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材料选择及建园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1-4,9
通过20多年的研究攻关,杉木种源、优树、家系、无性系选择均取得突破性进展,良种基地建设已由初级种子园向改良代种子园过渡。本文总结了种源、1.5代、2代及双系种子园的材料选择及种子园建设的主要技术,对促进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推广杉木良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杉木不同类别良种改良效果的比较研究*徐金良洪昌端沈辛作项龙昌关键词杉木良种增产效果杉木(Cunninghamialancelo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和造林树种。浙江省从70年代初开展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以来,以种源选择、...  相似文献   

3.
杉木初级无性系嫁接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树木遗传改良工作,已成为森林集约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树木遗传品质改良来提高林木产量和质量,是现代营林重大改革措施。因此,国内外已把良种看作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地区是杉木历史中心产区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基因资源,通过选择、改良并加以利用建立杉木种  相似文献   

4.
杉木改良代种子园遗传组成及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应用杉木优良种源和优良家系对杉木第一代(初级)种子园作遗传疏伐建成改良代种子园,能有效地改变种子园的遗传组成,并使遗传加性效应得到更大的提高。建成的改良代种子园优良无性系及其母株占有率达90%以上,同时保留有较宽的遗传基础。改良代种子园生产的良种增产效益比第一代种子园提高一倍多,达20.6%~28.9%。  相似文献   

5.
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杉木育种与栽培专题、"863计划"等20余个国家及地方项目资助下,成果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组织全国12家省级以上研究单位历经10余年持续攻关完成。这项成果作为农村领域重点研发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成果揭示了杉木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规律,选育出多目标多水平良种101个,全面推进了杉木产区良种换代升级.在湘、桂、赣、浙、闽、黔、粤等主产区完成杉木第三代遗传改良,营建高世代种子园1万余亩;选育优良无性系51个,材积遗传增益19.8%~92.7%。这项成果突破了杉木组培快繁技术,组培苗生根率达90%,构建了种子园矮化丰产及良种快繁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杉木遗传改良现状与发展技术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总结、分析了福建省杉木遗传改良的成就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福建省杉木良种工作提出技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 种子园能提供遗传品质得到一定程度改良的种子。据子代测定结果表明,现阶段杉木种子园遗传增益达15%左右。目前人们已认识到采用种子园良种,是促进杉木速生丰产重要措施。因此,促进种子生产达到高产、稳定是当前杉木种子园经营管理急待解决的问题。本场为我省林木良种繁育重点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资源所简介     
《贵州林业科技》2007,35(4):F0002-F0002,F0003
贵州省林科院森林资源培育研究所主攻方向为森林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推广,重点学科有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贵州重要经济林培育、野生植物开发与新品种培育、森林经营、重要树种良种选育等。在杉木优良种源、种子园营建技术、马尾松遗传改良、五倍子稳产高产技术、木材代用品等研究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与各地林业局和林场合作,建立了马尾松良种基地、杉木良种基地、楸树采种园、小油桐良种基地等,在林木遗传改良领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杉木良种选育进程,从早期选择是无性系选育的必要步骤;以家系为基础的选择是无性系育种的有效方法;已有杉木遗传研究成果的利用策略和现有杉木种子园的利用;以及综合育种体系的组建等问题,论述了杉木近期良种选育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广东杉木基因资源的收集保存与初步评价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龙山林场杉木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广东省在该场建成了遗传基础比较丰富的杉木基因资源收集库,共收集省内外基因材料709份,包括杉木优良基因材料、杉木地方类型材料、杉木种源材料和杉木杂交材料。广东省杉木基因资源收集库的建立,不仅为龙山林场第2代杉木种子园的建设提供建园材料,而且为广东今后杉木长期遗传改良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优质速生杉木繁殖材料,扩大杉木遗传改良遗传基础,1992年在黎平县营建了多父本杂交试验测定林,通过子代测定和区域测试,评选的4个最优家系命名为黔杉1号、黔杉2号、黔杉3号、黔杉4号,通过了贵州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应用黔杉1号~4号杉木良种苗木在贵州杉木中心产区立地指数16以上的立地造林,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优良种源、优良半同胞家系和初级种子园提高37.1%、12.0%、29.6%。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杉木遗传改良协作组从省外地区引进的系列杉木家系在粤北地区的早期(1.5年生、2.5年生)生长表现(树高/胸径)进行测定分析发现,各引种家系尤其是家系内单株早期生长表现存在较大变异,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引进的杉木第3代家系大部分(91.3%)表现优异,与广东杉木2.5代种子园子代早期生长相当甚至更好,引进的江西陈山红心杉与广西杉木家系各有11个家系表现较理想。经初步选择,共有145个优良家系优良单株可作为广东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补充资源的候选来源。  相似文献   

13.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一代育种园中的自由授粉子代为对照,研究杉木第3代育种园中生长性状遗传变异性大小,了解经高强度与多世代选择后,杉木第3代育种园的群体遗传基础是否变窄,为高世代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第3代亲本的自由授粉试验林的分析结果,逆向选择了若干亲本家系,同时还估...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说:“有了优良品种,即不增加劳动力、肥料,也可获得较多的收成。”为了改良林木遗传品质,促进速生、优质、丰产,目前林木良种选育受到普遍重视。营建杉木种子园,是选育杉木良种和建立种子基地的重要措施。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从一九七二年起,分别组成有领导、工人、科技人员参加的三结合杉木良种选育小组,在锦屏和天柱两国营林场定植砧木,建立杉木嫁接种子园。通过初步实践,我们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根据杉木开花结实早,生长的早一晚龄相关紧密,又极易扦插繁殖的特点,并参照世界林木育种多群体多世代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建立一个兼具遗传测验群体,育种群体和增殖群体功能,同时能为种子园和无性系林业利用的单群体多功能改良方案,以求我国杉木良种事业能低成本地广泛开展,加速各地良种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齐明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143-146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不论是营造用材林,还是发展生态林业,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杉木龙15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杉木课题组与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经多年多地点试验证明,杉木龙15具有速生、优质、抗逆的优良特性,被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定为全省第一号杉木良种。在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中,同工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作者借助同工酶技术,对杉木龙15速生、优质、高抗的遗传学基础进行分析,为龙15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林木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齐明 《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143-146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不论是营造用材林,还是发展生态林业,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杉木龙15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杉木课题组与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于20世纪80年代选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经多年多地点试验证明,杉木龙15具有速生、优质、抗逆的优良特性[1],被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定为全省第一号杉木良种.在杉木遗传改良工作中,同工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作者借助同工酶技术,对杉木龙15速生、优质、高抗的遗传学基础进行分析,为龙15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和林木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西杉木遗传改良进展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较系统阐述了近十五年来我区杉木在种源、母树林、种子园、子代测定和无性系等方面的遗传改良进展以及改良效果和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了我区杉木遗传改良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今后十年内我区杉木遗传改良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目前,广西全区每年新造杉木面积70万亩,其中,使用良种苗木的只有42万亩,约占60%。柳州市是良种杉木种苗的主要产区,西山林场和贝江河林场两大苗圃生产的苗木,还不足以供应柳州市杉木种植的需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良种杉木苗木的需求,杉木无性系组培育苗在广西应运而生。广西林科院和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合作进行杉木组培苗工厂化生产。2010年至今,已经生产了组培苗木约50多万株。杉木组培苗能否推广应用?本刊记者采访了广西林木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福建林木良种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主要造林树种基本实现良种化目标,杉木、马尾松遗传改良居全国领先水平。章阐述了福建省林木良种建设的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五条保障措施,为未来一段时期林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