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红树内生真菌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 L28的代谢产物及其抗真菌活性。【方法】柱层析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二倍稀释法测试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番茄枯萎菌F. oxyspo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分离鉴定出7-羟基-2,5-二甲基色原酮(化合物1)、Livistone A(化合物2)、Barceloneic acid A(化合物3)、Barceloneic lactone(化合物4)、2′-O-methylbarceloneate(化合物5)、Spirostaphylotrichin R(化合物6)、 Spirostaphylotrichin U(化合物7)、β-谷甾醇(化合物8)、β-胡萝卜苷(化合物9)和β-腺苷(化合物10)。化合物1能强烈抑制小麦赤霉菌和番茄枯萎菌的生长,MIC均为100μg/mL;化合物5对番茄枯萎菌的生长具有中等抑制作用,MIC为200μg/mL。【结论】化合物1和化合物5可作为相应抗菌农药...  相似文献   

2.
大蒜是在我国广泛种植和食用的农产品,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营养健康功能。这些主要得益于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包括蒜氨酸等风味前体化合物、大蒜素等硫代亚磺酸酯和大蒜烯等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等。这些有机硫化合物或各自具有其生物活性,或多种化合物相互协同,共同产生同一种生理功效。但有机硫化合物普遍具有易酶解或稳定性差等特点,且不同类别有机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差异也较大,目前对大蒜中有机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仍然存在局限性,现有报道多是对某类化合物进行总量测定,或是针对个别化合物进行测定,尚未有研究对大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分别对大蒜中主要风味前体化合物、硫代亚磺酸酯和硫醚类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分类讨论和综述,包括其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昆虫信息化合物的概念及种类、昆虫信息化合物在茶园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茶园常用昆虫信息化合物等相关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昆虫信息化合物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飞扬草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对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化合物1,4,5,6进行了小鼠脾细胞免疫刺激活性测试。[结果]从飞扬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化合物1)、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化合物2)、高车前素(化合物3)、过氧化乙酰(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和没食子酸(化合物6),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成分1~3为首次从飞扬草中分离得到,4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该研究为从飞扬草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飞扬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飞扬草地上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和Sephadex LH-20对飞扬草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S,NMR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化合物1,4,5,6进行了小鼠脾细胞免疫刺激活性测试。[结果]从飞扬草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基酯(化合物1)、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化合物2)、高车前素(化合物3)、过氧化乙酰(化合物4)、槲皮素(化合物5)和没食子酸(化合物6),所有测试化合物均未发现有明显的免疫刺激活性。[结论]成分1~3为首次从飞扬草中分离得到,4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该研究为从飞扬草中寻找生物活性物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类黄酮化合物结构分析以及药理活性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分析了洋葱类黄酮化合物提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洋葱类黄酮化合物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头花蓼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头花蓼的化学成分,为科学利用头花蓼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对头花蓼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等,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10 kg干燥带花全草头花蓼中分离纯化出6种化合物,化合物1为1.25 g,化合物2为33.00 mg,化合物3为0.90 g,化合物4为0.78 g,化合物5为0.14 g,化合物6为31.00 mg,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香草酸、7-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5-羟基色原酮。[结论]从头花蓼全草中得到了6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β-胡萝卜苷、β-谷甾醇、香草酸、7-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基-5-羟基色原酮。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柱色谱、薄层制备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和文献对照等方法,对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 Lutken未被发现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多棘海盘车中分离得到4种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Phalluside 1(化合物1); N-(胆甾-5-烯-3β-烃基)-3β-醋酸酯-5-乙基-17β-咪唑羧酰胺(化合物2);胆甾-5,20(22)-二烯-3β-醇(化合物3);(2S)-1-O-7溴烷醇甘油(化合物4)。研究表明,化合物1、2、3、4为首次从海盘车属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苦皮藤果实中农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采用 5种溶剂对苦皮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 ,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 ,分别从苦皮藤假种皮体积分数 2 5 %和 5 0 %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4个化合物 :卫矛醇 (化合物 )、1α,2 α,4β,6 β,8α,9β,13-七羟基 -二氢沉香呋喃 (化合物 )、9β-苯甲酰氧基 - 1α,8β,13-三乙酰氧基 -二氢沉香呋喃 (化合物 )、β-谷甾醇 (化合物 ) ;其中化合物 有杀菌活性 ,化合物 有杀虫活性 ,化合物 为在苦皮藤中首次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盐水鸭辐照前后风味成分的组成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辐照对盐水鸭风味的影响。【方法】以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盐水鸭为研究对象,辐照后于室温下贮藏,随机抽取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各3只,取其股二头肌作为样品进行风味成分检测。【结果】在辐照前及辐照后0和10 d的盐水鸭肉中分别检测到42,60和57种风味化合物,这些成分可归类为:含硫化合物,醇类、羧酸类、烃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结论】盐水鸭辐照后,烃类化合物增加最多,其次是醛类和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可可型、咖啡型酸奶试制成功,在我国加味酸奶中填补了一项空白。特别是搅拌型酸奶,由于易贮运和工业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应用涂层处理技术将燕麦预处理加工,开发了一种货架期内燕麦不吸水软化的新型酸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涂层油脂的筛选,涂层工艺的主要参数,涂层燕麦颗粒的杀菌条件及涂层处理对燕麦酸奶口感的提升。结果表明可可脂与月桂型代可可脂等比例混合物性质稳定,熔点范围窄,适合涂层燕麦;燕麦涂层加工较佳条件为:温度48℃,浸涂时间30 s,传送速度5 m/min,冷却温度16℃,涂层后谷物辐照杀菌剂量30~40 kGy。为含谷物与膨化食品的新型酸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可可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可可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茎尖或腋芽离体快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可可脂与代可可脂中脂肪酸组成的不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巧克力中代可可脂(CBS)及可可脂(CB)的含量。从脂肪酸组成角度比较巧克力与代可可脂巧克力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嫁接可可茶为材料,提取了高质量的茶树基因组DNA,以纯化的DNA为模板,利用FS和RX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了约1800bp的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所克隆的PPO基因与其它茶树PPO基因的同源性达到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1%,确认为茶叶多酚氧化酶基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涡旋萃取法提取可可壳酊剂的香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分析其中的香味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可可壳酊剂中共鉴定出54种香味成分,其中咖啡因、乳酸乙酯、可可碱、苯乙酸乙酯、琥珀酸单乙酯占比分别为51.54%、9.42%、6.70%、4.64%、3.28%,构成了可可壳酊剂的主要香味成分,可可壳酊剂在卷烟中使用具有丰富卷烟可可香和烘烤香,掩盖杂气,降低烟气刺激性,提升烟气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茶叶、葡萄酒及可可中多酚类物质的主要成分、性质和功能,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多酚类物质在预防疾病方面生理功效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多酚类物质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乌桕皮油与极度氢化油为原料 ,将不完全随机酯交换与分提技术相结合对皮油进行改性制取类可可脂 (CBE)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原料质量比为 1∶ 0 .3,催化剂甲醇钠含量为 4 g· kg-1,酯交换温度为 60℃ ,酯交换时间为 3min.采用单步结晶分提 ,产品的产率为 68.7%  相似文献   

