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利用对虾池水域进行青蟹混(轮)养是提高虾塘经济效益的有效尝试。虽已经新闻媒介见诸报端,但国内外尚未有过技术性专题报道。本文根据温州市沿海各县近几年进行对虾塘混(轮)养青蟹的实践经验,对其混养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温州沿海渔民自80年代中期以来率先打破虾鱼不能同塘混养的禁区,且取得了高产、高效的效益。目前对虾与青蟹混养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养殖新格局,据统计:今年全市对虾与青蟹混养面积近1万亩,上半年已产出青蟹近500吨、产值达3000万元。现将虾塘混养青蟹的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一、虾塘环境: 对虾与青蟹虽为两种不同生物,却有其共性和个性,运用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创造一个适应对虾与青  相似文献   

3.
长毛对虾与锯绿青蟹双季混养的技术探讨我县水产局承担“虾塘稳产、优质、高效综合养殖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1995年11月23日,省、市、县有关同行专家,对该项目长毛对虾与锯缘青蟹混养的双季养殖示范塘一口,面积70亩,进行现场验收;该塘总投放长毛对虾苗7...  相似文献   

4.
乐清县翁墙镇兴山养殖场,有一口虾塘,面积65亩。近二年,由于虾病严重,连续减产歉收。1987年亏损5.5万元,1988年又亏损6万元。该场总结了二年失败的教训,1989年采取了虾(对虾)、蟹(青蟹)轮养的措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其  相似文献   

5.
林财 《水产养殖》2009,30(6):11-12
福建省福清市柯屿垦区现有高位虾池面积1.5万×667m^2,但均建于20世纪80年代,池塘老化淤积严重,完全不能适应精养高产的要求,经济效益欠佳。为了提升老虾塘的经济价值,调整养殖结构,促进渔民增收,2007年1月,利用3口6670m^2经稍加改造的老化塘,开展传统地方特色品种金鼓鱼、长毛对虾、青蟹、缢蛏立体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探讨鱼、虾、蟹、贝健康养殖技术,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或红蟳,属梭子蟹科青蟹属,是我国主要养殖经济蟹类之一。进入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青蟹养殖技术的推广,青蟹养殖业在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得到了蓬勃发展。但由于锯缘青蟹的苗种尚未规模化生产,所养殖的苗种主要依靠天然捕获,因此苗种已成为抑制锯缘青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养殖锯缘青蟹病害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台州是全国主要青蟹养殖区之一,2006年台州市青蟹养殖面积8941.8公顷,产量14863吨,占全国总产量的25%以上。随着青蟹养殖面积的扩大,病害问题日趋严重,近几年来,台州市三门、温岭等地连续发生养殖青蟹大规模死亡事件,经济损失上千万元。为掌握青蟹病害流行情况,更好地解决锯缘青蟹养殖病害问题,我们承担了台州市科技局下达的《锯缘青蟹重要病害的防治及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三门县青蟹发展现状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早在50、60年代,三门青蟹就已在闽浙沪一带享有盛名,年销量达100多吨。进入80年代后,随着围塘养殖的兴起,青蟹围塘综合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养殖面积和产量成倍增长。至2001年,全县青蟹养殖面积4万亩,产量7000吨,产值达3.5亿元,占全省青蟹产量的一半。二、三门青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几年,三门水产养殖业(尤其是青蟹产业)在当地政府的重视下,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东风,在量和质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整体素质提升较快,发展趋势较猛,态势较好,群众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9.
<正>拟穴青蟹简称青蟹,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青蟹具有味道鲜美、耐干露、易运输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青蟹养殖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养殖较少。在北方地区,青蟹池塘养殖存在适宜生长时间较短和养殖模式单一的问题,阻碍了青蟹养殖健康发展。针对这两个方面问题,2020-2021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试验站海水蟹类规模化繁育技术创新团队开展了“北方地区拟穴青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北方地区的青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王光宇 《科学养鱼》2004,26(4):26-27
该养殖场共有2个分场,一分场养殖面积80.4亩,共分14只虾塘,每只虾塘3~7亩;二分场面积60亩,共分24只虾塘,平均每只虾塘2.55亩。虾塘池形呈圆形或方形圆角,使水体在增氧机作用下旋转时无死角。池底都呈锅底形结构,排污孔设在锅底中央,用16厘米的聚乙烯管接出到排污沟里。整个池塘没有进、排水闸门,全部用16厘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的锯缘青蟹育肥,是指选择已交配的雌性青蟹,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培育成为红膏蟹。论述了锯缘青蟹育肥生物学,探讨了锯缘青蟹育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南海沿岸对虾养殖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当时建筑虾池是半精养虾池,标准低,普遍水面较大、池子浅。多数是每口20-30亩,水深几十厘米至1米左右,虾池内未很好清理,排灌系统不健全或不分家。20余年养殖也未能很好地清理或改造,池塘出现老化现象。因此,对虾养殖中出现生长慢、病害多、经济效益低的情况。尤其近年来虾价低迷,继续养殖对虾效益低。因此,有些养殖户逐渐调整养殖品种,相当一部分虾塘发展混养,也有些改养锯缘青蟹(下称青蟹)(图见彩中插2)。  相似文献   

