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 ,全国优质牧草市场缺口 30 0万吨 ,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每年需从国外调草 2 50万吨。有关部门预测 ,到本世纪末 ,全国牛存栏数将达到1 .57亿头 ,羊存栏数将达 3亿只。年出栏率分别为41 2 0万头和 2 .1 4亿只。同时 ,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来的特种养殖热潮 ,对优质高产牧草的需求量极为巨大。经国家验收鉴定 ,在全国推广的优质饲草主要有 :墨西哥玉米、蛋白草 (籽粒苋 )、缅甸油苋草、法国香槟草 (又名串叶松香草 )、氨基酸草、俄罗斯饲料菜等。这些牧草不仅具有产量高、营养高的特点 ,而且适应性广 ,适口性好 ,适宜各种猪、鸡、牛…  相似文献   

2.
1. 饲用玉米(又称墨西哥玉米)。从墨西哥引进,一年生禾本科饲用植物。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粮食玉米籽实。株高3m,每月可割一次,产草量在30~45万kg/hm2以上,一株可蘖60~70株,每年的3~6月均可播种。每hm2用种1 500g,株、行距100cm×100cm。含干物质86%,粗蛋白13.8%,粗纤维30%,无氮浸出物72%,粗脂肪2%。适宜各类食草畜禽、鱼类食用。 2. 蛋白草(又称籽粒苋)。从美国引进,一年生草本苋科植物。株高3m,年割4~6次,产草量30~45万kg/hm2以上,每年的3~8月均可播种,适宜各类畜禽、鱼类食用,人也可食用。每hm2用种1 200g,株、行距40cm×40cm。含干物质88.7%,粗蛋白26%,粗脂肪1.6%,粗纤维12%,无氮浸出物35%~45%。 3. 油苋草(又称皱果苋)。从缅甸引进,两月生食用油、饲用草,两用草本苋科植物。株高2m,生长期60~70天,一次收割,产草量为15万kg/hm2。适宜各种类畜禽、鱼类食用,人也可食用。每hm2用种50g,株、行距20cm×20cm。含粗蛋白22.8%,粗脂肪1.7%,粗纤维15.3%,粗灰粉10%,无氮浸出物40%。 4. 氨基酸草(又称齿缘苦荬菜) 国内培育的一年生草本菊科饲用植物。株高2m,年可割4~6次,产草量30万kg/hm2,因其含有21种氨基酸,且含量很高,故称氨基酸草。每年的3~8月均可播种,适宜蚕及各种畜禽、鱼类食用,人也可食用。每hm2用种750g,株、行距20cm×20cm。含粗蛋白29.8%,粗纤维10%。 (本刊辑)  相似文献   

3.
<正> 1 饲用玉米(又称墨西哥玉米) 从墨西哥引进,1年生禾本科饲用植物。其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玉米。株高3米,每月可割1次,亩产草量2万~3万公斤以上,1株可分蘖60~70株,每年的3~6月均可播种。亩用种100克,株行距为100厘米×100厘米。含干物质86%,热能3456大卡/公斤,粗蛋白13.8%,粗纤维30%,无氮浸出物72%,粗脂肪2%。适宜各类畜、禽、鱼类食用。 2 蛋白草(又称籽粒苋) 从美国引进,1年生草本苋科植物。株高3米,年割4~6次,亩产草量2万~3万公斤以上,每年的3~8  相似文献   

4.
1、试验条件1.1作物和靶标 试验作物:春玉米(Zeamays L)玉米品种:四单19 靶标:稗草、狗尾草、马唐、藜、苋、茼麻、刺蓼。  相似文献   

5.
<正>哈尔滨市呼兰区是玉米主要产区,随着近几年种植结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习惯种植玉米,只是种植品种有所改变,鲜食玉米、黏玉米、青储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合理的清除杂草,对于保障玉米生产质量,减少投入,增加收益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一、玉米主要杂草种类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草、马齿苋、反枝苋、田旋花、藜、画眉草、绿狗尾、香附子、铁苋草、龙葵等。一般年份,  相似文献   