19.
Globally, cocoa is famo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hocolates and beverages. However, it also serves as a source of raw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high-quality cosmetic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ue to its high demand, cocoa is regarded as a major commodit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eprived cocoa farming communities. Government has therefore instigated relevant measures to address issues facing the sector by investing in extension programs. These programs act a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ools for teaching modern farming technologies and enhancing learning among farmers.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effects of the Cocoa Life Project(CLP) by Cooperative for Assistance and Relief Everywhere(CARE) International on farm productivity and income of 200 cocoa farmers in three districts of the Eastern Region, Ghana. Regression on covariates, Heckman's treatment effects model, and propensity scores were used to test the robustness of the estimates.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extension program participation, farm productivity, and household income was discovered. Specifically, after correcting for selection bias, the estimated results of the Heckman's model showed that the extension progra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articipating farmers' cocoa yield by 14.3%. The effects on total farm income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25.1 and 42.9%, respectively from regression on propensity scores and the Heckman's model. Across all three models, program participation led to an increase in total household income by 46.1, 31.7, and 69.3%, respectively.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farming characteristics, institution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affected farmers' income, depending on the estimation method used. This study reiterated the supporting role played by extension programs in enhancing cocoa production and increasing household income in Ghana. Conclusively, government and development partners should invest in extension programs by providing enough logistics, training qualified agents, and creating a conducive atmosphere to support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相似文献   

20.
以可可果皮为原料,采用酸水解法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结果表明,可可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水浴温度90℃,pH 2.0,提取时间30 min,得率为25.19%。可可膳食纤维总得率达57.99%,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为5.23g/g,溶胀性为11.42mL/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