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纤维素酶产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F4-1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条件及其降解纤维素的最适温度和pH等进行研究。采用DNS法,对CMCase(羧甲基纤维钠素酶)活性进行测定,对F4-1菌株的发酵时间、初始pH、装液量、接种量和温度等产酶条件及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F4-1在pH5.0、接种量7%、装液量50mL、28℃发酵4d,得到的CMCase酶活力为3.94U/mL,较优化前提高1.48倍;CMCase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0。通过以上研究,有效地提高菌株F4-1产CMCase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从腐败稻草草垛下土中筛选出1株纤维素酶CMCase(羟甲基纤维素酶)和FPA(滤纸酶)活力较高的菌株C-4-1-1,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最适pH值为4.0~6.0,最适温度为28~35 ℃,好氧,在CMC筛选平板上生长良好.温度、起始pH值、碳源,氮源等都对菌株C-4-1-1产酶有较大的影响,产酶最佳条件为温度35 ℃,起始pH值4.5,碳源为稻草,氮源组合为蛋白胨+酵母膏.  相似文献   

3.
从采集的造纸厂土样中,筛选出l株产碱性纤维素酶酶活力较高的菌株H-1,经鉴定,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属。发酵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表明H-1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接种量为6%,pH 9.0,温度为37℃,此条件下的酶活力可达8.69 U/mL,是初始酶活力(2.93 U/mL)的3倍。该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 9.0。在25~55℃,pH 7.0~11.0仍能保持60%以上的酶活力,能较好地满足日常洗涤的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4.
采用刚果红平板法从津巴布韦醇化片烟上筛选纤维素降解菌,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核酸序列对所筛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酶学性质和片烟降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步鉴定所筛得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C-11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催化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Fe3+和Ca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Mg2+对酶活力影响较小,而K+、Co2+、Zn2+、Na+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菌株所产纤维素酶降解片烟中纤维素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时间为2 h,片烟中的纤维素失重率达到41.23%。  相似文献   

5.
旨在从双峰驼粪便中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酶学特性分析。采用羧甲基纤维素平板法初筛和摇瓶发酵法复筛,从双峰驼粪便中分离筛选到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分解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纤维化纤维微菌(Cellulosimicrobium cellulans)。根据该菌株的产酶特性评定其产酶能力;从其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适宜pH、温度、时间和接种量来评价该菌株的酶学特性。结果显示,该菌株最适酶反应条件为50℃,pH为6.0,且该菌株产生的纤维素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接种量10%,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72 h。所筛选菌株产生的酶具有一定的耐碱性和耐热性,可应用于食品行业或废料处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耐热性纤维素降解细菌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酶学特性。[方法]采用刚果红法从腐烂秸秆与腐殖质土壤样品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对该纤维素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筛选到1株纤维素酶活性高的菌株NP29,经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生物。对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酶反应的最适pH为4.5,最佳反应温度为65℃,具有良好的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37℃、pH7.0的条件下,该菌株在发酵36 h后纤维素酶活性可达1.8 U/ml,且产酶量与细菌生长密切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7.
以黑木耳菌糠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浸提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为:振幅90%、超声时间15 min、液料比为60?1.对比试验中,超声波法浸提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和木聚糖酶活为7500和4921 IU·g-1,高于水浸提法(对照).粗酶液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60℃;滤纸酶活最适pH为5.2,最适温度60℃;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50℃  相似文献   

8.
菲的微生物酶促降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菲去除的重要途径.为有效开展菲污染的微生物酶学治理,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从菲污染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了其最适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5℃,培养液起始pH7.0,培养时间60 h,而Hg2 对该菌株产酶有显著抑制作用.从该优势菌中提取的粗酶液在pH7.0和30℃时显示最大的降解活性,其米氏常数为50.30 nmol·mL-1最大降解速率为171.33 nmol·min-1·mg-1.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最适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哈茨木霉APS62,其滤纸酶活力(FPA)为4.981 IU.g-1,是对照里氏木霉模式菌株APS63的3.02倍.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以稻草粉为底物,APS62菌株产滤纸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 d,稻草粉与麸皮比5∶0,接种量6%,氮源为NH4NO3(总氮量0.4%),培养基起始pH为5.0,吐温80含量0.1%.此条件下的FPA为6.125 IU.g-1,比优化前提高8.10%.  相似文献   

10.
