栉孔扇贝鳃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对栉孔扇贝的96 h LC50分别为0.240、1.74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2.40、17.40 μg/L,栉孔扇贝对氰戊菊酯的敏感性低于氯氰菊酯;不同浓度的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均使栉孔扇贝鳃Na^+/K^+-ATP、Ca^2+-ATP、Mg^2+-ATP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是扇贝对农药作出的一种急性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11.
高温、低盐对菲律宾蛤仔免疫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温度(21、30℃)和盐度(7、15、32)互作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免疫能力的影响,对不同温度和盐度条件下试验0、3、6、12、24、48、72 h时,体质量为(14.8±0.731)g蛤仔的血细胞数、血淋巴吞噬能力和渗透压,以及血清中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各指标0 h水平为对照,常温常盐组(21℃,32)蛤仔各指标在0~72 h内虽有波动,但变化并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蛤仔血细胞数有不同的变化趋势,72 h时,常温低盐组(21℃,7)蛤仔恢复初始水平,而常温中盐组(21℃,15)、高温中盐组(30℃,15)和高温常盐组(30℃,32)蛤仔血细胞数最终仍未恢复,高温低盐组(30℃,7)蛤仔虽在24 h时恢复初始水平,但在48 h时全部死亡;高温常盐组蛤仔吞噬能力先升高后降低在72 h时仍低于初始水平(P0.05),2个中盐组和常温低盐组蛤仔吞噬活性最终恢复,而高温低盐组蛤仔吞噬活性在24 h时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各试验组蛤仔LZM活性在72 h时均显著高于初始水平(P0.05);常温中盐组蛤仔AKP活性在3 h出现最大值,最终所有试验组AKP在72 h时恢复初始水平;2个中盐组和2个低盐组蛤仔渗透压均逐渐降低,而高温常盐组蛤仔渗透压逐渐升高,在72 h时均未恢复初始水平。研究表明,温度升高的同时降低盐度,将会对贝类免疫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这可能是夏季滩涂贝类死亡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注射不同密度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于注射后6,12,18,48,72h测定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结果表明: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血淋巴中CAT活性均有升高趋势,其中5×108cell.mL-1组在18h极显著增加(P≤0.01),24h显著增加(P≤0.05)。5×108cell.mL-1组SOD活性最初表现为抑制,在12h和18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h后明显升高,5×107cell.mL-1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明显。肝脏中ALP活性在18h与对照组相比,5×108cell.mL-1组极显著升高(P≤0.01),5×107cell.mL-1组显著升高(P≤0.05)。注射后ACP活性有明显升高的趋势,5×108cell.mL-1组在12h和18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注射后24h5×107cell.mL-1,5×108cell.mL-1组活性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徐俊  王艳玲  赵金良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0):2797-2803
【目的】比较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对鳜(Siniperca chuatsi)免疫因子活性及干扰素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判断和指导鳜养殖过程中病原刺激后免疫应答和病毒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oly I:C模拟病毒刺激,比较注射后不同时序(0、3、6、12、24、36、48和72 h)鳜白细胞组成百分比,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补体蛋白水平变化,荧光PCR相对定量检测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血液白细胞百分比中,血栓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其中,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6~72 h单核细胞百分比极显著提高(P<0.01,下同),且于48 h达峰值后恢复至初始水平,嗜中性粒细胞占比均有明显提升,淋巴细胞、血栓细胞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处理组血清补体C3含量在3 h高于初始,6 h低于初始,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下同);补体C4含量处理组3 h显著高于对照组,6、24、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初始0 h相比,处理组肾脏、胸腺、脾脏和肝脏IRF7基因表达量分别从3和6 h开始极显著上调,且胸腺表达量最高;处理组肾脏和肝脏IFNh基因表达量3~12 h极显著上调,胸腺IFNh基因表达量于6 h达峰值,12 h后恢复下降,脾脏IFNh基因表达在各时段均低于初始;处理组肾脏、胸腺、肝脏、脾脏IFNc基因表达量于12 h极显著上调,然后逐渐下降,分别于72、72、48和72 h达最低水平。【结论】鳜受Poly I:C模拟病毒刺激后,血细胞中各类白细胞、血清酶补体C3和C4含量有不同变化,干扰素在不同时序显著影响各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对猪卵泡发育和闭锁及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 ,实验采用性成熟肥育母猪为实验材料 ,对在情期第 11d(发情当日为 0 d)注射 PMSG后 2 4 ,4 8,72和 96 h的猪卵巢表面各类卵泡数量、颗粒细胞凋亡比例以及外周血浆中类固醇激素浓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注射 PMSG后 2 4 h卵巢表面卵泡总数、小卵泡 (直径 <3mm)数和中等卵泡 (直径 3~ 5 m m)数分别为 :5 9,32和 2 5 .5个 /卵巢 ,明显多于同期对照组 (情期第 12 d)猪的数量 ;注射 PMSG72和 96 h卵巢表面大卵泡 (直径≥ 5 m m)数量分别为 7和 6个 /卵巢 ,明显多于对照组 (情期第 14和第 15 d) ,而此时卵汇总数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大卵泡颗粒细胞的凋亡比例在注射 PMSG后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而小卵泡和中等卵泡的颗粒细胞的凋亡比例在注射 PMSG后 2 4 h(6 .4 %和 7.8% )显著 (P<0 .0 5 )降低 ;中等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比例到 PMSG后 72 h回升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小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比例于 PMSG后 96 h回升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在 PMSG注射后明显升高 ,在 PMSG注射后72 h时达最高值 (72 .3pg· m L- 1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8pg· m L- 1 )。