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衣蜡蝉螯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衣蜡蝉螯Dryinus sp.是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 White一、二龄若虫寄生性与捕食性天敌,抑制其为害作用颇为显著。作者于1980年发现此蜂,饲养观察结果如下。形态特征 (一)成虫雌蜂体长6.2~7.0毫米,胸宽1.1~1.5毫米,翅展8.6~9.2毫米。触角10节,着生在唇基上方,支角突、柄节两端、梗节、鞭节1~4节下端及5~8节黄褐色,其余黑色。上颚强大,黄褐色,具四齿,颚体具微毛。下唇下缘具一刻缺,布微毛。复眼突出,黑褐色。单眼褐色呈三角形排列,中侧单眼间距稍大于侧单眼间距。头顶凹陷,黑色,布纵刻皱纹;中央具一纵脊。胸部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马鞍形,具纵刻皱纹,密布银白色长毛。前翅多花斑,横布4块烟褐色斑。翅痣黑色,痣后端斜切;径脉中段粗壮,外段退化为弱脉。与痣后脉在顶角附近相会合。前足基节外侧黑  相似文献   

2.
常见寄生于天牛的两种刺足茧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足茧蜂属Zomrus Marshall(1897),隶属于茧蜂科的矛茧蜂亚科足茧蜂族。此属特征是:唇基前端有半圆形凹缘,与上颚形成近圆形的口窝;具后头脊;胸腹侧脊明显;前翅有2条肘间横脉;第1肘室与第1盘室分开;后翅具后外小脉,且明显折向外方,与后肘脉近于平行;前足胫节具短刺一列;后足基  相似文献   

3.
稻田绒茧蜂是寄生稻田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天敌,属膜翅目茧蜂科.其共同的特征为翅透明,无第二肘间横脉,第二肘室外方开放,触角18节,幼虫老熟后均结小白茧化蛹.我区稻田中常见的有七种,不同的种有  相似文献   

4.
蓟马体微小纺锤形(图一),一般长约1-2毫米,多数黄、黄褐或黑褐色.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单眼间鬃2根.口器锉吸式.翅2对狭长,翅脉退化,沿翅脉上往往生有小刺,称脉鬃;翅缘密生长缨毛.腹部10-11节,有些种类有锯状产卵器,有些则腹末成管状.  相似文献   

5.
缨小蜂科(Mymaridae)的基本特征体小至微小,前翅翅脉甚退化,缘脉通常短且终止于翅长的1/3以内;痣脉甚退化,如显现,则仅留痕迹,伸入膜质部之中;前后翅周缘常具长缨毛;后翅柄状,常极狭窄,前后缘近于平行(除罕见的分布于澳大利亚的Anagroidea Girault外)。触角细长,雌性触角常具明显的棒节,棒节由1—3节所  相似文献   

6.
本文继续前文 [本刊 1999(5)期 ]再介绍 6种寄生蜂 ,其中包括 3个中国新记录种。本文所用名词术语主要参考廖定嘉等[1] 。1 普金姬小蜂Chrysocharispubicornis (Zetterst edt) [2 ] 中国新记录种1 1 形态特征雌蜂体长 1 1~ 1 9mm ,蓝绿色具金属光泽。触角全暗色 ,柄节较狭 ,梗节较小 ,棒节顶端具 1根刚毛 (图 1a) ,足腿节大部分暗色 ,其余足节淡色 ,额呈丫状凹陷 ,后头具脊。前胸领无脊 ,中胸具深密刻点。前翅透明 ,缘脉 /后缘脉 /痣脉长度比为 7 1/2 1/ 1 0 (图 1c) ,雄蜂体长 1 0~ 1 7…  相似文献   

7.
茶尖象甲 Phytoscaphus sp.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婺源个别虫口密度较大的茶园,曾造成过较重为害。鉴于国内尚无此虫为害茶叶的报道,1982年以来,笔者在婺源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6~4.0毫米,被覆淡褐色鳞片。触角黑褐色,柄节端部较基部宽,第1、2索节较长,第3~7节近等长,棒节粗  相似文献   

8.
花蝽属半翅目、花蝽科(Anthocoridae),该科种类不多,世界已知仅450种左右,但均为捕食性,一些种类亦兼食植物汁液和花粉,是农业害虫常见的天敌。花蝽体形小,体长多在2~4毫米内外;触角4节,喙3节,一般长度不超过后足基节;常有单眼;前翅具楔片,膜片无翅室,有翅脉1~4条,但一般均不明显。雌虫具针状产卵器,一般能产卵于栖息寄主植物表皮组织内,雄虫腹部后半及生殖节略弯曲向一侧,抱器常仅一边发达,另一边退化。花蝽在我国仍缺乏调查,种类记录不多,现就几年来采集所得,简记下列10种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供当前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与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明华  朱宏斌  顾斌 《植物检疫》2007,21(5):287-290
缘木白蚁属于木白蚁科。木白蚁科是等翅目昆虫中比较原始的、个体中等大小的木栖性白蚁。木白蚁科各个类群主要筑巢于木材中,不少种类在干木材中生活,故又称为“干木白蚁”。木白蚁科所有类群均缺工蚁品级,各品级均缺囟。兵蚁头部在触角后方有淡色的眼点;前胸背板扁平,与头宽相等或稍宽;足跗节4节;胫节有2-4枚端刺;尾须2节。有翅成虫具单眼;前翅鳞较大并覆盖后翅鳞;翅面径脉短,径分脉很发达且有若干分支,亚前缘脉细小。木白蚁科目前分24属,约353利。  相似文献   