13.
软壳青蟹就是刚脱完壳的青蟹,蟹体呈柔软状态,肢体下垂无力,宛如豆腐一般。脱壳后的青蟹形体较原来可以增加一倍,体重可以增加40%以上,自然条件下6~7小时后其壳逐渐硬化,3~4天新壳全部硬化。在青蟹旺季时软壳青蟹市场价格达180-250元/千克,比普通青蟹的价格高出近一倍,比较效益十分显著,本文以其无公害培育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隆 《水产科学》1994,13(1):35-38
锯缘青蟹人工养殖技术张万隆(广西合浦县水产局536100)锯缘青蟹ScyllaSerrata(Forskal),俗称青蟹,盛产于我国长江口以南沿海,自然海区最大个体2kg,是国内外著名的食用蟹。近年来,青蟹产区多数渔业衰退,青蟹市价猛增,国内市场膏蟹...  相似文献   

15.
青蟹属(Scylla)有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拟穴青蟹(S.paramamosain),紫螯青蟹(S.tranquebarica)和榄绿青蟹(S.olivacea)等4个种。我国以拟穴青蟹占绝对优势,它有个体大、生长快、适应性强、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已成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水养殖蟹类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何玉贵 《科学养鱼》2005,(11):52-52
锯缘青蟹,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海水养殖的主要品种。其肉质鲜美,卵巢更具美味,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也是向海外活运远销创汇的海产品。近年来,对虾养殖业滑坡,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而青蟹易养殖,东南沿海各省、市掀起了青蟹养殖高潮,青蟹苗种供不应求,天然苗种不稳定,价格高,而大量生产苗种十分困难,制约了青蟹养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育苗过程中病害多。笔者多年来从事青蟹育苗技术研究,在保证生物饵料的基础上,只要控制好青蟹育苗各阶段的病害,就完全可以生产大量的青蟹苗种。现将这些年来在青蟹育苗过程中防治病害的方法总结如下,供从事此类工作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Forskl),俗称青蟹,隶属于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亚科(Portuninae),青蟹属(Scylla)。锯缘青蟹得名于其头胸甲前侧缘具9个呈锯齿状的侧缘齿。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温岭县沙山乡对虾养殖专业户李宗林,是全县有名的养虾能手,他承包的一口面积50亩的虾塘,原是由一个报废的盐场改建而成的,生产条件差,过去单养中国对虾,连年亏本。1990年,李宗林承包后,因塘制宜,实行对虾二季轮养,虾、蛏、蟹(青蟹)混养,总产达7703公斤,平均亩产对虾70.14公斤,蛏、蟹等亩产91.89公斤,总产值达  相似文献   

19.
2003年,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将青蟹养殖业列为省六大优势产业带建设之一,并将三门县列为省级青蟹优势产业带建设的中心区域,该县被誉为中国青蟹之乡。但随着青蟹养殖规模的扩大,病害影响也相应复杂。下面就该地常发病症及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姜柏 《内陆水产》2003,28(8):15-15
锯缘青蟹(Scyllla serrata),简称青蟹,俗称泥蟹,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其主要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上海及江苏等沿海皆有分布,尤以广东、福建盛产。青蟹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卵巢味道特别鲜美,商品价值很高,是海水池塘养殖的优良混养对象。青蟹池塘养殖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