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5月31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这是一份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日接受记者采访,全面解读了这份意见。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文件韩长赋说,近年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  相似文献   

2.
<正>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5月31日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一份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6月1日接受记者采访,全面解读了这份《意见》。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文件韩长赋说,近年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全国农户家庭农场已超过87万家,依法登记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一份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接受记者采访,全面解读了这份意见。全方位政策支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意见》从哪些方面给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支持?答:《意见》从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本报讯2016年,我国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相发展,总量达到280万个;同时,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壮大,总数超过1270万人,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引领力量。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各类家庭农场87.7万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生力军。其  相似文献   

5.
《河北农业》2021,(9):12-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呈快速发展之势,尤其是后者,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农业生产服务主体。截至2020年底,全省注册家庭农场达到4.9万家,累计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9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376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5472家;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11.5万家,县级以上示范社达1.08万多家,其中国家示范社396家、省级示范社1388家;从事农业生产托管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达到3万余家。  相似文献   

6.
《湖南农业》2014,(3):1
<正>2014年湖南省农业工作目标是:粮食产量在正常年景下恢复到300亿公斤;出栏生猪稳定在8000万头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增长16%以上;农机总动力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1.稳妥推进农业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1000个为水稻生产提供全程服务的农机合作社,发展1万个家庭农场。积极培育和发展服务组织。抓好新型经营主体领头人和1万名职业农民培训。继续实行种粮农民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王雯慧)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这是一份以体制机制创新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重要文件,颇具亮点。  相似文献   

8.
<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其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框架,定位于构建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体系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7月7—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广西调研时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正>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总书记也曾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作为新型农业主体作为新型农业主体,家庭农场是农业增效、农村增色、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河北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通过名录管理、示范创建、项目带动等举措,家庭农场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注册登记总数已达登记总数已达7.7万家,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建、梯次跟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以承包农户、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性服务组织为支撑,多种生产经营组织共同协作、相互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全县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具体来说,要加强土地流转服务,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作,强化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兰考县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近年来,兰考县农林局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升近两年,兰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以50%的数量增长。2016年全县家庭农场数量为150家,到2017年增加到180家;专业大户从2016年的440户增加到2017年的610户。(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  相似文献   

14.
<正>政策倾斜对象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融资增信、创投基金等方式拓宽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支持开展针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生产订单抵押、保单抵押、营销贷款等试点财政部8月3日发布《关于支持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多项财政政策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第一,建立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补贴政策。2015年调整完善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等三项补贴政策。各地从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中调整20%资  相似文献   

15.
<正>通过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本人就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推动培育进程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提出几点看法,望大家指正。一、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现状嵩县现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其中省级1家;全县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2家,其中市级示范社17家,省级示范社4家;家庭农场217个。(二)产业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  相似文献   

16.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013年25日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解决“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问题的应对之策。今后将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扶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礼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实践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力量。近年来,柘城县注重培育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4年9月底,柘城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赵光农场建立以家庭农场、合作社和农业服务组织等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一大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迅速崛起,成为农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农场现有46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6500余人,覆盖全场九个管理区,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通过土地流转和入股经营,带动全场规模经营土地45万亩,占农场总耕地面积90%。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业的发展正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个体经济向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的产业经济过渡。规模化、产业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中国农资"小型合作社带领广大农资经销商走出困境,整合农业产业链,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涵盖农资直供、农技服务、农机配套多位一体的农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合作社不同于现在的农资加盟、农资连锁和农民自发性组织,它是联合生产企业、贸易商、科研院所和农户自愿成立的一种自助性组织。其核心理念在于集中土地、打包产品、提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河南省永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培育工作,千方百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永城市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展现状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永城市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 139家,成员户数达41 265户,覆盖全市29个乡镇;全市家庭承包经营耕地6.67公顷以上的土地流转大户有441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