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鸭共生技术对移栽秧苗有严格的要求,就如何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素质,提出了合理选择苗床、种子药剂处理、适期播种、保温催白、适温催根、保温催芽及秧田肥水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措施。  相似文献   

2.
半夏是宁夏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之一.由于野生半夏资源日益匮乏,近年来,半夏的人工栽培快繁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综述了近年来半夏人工栽培与驯化技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和人工种子技术等研究进展,半夏的繁殖方式主要有种子繁殖、株芽繁殖和块茎繁殖.人工栽培研究主要集中在选种、催芽、遮阴、施肥、培土、控水、摘蕾、防治病虫害,目前对半夏块茎退化、病害控制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应根据半夏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条件,提高其繁殖能力和产品质量,制定出一套符合GAP原则的SOP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以生姜块茎为培养材料,通过对生姜催芽、表面灭菌、外植体切割和启动培养等试验研究得出,生姜适宜的培养方案为生姜块茎先埋入含水量10%左右的细沙中催芽,清洗后用稀释800倍的多菌灵浸泡30min,再用0.12%的升汞浸泡12 min表面灭菌,切割外植体时保留少部分姜块,诱导培养基为MS+BA 0.5 mg·L-1+NAA 0.25 mg·L-1+0.1%生姜提取液。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穴播栽培是近几年上海郊区重点推进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技术,该技术对水稻品种及浸种催芽播种技术的要求与移栽栽培不同。为进一步推进水稻机穴播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现将水稻机穴播对品种及浸种催芽播种技术的要求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规模机械化育插秧相对于催芽播种、直播浸种更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出苗的整齐度,降低种子在催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机械化育插秧的技术特点,在大田移栽前后应适度调整好大田施肥水平和施肥方式,确保水稻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6.
山药微块茎是获得山药脱毒良种种芋的主要途径。介绍了山药微块茎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包括山药的地方品种、微块茎研究的意义、影响微块茎生产效率的因素、微块茎移栽注意事项、微块茎的田间长势和微块茎生产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山药微块茎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黄精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建立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本研究对4个类型的黄精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统计,并进行6种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黄精组培苗能否成活是由组培苗的块茎是否生根决定,无生根的块茎组培苗不能成活;育苗基质选用菌渣∶珍珠岩=2∶1的配比最适宜黄精组培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阐述白榆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介绍其芽移育苗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催芽与播种、芽苗移栽、移栽后肥水管理、苗期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白榆的苗木培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白及块茎不同基质催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5年9—12月,在贵州省植物园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白及催芽试验。试验将白及块茎分为3个等级,设置5种基质,从白及块茎出芽率、平均苗高、平均根长3个指标评比出最适宜的白及块茎催苗基质,结果表明:松毛腐殖土、珍珠岩为最佳催芽基质,纯田园土最不适宜。该结果为白及大田生产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采种与种子贮藏、种子处理与催芽、播种、苗期管理、移栽及移栽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皖南山区银杏种子繁育技术,以期为皖南山区银杏种子繁育及常规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庆阳市旱地丹参根段催芽繁殖栽培技术,包括区域选择、整地施肥、种苗准备、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晾晒等内容,以期为庆阳市旱地丹参根段催芽繁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a.品种选择选择薯形好、块茎膨大速度快、熟期较早的品种,如早大白、津引8号、红纹白等. b.种薯准备播种前40d左右出窖,铺在有散射光的室内催芽.应经常翻动使其见光均匀,待芽长1cm时切块.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魔芋快繁进行初步试验研究。品种选用白魔芋,用魔芋块茎作外植体进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魔芋块茎外植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NAA0.5mg/L+BA0.7mg/L;魔芋不同部位培养时,带主芽的块茎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最强,带侧芽的块茎次之,带侧芽少或无芽的块茎最弱。通过本次试验研究,初步掌握魔芋快繁技术的第一步,为在本地进行魔芋快繁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芹菜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反季节栽培,选用黄心白梗品种,6月上旬用药物结合低温处理,催芽7天后播种,7月底至8月初移栽,盖遮阳网保护,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大田分别经过50-60天即可收获,增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陇西县党参旱地30 cm白地膜露头移栽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种苗选择、移栽、田间管理等内容,以期为党参旱地30 cm白地膜露头移栽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个德国鸢尾(Iris germanica L.)新品种组培苗移栽技术。[方法]以新筛选的4个德国鸢尾新品种"白与蓝"、"黄与白"、"白天鹅"和"惊险"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炼苗时间的长短对4个鸢尾新品种的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没有明显影响;而不同的移栽基质对其影响较大,筛选出的最佳移栽基质为园土∶草炭(V∶V)=1∶1。[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的鸢尾工厂化繁殖种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补苗采用浸种催芽方法,移栽可采取带土座水移栽,并追施少量化肥,促进小苗快速生长,移栽时要在两对真叶展开前进行,移栽时最好保持原方位不变,以傍晚和阴天时移栽为宜,保证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马素娟 《河南农业》2019,(17):30-31
近年来,大树移栽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大树移栽难度大、成活率低,给移栽工作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为了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要加强对大树移栽技术的研究。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树移栽前的准备工作及大树移栽技术进行分析,以期能提高大树移栽的成活率,推进城市园林建设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9.
以鄂马铃薯5号、8号新品种温室水培苗为材料,利用温室生产的脱毒水培苗直接进入田间进行不同时期的栽培试验,生产标准原种。结果表明:在产量方面,鄂马铃薯5号从5月1日至5月27日之内移栽,产量差异不显著,此后时间移栽,产量随移栽时间的推迟逐渐降低或递减;鄂马铃薯8号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极显著,5月7日移栽产量最高,6月10日后移栽产量递减。单位面积有效块茎数,鄂马铃薯5号水培苗从5月1日至5月27日之内移栽,B、C、D、E处理30~50 g块茎数达60%以上,6月4日后移栽的F和G处理10 g大小的块茎数比例分别占51.4%和48.6%;鄂马铃薯8号水培苗从5月1日至6月4日之内移栽,有效块茎数较高,6月10日后移栽有效块茎数递减。根据试验结果,生产标准原种,采用水培苗田间移栽方式,在武陵山区1 700~1 900 m海拔的种薯基地,根据生产需要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移栽时期选择在5月1日至6月4日为宜。  相似文献   

20.
<正>马铃薯播种前催芽可以促进早出苗,并增加在田间生长日数,提高产量。催芽可以使马铃薯的物候期提早7~10天,有利于避开高温和蚜虫危害,也是春季马铃薯种植的关键技术。催芽时间一般在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前20天进行。催芽方法有切块催芽和整薯催芽。一、切块催芽切块催芽因打破了种薯(块茎)的顶端优势,切块后各切块上的芽眼得到了相似的养分条件,萌芽速度快,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