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鹤 《养蜂科技》2002,(2):38-40
苜蓿 (俗称紫花苜蓿 ) ,豆科多年生栽培草木植物 ,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相当丰富 (占干重4.6— 1 8% )、饲用价值极高的优良牧草。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是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种 ,同时也是该地区夏季优良蜜源植物之一 ,其花期长 ,泌蜜稳定 ,单产高。无论在畜牧业生产、生态建设、饲草料产业开发等方面 ,还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具有非常显著的位置和开发利用前景 ,尤其在西北养蜂业生产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利用价值。每逢 6、7月间 ,正值苜蓿花期 ,引得各地养蜂者不辞辛劳地携蜂而至 ,竞相采集 ,给养蜂者以丰厚的回报。也正因如此 ,…  相似文献   

2.
我县紫苜蓿6月中旬始花,7月初盛花,7月中旬花期结束。它是我县夏季的一个主要蜜源。也是定地养蜂一年中迎来的第一个主要蜜源,采完此蜜源,全年仅剩荞麦最后一个蜜源。所以紫苜蓿是我县蜂群夺取全年蜂蜜丰收关键性的一个蜜源。在蜂群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场地选择场地选择当否,对苜蓿蜜丰歉有较大影响。一般情况,苜蓿花期气温在25℃以上泌蜜较多;生长在黄土地比沙土地的泌蜜多,阳坡地比阴坡地泌蜜较多;花期前下过一两次透雨,花期又高温无雨,苜蓿蜜就可丰收。如果花期低温多雨,一般减少泌蜜,不宜进入苜蓿场地,应北上到干旱地区采其它蜜源植物。二、注意培育采集蜂在苜蓿开花前40天左右,调整蜂群,加强繁殖。对弱群,可  相似文献   

3.
苜蓿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牧草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种植养殖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牧草中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它具有适应性强、产草量高、草质优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于家畜消化等特点,被誉为“牧草之王”。1苜蓿的利用价值1.1苜蓿是优良的饲料原料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据测定,苜蓿干草具有如下营养特点:粗蛋白含量高,在12.%~26.1%,一般为17.5%左右,正常初花期的苜蓿为20.0%。粗纤维含量属优质饲料纤维。所含蛋白质品质优良,氨基酸组成与乳清粉接近,富含赖氨酸,含量高达1.…  相似文献   

4.
苜蓿授粉机理及其与传粉昆虫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苜蓿是世界农牧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豆科牧草。根据资料对苜蓿的花器构造及开花过程、花部构成特点、环境因素对其泌蜜的影响、传粉昆虫以及影响传粉昆虫活动的因素等方面加以描述,并介绍了中国传粉生物学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钼浸种处理对苜蓿硝酸还原酶活性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王立克淮化煤炭师范学院生物系洪法水钼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固氮酶和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在植物氮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苜蓿是一种优良的饲料作物,对畜禽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而硝酸还原酶活...  相似文献   

6.
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资源的优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捷  张清斌 《草地学报》1997,5(4):286-291
作者调查了中国苜蓿属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情况,查阅和收集大量的植物标本,并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对每个种的地理分布进行描述,并着重探讨了新疆苜蓿植物的资源优势,以期为今后苜蓿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蜜源植物泌蜜量预测的实践掌握气候变化和植物泌蜜规律是每个养蜂者的一门必修课。我养蜂20年,对关中地区的气象和蜜源植物泌蜜规律作了一些观察记录,并用于养蜂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仅从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一、认真做好蜂场的记录,如气象、蜜源种类...  相似文献   

8.
中国苜蓿属植物与新疆苜蓿种质资源的优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作者调查了中国苜蓿属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情况,查阅和收集大量的植物标本,并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对每个种的地理分布进行描述,并着重探讨新疆苜蓿属植物的资源优势,以期为今后苜蓿新品种培育提供种质资源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990~1993年在阿勒泰对北疆苜蓿进行的头茬打草二茬收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初花期打草后其再生草苜蓿种子仍可成熟,而且20cm行距苜蓿再生草种子产量显著高于15cm行距苜蓿。  相似文献   

10.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8,27(8):155-174
由于最早记载苜蓿的典籍没有明示其是紫花还是黄花,导致对我国古代苜蓿物种认识上存在分歧,目前大致有5种观点:一是古代苜蓿专指紫花苜蓿;二是南苜蓿;三是紫苜蓿与南苜蓿的合称;四是黄花苜蓿;五是不确定。本研究应用植物考据学原理,通过收集整理记载苜蓿植物生物学的典籍,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证苜蓿物种。研究表明,汉代从大宛国传入我国的苜蓿与紫花苜蓿的起源地相一致,并且唐代韩鄂《四时纂要》明确记载了苜蓿开紫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这与我国汉代苜蓿最初引种地相一致,在之后也有不少典籍同样记述了苜蓿开紫花,乃至苜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可以确定,我国汉代引入的苜蓿应该是开紫花的苜蓿,即紫花苜蓿。宋梅尧臣和明李时珍记述的开黄花的苜蓿,至少说明在宋代和明代开黄花的苜蓿就在我国存在和被利用。据清《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在古代我国有3种苜蓿被利用,即紫花苜蓿、南苜蓿和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