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C-36的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产纤维素酶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36为研究对象,从碳源、氮源、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温度等方面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产酶的最适碳源为2%的CMC-Na,最适氮源为2.5%的蛋白胨+酵母粉复合氮源,最佳接种量为4%,最适起始pH为5.0,产酶最适温度为37℃。在此条件下,培养36 h后达到产酶高峰,CMC酶活为196.33 U/mL,是优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提取工艺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纤维素酶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最佳反应条件。[方法]以里氏木霉Rut C-30为发酵菌种,在30℃、摇床转速170 r/min条件下培养8 d,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用盐析技术对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正交实验法探讨了纤维素酶的提取工艺条件。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酶活力为指标,对该酶的最佳反应条件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纤维素酶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时间为16 h、盐析饱和度为70%、pH值为4.8。纤维素酶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值为4.8、温度为60℃。酶在pH 3.6~7.0时较稳定,在78℃保温30 min下的残留酶活为50%。[结论]该研究为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淀粉平板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从选取的140株芽胞杆菌中初筛出8株具有产纤维素酶和淀粉酶复合酶芽胞杆菌,经酶活力测定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8754(Bacillus amyloliquef aciens)具有较高的淀粉酶、纤维素酶活力。通过研究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8754的生长、产酶曲线以及酶学特性,确定在发酵28 h后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培养44 h时发酵液中活菌数达到最大为4.41×109 cf u · mL -1,在36 h时纤维素酶、淀粉酶均达到酶活最高峰,酶活分别为135.8、1543.3 U · mL -1;纤维素酶反应最适p 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0℃,Vmax为5.14×10-3 mg · mL -1· min-1、 Km值为7.71×10-1 mg · mL -1;淀粉酶反应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55℃,Vmax为3.35×10-2 mg · mL -1· min-1、 Km值为6.03×10-3 mg · mL -1。采用3因素7水平,即U 7(73)均匀设计法优化解淀粉芽胞杆菌产酶条件,确定产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最优条件均为:初始pH值6.2、培养温度37.5℃、转速180 r · min-1,优化后解淀粉芽胞杆菌 FJAT-8754纤维素酶活力为202.9 U·mL -1、淀粉酶活力为2392.9U·mL -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 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 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TY2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滤纸+2;麸皮+0.5;葡萄糖为碳源,0.5;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 5.0,温度28 ℃,200 r/min,5 d,其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412.5 和100.3 U/mL.经分离纯化出TY2菌株内切β-葡聚糖苷酶.内切β-葡聚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为4.6,在50 ℃以下,pH 3.0~5.0,酶活性稳定,且在80 ℃仍具有降解CMC-Na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铜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对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而汞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所筛选的TY2菌株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张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189-2191
[目的]探讨嗜热侧孢霉TH3-9突变株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和正交试验对嗜热侧孢霉TH3-9突变株固体发酵产纤维素酶条件进行研究,并测定CMC酶和滤纸酶(FPA)活力。[结果]单因子试验表明,该突变株产CMC酶和FPA酶的最适条件是:碳源为麸皮+甘蔗渣,氮源为(NH4)2SO4,培养温度45℃,培养时间3 d,起始pH值5.5,含水量60%。正交试验表明,最适产酶培养基为:麸皮+甘蔗渣(1∶2)40 g,(NH4)2SO41.0 g,K2HPO40.1 g,MgSO4.7H2O 0.03 g,含水量60%,pH值5.5;在45℃下培养3 d后测得的CMC酶和FPA酶活力最高,分别达832.56和70.38 IU。