6.
以红苋草(Alternanthera bettzickiana Nichols)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刈割高度(1、5、10 cm)对产量、净菜率、干物质含量和叶片数、叶重率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红苋草基本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冬季生产中,红苋草适宜的采收次数为3~5次;留桩1 cm刈割早期产量最高,可达1 235.71 kg/667 m2,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并且净菜率(69.24%)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叶重率适中(306.52%),口感脆嫩(含水率92.02%),与其他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质量也高;营养分析显示,红苋草与普通苋菜营养成分相当。  相似文献   

7.
84年我们对河北千穗谷、云南苋、芬兰苋等拉用苋品种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1)苋籽含有16%左右的蛋白质,又有平衡的氮基酸组成,尤其赖氨酸含量高达1%左右。还含有约6%的脂肪。在收获籽粒后的茎、叶、穗中,其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均远远高于玉米籽粒,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食、饲兼用的作物。(2)粒用苋生长速度快,生长势强。在80多天的整个生长期中,亩产鲜重万斤以上,干物重1500—2000斤/亩,籽粒产量300—600斤/亩,是一种干物质生产量大、光合效率高的作物。(8)粒用苋在28—40℃范围内,不仅发芽势强,而且发芽率也高,具有明显的适合高温发芽的特性。苋籽在0.4%以下的 NaCl 溶液中能正常发芽,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在土壤瘠薄和水分不足的条件下,粒用苋仍能正常生长,具有明显的耐瘠,耐旱性。因此,粒用苋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作物。  相似文献   

8.
月苋草是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野生月苋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月苋草在药用、保健、化工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其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大量采挖及垦荒,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栽培月苋草技术不成熟,没有稳定的月苋草栽培面积.因此,导致月苋草市场供应量不足.本文根据月苋草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开发月苋草栽培的新路子,即月苋草野化栽培,就是利用退耕地、疏林地、柞蚕场、林缘、路边、沟边等可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人工播种方式,在自然条件下,不加人工管理,发展月苋草栽培.本文详细介绍了此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月苋草野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苋草是一年或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野生月苋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内蒙。月苋草在药用、保健、化工等方面的用途非常广泛,其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大量采挖及垦荒,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人工栽培月苋草技术不成熟,没有稳定的月苋草栽培面积。因此,导致月苋草市场供应量不足。本文根据月苋草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开发月苋草栽培的新路子,即月苋草野化栽培,就是利用退耕地、疏林地、柞蚕场、林缘、路边、沟边等可利用土地资源,通过人工播种方式,在自然条件下,不加人工管理,发展月苋草栽培。本文详细介绍了此项栽培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品种苣苋草对Cd、Pb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的差异性,寻找对Cd、Pb胁迫抗性较强的品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下‘R104’和‘K472’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Cd、Pb积累特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两品种苣苋草的生物量在单一Cd胁迫时下降,在低浓度Pb(2.5 g·kg-1)胁迫时上升,在高浓度Pb(10.0 g·kg-1)胁迫时下降,在Cd、Pb复合胁迫时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Pb单一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相应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而上升;Cd、Pb复合胁迫下,苣苋草的Cd、Pb含量随着另一元素胁迫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Cd、Pb单一及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大,苣苋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抑制效应。Cd、Pb交互作用在苣苋草生物量和SOD活性上总体表现为复合胁迫>单一胁迫;在植物重金属含量上表现为:低浓度Cd与Pb互为促进作用,高浓度Cd与Pb互为...  相似文献   