10.
地老虎体色多较阴暗,翅上斑纹不很明朗,而且同一种类也常因世代、食料的不同,色泽有所变化,因此仅根据外部形态鉴别种类比较困难。本文结合外生殖器等特征,介绍几种重要地老虎的鉴别,供测报工作者参考。一、小地老虎 Agroti ypsilon Rottemberg体长21—23毫米,翅展48—50毫米,雄蛾触角双栉形,端1/3线形,头部褐色,红褐色、黑褐色或黑灰色,额的上缘有黑条纹,头顶有黑斑,颈板基部与中部各有一黑色横纹;胸部背面褐色至黑灰色;腹部灰褐色;前翅棕褐色至黑褐色,前缘区色较浓,外线至亚端线间色  相似文献   

11.
稻飞虱、稻叶蝉天敌——螯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初步调查,广西各地寄生于稻虱、稻叶蝉的螯蜂种类颇多,经鉴定初步定名的有10种(有的种类只能暂定属名),即(1)稻虱褐螯蜂(或稻虱红螯蜂)Haplogonatopus japonicus、(2)稻虱黑腹螯蜂H.atratus、(3)稻虱小黑螯蜂Haplogonatopus sp.、(4)稻虱黄腿螯蜂Pseudogonatopus flavifemur、(5)稻虱大黑螯蜂Pseudogonatopus sp.、(6)黄带黑腹螯蜂Pseudogonatopus sp.、(7)双色螯蜂Echthrodelphax bicolor、(8)叶蝉黄足黑螯蜂Chelogynus sp.、(9)叶蝉褐螯蜂Epigonatopus solitarius、(10)叶蝉黑螯蜂Neogonatopus sp.,其中以(1)~(5)、(9)和(10)几种发生量较大。上记10种螯蜂可以分为三个类群,一为雌成虫具翅两对,包括双色螯蜂和叶蝉黄足黑螯蜂两种。二为以叶蝉类为主要寄主,前足第5跗节内侧中央有纵行隆脊,脊上有排列紧密的乳头状突一列,爪内侧有一纵沟,如叶蝉褐螯蜂和叶蝉黑螯蜂属之。三为以稻虱类为主要寄主,前足第5跗节内侧无纵隆脊,而具两列乳头状突,爪内侧无纵沟,上记其余6种属这一类型。在饲养情况下,上记几种螯蜂的生活史历期差异不大,一般在5~9月间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为16~29天,10月以后至3月以前的世代历期显著较长,越冬世代有长达184天的。通常以老熟幼虫结茧过冬,但冬期亦可见到蛹和成虫。被螯蜂寄生的寄主,一般被寄生后仍能活动取食长大,但蜂卵孵化后常形成蜂的幼虫囊突出于寄主体表,可与健康寄主相区别。蜂幼虫接近老熟后离开幼虫囊和寄主,爬至禾苗或杂草上吐丝结茧,准备化蛹,寄主才死亡。  相似文献   

12.
胡蜂生物学特性和棉田利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蜂又称蚂蜂,多见捕食害虫,在我地区分布广,数量多。为了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我们于1976年开始对胡蜂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种类与特征胡蜂属于膜翅目胡蜂科,本地群居型胡蜂分属于两个亚科,即胡蜂亚科(Vespinae)和长脚胡蜂亚科 Polistinae)(Polistes sp.)群众称红蚂蜂。雌蜂体色棕红,体长21.5毫米,翅展37—44毫米;触角鞭节10节,黄褐色,脸面心脏形,黄褐色;中胸背板  相似文献   

13.
豆小卷叶蛾是豆类的重要害虫。幼虫卷食芽、叶、花簇,并蛙食莢、粒、嫩茎等部。一般大豆受害,株高減低14—48%,結莢数減少11—27%左右。成虫体色暗褐,翅展16—20毫米。下唇須伸向前方,側視呈三角形。前翅中室外側有一黑斑。M脉在翅基的一段消失,Cu_1自中室下角伸出弯向前方。雌蛾翅韁3条,交配囊体具交配囊片2枚。雄蛾翅韁1条,第八腹节具侧味刷。卵扁薄呈椭圓形,长径0.56—0.75毫米,初产黄白色,在发育阶段卵面依次出現紅色小点。幼虫共5龄,老熟时体长11—14毫米。体青微褐,头部褐色,两侧有黑色楔形纹。腹足趾鈞双序全环,臀櫛5—8齿。蛹褐色,体长7—9毫米,雌蛹生殖孔生于第八和第九腹节,雄者位于第九腹节。此虫在武功地区一年发生4—5代,多以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于4、5月,第一代多为害草木樨等。第二代发生于6、7月,主要为害春播豆类。第三代发生于8月,主要为害夏播豆类。第四代发生于9、10月,发生較早的为害夏播豆类,迟的为害草木樨和野生豆类等。成虫夜出,飞行力強,对强的灯光和黑光灯有趋性。产卵量与补充营养有密切关系。卵散产于豆株下部叶片背面,幼虫孵化后須爬至上部幼嫩芽叶始能取食生活。已发現寄圭11种,有些生物学特性在防治上可利用。  相似文献   