[结论]该突变株在高温下能利用廉价天然纤维素类物质生产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筛选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开展碱性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分析,为该菌株及所产纤维素酶的综合开发利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平板筛选法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利用生理生化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法对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3, 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研究其活性特征与发酵条件。【结果】在长期覆盖枯树叶的土壤中分离获得1株高产碱性纤维素酶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名称为B. cereus strain CQNUX 3-1。酶活性分析显示该菌株胞外分泌液具有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及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其酶活力分别达107.7、33.1和155.6 U/mL。酶学特征分析表明3种酶组分均具有较好的耐碱和一定的耐高温能力。其中,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反应温度分别为70、60和40℃;最佳反应pH分别为8.0、9.0和9.0;Fe3+能增加3种酶的酶活力,而β-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好的EDTA、尿素和Cu2+耐受性。发酵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温度在37℃较适宜;发酵第4 d时的酶活力达最大值;该菌株能在碱性发酵环境下生长并产酶,在初始pH为7.0时发酵酶活力最高。【结论】筛选获得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B. cereus strain CQNUX 3-1所生产的纤维素酶具有较高的反应温度适用性和较强的碱耐受性,菌株发酵产酶温度适中,且有较宽的发酵pH适用范围,可作为碱性纤维素酶生产资源菌株,具有应用于纤维素酶制剂制备与生产、纤维素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3种食用菌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用菌菌糠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pH和温度条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为原料制备粗酶液,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结果]猴头菌糠、平菇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60℃;滑子蘑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滤纸酶活最适pH分别为4.4、6.0、5.6,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60℃。[结论]在pH值6.0左右和温度60℃左右,平菇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滑子蘑菌糠纤维素酶、猴头菌糠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别利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酸钠(Na NO2)诱变及UV和DES,UV和Na NO2复合诱变方法处理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菌株,经液体发酵筛选,选择纤维素酶活性较高菌株并分析其液体发酵条件。在UV照射300 s,Na NO2处理10 min条件下获得4株稳定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M213纤维素酶活比原始菌株提高32.24%;运用正交试验优化M213菌株培养条件,筛选得到最佳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23.5 g·L-1麸皮和玉米秸秆,3 g·L-1(NH4)2SO4和豆饼粉,碳氮比8.1,pH 5.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4 h,接种量10%(V/V)。优化后M213纤维素酶活性可达48.42 U·m L-1,比优化前提升1.21倍。研究选育获得产纤维素酶能力较稳定菌株M213,可为后续大规模培养与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烟叶燃吸的刺激味、改善口感、增加香气、提高烟叶品质,从烟叶表面筛选到一株产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黑曲霉,应用Plackett Burman试验确定4种显著因子,RSM法对4种显著因子进行了优化和分析,并对酶蛋白的分离纯化作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发酵产酶的最适碳源为玉米芯,氮源为NH4NO3,当玉米芯用量为13.4%,NH4NO3为0.4%,温度为30.4℃,pH为5.6时产酶比活力最高,可达40.02 U·mL-1。纤维素酶酶蛋白的硫酸铵盐析最佳饱和度为60%,经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后的比活力提高了3.5倍,回收率为32.6%,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从野油菜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中PCR克隆得到删除信号肽的纤维素酶基因engXCAΔSP,并成功使用CPEC(circular polymerase extension cloning)方法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engXCAΔSP;将该载体转入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用IPTG诱导蛋白质的表达;通过Ni-NTA树脂非变性亲和纯化到了较纯的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engXCAΔSP基因编码出约50 kD的蛋白质ENGXCAΔSP。然后对该酶成功进行了固定化。该酶比活为60 U.mg-1,固定前后最适温度为53℃与62℃,最适pH为5.4与5.8,动力学常数分别为Vmax:411μmol.mL-1.h-1与383μmol.mL-1.h-1,Km:0.2500%与0.3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