11.
月苋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与火连参美药材公司签订1200吨的月苋草种植合同,种植月苋草2.5万卣.现长势十分喜人。这个场连续多年种植月苋草,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北方的栽培技术。月苋草别名夜来香、山芝麻、野芝麻,为柳叶菜科、月苋草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17世纪经欧洲传入我国,并在多处逸为野生,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北方各地均有栽培。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据调查,夏玉米田间杂草种类很多,其优势杂草有牛筋草、狗尾草、马唐、稗草、画眉草、反枝苋、剌苋、马齿苋、田旋花、铁苋菜、苍耳、野苘麻等10多种。这些杂草的发生高峰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生长旺盛期在7月份。此时夏玉米正处在幼苗期,根系小,长势弱,而杂草密度大,长势旺,往往会压住玉米幼苗,造成草荒。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广西第二大粮食作物,为了掌握玉米田间杂草发生分布为害情况,为玉米生产防除杂草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广西玉米主产区春玉米田间杂草总覆盖率在1.8%~42.5%之间,主要杂草有马唐、稗草、醡浆草、反枝苋、香附子、胜红蓟、鸭跖草、空心莲子草、小飞蓬、苍耳、鬼针草、荠菜等12种杂草,其中马唐、香附子、空心莲子草是恶性杂草。  相似文献   

14.
水花生俗名空心莲子草、空心苋、长梗满天星、革命草(江苏、湖南)、空心莲(福建)、螃蜞菊(湖南)、喜旱莲子草等,属双子叶植物纲、石竹目、苋科莲子草属.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6,(5):79-82
明确6种大豆田除草剂对反枝苋的防除效果。选用6种大豆田茎叶除草剂,灭草松、乙氧氟草醚、氟磺胺草醚、氯酯磺草胺、异噁草松、三氟羧草醚在反枝苋真叶期-1片互生叶期时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施药后30 d,调查反枝苋的株高抑制率、株防效、鲜重防效。结果表明,21.4%三氟羧草醚水剂对反枝苋的防效最好,基本达到100%;48%灭草松水剂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反枝苋的防效较好,鲜重防效达到82.13%和72.43%;25%氟磺胺草醚水剂和48%异噁草松乳油对反枝苋的防效一般,鲜重防效达到55.27%和47.34%;84%氯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反枝苋的防效较差,鲜重防效最高为35.50%。  相似文献   

16.
1、小麦田草害识别 1)反枝苋 反枝苋别名红枝苋、野苋菜,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 (1)形态识别 反枝苋的成株高80~100cm,茎直立,有分枝,上面密生着短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边缘有细齿.花序圆锥状,花呈白色,具有1条浅绿色的中脉.胞果扁球形,包在花被里.种子接近球形,棕黑色,通常用种子繁殖.  相似文献   

17.
瓜类包括黄瓜、西瓜、甜瓜、南瓜、冬瓜、西葫芦等,其中以黄瓜、西瓜种植面积较大. 瓜田杂草种类很多,较易造成危害的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反枝苋、凹头苋、马齿苋、铁苋、藜、小藜、灰绿藜、稗草、双穗雀稗、(鳔肠)、龙葵、苍耳、野西瓜苗、繁缕、牛筋草、早熟禾、(画目)草、看麦娘等.  相似文献   

18.
繁穗苋又称千穗谷、天星苋、禾穗谷、西黏谷、洋苋菜等,以嫩茎、叶供食用。繁穗苋原产于美洲。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南北方各地均有种植。繁穗苋又是一种产量高、适口性好的优良饲料,而且栽培技术简单。  相似文献   

19.
《农技服务》1996,(11):31-32
<正> (一)麦草敌 麦草敌(10%可湿性粉剂,每袋10克)本品为高效、低残留麦田除草剂。适用于后茬为大豆、棉花、玉米的纯作麦田除草。具有很强的内吸性和选择性,在土壤中分解较快,两个月后可种植任何作物。杀草谱广,可有效防除繁缕、麦家公、猪殃殃、田蓟、反枝苋、地肤、播娘蒿、猪毛菜、荠菜、芥菜、婆婆纳、夏至草、麦瓶草等  相似文献   

20.
月苋草别名夜来香、山芝麻,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其种子含有γ-亚麻酸,是生产保健、美容用品的主要原料。近些年来,月苋草在东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现将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