14.
罗力夫 《植物保护》1982,8(4):34-35
茶脊冠网蝽Stephanitis(Norba)chinensis Drake又名茶军配虫、茶网蝽,是我国西南茶区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受害的茶园,一片苍白,大量落叶,树势衰退,叶芽细小,萌发缓慢。 一、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3毫米,褐—黑褐色。前胸背板呈网状花纹,两侧扩张,中部脊状突起盖着头部。前翅网状,有两段淡褐色横斑。雌成虫腹部黑褐色,产卵器着生于第7腹节。雄成虫腹部淡褐色,窄长,腹末有抱器1对。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低龄幼虫寄生蜂——侧沟茧蜂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年来,各地在进行害虫天敌资源调查中,曾先后发现了棉铃虫低龄幼虫寄生蜂一侧沟茧蜂Microplitis sp。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侧沟茧蜂属膜翅目,茧蜂科;分布于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河南、山东、陕西、四川等地。成虫体长2.5毫米,体黑色,腹部第2—4节黄色。1959—1982年,我们系统调查了该蜂对棉铃虫的抑制效果,并对该蜂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人工饲养繁殖利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飞虱、叶蝉捕食性天敌种类颇多,其中东方水蝽Mesovelia orientalis Kirkaldy在田间的密度相当大,它在水面捕食飞虱、叶蝉,对它们的发生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东方水蝽在国内未见详细报导,为此,特将1978~1979年在湖南祁阳县饲养观察结果介绍于后。一、形态特征成虫东方水蝽成虫具有翅型和无翅型。有翅型成虫体长3.8毫米;体绿色,有光泽,体下密生白色短绒毛;颈长,向前下方伸出,前端钝圆;喙3节,第3节褐色;触角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6月,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室从南京口岸送检的来自美国桧木(Juniperus virginiana)中检出落羽杉大树蜂(Urocerus taxodii(Ashmead))活体成虫数头,为国内首次截获。落羽杉大树蜂在我国无分布,是一种危险性林木害虫。形态特征:雌成虫黑色,翅深黑色,触角除柄节、梗节及鞭节最末端一节黑色外,鞭节前部分为白色。复眼后各有一块白斑。后足胫节端部具2个端距。腹部1~9节黑色,尾突红棕色。雄成虫除了腹部  相似文献   

18.
后翅》十R;与RS在中室外有一段合并;前翅R在中室外常共枷前翅前缘基部(肩区)不前突,翅近三角形;后翅后缘毛不超过翅宽前翅中室下角呈三岔形,M;与M共柄s在中室外独立;后翅无M;前翅中室下角呈四岔形川。与叭不共柄上;与R。上。共柄;后翅有M。;2&大食心虫(梨云翅斑蚓(Nephoptcryxpirivorella)前翅具内横线与外横线,翅中央近前缘处有1黑色垂直短棒纹翅展:ZI一24二m;塾自囱c睑体长:10—12mrn前舟C。。起自中室下缘中部;后翅有MI;前翅多有基斑、中带、端纹、肛上纹后翅S。十民与R。分离不合并;前翅R在中室外多不共柄(仅R。与R;倡共…  相似文献   

19.
贵阳卷蝽Paterculus vittatus Distant,1901。体长10毫米左右,宽6.5毫米,椭圆形,淡黄色,密被黑褐或黑色点刻,略具光泽。头前端强烈上卷,触角第3节末端及第4、5节端半部黑色,第5节基半淡黄,其余均为黑褐色。复眼棕红,稍带蓝色光泽,其内侧有1光滑的淡黄色斑,半圆形;单眼红色。喙黄褐,末端黑色,伸达后足基节间。前胸背板两侧角之间有1淡色无点刻的光滑细横纹,其前半点刻黑而密,尤以靠近横纹的前方点刻更密集,略带蓝色光泽、致使前胸背板深浅颜色截然两半,前侧缘具深  相似文献   

20.
两色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bicolor Swederus属膜翅目姬小蜂科,是粘虫幼虫的一种多寄生的外寄生蜂。在我县粘虫的寄生性天敌中占75~90%,从1978~1981年,作者对此蜂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如下: 形态特征成虫:雌蜂体长约2~3毫米。头黑色有鳞状细纹,生有稀疏黄毛,略窄于胸,正面呈倒三角形;复眼赤褐色,成卵圆形突出,单眼3个,赤褐色,下面2个单眼与上面单眼联线间生有两根淡黄色长刚毛,触角大体黄褐色,9节,柄节长超过头顶,约为第2~4索节长之和,环状节1节,索节4节,第2~4索节约等长,第1索节略长,各节长约为宽的2倍,长棱形,棒节2节,与第1索节约等长;口器为淡黄色。胸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