孕酮的浓度在 PMSG注射后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表明 ,在体内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e cell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中对其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为今后基于羊GCSF为靶标诱导全能干细胞进行分子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pRTL1-GCSF和对照载体质粒pRTL1分别转染到1×105个细胞/mL的羊成纤维细胞中,培养48 h后,利用Trizol法分别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羊GCSF在羊成纤维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水平。通过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利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alamarBlue测定转染48 h后羊成纤维细胞培养上清中分泌表达的GCSF的生物学活性。通过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用Ni-NTA凝胶对细胞表达至细胞培养基中的GCSF蛋白进行纯化,并SDS-PAGE检测。加入纯化的30 ng·mL-1 GCSF蛋白后在24和48 h时,通过alamarBlue测定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状态,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羊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羊GCSF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羊成纤维细胞48 h,检测发现在羊成纤维细胞中GCSF表达量得到显著提高。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转染了pRTL1-GCSF质粒的羊GCSF表达量是转染了pRTL1空载对照组的(50 615.92±4 738.83)倍(P<0.01);羊成纤维细胞瞬时分泌表达的含有GCSF蛋白的培养基上清加入到GCSF依赖型细胞系NFS-60后,试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试验组中的NFS-60的荧光强度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羊GCSF能显著刺激NFS-60细胞的增殖,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羊GCSF具有生物学活性。用HEK 293F悬浮培养细胞系真核表达分泌型羊GCSF蛋白后,纯化得到羊GCSF蛋白。在羊成纤维细胞中添加30 ng·mL-1的羊GCSF后,体外培养24和48 h,GCSF试验组与培养基稀释液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变化差异不显著,而细胞周期的分布出现显著改变。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G1期细胞比例由(55.29±1.68)%增加到(69.37±0.24)%,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5.99±0.38)%变为(15.39±0.60)%,差异不显著(P>0.05);G2/M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比例由(22.88±1.00)%增大到(26.76±0.82)%。表明在羊成纤维细胞中加入羊GCSF的24 h后,处于分裂状态和间期的细胞显著增多。48 h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G1期细胞比例由(65.96±0.37)%减少为(45.69±0.26)%,差异极显著(P<0.01);S期细胞比例由(13.45±1.33)%增加为(37.87±2.43)%,差异极显著(P<0.01);G2/M期细胞比例由(16.42±1.29)%变为(21.80±1.86)%,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加入GCSF的羊成纤维细胞在48 h时,处于间期的细胞显著减少,同时DNA复制状态的细胞显著增多。试验组凋亡率和对照组相比,培养24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7.51±0.38)%和(9.16±0.46)%。48 h时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凋亡率分别是(5.73±0.29)%和(5.39±0.27)%。72 h时对照组(Ctr)和试验组(GCSF)的凋亡率分别是(8.88±0.45)%和(5.41±0.27)%,24 h和72 h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48 h检测时凋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GCSF添加的24 h内促进了细胞凋亡,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凋亡受到抑制。【结论】羊成纤维细胞中可以瞬时过量表达羊GCSF,并具有生物学活性。GCSF不影响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可调控其周期,影响细胞凋亡。该结果为今后通过羊成纤维细胞介导GCSF培育具有高免疫力、高抗病性的羊进行分子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大鼠脓毒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XBJ)对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探讨XBJ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A组)、盲肠结扎穿孔组(B组)、XBJ早期治疗组(C组)、XBJ晚期治疗组(D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C组术后立即腹腔注射XBJ,D组术后24h注射XBJ.术后0h、6h、12h、24h、48h、72h随机处死大鼠,采用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血浆、肝组织中HMGB1表达.另取30只大鼠以B、C、D3组同样的模型及处理方式观察生存时间.结果 B组大鼠的脓毒症表现最为明显,其生存时间比C组和D组明显缩短(P<0.01).A组各时间点均较低;B组大鼠血浆HMGB1水平在术后6h开始升高,24h达到峰值;C组24h浓度显著低于B、D组(P<0.05或0.01);D组仅在72h时显著低于B组(P<0.01).B组大鼠肝组织HMGB1表达水平在术后12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C组24、48、72h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D组48h显著低于B组,而24、72h高于C组(P<0.01或0.05).结论 血必净是治疗脓毒症的可靠药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给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投喂含二氢吡啶(Diludin)的饲料3、6、9、12、18和24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体腔细胞的吞噬率和死亡率.结果显示.试验组体腔细胞的吞噬率在6 d后显著升高.死亡率除24d外一直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这表明投喂含二氢吡啶的饲料能增强刺参幼参体腔细胞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